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留言 注册 登录
热门搜索:形考答案免费答案奥鹏答案

甘肃开放大学2024年秋学期《地域文化(专)》形考作业+期末考试【标准答案】

Time2024-10-20Hits浏览量: 266
国开,电大,各省平台学习详情请咨询请添加QQ : 103092222或微信: xyzlfx100

地域文化(专)第一次形考作业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关于河西走廊,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起乌鞘岭。

B.走廊以南为祁连山地。

C.走廊以北习惯称之为北山山地。

D.走廊南北最宽处有500公里。


2.关于河西走廊,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至甘新交界地带。

B.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

C.大致分为东、中、西三大段。

D.东西长500千米。


3.关于河西走廊,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盛唐时期,是天下最富庶的地方之一。

B.在走廊的北、西、南三面,历史上一直是多民族分布区。

C.历史文化遗存不够丰富。

D.是古丝绸之路的咽喉孔道。


4.关于武威地区的历史文化,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武威地区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

B.西汉时命名原休屠王领地为“武威”,以彰显大汉帝国的武功军威。

C.“五凉”中的前凉、后凉、南凉、北凉曾建都于姑臧。

D.西夏曾经以凉州为国都。


5.关于武威地区的历史文化,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史上有“五凉古都”“河西都会”之称。

B.武威地区发现马家窑文化遗址、齐家文化遗址多处。

C.“五凉”都曾建都于姑臧。

D.汉武帝改雍州为凉州,“以地处西方,常寒凉也”。


6.关于天梯山石窟,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梯山石窟始建于北凉沮渠蒙逊时期。

B.天梯山石窟主体大佛窟开凿于盛唐时期。

C.天梯山石窟被称为“石窟之鼻祖”。

D.天梯山石窟的大佛窟有阿弥陀佛造像1尊。


7.关于天梯山石窟,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01年天梯山石窟被公布为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B.今计入残缺不全的洞窟,天梯山石窟实存洞窟35窟。

C.天梯山石窟又称凉州石窟。

D.1927年的武威大地震对天梯山石窟破坏严重。


8.关于白塔寺遗址,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白塔寺是藏传佛教的重要寺院。

B.白塔寺始建于盛唐时期。

C.白塔寺遗址是中国元代时期祖国统一的重要历史见证。

D.萨班灵骨塔,俗称白塔,寺因塔名,称“白塔寺”。


9.关于白塔寺遗址,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白塔寺的萨班灵骨塔至今保存完整。

B.2001年白塔寺遗址被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C.白塔寺是西藏纳入中国版图700多年的重要历史见证。

D.元代时,凉州白塔寺规模宏大。


10.关于白塔寺遗址,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武帝时期始建。

B.是藏传佛教萨加派宗教领袖萨班的灵骨安葬之处。

C.是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D.是民族团结的象征。


11.关于白塔寺遗址,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白塔寺遗址始建于汉代。

B.白塔寺遗址是西藏归属祖国版图的历史见证地。

C.灵骨白塔建成后,由萨迦第五代祖师八思巴亲自作了开光仪式。

D.萨班灵骨塔俗称白塔,寺因塔名,称“白塔寺”。


12.关于武威文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儒学院、孔庙、文昌宫三部分组成。

B.孔庙、文昌宫保存完整。

C.棂星门为清康熙时期建造。

D.文昌宫桂籍殿卷棚内保存的46块匾额,堪称西北之最。


13.关于武威文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棂星门背面书“孝友文章”四字。

B.孔庙以大成殿为中心。

C.文昌宫以桂籍殿为中心。

D.始建于明代。


14.关于武威文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现存的武威文庙,由东、中、西三组建筑构成。

B.现儒学院已毁。

C.孔庙建筑规制为三进院落。

D.2001年被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5.关于武威雷台出土的铜奔马,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铜奔马为战国时期青铜器。

B.铜奔马作昂首嘶鸣、飞跃奔驰状。

C.完美地塑造了天马行空的艺术形象。

D.现藏甘肃省博物馆。


16.关于武威雷台出土的铜奔马,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00年国家旅游局将铜奔马定为中国旅游标志。

B.“马踏飞燕”一名依然流行。

C.铜奔马出土于1969年。

D.被视为中国古代高超铸造业的象征。


17.关于西夏碑,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夏碑由武威著名学者张澍发现。

B.西夏碑树于前凉张天锡时期。

C.西夏碑两面正中用汉文和西夏文篆额。

D.碑文主要记录了当时重修凉州感应塔的缘起和经过。


18.关于西夏碑,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碑”俗称“西夏碑”。

B.是现存西夏文篆书的唯一实物资料。

C.1961年西夏碑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D.此碑两面碑文内容完全相同。


19.关于张掖地区的历史文化,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汉设置张掖郡,取“张国臂掖,以通西域”之义。

B.隋唐时代是张掖历史上的鼎盛时期。

C.元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置甘肃行省。

D.张掖大佛寺是五凉时期的佛教殿堂。


20.关于张掖地区的历史文化,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掖位于河西走廊中段。

B.主要河流有我国第二大内流河黑河及其水系。

C.地处青藏高原与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地带。

D.汉、明长城在张掖境内蜿蜒起伏近100千米。


21.关于张掖地区的历史文化,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素有“金张掖”之美誉。

B.西汉于元鼎六年(前111年)设置张掖郡。

C.张掖地区共有石窟2处。

D.东灰山遗址是规模较大的四坝文化遗址。


22.关于张掖地区的历史文化,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始建于隋代木塔和唐代的土塔都是有代表性的古建筑。

B.骆驼城和许三湾城附近墓群是河西走廊现存规模最大的汉晋墓群。

C.文殊山石窟连续营造近1600年。

D.黑水国遗址位于张掖市甘州区西北17千米处。


23.关于张掖大佛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佛殿南北两侧塑十大弟子像。

B.大佛殿殿门上方悬挂镌刻 “无上正觉”匾额。

C.佛殿殿身为两层楼阁,重檐歇山顶。

D.寺内的大卧佛是全国现存最大的室内卧佛。


24.关于张掖大佛寺的藏经,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佛寺藏有《大明三藏圣教北藏》。

B.大佛寺“北藏”是目前国内保存数量最多、最完整的初刻初印本明代藏经。

C.大佛寺藏金粉写本《大般若波罗蜜多经》1部计600卷。

D.大佛寺藏经汇集了唐代至清初近1000年间的佛教典籍。


25.关于张掖大佛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还以丰富的藏经为世人注目。

B.收藏有元代佛曲。

C.收藏有元代五股金刚杵、玉雕纹纽和波斯萨珊王朝银币。

D.所藏《永乐北臧》堪称古代雕版印刷珍品。


地域文化(专)第二次形考作业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关于马蹄寺石窟群,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位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

B.2006年被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C.就洞窟规模而言,马蹄北寺石窟最为突出。

D.以现存的造像和壁画而言,千佛洞石窟和金塔寺石窟最为重要。


2.关于马蹄寺石窟群,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马蹄寺石窟群是五代十国时期开凿的石窟群。

B.北魏晚期,受中原文化影响,部分洞窟重修。

C.千佛洞石窟北段为浮雕塔林

D.马蹄南寺石窟又叫胜果寺,规模较小。


3.关于马蹄北寺石窟,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马蹄北寺石窟是马蹄寺石窟群的典型代表。

B.其第3号窟,又名“三十三天”。

C.其第7号窟为“马蹄殿”。

D.马蹄北寺石窟拥有国内单体面积最大的洞窟。


4.关于马蹄寺石窟群,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千佛洞石窟只保存下来了浮雕塔林。

B.马蹄北寺石窟多为北朝和西夏、元、明以来的残窟。

C.藏佛殿是北寺石窟群中规模最大的一个洞窟。

D.下观音洞石窟有洞窟5个,只有一窟保存较好。


5.关于金塔寺石窟,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金塔寺石窟分东、西两窟。

B.金塔寺石窟大约开凿于北凉或北魏时期。

C.金塔寺石窟两窟规模和形制差别很大。

D.东窟龛顶两侧有大型悬塑飞天。


6.关于金塔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金塔寺石窟为马蹄寺石窟群中保存较为完整、历史和艺术价值最高的洞窟。

B.窟内彩塑、壁画内容丰富。

C.其第3号窟为“马蹄殿”。

D.飞天作法采用了高肉雕,富有立体感。


7.关于山丹汉、明长城,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丹境内的汉长城(又称塞),始修于西汉武帝时。

B.山丹境内的汉、明长城蜿蜒并行延伸。

C.山丹峡口有乾隆御笔“锁控金川”四个大字。

D.山丹境内的明长城由黄土夯筑的墙体、墩台、列障构成。


8.关于山丹汉、明长城,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长城始修于西汉汉武帝时。

B.汉长城的大部分墙体保存完好。

C.汉、明长城蜿蜒并行延伸。

D.明长城由黄土夯筑的墙体、墩台、列障构成。


9.关于山丹汉、明长城,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被誉为“露天长城博物馆”。

B.山丹明长城在汉长城南侧一方。

C.山丹峡口位于山丹县城东南40余千米处。

D.山丹峡口古城堡开南、北二门,建于汉代。


10.关于山丹汉、明长城,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丹汉长城多是在戈壁、沙漠上挖壕沟。

B.山丹明长城的筑造多为土夯筑。

C.山丹明长城现存长城墙体近60千米。

D.距“锁控金川”约200米处有明清时期的营垒。


11.关于骆驼城遗址,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06年被公布为第四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B.城墙等遗迹轮廓清晰、结构完整。

C.北城俗称皇城。

D.自吐蕃占领河西走廊至明代700年间,骆驼城的历史不见于史书。


12.关于骆驼城遗址,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遗址时代为汉至唐,距今2100-1200年。

B.遗址遗存包括古城、墓葬群、古窑址、农耕区、古代防护工程等。

C.古城被南北走向的腰墙分为东、西二城。

D.骆驼城遗址是典型的汉唐边郡城池,军事防御设施十分齐备。


13.关于骆驼城遗址,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骆驼城遗址在汉代为酒泉郡表是县地。

B.地处祁连山北麓。

C.北城面积大于南城面积。

D.南城内西南又有一独立隔开的小城。


14.关于骆驼城遗址,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唐之间建郡、设县、置军。

B.是河西丝绸之路上开发最早的绿洲农业区之一。

C.遗址时代距今600年。

D.遗址地处今高台县城西偏南约22千米。


15.关于酒泉地区的历史文化,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汉之际酒泉一带为月氏族驻牧地。

B.嘉峪关关城、锁阳城遗址为世界文化遗产。

C.火烧沟遗址文化属于四坝文化火烧沟类型。

D.五个庙石窟位于肃北蒙古族自治县。


16.关于酒泉地区的历史文化,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汉时期设置了酒泉郡。

B.魏晋时期,肃州的名称开始使用。

C.明代为扼守中西交通的锁钥。

D.现有不可移动文物点上千处。


17.关于酒泉地区的历史文化,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酒泉地处河西走廊西端。

B.唐朝时期始设酒泉郡。

C.大约4000年前就有人类定居。

D.有世界文化遗产锁阳城遗址。


18.关于嘉峪关关城,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位于嘉峪山北麓,因山而得名。

B.城始建于明代初期。

C.关城主要由内城、瓮城、外城、罗城和城壕组成。

D.为“河西第一隘口”。


19.关于嘉峪关关城,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城向北8千米连黑山悬壁长城。

B.关城的罗城开南北两门。

C.关城向南7千米接天下第一墩。

D.为明代万里长城西端起点。


20.关于嘉峪关关城,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内城是关城的主体和中枢,周长640米。

B.内城西门门额刻“柔远门”三个字。

C.东瓮城门额刻“朝宗”二字。

D.围绕内城和瓮城,建有罗城。


21.关于嘉峪关关城内外的建筑,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游击将军府是嘉峪关长城防御体系的指挥中心。

B.文昌阁是保存完整的明代建筑。

C.关帝庙原建筑中保存下来的只有一座牌楼。

D.现存戏台是一座典型的中国传统古典戏台。


22.关于新城魏晋墓彩绘画像砖,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绝大部分画像砖保存完好。

B.1983年五号墓出土的画像砖连同垒砌墓室的各种材料被完整搬迁至甘肃省博物馆。

C.弥补了古代文献记录的不足。

D.驿使图成为中国邮政的“形象大使”。


23.关于新城魏晋墓彩绘画像砖,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彩绘砖壁画展示了魏晋时期人们宴饮、屠宰、庖厨等生活场景。

B.彩绘砖壁画反映了两汉到宋代河西地区的社会现实生活。

C.彩绘砖壁画以五号墓出土的驿使图最为有名。

D.驿使图被认为是我国发现最早的古代邮驿的形象资料。


24.关于新城魏晋墓彩绘画像砖,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城魏晋墓群位于嘉峪关市东18千米的戈壁滩上。

B.彩绘砖壁画大部分构图较为简单,画面具备可叙事性和情节性。

C.绘画方面的内容,在美术领域填补了两汉时期绘画史上的空白。

D.彩绘砖壁画突出特点是“以形写神”。


25.关于新城魏晋墓彩绘画像砖的内容,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表现了当时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生产活动。

B.有牧马图、驾车图、采桑狩猎图,等等。

C.多幅画像砖描画墓主人生前烤肉的场景。

D.有不少表现皇宫生活的图像。


地域文化(专)第三次形考作业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关于榆林窟,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榆林窟现存43个有完整壁画的洞窟。

B.榆林窟第2窟西壁门两侧各保留了一幅水月观音画像。

C.榆林窟彩塑以第6窟北朝塑大佛为代表。

D.榆林窟西夏第2、3窟的壁画中绘有两幅“唐僧取经图”。


2.关于榆林窟,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榆林窟建窟年代无考。

B.榆林窟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精美的壁画上。

C.榆林窟壁画中有不少反映古代科技方面的画面。

D.榆林窟第2窟水月观音画像右下角有一幅“酿酒图”。


3.关于榆林窟第2窟,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建于西夏。

B.正壁有一幅“酿酒图”很有名。

C.西壁门两侧各保留了一幅水月观音画像。

D.水月观音画像是上乘之作。


4.关于榆林窟第3窟,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3窟绘有五十一面千手千眼观音经变画。

B.观音经变画中有一幅“锻铁图”很有名。

C.第3窟西壁门两侧各保留了一幅水月观音画像。

D.观音经变画中有一幅“酿酒图”很有名。


5.关于锁阳城遗址,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锁阳城又名“苦峪城”、“瓜州故城”、“晋昌故城”。

B.锁阳城城址内城没有瓮城、角墩等防御设施。

C.锁阳城城址外城有环墙两道。

D.锁阳城东北方向有一座大型寺院遗址,俗称塔尔寺。


6.关于锁阳城遗址,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锁阳城遗址是隋唐、西夏时期古城之一。

B.锁阳城城址东北方向的塔尔寺遗址建于两汉时期。

C.锁阳城城址由内城、外城及羊马城组成。

D.锁阳城遗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7.关于敦煌地区的历史文化,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敦煌位于河西走廊的最西端。

B.汉敦煌郡作为河西四郡之一,下辖敦煌、龙勒等6县。

C.敦煌是北凉的都城。

D.敦煌是丝绸之路的咽喉之地。


8.关于敦煌地区的历史文化,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敦煌有可靠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上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B.西汉元狩二年(前121年)敦煌与河西走廊归入西汉王朝版图。

C.西汉后元元年(前88年)分酒泉郡而置敦煌郡。

D.莫高窟1988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9.关于莫高窟,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莫高窟俗称千佛洞。

B.莫高窟现在保存有壁画和塑像的洞窟500个。

C.现存最早的洞窟开凿年代在北凉(5世纪初)。

D.20世纪初在莫高窟发现了藏经洞。


10.关于莫高窟的营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莫高窟始建于公元366年(前秦建元二年)。

B.唐代是莫高窟全盛时代,洞窟数达千洞。

C.莫高窟开创者是法良禅师。

D.元代后莫高窟停止了兴建并逐渐湮没于世人的视野中。


11.关于莫高窟,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莫高窟展示了延续千年的佛教艺术。

B.到隋代经变画成为壁画的主体。

C.供养人画像都是有名有姓的现实人物肖像。

D.唐代是莫高窟飞天艺术的高峰。


12.关于莫高窟彩塑,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佛像是莫高窟彩塑中最多、最主要的部分。

B.盛唐时期的第45窟保存着一铺完整的七身彩塑。

C.第130窟大佛,亦称南大像。

D.莫高窟的大型彩塑均为北魏时期所造。


13.关于莫高窟壁画的佛像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佛像包括佛与弟子、菩萨、天王等尊像。

B.佛像画表现了佛教传说与传播历史。

C.说法图是表现佛说法的场面。

D.唐代的说法图,人物大量增加。


14.关于玉门关与阳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汉在敦煌的西面设立了玉门关、阳关两关。

B.玉门关在地理区域上具有东西交通分界的标志地位。

C.阳关是以唐玉门关为坐标的。

D.古阳关早已无存。


15.关于玉门关与阳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方盘城是丝绸之路上保存最好的汉至唐代关隘遗存。

B.现存的汉玉门关,是个大体呈方形的城。

C.阳关因在玉门关之南而得名。

D.汉唐时期阳关是中西交通的重要大门。


16.关于玉门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玉门关就是今天的小方盘城。

B.从西汉到唐宋时期,玉门关一直没有迁移过。

C.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D.可知西汉时这里是玉门都尉府的治所。


17.关于玉门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唐诗中经常出现的一个意象。

B.关城西、北两面各开一门。

C.是张掖郡守的指挥所。

D.是丝绸之路上保存最好的汉代关隘。


18.关于阳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现存的阳关,是个大体呈方形的城。

B.阳关位于玉门关之南。

C.在汉代,阳关设置有阳关都尉。

D.阳关在唐代已被废弃。


19.关于昌安仓与悬泉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昌安仓,俗称“大方盘城”,为汉晋时期的一座军用仓库。

B.悬泉置一个规模较大、功能齐全的隋唐时期驿站。

C.悬泉置于2014年6月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D.悬泉置是考古发掘中难得的一所驿站遗址。


20.关于悬泉置遗址,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遗址在2014年6月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B.悬泉置是汉代交通体系中设于河西地区的驿置机构之一。

C.悬泉置在西汉时名“敦煌郡效谷悬泉置”。

D.遗址遗存分布面积很小,只有1000平方米左右。


21.关于昌安仓与悬泉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昌安仓,俗称“大方盘城”,为汉晋时期的一座军用仓库。

B.悬泉置曾连续使用达200年。

C.悬泉置是一个功能齐全的隋唐时期驿站。

D.悬泉置出土了大量简牍。


22.关于悬泉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悬泉置在瓜州与敦煌之间的交界地带。

B.悬泉置遗址主体建筑连续使用达100年。

C.是汉代交通体系中设于河西走廊的驿置机构之一。

D.因悬泉水而得名。


23.关于悬泉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悬泉置地处交通要害之处。

B.悬泉置遗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C.悬泉置是综合性驿置机构。

D.悬泉置遗址是汉唐时期的一座军用仓库。


24.关于鸣沙山、月牙泉,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清代《敦煌县志》将“沙岭晴鸣”列为敦煌八景之一。

B.鸣沙山所在地区具有特殊的风沙沉降和积存条件。

C.月牙泉最早见于东汉辛氏《三秦记》的记载,称沙井。

D.泉南岸古建筑众多,皆有百年以上历史。


25.关于鸣沙山、月牙泉,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鸣沙山为流沙堆积的沙山。

B.清代《敦煌县志》将“沙岭晴鸣”列为敦煌八景之一。

C.月牙泉最早见于东汉辛氏《三秦记》的记载,称沙井。

D.月牙泉在20世纪80年代曾经干涸。


地域文化(专)第四次形考作业,请各教学点辅导教师按时批阅。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凉州会谈”的重要意义何在?


2.怎样认识莫高窟壁画中的经变画?


地域文化(专科)2024年秋季学期期末考试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关于武威地区的历史文化,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武威地区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

B.西汉时命名原休屠王领地为“武威”,以彰显大汉帝国的武功军威

C.“五凉”中的前凉、后凉、南凉、北凉曾建都于姑臧

D.西夏曾经以凉州为国都


2.关于武威雷台出土的铜奔马,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铜奔马为战国时期青铜器

B.铜奔马作昂首嘶鸣、飞跃奔驰状

C.完美地塑造了天马行空的艺术形象

D.现藏甘肃省博物馆


3.关于张掖大佛寺的藏经,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佛寺藏有《大明三藏圣教北藏》

B.大佛寺“北藏”是目前国内保存数量最多、最完整的初刻初印本明代藏经

C.大佛寺藏金粉写本《大般若波罗蜜多经》1部计600卷

D.大佛寺藏经汇集了唐代至清初近1000年间的佛教典籍


4.关于新城魏晋墓彩绘画像砖的内容,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表现了当时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生产活动

B.有牧马图、驾车图、采桑狩猎图,等等

C.多幅画像砖描画墓主人生前烤肉的场景

D.有不少表现皇宫生活的图像


5.关于玉门关与阳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汉在敦煌的西面设立了玉门关、阳关两关

B.玉门关在地理区域上具有东西交通分界的标志地位

C.阳关是以唐玉门关为坐标的

D.古阳关早已无存


6.关于武威文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棂星门背面书“孝友文章”四字

B.孔庙以大成殿为中心

C.文昌宫以桂籍殿为中心

D.始建于明代


7.关于张掖大佛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还以丰富的藏经为世人注目

B.收藏有元代佛曲

C.收藏有元代五股金刚杵、玉雕纹纽和波斯萨珊王朝银币

D.所藏《永乐北臧》堪称古代雕版印刷珍品


8.关于锁阳城遗址,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锁阳城遗址是隋唐、西夏时期古城之一

B.锁阳城城址东北方向的塔尔寺遗址建于两汉时期

C.锁阳城城址由内城、外城及羊马城组成

D.锁阳城遗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9.关于莫高窟,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莫高窟展示了延续千年的佛教艺术

B.到隋代经变画成为壁画的主体

C.供养人画像都是有名有姓的现实人物肖像

D.唐代是莫高窟飞天艺术的高峰


10.关于玉门关与阳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方盘城是丝绸之路上保存最好的汉至唐代关隘遗存

B.现存的汉玉门关,是个大体呈方形的城

C.阳关因在玉门关之南而得名

D.汉唐时期阳关是中西交通的重要大门


11.关于悬泉置遗址,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遗址在2014年6月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B.悬泉置是汉代交通体系中设于河西地区的驿置机构之一

C.悬泉置在西汉时名“敦煌郡效谷悬泉置”

D.遗址遗存分布面积很小,只有1000平方米左右


12.关于白塔寺遗址,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武帝时期始建

B.是藏传佛教萨加派宗教领袖萨班的灵骨安葬之处

C.是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D.是民族团结的象征


13.关于骆驼城遗址,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骆驼城遗址在汉代为酒泉郡表是县地

B.地处祁连山北麓

C.北城面积大于南城面积

D.南城内西南又有一独立隔开的小城


14.关于酒泉地区的历史文化,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酒泉地处河西走廊西端

B.唐朝时期始设酒泉郡

C.大约4000年前就有人类定居

D.有世界文化遗产锁阳城遗址


15.关于武威地区的历史文化,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武威地区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

B.西汉时命名原休屠王领地为“武威”,以彰显大汉帝国的武功军威

C.“五凉”中的前凉、后凉、南凉、北凉曾建都于姑臧

D.西夏曾经以凉州为国都


16.关于敦煌地区的历史文化,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敦煌有“沙漠绿洲”之称

B.敦煌文化是全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

C.1990年敦煌被国家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D.汉唐丝绸之路的兴盛,使得敦煌成为中国历史上率先向西方开放的地区


17.简要说明嘉峪关关城内城的建筑概况。


18.关于武威文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棂星门为明正统四年所建主体建筑之一

B.是古凉州儒家文化的地标

C.文昌殿为庑顶式建筑

D.始建于清代康熙年间


19.关于嘉峪关关城内外的建筑,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关城向北8千米连黑山悬壁长城

B.关城的罗城开南北两门

C.关城向南7千米接天下第一墩

D.为明代万里长城西端起点


20.关于锁阳城遗址,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锁阳城是古丝绸之路上西通伊吾、北庭的重镇

B.锁阳城遗址位于酒泉市瓜州县城东南方向60余千米的戈壁荒漠中

C.锁阳城的繁盛期当在西夏

D.羊马城属于锁阳城主城的附属建筑,为唐代城市形制之一


21.关于敦煌地区的历史文化,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早在上古时期,敦煌地区就已经有人类活动

B.十六国时期,敦煌先后归属前凉、前秦、后凉、西凉、北凉五个政权

C.唐安史之乱前,敦煌与河西成为“中国之心腹”

D.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道教艺术宝库


22.关于莫高窟,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莫高窟是人类文化艺术瑰宝

B.北宋、西夏和元代,莫高窟渐趋衰落

C.莫高窟是宗教的汇聚交流之地

D.藏经洞藏有6世纪至11世纪的文物6万余件


23.榆林窟的一幅经变画是反映科技史的杰作,请加以简要说明。


24.关于白塔寺遗址,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元代时,白塔寺规模很大,号称“凉州佛城”

B.《萨班致蕃人书》其传世抄本珍藏在国家博物馆

C.萨班灵骨塔元末毁于兵燹

D.萨班灵骨塔建成后,由萨迦第五代祖师八思巴亲自作了开光仪式


25.关于玉门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玉门关就是今天的小方盘城

B.从西汉到唐宋时期,玉门关一直没有迁移过

C.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D.可知西汉时这里是玉门都尉府的治所


26.关于马蹄寺石窟群,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同敦煌莫高窟、肃北五个庙石窟并称河西佛教三大艺术宝库

B.马蹄寺石窟群早期佛教塑像和壁画深受印度和西域的影响

C.马蹄寺石窟群在历史上曾是藏传佛教的兴盛之地

D.金塔寺石窟彩塑、壁画内容丰富


27.关于铜奔马和西夏碑,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铜奔马以设计构思奇特、铸造工艺高超而著称

B.雷台汉墓共出土177件铜器

C.因碑文末尾有“天佑民安”字样,“天佑民安”为西夏年号,遂判定为西夏碑

D.西夏曾建都武威


留言板
captcha
感谢留言
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