《水文地质学基础》在线平时作业1-00001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5 道试题,共 25 分)
1.对层流和紊流的错误描述是:()
A.只有在狭小空隙的岩石中流动时,地下水水的质点排列才较有秩序,作层流运动。
B.在岩层空隙中渗流时,水的质点作有秩序的、互不混杂的流动,称作层流运动。
C.水的质点无秩序地、互相混杂的流动,称为紊流运动。
D.由于结合水受介质的吸引力较大,使水的质点排列较有秩序,因此作层流运动。
2.正确地描述包气带特点及包气带水存在形式的是:()
A.包气带是固、液、气三相并存介质。
B.包气带岩石空隙中都被水充满。
C.包气带当中的地下水是连续分布的。
D.包气带当中不存在重力水。
3.气象因素是影响地下水动态变化的天然因素之一,描述其影响的错误表述是:()
A.气象因素主要对潜水动态影响最为普遍。
B.气象因素对潜水动态在时间上的变化影响表现为周期性地变化。
C.任何气象要素引起的潜水水位变化都是真变化。
D.降水补给使水量增加,水位抬升,水质变淡;蒸发排泄使水量减少,水位下降,水质变咸。
4.平原区从河道(古河道)到河间洼地,有关岩性、地下水赋存、补给与排泄变化的正确描述是:()
A.岩性由细到粗,地下水埋深由浅到深,补给由差到好,由蒸发排泄到径流排泄。
B.岩性由细到粗,地下水埋深由深到浅,补给由差到好,由径流排泄到蒸发排泄。
C.岩性由粗到细,地下水埋深由深到浅,补给由差到好,由径流排泄到蒸发排泄。
D.岩性由粗到细,地下水埋深由浅到深,补给由好到差,由径流排泄到蒸发排泄
5.自然界的水循环包括:()
A.大循环和小循环
B.大气水和地表水之间的循环
C.岩石圈与水圈之间的循环
D.水文循环和地质循环
二、判断题 (共 15 道试题,共 75 分)
6.调节功能最强的是潜水。
7.含水系统发育的控制因素主要是地质结构。
8.水文循环中的大循环是发生海洋或大陆内部的水分交换。
9.岩溶潜水多为低矿化水。
10.悬挂毛细水形成在上层颗粒粗而下层颗粒细的层状土中。
11.山区河谷深切,只有洪水期河水才能补给地下水。
12.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就是作为一种宝贵的资源为人类所用。
13.毛细水是只受水表面张力影响的水。
14.间歇性的小雨有利于地下水的补给。
15.概化的假想水流是完全可以代替真实水流的。
16.地表热辐射是大气的一次热源。
17.井打到毛细饱和带时,可以有水流入井内。
18.含水系统与流动系统都具有级次性,都可能包含不同级次的子系统。
19.大气热源就是来自于太阳热辐射。
20.土壤水蒸发结果可以直接消耗饱水带的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