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学
学校: 无
问题 1: 1. 下列关于法学与法理学的表述,正确的是_____ 。
选项:
A. 凡有法律的地方,就一定会有法学
B. 法理学对法律创制和法律适用没有直接价值
C. 法理学的研究应当为法治建设提供理论支持与指导
D. 法学的研究对象是有效的法律规范与现行的法律制度
答案: 法理学的研究应当为法治建设提供理论支持与指导
问题 2: 2. 关于法律概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 。
选项:
A. 法律概念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特定案件事实符合该法律规范中的法律概念的特征,才能将该法律规范适用于该案件
B. 含有评价性概念的语句涉及适用者的主观价值判断,没有真假之分。在实务中,描述性概念往往会被转化为评价性概念
C. 论断性概念是指基于对某个事实的确认来认定另一个事实的存在的概念,“宣告死亡”即属于论断性概念
D. 不确定性法律概念可以区分为描述性不确定性概念和规范性不确定性概念
答案: 含有评价性概念的语句涉及适用者的主观价值判断,没有真假之分。在实务中,描述性概念往往会被转化为评价性概念
问题 3: 3. 我国《刑法》第21条第1款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关于该法条中包含的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____ 。
选项:
A. 假定条件和法律后果
B. 假定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
C. 法律后果和行为模式
D. 定条件和行为模式
答案: 假定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
问题 4: 4. 下列关于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区别的表述,正确的是_____ 。
选项:
A. 大陆法系主要运用归纳型思维,英美法系主要运用演绎型思维
B. 大陆法系的诉讼程序采用当事人主义,英美法系采用职权主义
C. 大陆法系以普通法与平衡法为基本分类,英美法系则分为公法与私法
D. 大陆法系的正式法源主要是制定法,英美法系的正式法源是制定法和判例法
答案: 大陆法系的正式法源主要是制定法,英美法系的正式法源是制定法和判例法
问题 5: 5. 关于公平正义,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选项:
A. 人类一切法律都维护公平正义
B. 不同的时代秉持相同的正义观
C. 公平正义是一个特定的历史范畴
D. 严格执法等于实现了公平正义
答案: 公平正义是一个特定的历史范畴
问题 6: 6. 《水污染防治法》第29条第1款规定:“禁止向水体排放油类、酸液、碱液或者剧毒废液。”该条文表达的法律规则属于_____ 。
选项:
A. 义务性规则
B. 构成性规则
C. 确定性规则
D. 强行性规则
答案: 义务性规则
问题 7: 7. 关于法律原则与法律规则之间的区别,下列表述正确的有_____ 。
选项:
A. 法律原则的适用范围比法律规则更广
B. 法律规则一般比较具体,法律原则比较抽象
C. 法律规则相互间冲突时,法律原则可以成为解释法律规则的依据
D. 法律规则是司法裁判的依据,法律原则不能直接在司法过程中适用
答案:
问题 8: 8. 根据马克思主义法学观,原始社会的氏族习惯不属于法律的范畴,其主要原因有_____ 。
选项:
A. 它不是由语言或文字表达的
B. 它不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C. 它有过于浓厚的宗教、道德色彩
D. 它不是依靠法院、警察与监狱等机关保证实施的
答案:
问题 9: 9.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人身伤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该规则不属于_____ 。
选项:
A. 义务性规则
B. 确定性规则
C. 构成性规则
D. 强行性规则
答案:
问题 10: 10. 马克思认为,法律是一定的物质生产方式所产生的社会共同利益需要的表现,而不
是单个人的恣意横行。对于这一观点,下列理解正确的是_____ 。
选项:
A. 法律伴随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
B. 法律调整社会中的一切利益关系
C. 社会物质生产方式决定法律的内容
D. 法律体现每个社会主体的利益需要
答案:
问题 11: 11. 关于两大法系的表述,正确的是_____ 。
选项:
A. 判例法系又称罗马-日耳曼法系
B. 现代印度法律制度属于大陆法系
C. 加拿大魁北克地区的法律制度属于英美法系
D. 大陆法系是承袭古罗马法的传统,以法国民法典和德国民法典为代表的各国法律制度的总称
答案:
问题 12: 12. 自由和秩序是当代法律的重要价值。对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____ 。
选项:
A. 自由和秩序之间不存在冲突
B. 自由是人的本性,法律不应对自由进行限制
C. 任意性规则不体现秩序价值
D. 权义复合性规则既包含自由价值,又包含秩序价值
答案:
问题 13: 13. “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关于这句话,下列理解正确的是_____ 。
选项:
A. 人生而自由,因此自由与法律无关
B. 自由意味着人可以从事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情
C. 法律以保障个人自由为唯一的价值和目标
D. 若没有法律的保障和约束,自由便荡然无存
答案:
问题 14: 14. 下列各项法律规定中,属于法律原则的有_____ 。
选项:
A. 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
B. 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的地位平等
C. 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
D. 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答案:
问题 15: 15. 下列关于法的产生和发展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有_____ 。
选项:
A. 法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B. 法的产生先于私有制的产生和国家的产生
C. 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D. 法的产生未受到宗教、道德等因素的影响
答案:
问题 16: 16. 2016年9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6-2020年)》,对我国人权事业的发展作出全面部署,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 。
选项:
A. 国家对保障人权负有重要责任
B. 人权就是公民依据宪法和法律享有的权利
C. 现代人权的保护需要通过立法予以确认
D. 司法机关在审判时应尊重和保障当事人的人权
答案:
问题 17: 1. 某省会城市的人大常委会根据相关法律制定了《城市桥梁隧道安全管理条例》。从我国法律渊源角度看,该规范性法律文件属于_____ 。
选项:
A. 地方性法规
B. 地方政府规章
C. 行政法规
D. 部门规章
答案:
问题 18: 2. 下列关于法律效力问题的表述,正确的是_____ 。
选项:
A. “法不溯及既往”是法治国家通行的法律原则
B. 非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法律效力属于狭义的法律效力范畴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在我国驻外使馆内不具有法律效力
D. 折中主义是一种以属人主义为主,与属地和保护主义相结合的法律效力原则
答案:
问题 19: 3.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的法律性质和地位,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____ 。
选项:
A. 属于程序法
B. 属于我国法律体系中的行政法
C. 是《监狱法》的上位法
D. 相较于《公务员法》属于一般法
答案:
问题 20: 4. 在法理学讨论课上,学生甲、乙、丙、丁分别表达了对法律权利和义务的看法,其中不正确的是_____ 。
选项:
A. 丙认为,权利和义务均可表现为作为与不作为
B. 丁认为,权利和义务的设定受社会经济关系的制约
C. 甲认为,权利的实现离不开义务的履行
D. 乙认为,有些权利和义务可以放弃或转让
答案:
问题 21: 5. 下列选项中,关于法律行为或法律事件的判断,不正确的是_____ 。
选项:
A. 赵某生下一对双胞胎是法律事件
B. 钱某与单位签订聘用合同是法律行为
C. 孙某的房屋在地震中垮塌是法律事件
D. 李某声称自己被外星人劫持是法律行为
答案:
问题 22: 6. 法律关系主体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实际取得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能力,称为_____ 。
选项:
A. 行为能力
B. 权利能力
C. 权力能力
D. 责任能力
答案:
问题 23: 7. 下列有关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 。
选项:
A. 有行为能力必有权利能力
B. 有权利能力必有法律权利
C. 未满法定婚龄的人不具有婚姻权利能力
D. 法人的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可以不同时终止
答案:
问题 24: 8. 下列关于法律责任中“免责”的表述,正确的是_____ 。
选项:
A. 免责以法律责任的存在为前提
B. 免责意味着被免责的行为合法
C. 自助行为应当免除全部法律责任
D. 免责制度的目的在于保证无责任者不受法律追究
答案:
问题 25: 9. 贾某与甄某酒后斗殴,分别被科以200元罚款和5天拘留。这类处罚属于_____ 。
选项:
A. 行政处分
B. 行政制裁
C. 刑事制裁
D. 民事制裁
答案:
问题 26: 10. “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和不能避免的因素。”这一法律解释运用的主要方法是_____ 。
选项:
A. 语义解释
B. 历史解释
C. 目的解释
D. 系统解释
答案:
问题 27: 11. 下列关于成文法和不成文法的表述,正确的有_____ 。
选项:
A. 不成文法从来就不是法律的正式渊源
B. 我国是实行成文法的国家,没有不成文法
C. 判例法尽管以文字表述,但不能视为成文法
D. 习惯法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习惯,属于不成文法
答案:
问题 28: 12. 张某与李某因琐事发生争执,用砖块将李某打成轻伤。张某事后主动送李某去医院治疗,积极赔偿,并向公安机关自首。法院判决张某犯故意伤害罪,免于刑事处罚。该判决考量的免责事由有_____ 。
选项:
A. 自首
B. 有效补救
C. 自助
D. 时效
答案:
问题 29: 13. 下列关于法律推理的表述,正确的有_____ 。
选项:
A. 只有在执法和司法活动中,才存在法律推理
B. 辩证推理是解决司法疑难案件重要的推理方式
C. 英美法系国家司法活动中既会运用到归纳推理,也会运用到演绎推理
D. 在一起案件中,主审法官在法无明文规定时依据当地习惯审理了该案,则他运用的是类比推理
答案:
问题 30: 14. 某国政府决定在实验室进行人体器官克隆研究,用于攻克某种疑难疾病。由于该国并无相关法律规定,该决定引发了社会各界广泛争论。对此,下列表述能够成立的有_____ 。
选项:
A. 目前人体器官克隆问题在法律上尚未规定,这正是法律滞后性的体现
B. 克隆人体器官所引发的法律问题,是科技、伦理与法律紧张关系的表现
C. 由此项研究引发的民事纠纷,法院可以依据道德、习惯或正义标准等裁决
D. 如该国民众对此问题在道德上无法形成共识,则应立法禁止此项研究
答案:
问题 31: 15. 许某与妻子林某协议离婚,约定8岁的儿子小虎由许某抚养,林某可随时行使对儿子的探望权,许某有协助的义务。离婚后两年间林某从未探望过儿子,小虎诉至法院,要求判令林某每月探视自己不少于4天。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
选项:
A. 依情理林某应探望儿子,故从法理上看,法院可判决强制其行使探望权
B. 从理论上讲,权利的行使与义务的履行均具有其界限
C. .林某的探望权是林某必须履行一定作为或不作为的法律约束
D. 许某的协助义务同时包括积极义务和消极义务
答案:
问题 32: 16. 张某因其妻王某私自堕胎,遂以侵犯生育权为由诉至法院请求损害赔偿,但未获支持。张某又请求离婚,法官调解无效后依照《婚姻法》中“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的规定判决准予离婚。对此,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_____ 。
选项:
A. 王某与张某婚姻关系的消灭是由法律事件引起的
B. 张某主张的生育权属于相对权
C. 法院未支持张某的损害赔偿诉求,违反了“有侵害则有救济”的法律原则
D. “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属于概括性立法,有利于提高法律的适应性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