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师《基层领导方法与艺术》在线作业二-0001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公证,是国家公证机关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对( )以及有法律意义的文书、事实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
A.财产
B.所有权
C.法律行为
D.社会行为
2.( )是指基层组织工作范围的效果影响具有关系群众生活的广泛性。
A.直接性
B.群众性
C.基础性
D.综合性
3.( )就是领导者率领和激励下属为实现组织或群体的目标而努力的过程,其实质是对下属的一种影响力。
A.领导
B.领导力
C.领导方式
D.领导艺术
4.领导与管理的( )主要体现在领导是从管理中分化出来的,与管理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任何领导都离不开管理,否则,领导目标的实现就是一句空话;任何管理也离不开领导,否则,管理就会失去目标而陷入盲目性。
A.相关性
B.相似性
C.相容性
D.相交性
5.( )是领导素质培养和提高的最基础和最关键的环节。
A.理论学习
B.实践锻炼
C.总结归纳
D.批评与自我批评
6.( )是罗伯特·豪斯(Robert House)发展的一种领导权变理论。该理论认为,领导者的工作主要是为下属指明实现目标的途径,并为他们清除通往目标道路上的各种障碍,帮助下属达到他们的目标。
A.四分图理论
B.管理方格理论
C.变革型领导理论
D.路径—目标理论
7.( )是指同一层级的各类机关或同一机关的各组成单位,根据其不同职能,权力结构上分属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领导机关或领导者来领导、指挥和控制,分离制又称独立制,即多元化领导。
A.一体制
B.分离制
C.集权制
D.分权制
8.领导者的( )是领导者领导活动中自觉遵守社会规范,恪守领导活动职业道德的素质。
A.政治素质
B.道德素质
C.能力素质
D.心理素质
9.基层组织的工作性质具有面向对象直接的特点,说的是基层组织的( )。
A.直接性
B.群众性
C.基础性
D.综合性
1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用人环境的“硬环境”的是( )。
A.物质手段
B.经济条件
C.自然环境
D.用人制度
二、多选题 (共 25 道试题,共 50 分)
11.基层组织特征有( )。
A.直接性
B.群众性
C.实践性
D.基础性
E.综合性
12.领导体制的主要内容有( )。
A.领导组织结构
B.领导的层次与跨度
C.领导机构中各部门之间的职责与权限划分
D.领导干部的管理制度
13.领导者素质的基本内容包括( )。
A.政治素质
B.道德素质
C.知识素质
D.能力素质
E.心理素质
F.身体素质
14.非诉讼程序主要有( )。
A.公证程序
B.执行程序
C.仲裁程序
D.调解程序
15.基层常用的调查研究的种类主要有( )。
A.典型调查
B.全面调查
C.抽样调查
D.重点调查
16.思想政治工作在领导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表现在( )。
A.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
B.思想政治工作是提高人们思想觉悟,调动人们积极性,完成一切工作任务的重要保证
C.思想政治工作是实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D.思想政治工作是领导手段的核心
17.克利斯托弗·霍金森将领导者分( )。
A.野心家
B.政治家
C.技术专家
D.诗人
18.用人方法有( )。
A.适时适所、才尽其用
B.激励手段的运用
C.尊重人才、合理授权
D.爱护人才、用养并重
19.下列关于职能制的特点,正确的有( )。
A.分工精细
B.各负其责
C.机构臃肿
D.人浮于事
20.社会团体的地位与作用主要表现在( )。
A.桥梁和纽带作用
B.经济上的作用
C.政府上的作用
D.社会作用
21.诉讼程序是人民法院在审判过程中所遵行的活动准则,包括( )。
A.民事诉讼程序
B.刑事诉讼程序
C.行政诉讼程序
D.仲裁、调解程序
22.县、乡人大的主要职权有( )。
A.立法权
B.审议权、决定权
C.选举权
D.任免权
E.监督权
23.用人原则有( )。
A.程序原则
B.数量原则
C.质量原则
D.环境原则
E.信任原则
24.一般而言,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应当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知识素质的修养( )。
A.马克思主义理论
B.综合性知识
C.法律基础知识
D.管理知识
E.专业知识
25.沟通从内容上主要包括( )。
A.目标沟通
B.思想沟通
C.感情沟通
D.信息沟通
26.领导者素质修养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 )
A.素质修养是领导者自我完善的需要
B.提高领导者素质修养是有效实施领导职能的重要保证
C.提高领导者素质修养是加强领导影响力的客观要求
D.加强领导者素质修养是提高领导艺术水平的基础
27.全体代表大会的形式主要有( )。
A.预备会议
B.主席团会议
C.全体会议
D.代表团会议
E.秘密会议等
28.在领导体制改革中主要应遵循的原则有( )。
A.实行党政分开,改善和加强党的领导
B.改进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进一步有领导有步骤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继续推进机构改革,实行精兵简政,提高工作效率
D.强化监督约束机制
E.吸引专家智囊参与领导,努力实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29.下列属于领导行为理论的有( )。
A.勒温理论
B.四分图理论
C.管理方格理论
D.菲德勒的权变模式
30.一般来说,政党组织对国家组织的领导有( )。
A.政治领导
B.经济领导
C.体制内领导
D.体制外领导
31.路径—目标理论提出了两个有助于确定最有效领导风格的变量,即( )。
A.领导的个性
B.下属的个性
C.领导的目的
D.环境因素
32.领导用人的理论基础( )。
A.领导行为与目标联系的间接性
B.人是一种唯一能够扩大资源的资源
C.用人科学与否是领导工作成败的关键
D.行为理论与认知理论的对立统一
33.党在基层权力配置与运行中处于主导性地位。具体体现为( )。
A.党的领导下履行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职责,发挥着独特的职能
B.党的领导包括政治领导、组织领导和思想领导
C.党的地位既处于国家政权之外,又贯穿于国家政权之内的领导作用
D.要坚持党的领导
34.领导理论大致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
A.领导特质理论
B.领导行为理论
C.方格理论
D.领导权变理论
35.调查研究的特点( )。
A.目的性
B.手段性
C.科学性
D.长期性
E.确定性
三、判断题 (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36.领导影响力是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影响和改变被领导者心理和行为的能力。
37.狭义的基层是从行政区划角度来说,基层应是指包括农村乡(民族乡)、镇和城市街道。
38.授权要遵循逐级授权的原则,除非在极特殊的,冲突事件上可以越级授权外,一般不得越级授权。
39.人民代表大会主要通过召集会议行使职权。只有在开会时才能行使职权,不开会则没有权力能力。
40.个人魅力权是指个体由于和被影响者感情较融洽获得的权力。
41.领导是一种创新变革的力量,而管理是一种程序化的控制工作,这是领导与管理的最大区别。
42.用人的质量原则,就是德才兼备,这是领导用人的唯一的质量标准。
43.基层组织指政党、国家机关和社会团体在基层设立的机构。
44.基层组织并不简单地等于政权。
45.调解,是中国司法活动的一部分,具有强制力。
46.领导者的素质与一定先天的生理素质有关系,但决定因素是后天社会实践的培养和训练。
47.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一大优点和特点。
48.素质就是指个人进行各种活动所要凭借的内在条件,是人所具有的先天的后天条件所凝结成的区别于他人的基本特征,是导致个人活动成败得失、优劣强弱等结果的所有内在条件或内因的总称。
49.群众路线领导方法,是党领导活动中最基本的领导方法,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总结形成的组织群众和领导群众的科学领导方法。
50.政治协商会议必须在党的领导下进行工作,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的前提和基础,党与政协的关系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