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留言 注册 登录
热门搜索:形考答案免费答案奥鹏答案

南开24秋学期(高起本:1809-2103、专升本/高起专:210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9)》在线作业【标准答案】

Time2024-11-07Hits浏览量: 32
有奥鹏院校所有作业、毕业论文,详情请咨询请添加QQ : 103092222或微信: xyzlfx100

24秋学期(高起本:1809-2103、专升本/高起专:210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9)》在线作业-00003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孟子强调:“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墨子则提出:“兼相爱,交相利”的思想,这体现了怎样的中华传统美德()

A.提倡人伦价值,重视道德义务

B.强调道德修养,注重道德践履

C.推崇“仁爱”原则,注重以和为贵

D.重视整体利益,强调责任奉献


2.下列不属于理想特征的是( )

A.超越性

B.执着性

C.实践性

D.时代性


3.思想道德素质是人们的思想观念、政治立场、价值取向、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等方面素养和能力的综合体现,反映着一个人的( )

A.思想境界和精神品质

B.精神品质和道德风貌

C.思想境界和道德风貌

D.道德修养和道德风貌


4.()是人权保障的前提和基础

A.立法保障

B.行政保障

C.司法保障

D.宪法保障


5.道德教导人们认识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应负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教导人们正确地认识社会道德生活的规律和原则,从而正确地选择自己的生活道路和规范自己行为,这体现了道德的哪一项功能()

A.认识功能

B.规范功能

C.调节功能

D.制约功能


6.()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A.科学立法

B.严格执法

C.公正司法

D.全民守法


7.()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是维护公共利益、公共秩序、社会和谐稳定的起码的道德要求,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A.社会公德

B.个人品德

C.职业道德

D.家庭美德


8.作为人类社会最为先进社会制度的本质规定在价值层面的集中反映,( )代表着当今时代人类社会的价值制高点。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B.社会主义道德

C.中华传统美德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9.立法体制的核心是()

A.立法权的分配

B.立法技术的革新

C.立法程序的设置

D.立法质量的提高


10.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中国人民代表大会


11.下列关于信念的表述错误的是( )

A.信念同理想一样,也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

B.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

C.是人们建立在一定认识的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D.信念是与理想同等层次的认知,是追求理想目标的强大动力


12.从哲学上说,精神与( )相关,又与其相对。

A.意识

B.思想

C.物质

D.行为


13.对人生态度的含义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生态度指人的生命及其实践活动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

B.人生态度指为提供我们人生实践中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的世界观

C.人生态度指如何选择人生道路的价值追求

D.人生态度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精神状态


1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是( )

A.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B.自由、平等、公正、法制

C.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D.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15.以下哪一项不是法律至上的具体表现()

A.法律的普遍适用性

B.法律的优先适用性

C.法律的不可违抗性

D.法律的救济公平


16.下列关于理想的内涵说法正确的是( )

A.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目标的向往与追求

B.理想是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C.理想是从个人生活出发对人生的随意想象

D.理想是无法实现的对未来生活的幻想


17.以下哪一项不是刑法的基本原则()

A.罪刑法定

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罪行相适应

D.诚实信用


18.公民等法律主体必须实施某种行为或者不实施某种行为,以及公民等法律主体实施违法行为后应当受到惩罚。这体现了法律的什么作用()

A.评价作用

B.预测作用

C.强制作用

D.指引作用


19.下列不是人生观的主要内容的是( )

A.人生目的

B.人生态度

C.人生价值

D.人生道路


20.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是人的基本素质,下列选项中不包括在该基本素质中的是( )

A.思想素质

B.政治素养

C.道德品格

D.法律意识


二、多选题 (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21.我国行政处罚法确立的基本原则主要有()

A.处罚法定

B.公正公开

C.过罚相当

D.处罚与教育相结合


2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包括( )

A.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B.自由、平等、公正、法制

C.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D.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3.道德的作用主要包括()

A.道德为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服务,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并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有着重大的影响

B.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C.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

D.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调节阶级矛盾和对立阶级之间开展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


24.作为“时代新人”,要具备履行时代责任的过硬本领,勤奋学习,全面发展。所谓全面发展,具体的说,就是要有( )

A.高尚的道德品质

B.开阔的国际视野

C.扎实的文化知识和开放的创新精神

D.健全的身心素质


25.为实现中国梦注入青春能量,我们应当( )

A.立志当高远

B.立志做大事

C.立志须躬行

D.立志需谨慎


26.关于为什么要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表述正确的是( )

A.马克思主义体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B.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

C.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生命力

D.马克思主义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27.以下是我国实体法的法律有()

A.宪法相关法

B.民法商法

C.行政法

D.诉讼法


28.下列关于马克思主义信仰表述正确的是( )

A.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指“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B.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指“信仰者心中的马克思主义”

C.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指“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价值性或作为价值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D.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坚定地信仰马克思主义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29.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重大命题,其基本内容有( )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社会主义荣辱观


30.大学生应该怎样增强改革创新的能力本领( )

A.坚持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相统一

B.夯实创新基础

C.培养创新思维

D.投身创新实践


31.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鸦片战争以前的封建社会,中华民族精神表现为( )

A.革旧布新的勇敢精神

B.胸怀天下的仁爱精神

C.维护统一的团结精神

D.抗击外敌的牺牲精神


32.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包括()

A.科学立法

B.严格执法

C.公正司法

D.全民守法


33.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基本要求有()

A.爱祖国 爱人民

B.爱劳动

C.爱科学

D.爱社会主义


34.下列关于理想和现实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A.理想与现实是对立统一的

B.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

C.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

D.理想不等同于现实,不是立即可以转化的


35.下列属于评判人生价值标准的是( )

A.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

B.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

C.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D.坚持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相统一


三、判断题 (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36.在今天,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是个人价值的实现程度。


3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公平、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实、友善。


38.时代精神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文明在每一个时代的精神体现。


39.为什么人服务是道德的核心问题,决定并体现着道德建设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规定并制约着道德领域中的所有道德现象。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


40.信仰有盲目和科学之分,盲目的信仰就是对虚幻的世界、不切实际的观念、荒谬的理论等的迷信和狂热崇拜,科学的信仰则来自人们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


4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时代,这标志着我们从“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42.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4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我国已经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入发达国家的行列。


44.社会主义法律为实现普遍意义的平等、自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实现了对历史上各种类型法律制度的超越()


45.历史表明,爱国主义是贯穿中国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在不同历史条件下有不同的具体内容。


46.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


47.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48.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重大命题。


49.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我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关系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


5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本质上就是中华民族实现强起来的时代,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成就事业、不容辜负的好时代。


吐血推荐

奥鹏,国开形考,广开,电大在线,各省平台,新疆一体化,各类成人教育等学习。详情请咨询QQ : 103092222或微信: xyzlfx100

添加微信查看答案

南开24秋学期(高起本:1809-2103、专升本/高起专:210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9)》在线作业【标准答案】_学优资料分享网

添加微信二维码,了解更多学习技巧,平 台作业、毕业论文完成时间友情提醒。。

合作洽谈

诚信为本,合作共赢

欢迎各大学习中心前来治谈;有意请联系我们

推荐作业

留言板
captcha
感谢留言
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