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考任务1:案例分析(第1-3章,权重25%,需辅导教师评阅)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王强是M市工商局人事处的处长,通过学习《人力资源管理》这门课,他意识到政府部门要提高工作效率,首先得靠优秀的人才作保障,人才是组织成功最重要的因素。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做好人力资源规划有利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和使用好人才。过去工商局从来没有进行过人力资源规划工作,王强决定开始立即着手进行工商局未来五年的人力资源规划工作。
由于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在该市工商局是首次开展,王强首先通过两种方式进行调研,以了解人力资源工作的实际情况:一种方式是发放无记名调查问卷,了解未来几年该局将会遇到的机遇、挑战和问题,以及未来五年该部门所需要的人才数量;另一种方式是在基层、中层、高层公务员中各选取一部分人员进行访谈,以深入了解情况。
但令王强料想不到的是,很多人在填写调查问卷时,没有将自己的真实情况和观点反映出来。在访谈的时候,不少职工不太配合,即使参加了谈话,也很少涉及正题,不能从中获得很多有用的信息。甚至有的职工直截了当地说:“王处长,我们单位不是企业,用多少人是由编制控制的,规划能有什么用?”“工商局这种单位还愁招不到人?”“你先把目前我们单位人浮于事的问题解决了,人力资源规划以后再搞吧。”
王强受到了不小的打击,他开始思考在工商局这样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到底应不应该进行?
案例分析:
对于公共部门来说,有必要进行人力资源规划吗?为什么?(50分)
2. 为什么该工商局的人力资源规划工作会遭到抵制? (50分)
形考任务2:小组讨论(第4-6章,权重25%,需辅导教师评阅)
考核发布时间:需要学生在完成第八章教学任务之后完成此次阶段性考核。考核发布时间是在第八周初。
考核完成时间:第十周末
考核形式:小组讨论
考核内容:围绕讨论题目进行讨论,题目如下(自动选择其一)
1.理论联系实际讨论如何组织一次高效的面试?
2.理论联系实际讨论我国公务员培训中的问题及对策。
3.理论联系实际讨论如何避免绩效考核中的误区?
4.理论联系实际讨论各绩效考核主体的优缺点。
考核要求:
1. 针对所给出的题目以3~10人组成小组为单位进行;
2. 采取网上非实时跟帖的形式,有效跟帖数必须达到至少3个,每帖发言字数不能少于100字;
3. 无意义灌水帖不算成绩;
4. 教师按照参与者的实际表现,给出成绩。
形考任务3:阶段性测试(第1-9章,权重25%,需辅导教师评阅)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30题共计60分;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多选或者少选均不能得分)
1.核査组织现有人力资源就是要通过弄清现有人员的( ),为将来规划进行准备。
A.分布情况
B.质量
C.结构
D.数量
2.培训( )是与组织利益最为相关,也最重要的评估层次。
A.反应评估
B.学习评估
C.行为评估
D.结果评估
3.工作分析的类型包括( )。
A.职能性工作分析
B.能力性工作分析
C.关键性工作分析
D.多方面工作分析
4.人力资源管理的运作模式要服务于客户需求的满足,同服务外部客户一样,最难满足的是定制化需求,为此( )角色应运而生。
A.业务的合作伙伴
B.领域专家
C.人力资源标准服务的提供者
D.人力资源标准服务设计者
5.( )是对工作的横向划分。
A.职门
B.职组
C.职系
D.职等
6.人力资源是资源的一种,是以人为载体的资源,是存在于人体中以( )为具体表现的经济资源。
A.知识
B.技能
C.能力
D.体能
7.( )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前提和基础,直接关系到人力资源管理各项功能的充分发挥和组织目标的实现。
A.绩效管理
B.人力资源规划
C.人力资源招募
D.人力资源培训
8.培训效果评估最有代表性的观点是柯克帕特里克评估模型(简称柯氏评估模型),柯氏评估模型从( )对培训项目进行评估。
A.反应评估
B.学习评估
C.行为评估
D.结果评估
9.外部监控与约束是社会对公职人员形成的一种外在约束与控制,包括( )。
A.法律监控与约束
B.道德约束
C.社会群团的监控与约束
D.舆论的监控与约束
10.( )是公共部门外部招募一个较为传统且常用的方式。
A.广告招募
B.利用职业介绍所和人才交流中心招募
C.网络招募
D.利用猎头公司招募
11.培训在整个公共部门中具有( )的作用。
A.培训是提高公共部门人员思想道德和政治水平的重要手段
B.培训可以有效地改进和提高公共部门人员的工作绩效
C.合理的培训体系可以提高公共部门人员的稳定性
D.培训是推进组织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
12.通常培训需求分析从( )进行。
A.财务分析
B.组织分析
C.任务分析
D.个人分析
13.“三支柱”模式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表现在( )。
A.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也要“以人为本”
B.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职能与私营部门并无二致
C.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变革创造了条件
D.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了公共部门应用“三支柱”模式的可行性
14.共享经济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
A.松散型人力资源
B.人力资源全球库
C.市场化结算体系
D.依托移动互联网
15.( )是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招募的首要原则。
A.公平竞争原则
B.能岗匹配原则
C.因事择人原则
D.德才兼备原则
16.绩效项目是指从哪些方面对员工的绩效进行考核,通常包括( )。
A.工作业绩
B.工作能力
C.工作态度
D.工作方法
17.一般来说,( )倾向于在全国范围内招募。
A.主任科员以上的领导职位
B.公务员职位
C.中级管理
D.专业技术职位
18.我国公务员职位分类遵循的原则包括( )。
A.兼顾原则
B.渐进原则
C.法制原则
D.统一原则
19.在一般情况下,( )是职工劳动报酬的主要部分。
A.基本工资
B.绩效工资
C.激励工资
D.福利
20.( )是保证绩效目标完成的主要保障。
A.绩效计划
B.绩效监控
C.绩效考核
D.绩效反馈
21.品位分类制度以“人”为核心要素,按照( ),将人员分为不同等级和类别的分类制度。
A.资历
B.教育程度
C.工作经验
D.出身
22.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已有柔性管理的研究和实践,如( )被认为是最优的人力资源组合。
A.重视培训
B.重视员工发展
C.重视岗位轮换
D.重视团队小组
23.( )是指组织的管理者根据过去的经验,把组织未来的业务活动水平转化为人力资源需求的预测方法。
A.直觉预测法
B.比率分析法
C.回归预测法
D.趋势预测法
24.( )只有在工作效率和管理效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才有效。如果效率上升或下降,根据过去的经验所进行的人员预测就不太准确了。
A.比率分析法
B.直觉预测法
C.回归预测法
D.趋势预测法
25.下列属于过程型激励理论的是( )。
A.期望理论
B.公平理论
C.目标设置理论
D.需要层次理论
26.公共部门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方法主要有( )。
A.直觉预测法
B.比率分析法
C.回归预测法
D.趋势预测法
27.绩效考核主要从( )进行。
A.业绩
B.能力和潜力
C.态度
D.能力和素质
28.福利是人力资源薪酬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人单位以( )形式提供给劳动者的报酬。
A.奖金
B.保险
C.实物
D.带薪假
29.经济性薪酬主要是指以货币形式支付给劳动者的薪酬,由( )构成。
A.基本工资
B.绩效工资
C.激励工资
D.福利
30.我国古代的"卧薪尝胆"、"破釜沉舟"的故事充分说明了( )的重大作用。
A.情感激励
B.危机激励
C.荣誉激励
D.目标激励
二、判断题(每题2分,20题共40分,对的在括号中打√,错误的在括号中打×)
31.工作分析就是以职位为中心,对职位构成的几个要素即“工作、岗位任职者、职责与职权、环境、激励与约束间机制”,逐个进行分析,最后得出最适合职位要求的工作分析文件。( )
32.广告招募是公共部门外部招募的最好方式。( )
33.人力资源不同于其他经济资源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其能动性。( )
34.资格说明书是在工作描述基础上对任职资格的界定与说明。它以“事”为中心,主要说明什么样的人能胜任某项工作的问题。资格说明书可以为人员招聘、培训、考评、甄选与任用提供依据。( )
35.激励并非全是鼓励,还包括利用带有强制性、威胁性的控制手段来否定某些不符合组织要求的行为。( )
36.对组织而言,不论其性质如何,绩效管理不仅仅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和员工的事情,组织的各级管理者都需参与其中并负起相应的责任。( )
37.监督属于激励中的负向激励,是对激励制度的逆向强化,也是促进激励机制良性运行的保障机制。( )
38.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人才主权时代,人才主权时代就是人才具有更多的就业选择权与工作的自主权,人才不是被动地适应组织或工作的要求,组织要善于吸纳、留住、开发、激励一流人才。( )
39.对管理对象而言,外附激励只是一种外在影响因素,决定其行为发展的是内滋激励,外附激励通过内滋激励起作用。( )
40.因事择人原则要求公共部门的招募工作以职位为出发点,要按照职位的实际需求来选择人才,避免给公共部门带来机构臃肿和效率低下的负面影响。( )
41.公共部门是指拥有公共权力、以谋取公共利益为目的的各种组织机构,在我国包括政府部门、事业单位、非营利性的非政府组织,不包括国有企业。( )
42.在选择观察对象时应该采用“标杆瞄准”的原则,选取绩效水平中等的任职者作为观察对象。( )
43.职等是指同职系中工作性质、繁简难易程度、责任轻重程度以及所需资格高低程度相同或充分相似的职位。( )
44.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是企业文化理念的核心,一个组织对其员工的看法是最根本的企业文化价值观。( )
45.马尔科夫模型是用来预测等时间间隔点上(一般为1年)各类人力资源分布情况的一种动态预测技术。这也是从统计学中借鉴过来的一种定性预测方法。它的基本思想是找出组织过去人力资源流动的比例,以此预测未来人力资源的供给情况。( )
46.根据国家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精神,我国的事业单位分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差额拨款事业单位。( )
47.绩效工资主要是根据劳动者的第三种劳动即凝固劳动所支付的工资,是典型的以成果论英雄,以实际的、最终的劳动成果确定劳动者的薪酬。( )
48.麦肯锡的7S模型表明,管理软硬兼备、虚实并蓄,是一个复杂、完整的系统,其核心是制度。( )
49.未来的人力资源管理者要扮演工程师兼销售员兼客户经理的角色,一方面人力资源管理者要具有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另一方面人力资源管理者要具有向管理者及员工推销人力资源产品与服务方案的技能。( )
50.关键绩效指标的理论基础是“二八法则”,即 80%的工作任务是由20%的关键行为完成的,抓住这20%的关键行为,对其进行分析和衡量,就能抓住绩效考核的重心。( )
形考任务4:撰写课程学习总结(第1-9章,权重25%,需辅导教师评阅)
若学生多次提交作业,以最新一次提交版本的成绩为准
作业要求我的作业
占成绩比例 25.0%公布成绩时间 马上公布开放时间 2024.03.01 00:00作业交付截止 2024.06.30 23:59作业形式 个人作业完成指标 提交作业提交次数 无限制
评分方式 ( 教师评阅 100.0% )
教师评阅占成绩比例 100.0%
考核发布时间:需要学生在完成全部教学任务之后完成此次阶段性考核。考核发布时间是在第十四周初。
考核完成时间: 第十六周末
考核内容:结合所学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自拟题目写一篇课程学习总结。
考核形式及要求:撰写一篇字数不低于1500字的课程学习总结。
教师根据学生的撰写情况给予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