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秋学期(高起本:1809-2103、专升本/高起专:2103)《计算机网络基础》在线作业-00003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1.以下哪个是正确的MAC地址( )?
A.00-01-AA-08
B.00-01-AA-08-0D-80
C.1031
D.192.2.0.1
2.()的作用范围通常为几十到几千公里,因而有时也称为远程网。
A.广域网WAN
B.局域网LAN
C.城域网MAN
D.个人区域网PAN
3.()一般用微型计算机或工作站通过高速通信线路相连(速率通常在10Mb/s以上),但地理上是局限在较小的范围(如1km左右)。
A.广域网WAN
B.局域网LAN
C.城域网MAN
D.个人区域网PAN
4.一个快速以太网交换机的端口数据传输速率为100Mb/s,若该端口可以支持全双工传输数据。则该端口实际的传输带宽为( )。
A.100Mb/s
B.150Mb/s
C.200Mb/s
D.50Mb/s
5.()是数据的电气的或电磁的表现。
A.数据
B.信号
C.码元
6.局域网参考模型一般不包括( )。
A.网络层
B.物理层
C.数据链路层
D.介质访问控制层
7.最基本的带通调制方法中, ()是指载波的振幅随基带数字信号而变化。
A.调幅
B.调频
C.调相
8.下列网络标准中,网络中各结点争用共享通信信道不会出现"冲突"现象的是( )
A.IEEE 802. 3
B.IEEE 802. 4
C.IEEE 802. 3z
D.IEEE 802. 3u
9.网络互相连接起来 要使用一些中间设备,数据链路层使用的中间设备叫做()。
A.转发器
B.网桥
C.路由器
D.网关
10.在IP数据报头部中有两个有关长度的字段,一个为头部长度字段,一个为总长度字段。其中( )
A.头部长度字段和总长度字段都以8比特为计数单位
B.头部长度字段以8比特为计数单位,总长度字段以32比特为计数单位
C.头部长度字段以32比特为计数单位,总长度字段以8比特为计数单位
D.头部长度字段和总长度字段都以32比特为计数单位
11.10Base- T采用的是( )的物理连接结构。
A.总线状
B.环状
C.星状
D.网状
12.在TCP/IP参考模型中TCP协议工作在( )。
A.应用层
B.传输层
C.网络互连层
D.主机-网络层
13.()是运送消息的实体。
A.数据
B.信号
C.码元
14.物理层的主要任务描述为确定与传输媒体的接口的一些特性,()指明在接口电缆的各条线上出现的电压的范围。
A.机械特性
B.电气特性
C.功能特性
D.过程特性
15.在Internet中,IP数据报从源结点到目的结点可能需要经过多个网络和路由器。在整个传输过程中,IP数据报头部中的( )。
A.源地址和目的地址都不会发生变化
B.源地址有可能发生变化而目的地址不全发生变化
C.源地址不会发生变化而目的地址有可能发生变化
D.源地址和目的地址都有可能发生变化
二、多选题 (共 5 道试题,共 10 分)
16.UDP支持( )的交互通信。
A.一对一
B.一对多
C.多对一
D.多对多
17.1999年公布的因特网建议标准RFC2581定义了进行拥塞控制的算法有( )。
A.慢开始
B.拥塞避免
C.快重传
D.快恢复
18.TCP/IP的体系结构包括()。
A.应用层
B.运输层
C.网际层
D.网络接口层
19.适配器的重要功能包括()。
A.进行串行/并行转换
B.对数据进行缓存
C.在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安装设备驱动程序
D.实现以太网协议
20.OSPF的分组类型有( )。
A.问候(Hello)分组
B.数据库描述(Database Description)分组。
C.链路状态请求(Link State Request)分组。
D.链路状态更新(Link State Update)分组
E.链路状态确认(Link State Acknowledgment)分组。
三、判断题 (共 30 道试题,共 60 分)
21.由于首部选项的长度最多只有 40 字节,而指明一个边界就要用掉 4 字节,因此在选项中最多只能指明 4 个字节块的边界信息。
22.时分复用的所有用户是在不同的时间占用同样的频带宽度。
23.10BASE-T 双绞线以太网的出现,是局域网发展史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碑,它为以太网在局域网中的统治地位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24.21 世纪的一些重要特征就是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它是一个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时代。
25.主机向本地域名服务器的查询一般都是采用迭代查询。
26.超时计时器的重传时间应当比数据在分组传输的平均往返时间更短一些。
27.自治系统之间的路由选择也叫做 域内路由选择(interdomain routing)
28.“主机A和主机B进行通信”,实际上是指:“运行在主机A上的某个程序和运行在主机B上的另一个程序进行通信”。即“主机A的某个进程和主机B上的另一个进程进行通信”。或简称为“计算机之间通信”。
29.TCP 提供不可靠交付的服务。
30.逆地址解析协议 RARP 使只知道自己硬件地址的主机能够知道其IP 地址。
31.香农公式表明:只要信息传输速率低于信道的极限信息传输速率,就一定可以找到某种办法来实现无差错的传输。
32.TCP/IP 是三层的体系结构:应用层、运输层、网际层。
33.频分复用的所有用户在同样的时间占用不同的带宽资源(注意,这里的“带宽”是频率带宽而不是数据的发送速率)。
34.计算机网络向用户提供的最重要的功能有两个:连通性和共享。
35.UDP 传送的数据单位协议是 UDP 报文或用户数据报。
36.网络把许多计算机连接在一起。因特网则把许多网络连接在一起。
37.两个主机进行通信实际上就是两个主机中的应用进程互相通信。
38.每一类地址都由两个固定长度的字段组成,其中一个字段是网络号 net-id,它标志主机(或路由器)所连接到的网络,而另一个字段则是主机号 host-id,它标志该主机(或路由器)。
39.由 ISP 提供的接入网只是起到让用户能够与因特网连接的“桥梁”作用。
40.以小写字母i开始的的internet则是一个专用名词,它指当前全球最大的、开放的、由众多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特定计算机网络,它采用 TCP/IP 协议族作为通信的规则,且其前身是美国的 ARPANET。( )
41.使用统一资源定位符 URL (Uniform Resource Locator)来标志万维网上的各种文档。
42.如果主机(即端系统)中的进程之间的通信需要是可靠的,那么就由网络的主机中的运输层负责(包括差错处理、流量控制等)。
43.当不再发生报文段的重传时,才根据报文段的往返时延更新平均往返时延 RTT 和超时重传时间 RTO 的数值。
44.协议是“垂直的”,即协议是控制对等实体之间通信的规则。
45.完全空闲的信道的利用率是零。
46.API是应用编程接口。
47.CIDR 消除了传统的 A 类、B 类和 C 类地址以及划分子网的概念,因而可以更加有效地分配 IPv4 的地址空间。
48.ITU-T 以美国标准 SONET 为基础,制订出国际标准同步数字系列 SDH (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
49.SNMP 不是完全的探询协议,它允许不经过询问就能发送某些信息。这种信息称为陷阱,表示它能够捕捉“事件”。
50.DHCP 服务器分配给 DHCP 客户的 IP 地址的临时的,因此 DHCP 客户只能在一段有限的时间内使用这个分配到的 IP 地址。DHCP 协议称这段时间为租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