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考任务1
预备知识:完成专题3的学习
考核形式:主题讨论
起始时间:第1-4周
测验满分:100分
项目 具体内容
活动主题 讨论学习老舍戏剧的体会。讨论题目(二选一):1.老舍的《茶馆》在戏剧结构上有什么独特之处?2.老舍的《茶馆》在人物塑造上有什么独特之处?
活动目标 1.巩固与老舍文学创作有关的文学史知识。2.进一步了解和领会老舍戏剧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意义。
预备知识 1.学习本课程“专题三”的内容。2.阅读《茶馆》等老舍的代表性作品。3.学习老舍的《茶馆》等相关微课程。4.逐步增加相关的文学史常识。
活动时间 请在本学期第7周前,去论坛完成本次学习活动。
活动要求 1.有2个题目,由3~5位同学组成一组,可以事先经过各种不同形式(包括面对面)的讨论,在2个题目中选择1个,在论坛发帖进行正式讨论。2.围绕主题,观点明确。3.紧扣主题,立论明确,证据充分,有自己的独立看法。4.每人须发帖5个以上,每帖应不少于50字,且至少发布一个500字以上的主题帖。
活动奖励 本次活动满分100分。教师会根据活动要求进行评判。
形考任务2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1978年12月由芒克、北岛等在北京创办的“民间刊物”是( )。
A.《今天》
B.《星星》
C.《诗刊》
D.《萌芽》
2.曾以《骆驼祥子》、《月芽儿》、《四世同堂》等小说闻名于世的戏剧家是( )。
A.茅盾
B.巴金
C.田汉
D.老舍
3.1980年,《福建文学》开辟了“新诗创作问题”专栏,主要讨论对象是( )。
A.北岛
B.舒婷
C.顾城
D.海子
4.《山乡巨变》描写的先进农村干部是( )等。
A.陈先晋
B.龚子元
C.盛佑亭
D.李月辉
5.王蒙12岁起就“奉为圭臬”的苏联小说是( )。
A.《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B.《在医院中》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D.《拖拉机站站长和总农艺师》
6.“十七年时期”描写农村合作化运动的主要作品有周立波的( )等。
A.《三里湾》
B.《铁木前传》
C.《艳阳天》
D.《山乡巨变》
7.《茶馆》成功塑造了众多人物形象。其中,作品的主人公“裕泰大茶馆”老板是( )。
A.王利发
B.常四爷
C.秦仲义
D.马五爷
8.第一批八个“革命样板戏”中的交响音乐是( )。
A.《白毛女》
B.《红色娘子军》
C.《沙家浜》
D.《智取威虎山》
9.《白鹿原》的作者是( )。
A.古华
B.陈忠实
C.张炜
D.王安忆
10.在“十七年时期”,最具传统文人意味,受西方文学影响最深,其英文程度也是最高的农村题材小说家是( )。
A.赵树理
B.孙犁
C.周立波
D.柳青
11.北岛是“朦胧诗”派的主要代表者,也是最有争议的一位诗人,他的著名的“朦胧诗”主要有( )等。
A.《回答》
B.《履历》
C.《古寺》
D.《波动》
12.《绝对信号》描写的主要人物是( )。
A.黑子
B.蜜蜂
C.小号
D.狗熊
13.《三里湾》中热衷于个人致富的人物主要有( )等。
A.“糊涂涂”
B.王金生
C.“常有理”
D.范登高
14.“茶子花派”的主要作家有( )等。
A.韩少功
B.李凖
C.周健明
D.古华
15.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现的缅怀革命历史的作品主要有( )等。
A.《芙蓉镇》
B.《古船》
C.《白鹿原》
D.《红岩》
16.《茶馆》所描写的“三个时代”是( )。
A.从戊戌政变失败后清政府的腐朽黑暗
B.袁世凯死后的军阀混战
C.抗战爆发后日本人的奴役
D.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反动统治
17.海子深受一些西方存在主义哲学家的影响,他们是( )等。
A.雅斯贝斯
B.尼采
C.荷尔德林
D.海德格尔
18.20世纪90年代以后,重写革命历史的作品主要有( )等。
A.邓一光的《我是太阳》
B.都梁的《亮剑》
C.徐贵祥的《历史的天空》
D.吴强的《红日》
19.“崛起的一代”主要指70年代末以后涌现的青年诗人,特别是在“文革”中成长的具有反叛和变革意味的“朦胧诗人”( )等。
A.食指
B.北岛
C.舒婷
D.顾城
20.《铁木前传》的主要人物有( )等。
A.黎老东
B.小满儿
C.傅老刚
D.双眉
21.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实验戏剧(或称“试验性话剧”)主要有谢民的《我为什么死了》,马中骏等的《屋外有热流》,高行健、刘会远的《绝对信号》,____ 的《车站》,马中骏等的《路》,刘树纲的《十五桩离婚案的调查》和《一个死者对生者的访问》等。
22.____ 的《天山牧歌》、公刘的《在北方》、梁上泉的《云南的云》等,描绘了以新的劳动生活为主体的富于浓郁地方民族色彩的时代风景画。
23.在“十七年时期”的农村题材小说家中,____ 既是最具传统文人意味的,也是受西方文学影响最深的,其英文程度也是最高的。
24.记录现代革命历史的小说主要有杜鹏程的《保卫延安》、梁斌的《红旗谱》、吴强的《红日》、知侠的《铁道游击队》、杨沫的《青春之歌》、孙犁的《风云初记》、____ 的《三家巷》等。
25.____ 编剧、孟京辉执导的话剧《恋爱的犀牛》,是实验戏剧与商业戏剧结合得比较成功的作品。
26.1962年8月召开的“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座谈会”,史称“____ 会议”。
27.以赵树理、孙犁、周立波为代表的“山药蛋派”、“荷花淀派”和“____ 派”等都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点。
28.《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的情节和主题模式,让人想起____ 在延安写的《在医院中》。
29.王蒙笔下的青年革命者形象主要有《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中的林震、《____ 》中的钟亦成、“季节系列”中的钱文等。
30.1978年12月由芒克、北岛等在北京创办的《____ 》是新诗潮运动的一面旗帜。
形考任务3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最能体现“马原体”特征的作品是( )。
A.《拉萨河的女神》
B.《上下都很平坦》
C.《冈底斯的诱惑》
D.《西海无帆船》
2.贾平凹以自己的故乡丹凤县小镇棣花街为原型,表现了中国社会的历史转型给农村带来的震荡和变化的作品是( )。
A.《浮躁》
B.《废都》
C.《秦腔》
D.《商州》
3.1978年12月由芒克、北岛等在北京创办的“民间刊物”是( )。
A.《今天》
B.《星星》
C.《诗刊》
D.《萌芽》
4.王安忆以南昌、陈卓然等几个干部家庭出身的年轻人为主要人物的成长小说是( )。
A.《叔叔的故事》
B.《长恨歌》
C.《乌托邦诗篇》
D.《启蒙时代》
5.从1979到1980年间开始的“意识流”小说尝试创作中,《我是谁》的作者是( )。
A.王蒙
B.宗璞
C.张洁
D.茹志娟
6.女性文学中也有诗歌作品,比较优秀的有( )等。
A.舒婷的《致橡树》
B.铁凝的《哦,香雪》
C.张洁的《祖母绿》
D.残雪的《山上的小屋》
7.1984年,马原发表了一篇标志着先锋小说形式实验开端的小说( )。
A.《冈底斯的诱惑》
B.《虚构》
C.《拉萨河的女神》
D.《西海无帆船》
8.在当代文学史上,赵树理的几乎所有作品都处于“褒贬毁誉之间”,只有一篇小说除外。这篇小说是( )。
A.《三里湾》
B.《“锻炼锻炼”》
C.《卖烟叶》
D.《登记》
9.20世纪90年代以后,重写革命历史的作品主要有邓一光的( )等。
A.《我是太阳》
B.《激情燃烧的岁月》
C.《历史的天空》
D.《亮剑》
10.在80年代中期兴起的寻根文学中,韩少功的代表作是( )。
A.《爸爸爸》
B.《老井》
C.《小鲍庄》
D.《厚土》
11.张洁探讨女性在现实生活中的处境以及尴尬的心理体验和人生感悟的作品主要有《爱,是不能忘记的》和( )等。
A.《致橡树》
B.《方舟》
C.《祖母绿》
D.《无字》
12.《山乡巨变》描写的先进农村干部有( )等。
A.陈先晋
B.李月辉
C.盛佑亭
D.刘雨生
13.20世纪60年代初在京剧现代戏勃兴中出现的优秀剧目主要有( )等。
A.《红灯记》
B.《智取威虎山》
C.《沙家浜》
D.《奇袭白虎团》
14.“十七年文学”中那些讲述革命历史的“红色经典”主要有( )等。
A.《三里湾》
B.《林海雪原》
C.《红旗谱》
D.《红岩》
15.20世纪90年代整个诗坛呈现出一种较为沉寂的状态,但仍在坚守诗歌创作领地的仍然有( )等。
A.顾城
B.于坚
C.西川
D.臧棣
16.莫言的长篇小说主要有《酒国》、《四十一炮》和( )等。
A.《透明的红萝卜》
B.《丰乳肥臀》
C.《檀香刑》
D.《生死疲劳》
17.注重历史内容与人性探幽的创作倾向,反映先锋作家在创作实践中从形式向故事回归的代表主要有苏童的( )等。
A.《红粉》
B.《半边营》
C.《妻妾成群》
D.《十字铺》
18.林白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青苔》、《说吧,房间》、《万物花开》,中短篇小说集《玫瑰过道》、《同心爱者不能分手》、《致命的飞翔》和( )等。
A.《一个人的战争》
B.《与往事干杯》
C.《子弹穿过苹果》
D.《守望空心岁月》
19.马原的《冈底斯的诱惑》讲述的三个故事是( )。
A.探寻“野人”
B.王子光事件
C.观看“天葬”
D.顿珠婚姻
20.《铁木前传》的主要人物有( )等。
A.黎老东
B.小满儿
C.傅老刚
D.双眉
21.第一批八个“革命样板戏”是京剧《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海港》,现代芭蕾舞剧《____ 》、《红色娘子军》,交响音乐《沙家浜》。
22.____ 的成名作是1979年的《致橡树》。
23.“十七年文学”中那些讲述革命历史的“红色经典”主要有梁斌的《红旗谱》,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____ 的《林海雪原》等。
24.____ 出生在东北边陲的漠河北极村,她的小说具有一种童话的气息,第一部小说集就名为《北极村童话》。
25.陈染的第一部长篇小说《____ 》以女性视角,大胆表现了对自恋和同性恋的赞美。
26.在新时期初期的“意识流”小说创作中,____ 的“老六篇”即《蝴蝶》、《布礼》、《春之声》、《夜的眼》、《海的梦》和《风筝飘带》最为典型。
27.郭小川的组诗《致青年公民》、____ 的《放声歌唱》为当代政治抒情诗开了一代诗风。
28.王安忆的《____ 之恋》讲述了一个大提琴手的婚外恋的悲剧故事。
29.____ 的《爸爸爸》、《归去来》不仅在学习现代主义文学,尤其是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艺术手法方面借鉴良多,而且更为作品注入了意蕴丰厚的生命哲学等主题内涵。
30.朦胧诗论争中出现的“三个崛起”,是指____ 的《在新的崛起面前》、孙绍振的《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徐敬亚的《崛起的诗群》。
形考任务4
预备知识:完成专题7的学习
考核形式:主题讨论
起始时间:第1-10周
测验满分:100分
项目 具体内容
活动主题 讨论学习余华小说的体会。讨论题目(二选一):1.你喜欢余华“先锋小说”中的哪篇作品?为什么?2.你喜欢余华“世俗化叙事”时期的哪部长篇小说?为什么?
活动目标 1.巩固与先锋小说和余华小说创作有关的文学史知识。2.进一步了解和领会先锋小说和余华小说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意义。
预备知识 1.学习本课程“专题七”的内容。2.阅读《十八岁出门远行》《现实一种》《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等余华的代表性作品。3.学习余华的《现实一种》和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等相关微课程。4.逐步增加相关的文学史常识。
活动时间 请在本学期第10周前,去论坛完成本次学习活动。
活动要求 1.有2个题目,由3~5位同学组成一组,可以事先经过各种不同形式(包括面对面)的讨论,在2个题目中选择1个,在论坛发帖进行正式讨论。2.围绕主题,观点明确。3.紧扣主题,立论明确,证据充分,有自己的独立看法。4.每人须发帖5个以上,每帖应不少于50字,且至少发布一个500字以上的主题帖。
活动奖励 本次活动满分100分。教师会根据活动要求进行评判。
形考作业5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谁是最可爱的人》、《依依惜别的神情》等“通讯化”作品的作者是( )。
A.魏巍
B.刘白羽
C.秦牧
D.曹靖华
2.高行健与刘会远合作的实验话剧是( )。
A.《绝对信号》
B.《车站》
C.《正红旗下》
D.《野人》
3.被誉为鼻祖的武侠小说是由唐人杜光庭创作的传奇( )。
A.《红线传》
B.《昆仑奴》
C.《聂隐娘》
D.《虬髯客传》
4.《创业史》(第一部)的主人公是( )。
A.李月辉
B.梁生宝
C.王金生
D.梁三老汉
5.在现代文学史上,赵树理曾获得广泛赞誉,他的几乎所有作品都备受推崇,只有一篇小说除外。这篇小说是( )。
A.《邪不压正》
B.《小二黑结婚》
C.《田寡妇看瓜》
D.《李有才板话》
6.福贵这个人物形象出自小说( )。
A.《在细雨中呼喊》
B.《兄弟》
C.《许三观卖血记》
D.《活着》
7.改编为同名电影的小说《红粉》和改编为电影《大鸿米店》的小说《米》的作者是( )。
A.刘震云
B.苏童
C.王安忆
D.余华
8.《山乡巨变》描写的先进农村干部是( )。
A.陈先晋
B.龚子元
C.盛佑亭
D.李月辉
9.新写实小说作为一面旗帜树立起来,始于某杂志1989年第3期的“新写实小说大联展”,这家杂志是( )。
A.《钟山》
B.《收获》
C.《十月》
D.《当代》
10.王安忆以南昌、陈卓然等几个干部家庭出身的年轻人为主要人物的成长小说是( )。
A.《叔叔的故事》
B.《长恨歌》
C.《乌托邦诗篇》
D.《启蒙时代》
11.旧派武侠小说家们创作了许多武侠名篇,如( )等。
A.王度庐的《卧虎藏龙》
B.还珠楼主的《蜀山剑侠传》
C.赵焕亭的《惊人奇侠传》
D.平江不肖生的《火烧红莲寺》
12.《在新的崛起面前》、《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和《崛起的诗群》这三篇文章被称为“三个崛起”,它们的作者是( )。
A.谢冕
B.孙绍振
C.章明
D.徐敬亚
13.《白鹿原》中的地主形象主要有( )。
A.白嘉轩
B.鹿三
C.鹿子霖
D.郭举人
14.新时期的中青年女性散文作家主要有宗璞、张抗抗、王安忆和( )等。
A.郁风
B.铁凝
C.张洁
D.斯妤
15.受惠特曼的《草叶集》深刻影响的中国诗人主要有( )等。
A.郭沫若
B.艾青
C.蔡其矫
D.北岛
16.第一批八个“革命样板戏”中的京剧包括《红灯记》、《沙家浜》和( )。
A.《智取威虎山》
B.《龙江颂》
C.《奇袭白虎团》
D.《海港》
17.《创业史》中的“三大能人”是( )。
A.梁生宝
B.郭世富
C.姚士杰
D.郭振山
18.古龙的武侠小说主要有《楚留香》、《血海飘香》、《大沙漠》、《画眉鸟》、《陆小凤》和( )等。
A.《多情剑客无情剑》
B.《绝代双骄》
C.《七剑下天山》
D.《萧十一郎》
19.十七年时期在散文创作上取得重要成就的作家主要有吴伯箫、曹靖华、魏巍和( )等。
A.杨朔
B.韩少功
C.秦牧
D.刘白羽
20.余华的先锋小说主要有( )等。
A.《现实一种》
B.《难逃劫数》
C.《世事如烟》
D.《褐色鸟群》
21.“改革文学”的主要作品有____ 的《乔厂长上任记》、张洁的《沉重的翅膀》、李国文的《花园街五号》、柯云路的《新星》、贾平凹的《腊月 正月》等。
22.王蒙笔下的青年革命者形象主要有《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中的林震、《____ 》中的钟亦成、“季节系列”中的钱文等。
23.90年代后,____ 开始了《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等长篇小说的创作,小说主题也历经了一个从先锋到世俗的巨大嬗变。
24.在《____ 》中,陈家是资本家,何家是官僚地主,周家则是工人世家。
25.《____ 》从1969年10月开始在《明报》连载,一直到1972年9月结束,是金庸小说中篇幅最长的作品,也是金庸的压轴之作。
26.在《____ 》这部余华自称是“望不到尽头的小说”中,叙述“统治”了他的写作。
27.____ 曾化名“佟硕之”写了一篇《金庸梁羽生合论》的文章。
28.新时期初期乡土文学的优秀作品主要有何士光的《乡场上》、____ 的《芙蓉镇》、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张一弓的《犯人李铜钟的故事》、叶蔚林的《在没有航标的河流上》等。
29.《铁木前传》从第6章开始,一个叫____ 的姑娘出现后,便悄悄地取代了铁匠和木匠,甚至取代他们的后代六儿和九儿,成为了故事的主角。
30.《与往事干杯》是____ 的成名作,小说以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讲述了一个17岁的少女“我”(肖濛)的成长经历及与老巴父子两代人的恋情故事。
形考作业6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素有“文坛顽童”之称的是《如果林秀雄》、《将军碑》的作者( )。
A.七等生
B.王文兴
C.张大春
D.朱天文
2.20世纪90年代以后,重写革命历史的作品主要有邓一光的( )等。
A.《我是太阳》
B.《激情燃烧的岁月》
C.《历史的天空》
D.《亮剑》
3.《创业史》中“中间人物”的代表是( )。
A.“糊涂涂”
B.梁三老汉
C.“亭面糊”
D.陈先晋
4.从延安走出来的浪漫诗派的杰出代表和在当代诗坛上探索现代意象诗的先行者是《福建集》的作者( )。
A.郭小川
B.贺敬之
C.蔡其矫
D.流沙河
5.潦倒的钱夫人去台北参加窦夫人的盛宴华筵。宴终席散,昔日的风云人物只能站在窦夫人的院子中可怜兮兮地等着窦夫人的小轿车折返回来送自己。这个内容出自小说( )。
A.《游园惊梦》
B.《永远的尹雪艳》
C.《思旧赋》
D.《金大班的最后一夜》
6.刘震云“生活流”小说的代表作是( )。
A.《太阳出世》
B.《烦恼人生》
C.《不谈爱情》
D.《一地鸡毛》
7.福贵这个人物形象出自小说( )。
A.《在细雨中呼喊》
B.《兄弟》
C.《许三观卖血记》
D.《活着》
8.中国现代通俗文学的开山之作是1894年正式出版的长篇言情小说( )。
A.《官场现形记》
B.《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C.《海上花列传》
D.《孽海花》
9.以农民朱老忠、严志和两家三代人与地主冯兰池、冯贵堂父子斗争故事为线索的小说是( )。
A.《林海雪原》
B.《三家巷》
C.《皖南事变》
D.《红旗谱》
10.蒋子龙的“改革文学”代表作是( )。
A.《新星》
B.《乔厂长上任记》
C.《沉重的翅膀》
D.《花园街五号》
11.余华的先锋小说主要有( )等。
A.《现实一种》
B.《难逃劫数》
C.《世事如烟》
D.《褐色鸟群》
12.莫言的长篇小说主要有《酒国》、《四十一炮》和( )等。
A.《透明的红萝卜》
B.《丰乳肥臀》
C.《檀香刑》
D.《生死疲劳》
13.池莉的“生活流”小说主要有( )等。
A.《烦恼人生》
B.《太阳出世》
C.《一地鸡毛》
D.《不谈爱情》
14.《茶馆》中三个主要人物是( )。
A.松二爷
B.王利发
C.常四爷
D.秦仲义
15.开国之初,最先出现的歌唱新中国、歌唱共产党和革命领袖的颂歌,主要有( )等。
A.郭沫若的《新华颂》
B.何其芳的《我们最伟大的节日》
C.流沙河的《草木篇》
D.胡风的《时间开始了》
16.汪曾祺追忆少年时代的高邮水乡故事的小说主要有( )等。
A.《受戒》
B.《蒲柳人家》
C.《大淖记事》
D.《故里三陈》
17.不是对传统的历史事典和文学事典进行简单的复写和改写,而是作为现实主体以现代精神与传统事典中的主体展开对话的余光中诗作主要有( )等。
A.《白玉苦瓜》
B.《诗人——和陈子昂抬抬杠》
C.《大江东去》
D.《水仙操——吊屈原》
18.“白洋淀派”的主要作家有( )等。
A.从维熙
B.刘绍棠
C.房树民
D.韩映山
19.《三家巷》围绕着周炳的成长,作家再现的重大历史事件主要有( )等。
A.沙基惨案
B.省港大罢工
C.南昌起义
D.广州起义
20.《绝对信号》描写的主要人物是( )。
A.黑子
B.蜜蜂
C.小号
D.狗熊
21.1957年“反右”扩大化之后,许多作家都转向了历史题材的创作,其主要收获有郭沫若的《蔡文姬》、____ 的《关汉卿》、老舍的《茶馆》、曹禺的《胆剑篇》等。
22.在新时期初期的“意识流”小说创作中,____ 的“老六篇”即《蝴蝶》、《布礼》、《春之声》、《夜的眼》、《海的梦》和《风筝飘带》最为典型。
23.《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的情节和主题模式,让人想起____ 在延安写的《在医院中》。
24.《饥饿》出版于1986年,是____ 最具魔幻现实主义风格的代表性作品。
25.京剧《智取威虎山》取材于曲波的长篇小说《____ 》。
26.《____ 》和《山乡巨变》是周立波最为人称道的两部作品,表现了中国农村两次巨大变革。前者表现的是东北解放区的土改运动,后者表现的是湖南山乡的农业合作化运动。
27.____ 的小说《伏羲伏羲》后改编成电影《菊豆》。
28.60年代后,金庸小说进入台湾时,因当局的限制,只好以“____ ”的名义出版。
29. ____ 在《春天,十个海子》里,以生命的激情体味死亡:“这是一个黑夜的孩子,沉浸于冬天,倾心死亡/不能自拔,热爱着空虚寒冷的乡村”。
30.《创业史》的最大成就,不是塑造了梁生宝这个崭新的青年农民英雄形象,而是最突出地表现在落后人物____ 形象的塑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