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性考核一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中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小说是()。
A.《西游记》
B.《水浒传》
C.《金瓶梅》
D.《三国演义》
2.“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诗中描述哪一个中国传统节日?()
A.元宵节
B.中秋节
C.重阳节
D.端午节
3.郑光祖的元杂剧代表作是()。
A.《汉宫秋》
B.《西厢记》
C.《窦娥冤》
D.《倩女离魂》
4.京剧《单刀会》《群英会》《华容道》,均取材于以下哪部小说?()
A.《西游记》
B.《水浒传》
C.《三国演义》
D.《红楼梦》
5.我国以纪念人物而形成的传统节日是()。
A.重阳节
B.端午节
C.宰牲节
D.上元节
6.古代在丧礼中,因为死者的身份等级不同,其言语表达的方式也显示着区别,其中士人死曰()。
A.崩
B.薨
C.卒
D.不禄
7.“世界”一词源自()。
A.《易经》
B.《楞严经》
C.《诗经》
D.《道德经》
8.古代在丧礼中,因为死者的身份等级不同,其言语表达的方式也显示着区别,其中诸侯死曰()。
A.薨
B.崩
C.卒
D.死
9.我国古代文人在诗词中常运用典故表达自己的思想感受,下列作品中没有使用典故的是()。
A.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B.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C.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D.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10.元代戏曲《西厢记》作者是()。
A.王实甫
B.关汉卿
C.马致远
D.汤显祖
11.我国传统伦理道德一直推崇“仁者爱人”,注重以“仁爱”思想处理人际关系下列语句体现出这一思想的有()。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C.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D.兼相爱,交相利。
12.下列亭名中哪些是因纪念人物而得名的?()
A.兵谏亭
B.琵琶亭
C.风雨亭
D.少陵草堂亭
13.佛教建筑多用()命名。
A.观
B.寺
C.庵
D.堂
14.反映了重宗族的社会心态的地名包括()。
A.圣堂墟
B.苏家港
C.陈家湾
D.石家庄
15.反映过去商业活动情况的地名为()。
A.辛集
B.瓦房店
C.鹿角场
D.教场巷
16.杭州人民为纪念()在西湖筑堤的功劳,把西湖的两条大堤分别命名为白堤和苏堤。
A.白朴
B.白居易
C.苏轼
D.苏东坡
17.下列哪些成语与中国的地理环境有关?()
A.吴牛喘月
B.中流砥柱
C.蜀犬吠日
D.坦腹东床
18.“四川省”因境内有()而得名。
A.长江
B.岷江
C.沱江
D.嘉陵江
19.历代文学家描述亭子的著名篇章有很多,下列作者与篇名匹配正确的有()。
A.欧阳修《醉翁亭记》
B.苏东坡《喜雨亭记》
C.归有光《沧浪亭记》
D.苏辙《丰乐亭记》
20.甘肃省玉门关之南的阳关长亭,亭柱镌有一联:“莫愁前路无知己,西出阳关无故人”。该亭柱联语分别出自哪两首古诗()
A.孟浩然《过故人庄》
B.张继《枫桥夜泊》
C.高适《别董大》
D.王维《渭城曲》
21.“中华”两个字最早见于晋代桓温《请还都洛阳疏》。()
22.京剧是我国的“国粹”。随着电影《梅兰芳》的上映,观众中掀起了一股“京剧热”,这启示我们要坚持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23.商代文化的特点为重农。()
24.“山东“省因位于华山以东而得名。()
25.北京、天津等地的“胡同”是从满语音译而来。()
26.《兰亭集序》中的“兰亭”位于长沙岳麓山下。()
27.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为英语。()
28.清代设“台湾”为“台湾省”。()
29.“云南“因在秦岭以南而得名。()
30.宋代诗人陆游《示儿》诗有“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诗中的“九州”是指中国。()
形成性考核二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下列哪部作品不是冯梦龙的著作()。
A.《初刻拍案惊奇》
B.《喻世明言》
C.《醒世恒言》
D.《西厢记》
2.中国古典戏剧作品塑造了王昭君、李香君、杜丽娘和崔莺莺等经典女性形象,下列作品与上述人物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西厢记》《汉宫秋》《桃花扇》《牡丹亭》
B.《西厢记》《桃花扇》《汉宫秋》《牡丹亭》
C.《汉宫秋》《桃花扇》《牡丹亭》《西厢记》
D.《汉宫秋》《牡丹亭》《桃花扇》《西厢记》
3.古典戏曲《牡丹亭》的作者是()。
A.纪君祥
B.汤显祖
C.关汉卿
D.白朴
4.杜丽娘是哪部戏曲里的人物()。
A.《西厢记》
B.《桃花扇》
C.《牡丹亭》
D.《长生殿》
5.明代市民文学的主体象征——小说发源于()。
A.唐诗
B.宋词
C.元曲
D.宋元话本
6.《红楼梦》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长篇小说之一,它的别名是()。
A.《金陵记》
B.《石头记》
C.《五色石》
D.《鸣凤记》
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反映的中国古代的审美观念是()。
A.尊崇自然
B.尚意追求
C.诗言志
D.文以载道
8.“智多星”是《水浒传》中哪位英雄好汉的绰号()。
A.晁盖
B.宋江
C.吴用
D.卢俊义
9.范进是下面哪部小说中的人物()。
A.《红楼梦》
B.《水浒传》
C.《三国演义》
D.《儒林外史》
10.《三国演义》中许多典故蕴含哲学寓意,下列选项中的典故与哲学论断对应不正确的是()。
A.诸葛亮借东风——人可以认识并利用规律
B.望梅止渴——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C.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D.巢毁卵破——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11.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今天我们所使用的很多成语或惯用语,都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下列词语所对应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弄瓦之喜”指生了男孩
B.“椿萱并茂”指夫妻和睦
C.“桑梓之地”指故乡
D.“七月流火”指盛夏酷热
12.中国姓氏文化源远流长,每一种姓氏都包含其独特的、丰富的文化内涵。下列关于姓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复姓“司马”来源于古代的一种官职
B.“那”作为姓时读作“nā”
C.百年老社中华书局的创办人陆费逵,其姓陆名费逵
D.《百家姓》一书收集的姓氏不止100个
13.我国古代对于年龄有很多独特的称呼,其中不属于满一百岁的称法有()。
A.期颐
B.耄耋
C.鲐背
D.杖朝
14.古代文学及艺术是以()为价值取向的。
A.真
B.善
C.美
D.仁
15.白居易的著名诗篇有()。
A.《秦中吟十首》
B.《长恨歌》
C.《琵琶行》
D.《登高》
16.下列哪项属于我国古代常见的行礼方式()。
A.顿首
B.作揖
C.握手
D.拱手
17.下列文献记载中没有体现中国传统类比思维模式的是()。
A.“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B.“上下与天地同流”
C.“圣人抱一以为天下式”
D.“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壁”
18.下列属于八大菜系的是()。
A.鲁菜
B.川菜
C.赣菜
D.湘菜
19.我国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
A.古琴
B.珠算
C.京剧
D.针灸
20.东晋陶渊明的著名作品有()。
A.《归园田居》
B.《饮酒》
C.《桃花源记》
D.《咏怀》
21.古代所称五谷是指黍、稷、麦、菽、稻。()
22.中华民族的摇篮是长江流域。()
23.“楚河”和“汉界”在今天的河北省。()
2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中歌咏的名山是庐山。()
25.成语“鸡鸣狗盗”与战国四公子中的魏信陵君相关。()
26.成语“咫尺天涯”中“咫”“尺”都是古代计量单位,其中“咫”比“尺”短。()
27.台湾在三国是称为琉球。()
28.“阳关大道”原是指通往西域的道路。()
29.魏晋艺术表现出来最大的特点是怪诞离奇。()
30.明清时期,长江三角洲一带经济作物大发展,粮食多仰仗两湖一带故有“两湖熟,天下足”之说。()
形成性考核三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中国古代第一部词典是()。
A.《说文解字》
B.《尔雅》
C.《字林》
D.《康熙字典》
2.“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其中“七月流火”指的是()。
A.天气炎热似火
B.天气渐渐转凉
C.流星异常出现
D.暴雨倾盆
3.中国文学中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A.《离骚》
B.《诗经》
C.《九歌》
D.《山海经》
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对中国古代哪一位思想家思想的归纳?()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5.“三更半夜”中的“三更”指的是几点()。
A.21点至23点
B.23点至凌晨1点
C.凌晨1点至3点
D.早6点至8点
6.“文以载道”命题的提出者是()。
A.韩愈
B.柳宗元
C.周敦颐
D.荀子
7.在古代人们尊称对方的妻子()。
A.令爱
B.令正
C.令堂
D.令郎
8.古代名句“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清冢向黄昏”,出自杜甫的《咏怀古迹》这句诗的典故出自于下列哪个历史事件?()
A.文成公主入藏
B.甘英出使大秦
C.解忧公主远嫁乌孙
D.昭君出塞
9.“意在笔先”创作观点在书法史上第一次提出是在()。
A.《题卫夫人<笔阵图>后》
B.《笔试论》
C.《说郛》
D.《论书表》
10.首次提出“六书”的著作是()。
A.《史籀篇》
B.《仓颉篇》
C.《说文解字》
D.《急就章》
11.中国人常说“五福临门”,“五福”是指下面哪几项?()
A.品德高尚
B.子孙成群
C.地位尊贵
D.善终
12.“三冥节”指的是()。
A.鬼节
B.清明节
C.中元节
D.下元节
13.以下哪几个字含有“黑色”的意思?()
A.玄
B.皂
C.青
D.苍
14.中国人常说“五福临门”,“五福”是指下面哪几项?()
A.品德高尚
B.子孙成群
C.地位尊贵
D.善终
15.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思想在今天仍具有积极意义的是()。
A.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耽;宜尔室家,乐尔妻帑。(《诗经》)
B.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
C.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D.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道德经》)
16.“文武二圣”指的是()。
A.孔子
B.老子
C.刘备
D.关羽
17.下列内容属于西周时期教学内容“六艺”范畴的是()。
A.礼
B.御
C.画
D.射
18.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标志有()。
A.天命神权思想和阴阳五行学说的产生
B.诸子蜂起,百家争鸣
C.儒家经典的初步形成和传统伦理道德思想的发展
D.科技文化的成就杰出
19.“三星高照”作为我国古代的祝福用语,其中“三星”是指哪三星?()
A.福星
B.禄星
C.智多星
D.寿星
20.围棋起源于中国,是一项益智类的游戏和运动。下面哪个不是围棋的别称?()
A.手谈
B.烂柯
C.桔戏
D.坐隐
21.古代“朝赏暮戮,忽罪忽赦”的情形时有发生,这反映的是皇帝的司法权。()
22.虎丘塔影是西湖十景之一。()
23.“风声鹤唳”这个成语与古代赤壁之战有关。()
24.“子不学,断机杼”的教子典范是孟轲之母。()
25.度量衡是我国古代使用的计量单位,其中“量”是指重量方面的标准。()
26.包头又被称为鹿城。()
27.贵阳又被称为筑城。()
28.在我国历史上“学士”是指秀才。
29.八卦的象征意义是乾为天、坤为地。()
30.“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是指韩信。()
终结性考核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成语“一衣带水”中的“水”原指()
A.黄河
B.长江
C.淮河
D.珠江
2.下列典故与庄子有关的是()。
A.风乎舞雩
B.狐死首丘
C.安知鱼乐
D.紫气东来
3.河姆渡遗址位于()。
A.黄河流域
B.长江流域
C.珠江流域
D.辽河流域
4.下面哪句话出自《孟子》?()
A.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C.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D.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5.我们熟悉的《百家姓》是按照什么方式排列的?()
A.人口数量
B.政治地位
C.形成先后
D.亲疏远近
6.位于长沙,两宋期间享有盛名,理学家朱熹曾在此讲学的书院是()。
A.白鹿洞书院
B.岳麓书院
C.应天府书院
D.嵩阳书院
7.唐代文化高度发达,代表性的种类也很多,下面所列哪项不能作为唐代文化的典型代表?()
A.诗歌
B.钟鼎
C.书法
D.舞蹈
8.下列历史文化名城,地名读音正确的是()。
A.山西洪洞hón dòng
B.河南中牟zhōng móu
C.湖北猇亭 hǔ tín
D.安徽歙县shè xiàn
9.“钟山龙盘,石头虎踞,此乃帝王之宅也。”是说的什么地方?()
A.北京
B.南京
C.洛阳
D.开封
10.“一问三不知”出自《左传》,其中说的是哪“三不知”?()
A.天文、地理、文学
B.事情的开始、经过、结果
C.孔子、孟子、老子
D.自己的姓名、籍贯、生辰八字
11.就一般情况来说“人猿相揖别”的标志是()。
A.开始制造使用工具
B.开始使用火
C.服饰的使用
D.出现宗教意识萌芽
12.我国古代天子宣明政教的地方是()。
A.金銮殿
B.宗庙
C.天坛
D.明堂
13.北宋初年出现了识字课本(),被采作儿童教材。
A.《三字经》
B.《百家姓》
C.《千字文》
D.《千家诗》
14.“宰相”的“宰”最早指()。
A.高级官吏
B.官吏统称
C.低级官吏
D.皇帝
15.明清时期,科举制度日益僵化,行文的格式称为()。
A.行卷
B.公卷
C.投献
D.八股文
16.“床前明月光”是李白的千古名句,其中“床”指的是什么?()
A.窗户
B.卧具
C.坐具
D.井上的围栏
17.古典诗词的主要功能是叙事。()
18.“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副由顾宪成撰写的名联所在地是江苏东林书院。()
19.“语不惊人死不休”是出自杜甫的诗句。()
20.“实事求是”四字最早出现在《汉书》。()
21.“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此句出自《论语》。()
22.《尚书》中的“尚”是指崇尚。()
23.《古今图书集成》成书于清朝。()
24.中国古代天文学中称为“荧惑”的是火星。()
25.四书包括《礼记》《论语》《大学》《孟子》。()
26.“杏林”指代的是戏剧界。()
27.东汉时,人们称石油为猛火油。()
28.“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里的“三秋”是指三个季度。()
29.古代地理中划分阴阳有一套理论,其中表述山川河流的“阴”是指山南水北。()
30.《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31.被后人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千古巨著是《史记》。(
3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句话最早是由孔子提出的。()
33.“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这幅对联中提到的“三父子”是()。
A.苏武
B.苏轼
C.苏洵
D.苏辙
34.“岁寒三友”是指()。
A.菊
B.梅
C.竹
D.松
35.孔子“仁”的思想内容包括()。
A.爱人
B.克己复礼
C.孝悌
D.刑政
36.下列哪几位作家生活在清朝?()
A.纪晓岚
B.冯梦龙
C.曹雪芹
D.吴敬梓
37.我国原始宗教有很多,总的来讲,主要有()。
A.自然崇拜
B.动植物崇拜
C.圣贤崇拜
D.图腾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