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护理教育导论
(课程代码 03005)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有关护理教育基本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护理教育是以培养高级护理专门人才为目标的
B.护理教育的对象是青少年学生
C.护理教育的内容具有综合性、整体性
D.教学管理具有单向性
2.在教育的各要素中,处于教育过程主导地位的是
A.受教育者B.教育者
C.教育内容D.教育手段
3.有关个案研究法的描述,正确的是
A.研究结果可以大规模推广
B.研究侧重对大量样本进行深入分析解释
C.收集的资料不要求丰富和全面
D.针对护理教育中某一具体问题或单个研究对象进行深入研究
4.主张“人类的学习是为了形成适应社会生活的行为,而人的任何行为都是外在环境与教育的产物”的是
A.行为主义理论B.成人教育理论
C.认知理论D.人本主义理论
5.在教学中,当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后,老师及时给予口头表扬,并在综合成绩中加分时,学生会更积极地参加课堂活动。这是桑代克学习理论中的
A.准备律B.效果律
D.失用律C.应用律
6.能敏锐地预感到操作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件,并能作出恰当的反应,对操作的动作进行适当地调整。这是操作熟练特征中的
A.精确性B.预感性
C.适应性D.一致性
7.以下描述属于成人教育模式对学习者的假说的是
A.大多数学生的经历对学习几乎没有作用
B.学生学习的意愿与年龄相关,取决于其生物年龄阶段以及年级水平
C.学习的动机出于自尊和自信的内在需要
D.课程设置以内容为中心
8.以下属于强化消退的是
A.小白鼠按压操作杆,就会导致遭遇电击,它按压操作杆这一行为的概率就会减少
B.小白鼠按压操作杆,结果不能得到食物,它就会逐渐减少按压概率
C.学生上课扮鬼脸引起了同学的关注或赞同,他的这种行为就会增加
D.学生因多次上课迟到而被罚抄写十遍作业,他会主动减少迟到的概率
9.有关遗忘的规律,正确的是
A.先慢后快的遗忘进程
B.熟练的技能遗忘得最慢
C.抽象材料比形象材料容易长久地保持
D.学习程度越高,遗忘得越快
10.在课程设置过程中,为整个课程设置过程提供了明确方向的是
A.评价阶段B.形成阶段
C.指导阶段D.功能阶段
11.教育目标“学生能够复述女性生殖系统的组成”,属于认知领域里的
A.知识水平B.理解水平
C.应用水平D.综合水平
12.学科课程的缺点包括
A.不能完全照顾到学习者的需要和兴趣
B.不能为学习者提供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
C.带有较大的偶然性和随机性
D.缺乏连贯性
13.讲授法最大的优点是
A.适用于传授实践性知识B.用时较短
C.容量大、效率高D.有助于学生记忆
14.“对知识的回忆与认知”属于小组教学目的与目标的
A.智力范畴B.情感范畴
C.社会范畴D.表达范畴
15.试卷的信度包括内部一致性信度和
A.真实性信度B.差异性信度
C.有效性信度D.稳定性信度
16.在小组活动一开始,有利于缓解小组教学学生陌生感的分组方式是
A.随机分组B.自由结合式分组
C.按专业分组D.按地区分组
17.在临床教师的众多角色中,排在第一位的角色是
A.合作者B.教育者
C.协调者D.提供照顾者
18.在学校教育中,属于教育内容的是
A.教学方法B.教学大纲
C.教具D.实验器材
19.临床教师有助于学生学习的态度或行为是
A.在其他人面前纠正学生错误B.使学生有威胁感
C.行为傲慢D.指出学生的进步
20.“带教制”所体现的教学模式是
A.教师学生共同主导B.教师学生同为主体
C.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D.以学生为主导,教师为主体
21.评估的可靠性是指评估的
A.信度B.效度
C.难度D.区分度
22.对客观性试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评分时易受评分人主观意见的影响
B.阅卷时间较长
C.试卷内容的真实性较低
D.题目数量多保证教学大纲内容覆盖率
23.评价项目“学生的测验、考试成绩”是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中的
A.教学态度评价B.教学水平评价
C.教学方法评价D.教学效果评价
24.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内容进行测量,并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整理和归类,这属于
B.教学评估A.教学测量
C.教学评价D.教学测评
25.“关于处理特定事物方式及手段的知识”属于认知领域目标分类中的
A.识记B.理解
D.分析C.应用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湖南自考
26.简述当代教学的新观念。
27.简述在护理教育中如何应用操作技能的教学原理。
28.简述制定课程大纲应遵循的原则。
29.简述在小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角色。
30.简述临床教学的具体内容。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湖南自考
31.论述在人本主义理论中,教师在护理教育中的角色及应用。
32.论述为了保证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教师应注意的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