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秋学期(高起本:1809-2103、专升本/高起专:2103)《民法总论》在线作业-00002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25 道试题,共 50 分)
1.死亡宣告的判决被人民法院撤销场合,如果被撤销死亡宣告判决的人的配偶再婚后又离婚,或者再婚后配偶又死亡的,则()
A.夫妻关系自行恢复
B.尽量调解使这恢复夫妻关系
C.如双方同意,则自行恢复
D.不得认定夫妻关系自行恢复
2.根据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属于效力未定合同的是()
A.因重大误解而订立的合同
B.无权处分人与第三人订立的处分他人财务的合同
C.因受胁迫而订立的合同
D.法定代表超越代表权限订立的合同
3.依照我国《民法通则》第2条规定,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以及公民与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其含义是指()
A.所有的平等社会关系,民法都调整
B.非法人团体参与的平等的社会关系民法不调整
C.凡是公民、法人、非法人团体之间需由民法调整的平等社会关系民法均应调整
D.知识产权关系民法不调整
4.根据民法通则规定,高等院校属于()
A.机关法人
B.企业法人
C.事业单位法人
D.社会团体法人
5.某甲出生后不久,父母协议离婚。引起某甲与其父母之间抚养关系发生及甲之父母婚姻关系解除的法律事实分别是()
A.事件、事件
B.行为、行为
C.事件、行为
D.行为、事件
6.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所适用的情况是()
A.延期支付货款的
B.遗失财物的
C.无效合同争议
D.寄存财物被丢失或损失的
7.下列情形中,导致委托代理关系终止的是()
A.代理人经委托人同意,转托他人代理
B.代理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
C.作为代理人的法人法定代表人更换
D.被代理人死亡
8.1981年1月1日晚张某被人袭击打伤。经过长时间的访查,于1999年6月30日张某掌握确凿的 证据证明将其打伤的人是李某。这时张某要得到法律保护,应当在()前向人民法院起诉。
A.1982年1月1日
B.1983年1月1日
C.2000年3月30日
D.2001年1月1日
9.甲16周岁时参加工作,收入满足生活需要,无剩余。但当甲17周岁却没有工作,此时的甲为()
A.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B.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C.限制行为能力人
D.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10.甲的父亲在一次车祸中丧生,甲依法继承了其父的遗产。引起遗产继承这一法律关系发生的法律事实是()
A.车祸
B.甲的父亲死亡
C.甲与其父之间存在合法的父子关系
D.甲未声明放弃继承权
11.甲离开自己的住所下落不明已满五年。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其配偶乙()
A.只能申请宣告甲失踪
B.只能申请宣告甲死亡
C.应当先申请宣告甲失踪再申请宣告甲死亡
D.既可以申请宣告甲失踪,也可以宣告甲死亡
12.下列社会关系中,属于民事法律关系的是()
A.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
B.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之间的关系
C.发包人与承包人(设计单位)之间的关系
D.专利授权机关与专利申请人之间的关系
13.甲、乙双方在房屋租赁合同中约定,若出租人的儿子毕业分回本地工作,则合同即终止效力。该合同所附的条件属于()
A.肯定解除条件
B.肯定延缓条件
C.否定解除条件
D.否定延缓条件
14.甲、乙两人分别出资10000元合伙经营一饭店,后因经营管理不善,负债50000元。甲乙对债务应承担()
A.无限责任
B.有限连带责任
C.无限连带责任
D.按份责任
15.在合伙经营过程中增加合伙人,书面协议有约定的按照协议办理;书面协议未约定的,须经()
A.三分之二以上多数合伙人同意
B.出资比例50%以上的合伙人同意
C.全体合伙人同意
D.执行合伙企业事务的合伙人同意
16.公民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从事故发生之日起满(),才能符合宣告死亡的条件
A.1年
B.2年
C.3年
D.4年
17.在下列选项中,属于相对权的是()
A.物权
B.债权
C.人身权
D.知识产权
18.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当事人丧失()
A.实体权利
B.胜诉权
C.起诉权
D.起诉权和实体权利
19.甲因重大误解同乙签订了合同,依照《合同法》的规定,甲应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1年内行使撤销权。该l年期间属于()
A.停止期间
B.诉讼时效期间
C.解除期间
D.除斥期间
20.下列权利中,属于请求权的是()
A.物权
B.人格权
C.债权
D.继承权
21.被宣告死亡的人生还,根据继承法取得其财产的人,原物不存在的,应()
A.折价全部返还
B.折价返还一半
C.不折价返还
D.折价适当补偿
22.甲出国前嘱托乙将甲的手机卖掉。数日后甲收到乙汇来的手机价款300元,并称手机已卖掉。数月后,甲看望乙,看到乙所用的正是声称已卖掉的那部手机。乙的行为属于()
A.越权代理
B.自己代理
C.无权代理
D.双方代理
23.下列事由中,能够引起诉讼时效中断的是()
A.权利人申请仲裁
B.权利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
C.义务人被宣告死亡
D.当事人所在地发生不可抗力
24.民事行为的有效条件包括()
A.行为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B.行为人有意思表示
C.行为内容不违法
D.行为的形式为书面形式
25.诉讼时效中止后,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诉讼时效期间()
A.重新起算
B.不再计算
C.继续计算
D.届满
二、多选题 (共 25 道试题,共 50 分)
26.在下列机构中,不具有法人资格的是()
A.某机关人事处
B.某乡政府
C.某市教育局
D.某大学法学院
27.下列行为中,属于单方法律行为的是()
A.授权行为
B.行使撤消权的行为
C.买卖行为
D.行使法定抵销权的行为
28.关于法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是民事主体
B.具有民事权利能力
C.具有民事行为能力
D.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29.下列各项中,()是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
A.诚实信用原则
B.自愿原则
C.限定继承原则(没有物权法定等)
D.公示、公信原则
30.某甲与某乙签订了一份租房协议,协议约定:如果甲之子在一年内出国,则甲将房租给乙居住。这一民事法律行为()
A.既未成立,也未生效
B.已成立但未生效
C.是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
D.是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
31.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下列亲属中属于近亲属的是()
A.姐姐
B.祖父
C.侄子
D.外孙
32.下列各项中属于滥用代理权的是()
A.超越代理权
B.代理权终止后的“代理”行为
C.自己代理
D.双方代理
33.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所附条件应当是()
A.尚未发生的事实
B.将来能够发生的事实
C.在订立合同时不知道将来能否发生的事实
D.符合法律要求的事实
34.下列选项中,具有民事权利能力的有()
A.2周岁的儿童
B.18周岁的精神病人
C.8个月的胎儿
D.已故,但生前有大量著作出版的作家王某
35.下列民事法律行为中,属于实践性的行为有()
A.租赁
B.加工承揽
C.定金担保
D.借贷
36.甲乙签订房屋买卖合同,双方约定过三个月后即1991年1月1日生效,该行为是()
A.附条件的法律行为
B.附期限的法律行为
C.附始期的法律行为
D.附终期的法律行为
37.下列选项中,能够发生连带责任的有()
A.被代理人授权不明而代理人进行代理
B.共同代理人中的一人代理不当给被代理人造成损失
C.法人的法定代表人超越职权以法人名义与他人订立合同
D.合伙负责人以个人身份与他人签订合同
38.下列选项中,可以成为民事法律关系客体的有()
A.房屋
B.行为
C.智力成果
D.货币
39.甲因海难下落不明,被法院宣告死亡。两年后,甲重新出现。法院依甲的申请撤销了对甲的死亡宣告。甲与原配偶的婚姻关系不能自行恢复的情形包括()
A.原配偶虽未再婚,但拒绝与甲恢复婚姻关系
B.原配偶再婚,但愿意与甲恢复婚姻关系
C.原配偶再婚后其配偶病故
D.原配偶再婚后又离婚
40.下列各项中能引起诉讼时效中断的是()
A.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B.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C.向人民调解委员会提出请求
D.向债务人提出请求
41.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作为条件的客观事实的特点是()
A.必然发生的
B.有发生可能的
C.法律规定的
D.当事人约定的
42.下列民事纠纷中,诉讼时效为1年的是()
A.拖欠房屋租金
B.寄存物被毁损
C.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而造成他人人身损害的
D.拖欠承揽劳务费用
43.下列属于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的包括:()
A.向人民法院起诉
B.请求对方履行义务
C.义务人直接向权利人作出同意履行义务的意思表示
D.权利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行使权利
44.下列哪些民事法律行为是必须要求书面形式的?()
A.保证合同
B.质押合同
C.买卖合同
D.赠与合同
45.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
A.始于成年
B.始于出生
C.终于死亡
D.终身享有
46.民法基本原则的功能包括()
A.指导功能
B.约束功能
C.解释功能
D.补充功能
47.民事权利的私力救济有()
A.自助行为
B.向法院行使请求权
C.正当防卫
D.紧急避险
48.某甲被宣告死亡,后又重新出现,法院撤销了死亡宣告,由此发生下列后果()
A.如甲妻尚未结婚,夫妻关系从撤销死亡宣告之日起自行恢复
B.如甲妻再婚后又离婚,夫妻关系可自行恢复
C.如甲妻再婚后未离婚,则原夫妻关系已不存在
D.如甲妻再婚后配偶又死亡,夫妻关系不可自行恢复
49.下列各项中,属于法律事实的有:()
A.违法行为
B.事件
C.状态
D.合法行为
50.赠与行为是()
A.单方法律行为
B.双方法律行为
C.单务法律行为
D.双务法律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