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留言 注册 登录
热门搜索:形考答案免费答案奥鹏答案

广东开放大学2024年秋学期《政治学原理》​形考任务【标准答案】

Time2024-12-15Hits浏览量: 127
国开,电大,各省平台学习详情请咨询请添加QQ : 103092222或微信: xyzlfx100

形考任务二(25分,系统自动评分)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判断题(每题2分,30题共60分)


1.多元精英主义一直以来被认为是民主的基础,主张对权力进行监督和约束。


2.实行一党制的国家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极权主义国家,另一种是民族主义国家。


3.政治共识的危机主要源于社会的急剧变迁,当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形成新的社会时,新的政治秩序最终将取代旧的政治秩序。


4.象征性功能在我国工会、共青团、妇联表现最为突出。


5.公民的平等权主要是指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意即公民受到法律的平等保护,公民触犯法律时,受到同等的惩罚性对待,公民同等地具有遵守法律的责任。


6.多党制国家一般实行相对多数代表制,每个选区可以选出2名以上议员,议席按所得选票的比例予以分配。


7.权力与权威不同。权力指的是影响他人的正当性,而权威指的是影响他人的能力。


8.美国政治学家达尔却认为:主要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决定……都是由极少数人做出的……在大型政治系统中要想以其他方式来取代它是困难的,也是不可能的。


9.政治共识的建立途径主要是意识形态的传播。


10.西方传统政党最早出现在法国。


11.压力集团是西方国家主要的政治社团,它被认为是影响政治决策的三个主要因素之一。


12.执政危机会危及整个政治秩序和政治制度。


13.从自然权利观念产生到现在,关于权利问题的争论,主要不是围绕什么权利该优先和它的含义究竟是什么展开,而是围绕要不要权利或权利到底存在不存在的问题展开。


14.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是政治权力最主要的构成要素。


15.治理的实质是建立在市场原则、公共利益和认同之上的合作。


16.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意义在于它的结果正义。


17.政治社团的发展不仅被看成实现政治制度化和政治稳定的途径,也被认为是实现政治民主、达到社会“善治”的条件和标志。


18.政党的发展和政党体系的形成被视为政治现代化的标志。


19.政治社团的重要特征之一在于它以政府的政策、方针、法规乃至判决作为自己的活动目标,以参与和影响这些政策、方针、法规乃至判决的制定、修订和实施过程作为自己的主要活动。


20.民主集中制原则是基本的组织原则,在民主的基础上集中,这也是处理公共权力和公民权利界限的基本原则。


21.道德作为社会心理认可的行为准则,它本身也是权力。


22.中国语境中的治理既强调党和政府在治理过程中的核心与主导地位,鲜明地反对西方学术话语中所强调的那种“没有政府的治理”,也吸收了治理在全球实践中的优秀经验,重视多元治理主体的协同。


23.政治体系的效率是指政治权力的实际作为,是政治体系对社会进行治理的实际业绩。


24.政治共识与世界观、社会观、人生观相同。


25.传统自由主义坚持认为公民的平等权不仅体现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还应当体现为社会福利平等;不仅应当保障公民在种族、民族、性别、教育等方面的平等,还应当特别保障弱势群体。


26.治理体系是一种相对静态的治理结构,而治理能力是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关键变量。


27.划分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界限,界定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关系,究其本源,就是对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界定。


28.按照政治社团所维护和寻求的利益,人们常常把政治社团分为维护和寻求特殊利益保护的政治社团、促进和寻求公共利益的政治社团。


29.西方社会的利益集团或压力集团是协会性团体的典型代表。


30.政治权利是根据宪法、法律的规定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20题共40分,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得分,少选按比例得分)


31.(     )都属于社区性团体。

A.家庭

B.部落

C.种性组织

D.种族集团


32.政治权利的内容在早期关于人权的若干历史经典文献中就有明确体现,这些文献包括(    )。

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美国独立宣言》

D.《人身保护法》


33.英国学者维尔认为(      )是影响美国政治决策的主要结构。

A.政府?

B.政党?

C.社区??

D.有利害关系的集团


34.1847年,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第一个国际性的工人阶级政党(    )。

A.第一国际

B.社会工人党

C.共产党

D.共产主义者同盟


35.(    )是良好社会人们应当具有的精神。

A.宽容?

B.理性妥协

C.法治

D.民主


36.治理体系包括(   )。

A.组织体系

B.制度体系

C.法治体系?

D.法制体系


37.当代政治共识的建立途径更多地是通过(   )的形式来实现的。

A.意识形态

B.宣传教育

C.国家强制

D.重叠共识


38.政党形成于19世纪初期,它的产生是现代(   )政治发展的产物。

A.委员会

B.君主立宪

C.共和民主

D.议会民主


39.我国公民享有的民主权利主要包括(    )。

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申诉和控告权

C.监督权

D.批评和建议权


40.从历史的角度看,国际范围内权利观念的发展经历了“三代”,(    )属于第三代“权利”。

A.少数民族语言权?

B.民族自治权

C.维持整体环境

D.经济发展权


41.(? ???)高度纪律性,职业军事化组织结构。纳粹党属于此种类型。

A.核心会议型政党

B.支部型政党

C.单位化政党

D.准军事性(民兵性)政党


42.(     )以领导成员会议和活动为核心,组织松散,政党活动围绕选举而展开。

A.核心会议型政党

B.支部型政党

C.单位化政党

D.准军事性(民兵性)政党


43.民主政治体制除了要求有一部良好的宪法,还要求有一系列的基本政治制度(  )。

A.立法制度

B.司法制度

C.政党制度

D.选举制度


44.1869年8月,德国创立了第一个民族国家范围内的工人阶级政党,即德国(      )。

A.社会民主工党

B.社会工人党

C.共产党

D.共产主义者同盟


45.各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民主权利主要体现在公民的(   )上。

A.财产权

B.平等权

C.自由权

D.参政权


46.政党的功能和作用主要体现在(    )。

A.实现社会化和政治动员的途径

B.组织政府的手段

C.实现利益聚集和表达的途径

D.形成和培养政治精英的渠道


47.共产党组织被认为是(     )政党的典型。

A.核心会议型

B.支部型

C.单位化

D.代表性


48.(     )说:“即使是最强者也决不会强得足以永远做主人,除非他把自己的强力转化为权利,把服从转化为义务。”

A.密尔

B.洛克?

C.霍布斯?

D.卢梭


49.划分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从而确定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的界限,是政治学研究关注的问题。在这方面所取得的理论成果主要来自(  )。

A.保守主义

B.自由主义

C.社会主义

D.生态主义


50.治理理论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认为,治理与统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A.布坎南

B.罗西瑙??

C.俞可平?

D.韦伯


形考任务三(25分,系统自动评分)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判断题(每题2分,30题共60分)


1.在日常生活中,政治文化一般以一定的政治认知或意识、政治价值观念、政治信念、政治情感、政治态度等形式表现出来。


2.暴力、政变、暗杀、暴动、骚乱、镇压势力和集团间的暴力所造成的低水平的死亡,被看作政治不稳定的证据。


3.政治心理过程常常包括政治知觉、政治印象和政治认知判断三个阶段。


4.政治认知是整个认知心理过程的基础,对政治心理的发展和政治态度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5.20世纪末,随着苏联解体,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霸权稳定理论应运而生。该理论认为,霸权国家作为国际体系中最强大的国家,有动机维护现存的霸权体系,从而实现相对的和平与安全。


6.跨国性比较研究和现代化研究显示,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差异不仅体现在制度安排方面,而且体现在政治文化方面;民主政治制度的良好运转,需要以民主的政治文化为条件。


7.政治表达的基础是民主政治体制下人们的言论自由。


8.所有国际安全问题,归根结底都是国家的安全问题。


9.政治情感包括较低层次的政治感情和较高层次的政治情绪。


10.教会、工作场所和娱乐、职业、文化团体、社区等,也都具有政治社会化的功能,承担着传播政治文化的功能。


11.政治学家侧重于研究人们的政治心态,即人们对政治的心理取向,以解释政治生活中的种种现象。


12.一般而言,霸权国家往往支持自由贸易,而其权力优势也使其有能力做到这一点,从而确保自己及其同盟国家和多数国家从自由贸易中获益,并构建国际安全的基本框架。


13.制度化参与和合法参与基本上是重合的。


14.政治选举是在人民主权原则的基础上,为解决国家与社会相互分离的矛盾提供的一种合理途径;社会监督则试图以权利制约权力,为公共权力的正当行使提供某种不可取代的保障。


15.社会监督作为一种权力监督和制约机制,形式上是广大社会成员对少数执政者的权力进行制约,本质上却是社会成员对政治体系的利益表达以及对公共利益的维护。


16.亨廷顿认为,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在政治上最大的区别不在于政府形式,也不在于政治参与(政治民主)的程度,而在于是否达到了足够的制度化水平,建立了有效的社会控制。


17.1977年出版的《权力与相互依赖》被视为自由主义国际安全观的代表性著作。


18.建构主义的思想基础是法兰克福学派吉登斯、韦伯等人的社会学理论。


19.政治稳定内涵极为丰富,表示的是政治系统在运行中所呈现的秩序性和持续性。


20.专制家长式的家庭教育,会产生两种人:政治专断者和政治服从者。


21.由于公民的政治权利与义务具有统一性,政治参与在作为一种政治权利行为的同时,也是一种政治义务行为。


22.全球化的内容以政治领域为主,涵盖社会生活各个方面。


23.在雅尔塔体系中,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的一致同意成为该体系的主要维护者。


24.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克服逆全球化,走开放合作、互利共赢之路的必然选择。


25.一种新的政治文化要上升为社会的主体政治文化,必须通过广泛的传播。因此,谁掌握了大众传播工具,谁就拥有了政治文化的领导权。


26.在分类研究中,社会成员如何看待政治生活中不同党派、团体和个人之间的冲突是区分传统政治文化与现代政治文化的重要指标。


27.公共权力本身并无独立意义和终极价值,它既然产生于公民权利,就必须以公民权利为其终极目的和归宿。这就从根本上构成了公民权利对公共权力的监督和制约。


28.在国际无政府状态下,国家安全是国际安全的基础。


29.我国采取的是单名额选区制。


30.针对发展中国家的具体情况,政治发展理论家提出,强有力的政府的存在对于实现政治稳定是非常必要的。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20题共40分,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得分,少选按比例得分)


31.在我国,个别接触的形式很多,其中一种制度化的做法就是(  )。

A.政府热线

B.政府协商对话

C.政策听证会

D.信访


32.从政治参与的本质上看,政治参与是公民对于国家的(  )关系。

A.义务

B.责任

C.权力

D.权利


33.政治稳定表示的是政治系统在运行中所呈现的秩序性和持续性。它包括(  )。

A.政策稳定

B.政治生活秩序的稳定

C.社会政治心理的稳定

D.国家主权的稳定


34.在现代政治生活中,(  )已经成为维护人民主权原则、合理分配和组织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

A.弹劾制度

B.罢免制度

C.选举制度

D.质询制度


35.(  )是人们有关政治生活的系统性认识以及在这些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概念、原理体系,它是政治思想最为直观和系统的表述。

A.政治信念

B.政治理想

C.政治理论

D.政治信仰


36.(  )是一种对国家管理的最直接、最广泛的监督方式。

A.舆论监督

B.公民监督

C.政党监督

D.社会团体监督


37.在成年阶段,政治社会化主要通过(  )来实现。

A.日常社会生活

B.大众传媒

C.政治实践

D.政治活动


38.一般来讲,(  )只有在民主社会才能存在和实现。

A.社会监督

B.政治监督

C.以权力制约权力的监督

D.政府监督


39.(  )是实现政治稳定的根本途径。

A.发展经济

B.共同富裕

C.政治发展

D.政治制度化


40.(  )采用多数代表制计算选票方法。

A.美国

B.法国

C.英国

D.意大利


41.意大利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家(  )在分析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特点的时候指出,国家统治=暴力+文化领导权,其中,拥有文化领导权使其政治统治合理化。

A.哈贝马斯

B.伯恩斯坦

C.马佐尼

D.葛兰西


42.现存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本质是(  )的,它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全球化,但往往损害和牺牲了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正当利益。

A.保守主义

B.自由主义

C.社会主义

D.民族主义


43.渐进妥协式的发展模式,以(  )为典型。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意大利


44.(  )是人们对政治体系和政治过程未来目标指向的设定。

A.政治信念

B.政治理想

C.政治理论

D.政治信仰


45.在分类研究中,社会成员如何看待政治生活中不同党派、团体和个人之间的(  )是区分传统政治文化与现代政治文化的一个重要指标。

A.冲突

B.合作

C.竞争

D.团结


46.定期召开国际会议讨论协商解决国际安全问题,已成为现代国际体系的一种重要的国际争端解决方式。这一国际体系先后经历了(  ),成为当代全球治理体系的主要来源。

A.乌得勒支和约

B.旧金山和约

C.维也纳体系

D.巴黎和约


47.目前,(  )采用多数代表制计算选票方法。

A.美国

B.法国

C.英国

D.意大利


48.(  )认为“现代性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过程却滋生着动乱”。

A.布坎南

B.哈耶克

C.罗尔斯

D.亨廷顿


49.(  )赋予政治行为特定的意义,构成了一定社会人们最重要的政治取向,是决定政治文化性质的关键因素。

A.政治信念

B.政治理想

C.政治理论

D.政治信仰


50.全球治理的主要目标(  )。

A.国际安全

B.国家安全

C.军事安全

D.社会安全


形考任务四(25分,系统自动评分)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判断题(每题2分,30题共60分)


1.在政治秩序变迁过程中,存在着两种可能:政治革命与政治改革。


2.历史上的复合制国家还有君合国和政合国。


3.政治情感是在政治认知的基础上形成的,作为政治心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构成政治生活的情感纽带,也是政治动机形成的内在动力。


4.政治文化研究历史久远。苏格拉底就曾专门研究政治革命和政治变迁的心理因素。


5.经验表明,权利的滥用是社会动荡的根源。


6.国际组织是全球治理制度体系中最重要的治理主体。


7.国家的科层化反映了政治权力的多元主义模式。


8.政治权力有多种实现方式,一般可以划分为“积极的”(正面的)和“消极的”(反面的)两个方面。前者以惩罚为手段,后者以奖励为策略。政治权力以武力为后盾,但武力和暴力在权力“套餐”中,总是最后的选择。


9.正义、平等、自由、宽容、自治、民主、法制等是现代政治生活中最基本的价值追求,是构成政治价值体系最基本的要素。


10.新右派并没有形成一贯系统的哲学,它只是传统保守主义和现代自由主义的混合物。


13.在国际无政府状态下,国家安全是国际安全的基础。


12.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分析方法内含着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它将社会划分为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三大结构。


19.在雅尔塔体系中,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的一致同意成为该体系的主要维护者。


14.在中国古代思想中,“自由”也就等于自然,“自然”就是“自己如此”。


15.正义可以被应用于包括自由、权利、权力、财富、休闲等价值在内的所有社会利益分配之中。


16.政治共识与世界观、社会观、人生观相同。


17.“实质性的”正义指的是形式的正义,即产生结果的方式和支配人们行为及相互作用的规则的公正性。


18.我国采取的是单名额选区制。


19.征服、政变是失去政治安全的表现,而战争则是军事安全处于危机的最高形式。


20.选举除投票行为外,还包括选举组织、竞选、选举诉讼救济等活动。


21.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蕴含了用共同遵守的公认的国际制度规则协调各方利益的国际关系法治化的追求,体现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22.1977年出版的《权力与相互依赖》被视为自由主义国际安全观的代表性著作。


23.自世界银行1989年在讨论非洲的发展时首次提出“治理危机”以来,“治理”这个概念在学术界开始流行开来。


2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主要场所。


25.大国之间只能通过战争来解决彼此对于权力的追求。


26.唯物辩证法对客观事物规律的研究,是政治学其他研究方法的基础,因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的根本方法。


27.治理体系是一种相对静态的治理结构,而治理能力是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关键变量。


28.政治体系的效率是指政治权力的实际作为,是政治体系对社会进行治理的实际业绩。


29.政治是人类过一种有组织的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要素,是人们组织安排集体生活的核心机制。


30.在民主国家,官僚集团和军人集团往往是政府的重要支持力量。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20题共40分,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得分,少选按比例得分)


31.(  )赋予政治行为特定的意义,构成了一定社会人们最重要的政治取向,是决定政治文化性质的关键因素。

A.政治信念

B.政治理想

C.政治理论

D.政治信仰


32.从政治秩序的角度来看,政治合法性的基础是(  )。

A.政治领导人的合法性

B.政治体系的效率

C.政治制度基础

D.政治正义观


33.(  )认为“现代性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过程却滋生着动乱”。

A.布坎南

B.哈耶克

C.罗尔斯

D.亨廷顿


34.(  )是政治权力的潜在作用方式。

A.命令方式

B.规范方式

C.说服方式

D.压力方式


35.1869年8月,德国创立了第一个民族国家范围内的工人阶级政党,即德国(  )。

A.社会民主工党

B.社会工人党

C.共产党

D.共产主义者同盟


36.欧美的保守党、自由党、民主党、共和党等都属于(  )政党。

A.核心会议型

B.精英型

C.支部型

D.代表性


37.政治文化作为政治体系观念形态的东西,包含广泛的内容。(  )可以看作一个国家政治文化较为系统和理性的表述。

A.政治思想

B.政治意识形态

C.政治信念

D.政治价值观念


38.英国学者维尔认为(  )是影响美国政治决策的主要结构。

A.政府

B.政党

C.社区

D.有利害关系的集团


39.第三条道路综合了许多不同的意识形态,包括(  )。

A.现代社会民主主义

B.保守主义

C.现代自由主义

D.后社会主义


40.(  )是实现政治稳定的根本途径。

A.发展经济

B.共同富裕

C.政治发展

D.政治制度化


41.(  )对权力主体是一种无形然而有效的约束力量。

A.舆论监督

B.公民监督

C.社会团体监督

D.政党监督


42.中国古代关于政治的研究主要围绕君主的(  )而展开。

A.统治合法性

B.治民之术

C.统治术

D.治国之道


43.政党的功能和作用主要体现在(  )。

A.实现社会化和政治动员的途径

B.组织政府的手段

C.实现利益聚集和表达的途径

D.形成和培养政治精英的渠道


50.中国古代政治研究所形成的成果,主要是有关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即所谓“治国之道”,其中心内容是如何处理(  ),以维护中央集权的君主统治。

A.君臣关系

B.君民关系

C.官民关系

D.臣臣关系


45.(  )以领导成员会议和活动为核心,组织松散,政党活动围绕选举而展开。

A.核心会议型政党

B.支部型政党

C.单位化政党

D.准军事性(民兵性)政党


46.(  )是政治权力的主观构成要素。

A.组织

B.能力素质

C.身份资格

D.理论与策略


47.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方法,是具有(  )的研究方法,我国政治学研究必须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方法为指导,并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方法的指导下,借鉴和吸收政治学研究的其他方法,从而对社会政治现象展开多方面、多层次的研究和分析。

A.科学性

B.实践性

C.理论性

D.革命性


48.议行合一原则是(  )国家政府组织设置的基本原则。

A.社会主义

B.奴隶制

C.资本主义

D.封建制


49.作为全球治理的游戏规则,(  )是实现有序的国际秩序的重要途径。

A.国家制度

B.国际规制

C.国家规范

D.国家联盟


50.政治权力的分配模式主要有(  )。

A.精英主义模式

B.多元主义模式

C.多元精英模式

D.马克思主义模式


形考任务一(25分,系统自动评分)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判断题(每题2分,30题共60分)


8.国家结构形式主要可以分为单一制和复合制。


2.分合交替、王朝循环是传统中国社会的发展逻辑,民主共和国的建立是中国走出这种传统社会的发展逻辑的第一次尝试。


3.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个政权组织形式,也是社会主义民主共和政体的一个伟大尝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马克思主义政治观一直是中国政治研究和政治实践的主导内容。


5.西方政治研究的特点集中体现在其研究方法的改变和研究内容的变迁等方面。


9.一般认为,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是西方系统研究政治问题的学者。


24.西方人对政治的讨论最早从神话故事开始。


8.道家的政治学说以“礼治”和“德治”为主要内容,其核心是“仁政”,主张为政以德、修己治人,即以道德教化、修身养性来实行统治,反对以苛政、刑律治天下。


9.在西方,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阐释了政治学的观点,形成了独立于哲学、伦理学的权力政治思想。


18.政治学是关于集体生活如何安排、如何组织的学问。集体生活安排实则是公共性和私人性关系的处理,二者的关系也可以理解为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11.从马克思主义划分的国家类型及其更替可以看出国家发展的规律性,这就是说,国家类型及其更替,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决定的。


12.文明秩序是良善治理的结果,而良善治理首先依赖于科学化管理。


14.按照柏拉图的观点集体生活遵循的根本原则就是“正义”。


14.西方现代政治学的经济学研究方法把政治生活中的个人看作是道德人,他们遵循着集体利益最大化原则进行政治活动。


15.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分析方法内含着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它将社会划分为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三大结构。


16.早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就创立了政治学,并将政治学与经济学和伦理学区别开来。


17.宪法和个人权利被看成民主政治体制下约束政府的根本机制。


18.新右派并没有形成一贯系统的哲学,它只是传统保守主义和现代自由主义的混合物。


19.宽容是忍受不可改变的事实,比如,受丈夫虐待的妻子出于恐惧而忍受丈夫的行为。


20.宽容是互相冲突的观点和立场之间互相理解、彼此允许存在,并力求说服和影响对方的行为态度。它是个人之间、组织之间一种比较文明的行为方式。


21.积极自由,就是在不受限制的情况下个人能够实现其意志的能力,通常表述为个人发展或个人实现。


15.正义指公正分配奖励和惩罚的道德观念。


23.法家则强调“法”“术”“势”为核心的政治观,主张以明令显法和统治术来驾驭人民。


25.微观的政治学研究侧重于政治学实证研究中所使用的各种具体的工具性的、手段性的方法和技术,这些方法和技术被统称为实证调查和分析方法。


25.社会契约说实际上反映了资本主义的利益交换方式和交换关系。


26.自由和秩序的平衡关系是政治理论的核心主题。


2.政治学的经济学研究方法按照理性经济人的原则,把政治生活中的个人看作理性经济人,他们遵循个人利益最大化原则进行政治活动。


28.19世纪末,权力研究方法成为政治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17.第三条道路是全球化背景下一种混合的政治主张和意识形态,或者更准确地说,它是一个政治口号。


30.古典自由主义所坚持的消极自由观念有一个基本假设:人是有理性的智慧动物,在涉及自己利益的问题上,人能够做出明智的决定;让每个人充分发挥自己能力的社会是最好的社会;无须对个人行为加以限制和干预,相信每个人都能够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追求和实现自己的幸福。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20题共40分,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得分,少选按比例得分)


33.(     )被认为是工业化国家的意识形态,至今有300多年的历史。它是封建主义走向衰亡、市场经济逐步发展的产物。

A.自由主义

B.保守主义

C.社会主义

D.无政府主义


41.当今世界,(    )实行联邦制国家结构形式。

A.法国

B.中国

C.德国

D.美国


33.基督教神学后期最有影响的人物是(      )。

A.托马斯·阿奎那

B.菲尔默

C.马基雅维利

D.圣 奥古斯丁


34.行为主义政治学着重研究(      )的活动,以期发现政治过程中个人和团体实际行为一致性的范围和性质。

A.政府 

B.政党

C.利益集团

D.选民


35.(     )实行的“半总统制”,介于总统共和制和议会共和制之间,兼具二者的特征。

A.美国

B.墨西哥

C.法国

D.俄罗斯


36.具有代表性的国家的定义主要有(   )。

A.社会共同体说

B.社会契约说

C.国家统治说

D.国家要素说


48.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    )的产物。

A.私有制

B.社会契约

C.社会共同体

D.分工


38.古典政治学时代政治学研究的主题是关于(     )。

A.城市国家的观念

B.城邦的理论

C.世界国家论

D.直接民主理论


39.“守夜人”的小政府阶段政府的职能主要是(     )。

A.保护社会成员的财产安全

B.提供一些公共事业和公共设施

C.保卫国家不受侵犯

D.保护社会成员的人身安全


40.道德政治观或伦理政治观最为典型的例子是中国古代的(     )学说和古希腊学者们的认识。

A.法家

B.道家

C.兵家

D.儒家


41.下列思想家中权力政治观的代表人物的是(     )。

A.孔子

B.韩非

C.庄子

D.荀子


42.柏拉图的政治思想为以后的(      )倾向的政治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A.理性主义

B.绝对主义

C.专制主义

D.现实主义


43.综合现代国家宪法的内容及其精神实质来看,宪法对国家政权组织建构提出了如下原则要求(      )。

A.权力制约原则

B.法治原则

C.监督原则

D.人民主权原则


50.怀疑人类的理性能力,使保守主义信奉(      ),反对任何宏大的社会设计和改造方案。

A.生态主义

B.无政府主义

C.理想主义

D.实用主义


45.为了有效消除执政者的欲望,防止执政偏向,亚里士多德提出了(     )等一系列的权力制约方法。

A.限任

B.监督 

C.法治

D. 选举


47.(     )途径可以把我们引向“民主就是人民的统治”,其实质就是“公民自治”的结论

A.经验主义途径

B.理想主义途径

C.现实主义途径

D.理性主义途径


44.中国古代关于政治的研究主要围绕君主的(       )而展开。

A.统治合法性

B.治民之术

C.统治术

D.治国之道


48.政治价值体系的作用在于(      )。

A.决定了社会生活的意义、方向和目标

B.提供了人们行为评价的标准

C.规定了社会生活组织安排的基本原则

D.指明了政治发展的方向


49.“政治”概念的提出,始于(      )社会。

A.封建

B.奴隶

C.资本主义

D.原始


50.(      )被认为是西方社会最高的政治价值,也被认为是人类幸福安康的基础。

A.自由

B.平等

C.民主

D.宽容


吐血推荐

奥鹏,国开形考,广开,电大在线,各省平台,新疆一体化,各类成人教育等学习。详情请咨询QQ : 103092222或微信: xyzlfx100

添加微信查看答案

广东开放大学2024年秋学期《政治学原理》​形考任务【标准答案】_学优资料分享网

添加微信二维码,了解更多学习技巧,平 台作业、毕业论文完成时间友情提醒。。

合作洽谈

诚信为本,合作共赢

欢迎各大学习中心前来治谈;有意请联系我们

推荐作业

留言板
captcha
感谢留言
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