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考任务一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对于0-3岁阶段来说,其保育与教育内容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
A.保育先于教育
B.生活多于学习
C.个别教养多于集体活动
D.情绪、情感重于认知
2.对于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其开展形式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
A.保育先于教育
B.生活多于学习
C.个别教养多于集体活动
D.情绪、情感重于认知
3.和早教教师一样,教养人同样在婴幼儿保教工作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这体现了在婴幼儿早期教育中( )。
A.事业主体的多元性
B.教育主体的双重性
C.内容和方法的针对性
D.教育对象的特殊性
4.0~3岁通常又合称为( )。
A.乳儿期
B.婴儿期
C.新生儿期
D.婴幼儿期
5.与我国现阶段0-3岁婴幼儿保教工作的发展趋势不相符的是( )。
A.注重教育公平
B.政府主导,托育、早教机构为主,家庭为辅
C.制定0-3岁婴幼儿发展标准
D.早教师资专业化
6.对2岁幼儿来说,最重要的关系人是( )。
A.早教教师
B.亲戚
C.同伴
D.教养人
7.8.婴幼儿保育与教育的教育主体除了早教教师之外,还包括( )。
A.政府管理部门
B.教养人
C.婴幼儿
D.社区自愿者
8.婴幼儿保教工作的首要原则是( )。
A.安全性原则
B.自然性原则
C.趣味性原则
D.榜样性原则
9.0~3岁婴幼儿保育的内容包括( )、日常护理、防治常见疾病与意外伤害。
A.科学喂养
B.动作发展
C.思维发展
D.游戏指导
10.维果茨基把建立在儿童的“大纲”基础上的教学称为( )。
A.自发型教学
B.反应型教学
C.自发——反应型教学
D.探索型教学
11.格赛尔的双生子爬梯实验表明,( )是推动儿童发展的主要动力。
A.个体差异
B.教育
C.成熟
D.训练
12.下列表述中,( )不是蒙台梭利敏感期理论对婴幼儿早期教育的启示。
A.要遵循儿童自身的发展规律
B.要尊重儿童发展的个体差异性,应耐心、宽容地对待儿童发展中的差异
C.要重视环境对于敏感期的决定性作用
D.应适时地抓住儿童敏感期的机遇开展保育与教育工作
13.在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看来,6月龄婴儿所面临的心理社会危机是( )。
A.自主性对羞怯和怀疑
B.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
C.主动感对内疚感
D.亲密感对孤独感
14.在皮亚杰看来,儿童遇到多种多样的事物,此时需要建立新的认识结构,这个过程称为( )。
A.整合
B.图式
C.同化
D.顺应
15.皮亚杰将0~2岁阶段称为(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思维阶段
C.具体运算思维阶段
D.形式运算思维阶段
16.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将0-3岁阶段划分为口腔期和( )。
A.婴儿期
B.学龄期
C.儿童早期
D.肛门期
17.通常,0-3岁婴幼儿不会经历( )敏感期。
A.语言
B.书写
C.感官
D.动作
18.婴幼儿大脑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这主要表现在脑细胞发育的潜力,还表现在( )。
A.婴幼儿最先发展头部动作
B.头部占比逐渐降低
C.大脑神经迅速髓鞘化
D.大脑具有很强的代偿功能
19.( )可以较好地反映婴幼儿的近期营养状况。
A.身高
B.体重
C.头围
D.骨骼
20.婴幼儿动作发展最先抬头、挺胸,接着是双臂、双腿的动作,之后是手部灵巧动作。这体现的动作发展规律是( )。
A.从整体动作到分化动作
B.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
C.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
D.从无意动作到有意动作
21.( )是新生儿最先发展的粗大动作。
A.头部动作
B.抓握动作
C.涂鸦动作
D.生活自理动作
22.婴儿最初发展和最基本的精细动作是( )。
A.手臂动作
B.抓握动作
C.涂鸦动作
D.生活自理动作
23.下列语言发展阶段中,( )最显著的表现是牙牙学语。
A.词汇运用
B.理解与生成
C.第一个词
D.前语言交流
24.( )是婴儿7~9个月时开始逐步发展起来的,具体表现为当客体(人或物)被部分或全部遮挡住时,婴儿依然能将其找出来。
A.认知调节
B.知觉恒常性
C.客体永久性
D.具体形象思维
25.从4月龄开始,婴儿对不同的人(熟悉的人和陌生人)表现有差别、有选择的微笑,这种微笑行为属于( )。
A.自发性微笑
B.诱发性微笑
C.社会性微笑
D.愉悦性微笑
形考任务二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0-3月龄婴儿大肌肉动作发展重点在于( )和四肢肌肉灵活性的提高。
A.颈部
B.背部
C.腹部
D.面部
2.下列描述中,不符合0-6月龄婴儿家庭教养重点的是( )。
A.帮助婴儿适应母体外环境,逐步建立生活常规
B.支持婴儿对自身和外界的探索,初步认识因果关系
C..正确对待婴儿的反抗,帮助他们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D.敏感、持续的生活照料和亲子游戏,形成安全依恋
3.( )是预防和控制并最终消灭相应传染病最方便、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
A.加强锻炼
B.使用特效药
C.计划免疫
D.优生优育
4.“运用感知觉和动作游戏丰富情绪体验”,该策略可用于指导0-6月龄婴儿( )的发展。
A.语言
B.情感与社会性
C.认知
D.感知与动作
5.母乳不足需要混合喂养时,成人可以采用补授法和( )。
A.定量法
B.定时法
C.交替法
D.代授法
6.9.为了促进0-6月龄婴儿语言能力的发展,成人应该为他们提供大量倾听和( )的机会。
A.户外运动
B.亲子游戏
C.发声练习
D.独立探索
7.新生儿喂奶后,成人应及时帮新生儿拍嗝,这时为了避免出现( )的情况。
A.消化不良
B.溢奶或吐奶
C.窒息
D.便秘
8.0~6月龄婴儿最常发生的意外伤害是( )。
A.坠落
B.窒息
C.烫伤
D.吞食异物
9.增加日照时间可预防( )。
A.黄疸
B.婴儿哮喘
C.小儿佝偻病
D.小儿肺炎
10.下列关于7-12月龄婴儿饮食行为的做法中,( )是值得鼓励的。
A.让婴儿学习自己进食
B.大口进餐,积极吞咽
C.按需、随时就餐
D.充足营养,尽量多吃辅食
11.通常,7-12月龄婴儿每天睡眠时长约为( )小时。
A.8
B.10
C.14
D.18
12.当婴儿发生腹泻时,不仅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还可能造成( ),甚至危及生命。
A.脱水、酸中毒
B.肠胃炎
C.精神萎靡
D.哮喘
13.下列描述中,属于7-12月龄婴儿家庭教养重点的是( )。
A.加强语言和情感交流,敏感看护建立安全感
B.积极应对幼儿的逆反,注重其良好个性的培养
C.放开婴儿手脚,培养其敢于探究和求知的精神
D.支持婴儿对自身和外界的探索,初步认识因果关系
14.在冬季,下列时段中适合带婴儿到户外活动的时间为( )和下午3~5点。
A.上午8~9点
B.上午10~11点
C.下午1~2点
D.晚上8~9点
15.7-12月龄婴儿大肌肉动作的发展侧重于( )和为独立行走做准备。
A.翻身
B.爬行
C.独坐
D.双脚跳
16.婴儿发生烫伤后,错误的做法是( )。
A.轻度烫伤部位课用凉水连续冲洗几分钟
B.在烫伤处涂抹酱油、牙膏等
C.用消毒纱布或干净毛巾覆盖创面
D.让婴儿迅速脱离烫伤现场
形考任务三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下列关于1-2岁幼儿开展户外活动的做法中,错误的是( )。
A.给幼儿穿宽松、吸汗的衣服
B.选择离家比较近的地方
C.选择运动量大、锻炼效果好的运动
D.夏季上午9-10点开展活动
2.当学步幼儿出现磕碰时,家长应首先( )。
A.叮嘱幼儿下次小心
B.消除安全隐患
C.检查幼儿是否受伤
D.送医治疗
3.下列肉类食物中,( )是最容易消化的肉类,非常适合幼儿食用。
A.鸡肉
B.牛肉
C.羊肉
D.鱼肉
4.当幼儿快2岁时,他们开始经常说“不要”“自己来”,拒绝成人的帮助,这标志着( )开始明显发展。
A.语言能力
B.自我意识
C.动作能力
D.认知能力
5.下列关于13-24月龄幼儿家庭教养的做法中,( )是不恰当的。
A.细心护理幼儿生活起居
B.培养幼儿勇于探究和求知的精神
C.积极应对幼儿逆反心理,培养良好个性
D.与其他同龄幼儿进行横向比较,及时发现幼儿发展的不足
6.通过观察幼儿头发的光泽、柔软程度来简单判断幼儿营养状况,这种方法属于( )。
A.临床表现评价
B.幼儿体格检测
C.膳食调查
D.实验室检查
7.下列关于2-3岁幼儿情感与社会性发展教育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
A.成人以身作则,保持积极愉快的情绪
B.用幼儿喜欢的玩具和美食来强化其行为和习惯
C.幼儿认知能力不足,这时没必要和他们讲道理
D.争抢玩具时,及时呵斥和制止幼儿,并没收玩具
8.下列有关2-3岁幼儿营养均衡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
A.避免食用过多的刺激性调味品
B.拒绝过多油炸食品
C.合理搭配各类食物
D.进食各类滋补品以加强营养
9.2~3岁幼儿每餐进餐时长应控制在( )。
A.不限时间
B.5~15分钟
C.20~30分钟
D.40~50分钟
10.对于1岁以上幼儿来说,水分摄入的最佳来源是( )。
A.白开水
B.母乳
C.配方奶
D.儿童饮料
11.婴幼儿入幼儿园的主要准备不包括( )。
A.心理准备
B.生活准备
C.交往准备
D.知识准备
12.下列举措中,( )有助于培养13~24月龄幼儿良好睡眠习惯。
A.营造利于睡眠的环境
B.做好睡前的良好准备
C.纠正不良的睡眠习惯
D.确保睡眠环境的安全
13.下列举措中,( )有助于促进19~24月龄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A.给幼儿创造表达得机会,鼓励他们大胆说,不要替代他们表达
B.多带幼儿玩过家家等游戏
C.借助图书故事引导幼儿表达
D.教幼儿儿歌、童谣等,帮助幼儿逐步把字音发准
14.肥胖症对幼儿的危害更甚于成人,除了影响幼儿的活动能力外,还表现在( )。
A.肥胖直接危害幼儿的内脏功能
B.肥胖影响幼儿智力发育
C.肥胖影响幼儿的骨骼发育
D.肥胖影响幼儿的食欲
15.( )能有效预防婴幼儿龋齿。
A.积极参加运动
B.合理、健康饮食
C.定期检查口腔
D.养成饭后漱口、定时刷牙的习惯
形考任务四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婴幼儿早教机构设计活动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
A.个别化原则
B.趣味化原则
C.生活化原则
D.游戏化原则
2.婴幼儿早教机构环境配备的首要原则是( )。
A.趣味性原则
B.探究性原则
C.多样性原则
D.安全性原则
3.0-3岁婴幼儿半日早教活动的每个环节的活动时长最好不要超过( )。
A.半小时
B.20分钟
C.10分钟
D.5分钟
4.为了避免婴幼儿疲劳,我们在开展半日早教活动时应做到( )。
A.集体活动多于个别教养
B.活动中保育为先
C.加强教养人指导
D.活动内容动静交替
5.3.婴幼儿大脑皮层发育不完善,对外界刺激非常敏感,不能长时间专注于一件事情,这要求我们开展半日早教活动时应做到( )。
A.活动时间宜短不宜长
B.活动中保育为先
C.加强教养人指导
D.集体活动多于个别教养
6.早教教师在选择早教活动内容时,应重点考虑( )。
A.婴幼儿的个体差异
B.教养人的个性化需求
C.环境和材料的安全性
D.婴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关键经验
7.0~3岁婴幼儿保教机构的基本定位是( )机构和家庭养育的必要补充。
A.盈利性
B.公益性
C.服务性
D.教育性
8.按照发展障碍的类型,特殊儿童可分为身体性缺陷型、交际障碍型、( )和社会性障碍型。
A.智力障碍型
B.行为障碍型
C.认知障碍型
D.学习障碍型
9.在幼儿智力发展水平正常、排除自闭症等病症影响的情况下,( )是导致交际障碍的最主要原因。
A.聋哑和视觉障碍
B.唐氏综合症
C.智力落后
D.学业不良
10.学习障碍属于( )类型。
A.身体缺陷
B.交际障碍
C.认知障碍
D.社会性障碍
11.自闭症属于( )类型。
A.身体缺陷
B.交际障碍
C.认知障碍
D.社会性障碍
12.0-3岁婴幼儿早教活动的的评价可从( )等方面进行评价。
A.活动目标的达成度
B.活动过程的节奏感
C.活动材料的多样性
D.活动参与者的满足感
13.在确定0-3岁婴幼儿早教活动目标时,应注意( )。
A.活动目标符合教师和家长的预期
B.婴幼儿发展目标指向应明确、具体
C.活动目标紧扣早教机构的办学要求
D.活动目标应指向婴幼儿及其教养人
14.下列说法中,符合我国婴幼儿保教机构发展趋势的包括( )。
A.形成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B.市场经济为主导
C.多部门协同管理
D.发展社区为依托的早教基地
15.0-3岁特殊儿童的家庭教育要遵循( )。
A.适度原则
B.一直原则
C.言传身教原则
D.逐步原则
期末大作业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请阅读下面的案例材料,并结合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菲菲7个月了,昨天她吃了菜汁和果汁。今天妈妈又给她准备了新的辅食——蛋黄土豆泥和小饼干。可是妈妈发现菲菲有些不舒服,冲调好的奶粉只喝了平时的一半,而且肚子摸起来还有些鼓鼓的。
请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菲菲身体不舒服的可能原因,并谈谈如何为婴儿添加辅食。
2.请做一个小小的非正式调查:奶粉和母乳喂养,谁更受欢迎?并说说具体的原因。(作答要求不少于300字)
3.实践应用题
请针对9月龄幼婴儿设计一份辅食食谱。你可以先做一个小调查,然后再开始你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