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留言 注册 登录
热门搜索:形考答案免费答案奥鹏答案

贵州开放大学2024年秋学期《人体解剖生理学》形考任务【标准答案】

Time2024-10-10Hits浏览量: 139
国开,电大,各省平台学习详情请咨询请添加QQ : 103092222或微信: xyzlfx100

形考任务1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骨骼肌纤维三联体的结构是( )。

A.由一条横小管与两侧的终池构成

B.由两条横小管及其中间的终池构成

C.由两条纵小管及其中间的终池构成

D.由一条横小管与一侧的终池构成

E.由三条横小管组成


2.机体的内环境指的是( )。

A.体液?

B.细胞内液

C.细胞外液

D.组织液

E.血液


3.在神经元结构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突起分树突和轴突

B.神经元为多突起细胞,胞体是营养代谢中心

C.除一般细胞器外还有尼氏体和神经原纤维

D.尼氏体和神经元纤维分布于胞体和突起内

E.根据突起多少分为多极神经元、双极神经元和假单极神经元


4.关于运动系统的描述,错误的是( )。

A.骨由骨板、骨膜和骨髓构成

B.老人骨的无机质增多,有机质衰老,骨质变脆

C.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

D.成人全身骨共有206块

E.每块骨是一个器官,具有一定的形态和功能


5.关于骨连结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骨连结可分为直接连结和间接连结

B.直接的连结是骨与骨之间借纤维结缔组织、软骨或骨直接相连

C.间接的连结即滑膜关节

D.滑膜关节骨与骨的相对面之间有间隙

E.滑膜关节活动度小


6.以下关于肌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运动系统讲述的肌是骨骼肌,属于横纹肌

B.骨骼肌可随人的意志而收缩或舒张,故又称随意肌

C.骨骼肌一般附于骨上,少数附着于皮肤

D.每块肌都有一定的形态、结构,有丰富的血管和淋巴管分布

E.骨骼肌失去神经支配仍可自主运动


7.以下概念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引起机体发生一定反应的外在环境条件的变化,称为刺激

B.刺激引起机体的变化,称为反应

C.组织细胞对刺激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称为兴奋性

D.将组织细胞受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的现象,称为兴奋

E.对刺激能产生动作电位的组织,称为可兴奋组织


8.关于人体的标准姿势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身体直立

B.两眼向正前方平视

C.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

D.手掌向前,足尖向前

E.两足分开与肩同宽


9.上皮组织的特点,不包括( )。

A.包括被覆上皮和腺上皮

B.分布于体表及有腔器官的腔面

C.含丰富血管、神经

D.具有保护作用

E.有些具有感觉功能


10.在突触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突触是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的特化的细胞连接

B.突触也指神经元与肌细胞、腺细胞等之间的特化的细胞连接

C.突触分电突触和化学性突触两类

D.化学性突触由突触前成分、突触间隙和突触后成分组成

E.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上均具有神经递质的受体


11.骨可依外形分为4类,其中不包括( )。

A.短骨

B.长骨

C.扁骨

D.不规则骨

E.三角骨


12.关于易化扩散的特点,错误的是( )。

A.顺浓度差转运

B.不耗能

C.结构特异性

D.不变性

E.竞争性抑制


13.生理学上通常将受控部分的信息返回作用于控制部分的过程,称为( )。

A.反馈

B.正反馈

C.负反馈

D.前馈

E.回馈


14.细胞膜在电镜下观察,可见细胞膜分为内、中、外三层结构。此三层是一切生物膜所具有的共同特征,称为( )。

A.单位膜

B.膜结构

C.功能膜

D.细胞器

E.膜蛋白受体


15.关于肩关节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由肩胛骨的关节盂和肱骨头构成

B.关节头大

C.关节窝大

D.关节囊松驰

E.肩关节运动灵活


16.刚能引起组织细胞产生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 )。

A.阈值

B.阈刺激

C.阈下刺激

D.阈电位

E.有效刺激


17.关于神经—骨骼肌接头处信息传递的特征,错误的说法是( )。

A.时间延搁

B.单向性传递

C.易受环境变化的影响

D.信息只能由接头前膜传向接头后膜

E.化学传递的速度远比神经冲动的传导要快得多


18.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调节机制是( )。

A.体液调节??

B.自身调节

C.正反馈

D.负反馈

E.前馈


19.生物体内环境稳态是指( )。

A.细胞外液理化因素保持不变

B.细胞内液理化因素不变

C.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相对恒定

D.细胞内液理化性质相对恒定

E.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理化性质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20.细胞膜去极化所能达到的可引发动作电位的膜电位临界值,称为( )。

A.局部电位

B.阈电位

C.膜电位

D.传导电位

E.兴奋性电位


21.骨可依外形分为4类,其中不包括( )。

A.滑膜关节的基本构造是具有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

B.关节面是构成关节的相邻骨面,表面覆盖一层滑膜

C.关节囊是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的包囊

D.关节腔腔内为正压,内含有少量滑液

E.关节盘是由致密组织构成的


22.按前后方向,将人体纵向分成左、右两部分的切面,称为( )。

A.矢状面

B.冠状面

C.水平面

D.矢状轴

E.垂直轴


23.关于躯干骨及其连结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躯干骨由椎骨、胸骨和肋组成

B.椎骨之间借椎间盘、韧带和关节相连结

C.椎间盘位于相邻的两个椎体之间,盘的中央部为纤维环

D.椎间盘既牢固连结椎体,又有弹性,可缓冲压力和震动

E.12块胸椎、1块胸骨和12对肋借骨连结形成胸廓


24.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安静时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

B.其大小接近Na+平衡电位

C.在不同细胞,其大小可以不同

D.它是一个稳定的电位

E.其大小接近K+平衡电位


25.属于上肢带骨的是( )。

A.肱骨

B.尺骨

C.髂骨

D.髋骨

E.肩胛骨


26.细胞受刺激时在静息电位基础上产生的可传播的电位变化,称为( )。

A.阈电位

B.后电位

C.去极化

D.静息电位

E.动作电位


27.以下解剖方位术语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近头者为上,近足者为下

B.近身体腹面者为前或腹侧,近身体背面者为后或背侧

C.以身体水平面为准,距水平面近者为内侧,远者为外侧。

D.凡有空腔的器官,近内腔者为内,远内腔者为外

E.浅和深是指与皮肤表面的相对距离,近皮肤者为浅,远者为深


28.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分的切面,称为( )。

A.水平面

B.冠状面

C.矢状面

D.矢状轴

E.垂直轴


29.动作电位上升支的产生是由于( )。

A.Na+内流

B.Na+外流

C.K+内流

D.K+外流

E.Cl-内流


30.关于椎间盘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椎间盘位于相邻的两个椎体之间

B.盘的中央部称髓核

C.盘的周围部分称纤维环

D.椎间盘牢固连结椎体

E.?椎间盘坚硬没有弹性


形考任务2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6.参与凝血过程的多个环节的重要凝血因子是( )。

A.Ca2+

B.纤维蛋白酶原

C.接触因子

D.凝血酶原

E.组织因子


2.观察气管与支气管解剖结构模式图,数字②标注部位的结构名称是( )。

 

{图}

A.气管

B.左主支气管

C.右主支气管

D.细支气管

E.气管软骨


3.关于血浆蛋白的主要生理功能,错误的叙述是( )。

A.形成血浆晶体渗透压

B.运输功能

C.具有免疫防御功能

D.参与生理止血

E.营养功能


31.心交感兴奋时( )。

A.其末梢释放乙酰胆碱

B.心率减慢

C.心脏收缩力减弱

D.心脏传导减慢

E.心脏产生正性变时、变力、变传导作用


28.肺活量等于( )。

A.潮气量与补呼气量之和

B.潮气量与补吸气量之和

C.潮气量与补吸气量和补呼气量之和

D.潮气量与余气量之和

E.肺容量与补吸气量之差


3.体循环起点是( )。

A.左心房

B.左心室

C.右心房

D.右心室

E.动脉圆锥


7.红细胞生成的原料是( )。

A.蛋白质和铁

B.蛋白质和钙

C.蛋白质和锌

D.蛋白质和叶酸

E.维生素B12和叶酸


8.关于血细胞比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血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称为血细胞比容

B.新生儿血细胞比容比正常成年人的低

C.正常成年男性的血细胞比容为37%~48%

D.正常成年女性的血细胞比容为40%~50%

E.血细胞比容主要反映红细胞和白细胞的相对浓度


35.防止右心室的血逆流入右心房的瓣膜是( )。

A.冠状窦瓣

B.三尖瓣

C.主动脉瓣

D.肺动脉瓣

E.二尖瓣


22.某女,患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血常规检查显著增多的是( )。

A.红细胞

B.血小板

C.嗜酸性粒细胞

D.单核细胞

E.中性粒细胞


30.关于迷走神经对心脏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末梢释放的递质是乙酰胆碱

B.作用于心肌细胞膜上的N受体

C.使房室传导速度减慢

D.使心输出量减少

E.使心率减慢


34.支气管哮喘时,与何处平滑肌发生痉挛有关( )。

A.支气管和小支气管

B.小支气管和细支气管

C.细支气管和终末细支气管

D.呼吸性细支气管和肺泡管

E.终末细支气管和呼吸性细支气管


13.关于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止血栓的溶解依赖于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简称纤溶系统

B.纤维蛋白被分解液化的过程称为纤维蛋白溶解,简称纤溶

C.纤溶的基本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

D.纤溶的基本过程包括纤溶酶原的激活和纤维蛋白及纤维蛋白原的降解

E.纤溶系统包括纤维蛋白溶解酶原、纤溶酶、纤溶酶原激活物三种成分


14.鼻旁窦不包括( )。

A.上颌窦

B.额窦

C.筛窦

D.蝶窦

E.下颌窦


18.关于呼吸系统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

B.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等器官

C.一般把鼻、咽和喉称为上呼吸道

D.气管、支气管及分支称为下呼吸道

E.肺由肺内的各级支气管、血管及淋巴管组成


16.每分钟心脏活动的次数或者说每分钟心搏的次数称为( )。

A.心动周期

B.每搏输出量

C.每分输出量

D.心指数

E.心率


14.动脉血压形成的前提是( )。

A.血管内有充足的血液充盈

B.心室收缩射血

C.外周阻力

D.大动脉的弹性扩张和回缩

E.心室舒张充盈


10.每分输出量指的是( )。

A.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量

B.两侧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量

C.一侧心室每次收缩所射出的血液量

D.两侧心室每次收缩所射出的血液量

E.体表面积(m2)的心输出量


19.老年人动脉管壁组织硬变可引起( )。

A.大动脉弹性贮器作用加大

B.收缩压和舒张压变化都不大

C.收缩压降低,舒张压升高

D.收缩压升高,舒张压升高

E.收缩压升高,脉压增大


23.呼吸过程包括( )。

A.外呼吸、内呼吸、肺通气和肺换气

B.外呼吸、气体运输、肺换气和组织换气

C.外呼吸、肺换气和组织换气

D.肺通气、气体运输、肺换气

E.肺通气、肺换气、气体运输、组织换气


21.最强的缩血管活性物质是( )。

A.血管紧张素原

B.肾素

C.醛固酮

D.血管紧张素I

E.血管紧张素II


21.心的位置是( )。

A.胸膜腔内

B.胸腔的上纵隔内

C.胸腔的前纵隔内

D.胸腔的中纵隔内

E.胸腔的后纵隔内


20.基本呼吸节律产生于( )。

A.脊髓

B.延髓

C.脑桥

D.间脑

E.大脑皮层


24.肺泡通气量是指( )。

A.每次吸入或呼出肺泡的气量

B.每分钟吸入或呼出肺的气体总量

C.每分钟尽力吸入肺泡的气体量

D.每分钟尽力吸入肺泡的气体量

E.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气体量


4.关于血液凝固的叙述,错误的是( )。点击相关知识点

  

  相关知识点:相关知识点:血浆与组织中直接参与血液凝固的物质,称为凝血因子。目前,已知的凝血因子主要有14种。

 

  其中,Ca2+ 作为一个重要的凝血因子,参与凝血过程的多个环节。

 

{图}

 凝血过程的示意图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cript>

A.血液凝固是指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

B.血凝的本质是血浆中的可溶性纤维蛋白原转变为不溶性的纤维蛋白

C.凝血过程第一步是凝血酶原酶复合物的形成

D.凝血过程可分为三个基本步骤

E.凝血过程第三步是凝血酶原的激活


26.关于O2的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主要形式是Hb与O2结合

B.少量溶解于血浆中

C.血红蛋白是血液中运输O2的重要载体

D.血红蛋白浓度决定着血液运输O2的量

E.缺铁性贫血不会影响O2的运输


27.关于红细胞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我国正常成年男性的红细胞数量为(4.0~5.5)×1012/L

B.我国正常成年男性血红蛋白浓度为120~160 g/L

C.我国正常成年女性的红细胞数量为(3.5~5.0)×1012/L

D.我国正常成年女性的血红蛋白浓度为130~170 g/L

E.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O2和CO2


8.以下是血管紧张素Ⅱ对心血管系统的主要作用,除了( )。

A.全身微动脉收缩

B.外周阻力增大

C.心输出量增多

D.交感缩血管中枢紧张性增强

E.肾上腺皮质球状带细胞合成和释放醛固酮减少


5.支气管树的终末部分为( )。

A.肺泡管

B.肺泡囊

C.肺泡

D.呼吸性细支气管

E.细支气管


26.参与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细胞是( )。

A.中性粒细胞

B.嗜酸性粒细胞

C.嗜碱性粒细胞

D.淋巴细胞

E.血小板


19.外周阻力动脉指的是( )。

A.主动脉

B.大动脉

C.肺动脉

D.微动脉

E.小动脉


32.关于血液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血液是由血浆和悬浮于其中的血细胞所组成的流体组织

B.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两类

C.血细胞数量以白细胞最多

D.血浆又称为全血

E.血液是由血浆和悬浮于其中的红细胞所组成的流体组织


25.生理情况下,血液中调节呼吸的最重要的物质是( )。

A.O2

B.CO2

C.CO

D.Hb

E.NaHCO


29.关于动脉血压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动脉血压是指动脉内的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

B.在心室收缩射血期,动脉血压升高,其升高所达到的最高值称为收缩压

C.在心舒期,动脉血压降低,所达到的最低值则称为舒张压

D.收缩压和舒张压的之和称为脉搏压,简称脉压

E.动脉血压在一个心动周期中的平均值称为平均动脉压。


33.最大通气量( )。

A.可反映通气效率

B.是评价肺通气功能的常用指标

C.是评价能进行多大运动量的生理指标

D.等于肺活量与呼吸频率的乘积

E.等于用力肺活量与补呼气量之和


形考任务3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5.正常人的肾糖阈约为( )。

A.80~100 mg/100 ml

B.120~160 mg/100 ml

C.160~180 mg/100 ml

D.180~200 mg/100ml

E.80~200 mg/100 ml


23.关于肾位置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位于腹膜后脊柱两侧

B.左肾上端平第11胸椎体下缘

C.左肾下端平第2腰椎体下缘

D.左肾比右肾低半个椎体

E.右肾上端平第12胸椎


14.主要在回肠吸收的物质是( )。

A.脂肪酸

B.维生素B12

C.内因子

D.氨基酸

E.脂溶性维生素


19.关于尿量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正常成年人24小时尿量为1 000~2 000 ml

B.24小时尿量持续超过2 500 ml,称为多尿

C.24小时尿量为100~500 ml,称为少尿

D.24小时尿量不足100 ml则称为无尿

E.多尿属于正常,少尿和无尿均属异常


5.关于输尿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起自肾盂

B.分腹、盆2段

C.开口于膀胱体的两侧

D.为腹膜间位器官

E.成人输尿管长约15~20cm


27.胃有前后两壁、上下两缘和入出两口,其中入口是( )。

A.大弯

B.胃底

C.胃体

D.贲门部

E.幽门部


12.胆汁的作用,不包括( )。

A.胆盐、胆固醇和卵磷脂等可促使胰脂肪酶分解脂肪的作用加速

B.胆盐对于脂肪消化产物的吸收具有重要意义

C.胆汁可促进水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D.胆汁在十二指肠中还可以中和一部分胃酸

E.胆盐还是促进胆汁自身分泌的一个体液因素


8.促进维生素B12吸收的胃液成分是( )。

A.内因子

B.黏液

C.盐酸

D.胃蛋白原

E.胆盐


9.肾动脉直接由腹主动脉分出,血流量大。平均每分钟流经双肾的血液约有( )。

A.500ml

B.800ml

C.1200 ml

D.1500 ml

E.2000 ml


10.观察胃的标本,镊子夹持部位是( )。

 

{图}

A.胃底

B.胃的贲门部

C.胃的幽门部

D.胃体

E.胃小弯


11.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小分子的过程,称为( )。

A.消化

B.机械性消化

C.化学性消化

D.吸收

E.消化和吸收


9.关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肾素主要是由近球小体中的颗粒细胞分泌的

B.肾素能催化血浆中的血管紧张素原,使之生成血管紧张素Ⅰ

C.血液和组织中,特别是肝组织中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D.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可使血管紧张素Ⅰ降解,生成血管紧张素Ⅱ

E.血管紧张素Ⅱ可刺激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合成和分泌醛固酮


6.参与尿液浓缩和稀释调节的主要激素是( )。

A.肾素

B.血管紧张素

C.醛固酮

D.抗利尿激素

E.前列腺素


2.正常成年人的肾小球滤过率为( )。

A.80 ml/min

B.100 ml/min

C.125 ml/min

D.150 ml/min

E.180 ml/min


15.激活胃蛋白酶原的物质是( )。

A.唾液

B.盐酸

C.内因子

D.胆盐

E.肠致活酶


29.给高热病人使用冰袋是为了增加( )。

A.辐射散热

B.传导散热

C.对流散热

D.蒸发散热

E.对流散热和蒸发散热


8.食物经过消化后,透过消化道的黏膜,进入血液和淋巴循环的过程,称为( )。

A.吸收

B.消化

C.小肠的蠕动

D.化学性消化

E.机械性消化


30.重吸收葡萄糖的部位是( )。

A.近端小管

B.髓袢升支细段

C.集合管

D.髓袢升支粗段

E.远曲小管


19.对机体能量代谢影响最大的是( )。

A.性别

B.食物特殊动力作用

C.环境温度

D.精神因素

E.肌肉活动


20.肾小管中重吸收能力强的部位是( )。

A.近端小管

B.髓袢升支

C.髓袢降支

D.远曲小管

E.集合管


21.下列关于胃酸分泌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质子泵在氢离子的分泌中起关键作用

B.胃酸是由壁细胞分泌

C.H+的分泌是依靠壁细胞顶端分泌小管膜中的质子泵实现的

D.胃液中H+的浓度可比血浆中H+的浓度高三、四百倍

E.奥美拉唑能抑制质子泵的转运功能, 因此能抑制胃酸的分泌


22.糖尿病人尿量增多的原因是( )。

A.肾小球滤过率增加

B.渗透性利尿

C.水利尿

D.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E.醛固酮分泌减少


26.形成尿液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

A.肾单位

B.肾小球

C.肾小管

D.肾小囊

E.肾小体


24.在一昼夜中,体温最低的时间是( )。

A.清晨2~6时

B.晚上0点以前

C.中午12时左右

D.下午2~6时

E.上午8~12时


25.胃底腺的主细胞可分泌( )。

A.盐酸

B.胃蛋白酶

C.胃蛋白酶原

D.维生素B12

E.内因子


5.关于肾小球的滤过,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

A.出球小动脉收缩,原尿量增加

B.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原尿量减少

C.肾小囊内压升高,原尿量减少

D.肾小球滤过面积减小,原尿量减少

E.肾血流量减少,原尿量减少


1.对蛋白质消化力最强的消化液是( )。

A.唾液

B.胃液

C.胰液

D.小肠液

E.胆汁


21.胃黏膜之所以能抵御胃液等的侵蚀,是因为( )。

A.胃液中的酶只是一种酶原,尚无分解消化作用

B.上皮细胞分泌含有酸性黏多糖的黏液,具有保护作用

C.黏液和碳酸氢盐共同构筑的黏液—碳酸氢盐屏障

D.上皮中杯状细胞分泌保护性黏液

E.表面黏液细胞分泌可溶性黏液


24.关于糖的吸收,错误的是( )。

A.糖类只有分解为单糖时才能被小肠上皮细胞所吸收

B.各种单糖的吸收速率有很大差别,己糖的吸收很快

C.在己糖中,又以半乳糖和葡萄糖的吸收为最快

D.单糖的吸收是不耗能量的被动转运过程

E.转运体蛋白在转运单糖的同时,需要Na+的存在


20.肾小球有效滤过压=( )。

A.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囊内液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

B.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囊内液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

C.(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囊内液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

D.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囊内液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

E.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囊内液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


形考任务4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观察眼球内容物模型,数字①标注处结构名称是( )。

 {图}

A.晶状体

B.玻璃体

C.角膜

D.睫状体

E.脉络膜


2.被看作生命基本中枢的是( )。

A.脊髓

B.下丘脑

C.延髓

D.大脑

E.小脑


3.眼球内容物包括( )。

A.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

B.角膜、巩膜、纤维膜

C.盲部、视部、虹膜部

D.角膜、晶状体和玻璃体

E.房水、晶状体和视网膜


4.视近物时使成像落在视网膜上的主要调节活动是( )。

A.角膜曲率半径变大

B.晶状体前后凸出,曲率增加

C.眼球前后径增大

D.房水折光指数增高

E.瞳孔缩小


5.关于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系统是机体的主导系统

B.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C.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小脑和脊髓

D.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脊神经和内脏神经

E.神经元具有接受刺激、传导冲动的功能


6.不属于牵张反射的是( )。

A.肌紧张

B.跟踺反射

C.膝跳反射

D.条件反射

E.肱三头肌反射


7.心迷走神经释放的递质是( )。

A.去甲肾上腺素

B.乙酰胆碱

C.肾上腺素

D.多巴胺

E.脑肠肽


8.下列关于瞳孔的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视近物时瞳孔缩小

B.在强光刺激下,瞳孔缩小

C.瞳孔对光反射为单侧效应

D.光线变弱时,瞳孔扩大

E.瞳孔的大小可以控制进入眼内的光量


9.关于激素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激素按其化学性质可分为含氮激素和固醇激素两大类

B.激素是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能在细胞间传递信息并发挥调节作用的高效能的生物活性物质

C.含氮激素又分为肽类和蛋白质激素及胺类激素两类

D.类固醇 (甾体) 激素是由肾上腺皮质和性腺分泌的激素

E.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属于肽类激素


10.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导致( )。

A.肢端肥大症

B.巨人症

C.黏液性水肿

D.侏儒症

E.向心性肥胖


11.关于生长激素的作用,错误的是( )。

A.促进蛋白质合成

B.促进脑细胞生长发育

C.升高血糖

D.促进脂肪分解

E.间接促进软骨生长


12.与应激反应有关的激素是( )。

A.生长素

B.胰岛素

C.甲状旁腺素

D.糖皮质激素

E.雄激素


13.视远物时,平行光线聚集于视网膜之前的眼称为( )。

A.远视眼

B.散光眼

C.近视眼

D.斜视眼

E.正视眼


14.关于甲状腺激素的作用,错误的是 ( )。

A.促进脑与长骨的生长发育

B.对生长素具有允许作用

C.降低基础代谢率

D.降低血胆固醇的水平

E.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


15.外周神经递质不包括( )。

A.乙酰胆碱

B.单胺类

C.去甲肾上腺素

D.嘌呤类

E.肽类


16.关于子宫内膜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分深、浅两层

B.浅层为功能层,深层为基底层

C.基底层增生能力很强

D.功能层和基底层在经期都发生脱落

E.功能层为妊娠期胚泡种植和发育的部位


17.关于胰岛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胰岛素是全面促进合成代谢的激素,也是维持血糖稳态的主要激素。

B.胰岛素缺乏时,血糖浓度降低,如低于肾糖阈,尿中将出现糖

C.胰岛素能促进脂肪的合成与储存,抑制脂肪的分解

D.胰岛素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对机体的生长有促进作用

E.血糖浓度是调节胰岛素分泌的最重要因素


18.腺垂体分泌量最多的激素是( )。

A.生长激素

B.催乳素

C.促黑细胞素

D.促肾上腺激素

E.黄体生成素


19.痛、温觉和粗触觉的传导通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此通路又称为深感觉传导通路

B.第三级神经元胞体位于背侧丘脑的腹后外侧核

C.第一级神经元胞体位于脊神经节

D.第二级神经元胞体主要位于同侧脊髓后角的部分神经元

E.投射到大脑皮质的中央后回中、上部和中央旁小叶的后部


20.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少会导致( )。

A.肢端肥大症

B.巨人症

C.粘液性水肿

D.侏儒症

E.向心性肥胖


21.脊髓位于椎管内,上端平对枕骨大孔,下端成人终止于( )。

A.第1腰椎下缘

B.第2腰椎下缘

C.第3腰椎下缘

D.第4腰椎下缘

E.第5腰椎下缘


22.甲状腺功能低下可引起的疾病是( )。

A.地方性甲状腺肿大

B.侏儒症

C.呆小症

D.甲状腺肿瘤

E.手足抽搐症


23.克服 “水中毒”应补充( )。

A.盐皮质激素

B.糖皮质激素

C.抗利尿激素

D.胰岛素

E.甲状腺激素


24.在化学突触传递的特征中,错误的是( )。

A.总和

B.后放

C.双向性传递

D.兴奋节律的改变

E.对内环境变化敏感


25.关于雌激素的生理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促进女性生殖器官的发育

B.促进乳腺发育

C.促进肾小管对钠、水的重吸收

D.促进蛋白质分解

E.促进骨的生长


26.关于房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房水指充盈于眼的前、后房中的液体

B.房水的生成部位在睫状体脉络膜丛

C.房水生成后由后房经瞳孔进入前房

D.房水由后房角进入巩膜静脉窦

E.房水最后汇入静脉系统


27.影响神经系统发育最重要的激素是( )。

A.肾上腺素

B.甲状腺激素

C.生长素

D.胰岛素

E.醛固酮


28.交感神经系统发生反射性兴奋的反应,不包括( )。

A.心血管功能亢进

B.瞳孔散大

C.支气管扩张

D.胃肠活动抑制

E.加强排泄和生殖功能


29.关于突触传递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突触前膜去极化,膜对钙离子的通透性减少

B.胞内钙离子浓度增加促进囊泡向突触前膜移动

C.囊泡内递质释放至突触间隙

D.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打开某种离子通道

E.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或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30.关于视野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单眼固定注视正前方所能看到的空间范围,称为视野

B.同一光照条件下,不同颜色的目标物视野大小不同

C.白色视野最大

D.红色视野最小

E.检查视野有助于视网膜和视觉传导通路疾患的诊断


吐血推荐

奥鹏,国开形考,广开,电大在线,各省平台,新疆一体化,各类成人教育等学习。详情请咨询QQ : 103092222或微信: xyzlfx100

添加微信查看答案

贵州开放大学2024年秋学期《人体解剖生理学》形考任务【标准答案】_学优资料分享网

添加微信二维码,了解更多学习技巧,平 台作业、毕业论文完成时间友情提醒。。

合作洽谈

诚信为本,合作共赢

欢迎各大学习中心前来治谈;有意请联系我们

推荐作业

留言板
captcha
感谢留言
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