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
问题 1: 1. 下列哪个不是常用的测温电阻丝材料( )。
选项:
A. 铜
B. 铁
C. 铂
D. 镍
答案: 铁
问题 2: 2. 下列那种形式不属于磨损的五种形式之一( )。
选项:
A. 粘着磨损
B. 疲劳磨损
C. 断裂磨损
D. 磨料磨损
答案: 断裂磨损
问题 3: 3. 设备故障诊断技术在保证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以及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和(
)上意义是十分明显的。
选项:
A. 社会效益
B. 国家建设
C. 人身安全
D. 医疗事业
答案: 社会效益
问题 4: 4. 状态监测主要采用检测、测量、监测、分析和(
)等方法。
选项:
A. 估计
B. 判别
C. 测试
D. 观察
答案: 判别
问题 5: 5. 监视设备的状态,判断其是否正常是( )。
选项:
A. 故障产生的原因
B. 设备状态监测的任务
C. 设备故障诊断的任务
D. 消除故障的方法
答案: 设备故障诊断的任务
问题 6: 6. 两个接触表面由于受相对低振幅振荡运动而产生的磨损是( )。
选项:
A. 微动磨损
B. 磨料磨损
C. 粘着磨损
D. 疲劳磨损
答案: 微动磨损
问题 7: 7. 设备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是在( )情况下进行。
选项:
A. 修理过程中
B. 基本不拆卸
C. 设备解体
D. 设备闲置
答案:
问题 8: 8. 下面不适用于用振动诊断技术的是( )。
选项:
A. 轴承及齿轮
B. 往复机械
C. 旋转机械
D. 热力机械
答案:
问题 9: 9. 设计或制造不当造成设备中存在薄弱环节而引发的故障称为( )。
选项:
A. 先天故障
B. 磨损故障
C. 渐发故障
D. 错用故障
答案:
问题 10: 10. 下列哪个阶段的耐磨寿命最长( )。
选项:
A. 稳定磨合阶段
B. 磨合阶段
C. 剧烈磨损阶段
D. 报废阶段
答案:
问题 11: 11. 采样是指将所得到连续信号 的离散为 数字信号,其步骤有( )。
选项:
A. 取样
B. 离散
C. 分段
D. 量化
答案:
问题 12: 12. 设备诊断技术尽管很多,但基本上离不开以下( )环节。
选项:
A. 信息的采集
B. 状况的识别
C. 信息的分析处理
D. 诊断、预测和决策
答案:
问题 13: 13. 故障诊断中状态监测主要方法有(
)。
选项:
A. 测量
B. 监测
C. 检测
D. 分析
E. 判别
答案:
问题 14: 14. 故障诊断系统的工作过程可以划分为( )等主要环节。
选项:
A. 工况状态识别环节
B. 故障诊断环节
C. 信号获取环节
D. 信号分析处理环节
答案:
问题 15: 15. 机电设备故障产生的主要因素中,以下( )属于制造和修理因素。
选项:
A. 装配质量
B. 材料的选择
C. 规划设计
D. 加工质量
答案:
问题 16: 16. 机电设备故障按故障表现形式可分为( )类型。
选项:
A. 功能故障
B. 永久性故障
C. 潜在故障
D. 间歇性故障
答案:
问题 17: 17. 疲劳断裂断口有( )等形貌不同的区域。
选项:
A. 瞬断区
B. 疲劳核心区
C. 疲劳边缘区
D. 疲劳裂纹扩大区
答案:
问题 18: 18. 变形是不可避免的,减少变形的主要措有( )。
选项:
A. 管理
B. 加工
C. 修理
D. 设计
答案:
问题 19: 19. 设备磨损分为( )等阶段。
选项:
A. 磨合
B. 急剧磨损
C. 稳定磨损
D. 破损
答案:
问题 20: 20. 机械零件失效形式主要有( )等种类。
选项:
A. 腐蚀
B. 磨损
C. 断裂
D. 变形
答案:
问题 21: 21. 设备故障诊断是防止事故和计划外停机的有效手段。( )
选项:
答案:
问题 22: 22. 机械零件的变形分为弹性变形和弯曲变形。( )
选项:
答案:
问题 23: 23. 通常设备的故障和征兆之间是符合一一对应的关系的。( )
选项:
答案:
问题 24: 24. 状态监测的任务是对设备可能要发生的故障进行预报和分析、判断。
选项:
答案:
问题 25: 25. 机械设备诊断用得最多的是振动和噪声诊断。( )
选项:
答案:
问题 26: 26. 状态监测维修就是只监测设备状态,不管检修。( )
选项:
答案:
问题 27: 27. 疲劳磨损根据其危害程度可分为非扩展性疲劳磨损和扩展性疲劳磨损两类。( )
选项:
答案:
问题 28: 28. 通常设备的状态可分为正常状态、异常状态和故障状态。
选项:
答案:
问题 29: 29. 突发故障是设备工作前测试或监控可以预测的。( )
选项:
答案:
问题 30: 30. 化学腐蚀的特点是只有单纯的化学反应,其产物生成于发生反应的金属。
选项:
答案:
问题 31: 1. 修复技术选择的首要原则是( )。
选项:
A. 操作简单
B. 生产可行
C. 技术合理
D. 经济性好
答案:
问题 32: 2. 数控系统是否具有( ),已经成为衡量数控系统性能特性的重要指标。
选项:
A. 故障报警功能
B. 自诊断功能
C. 程序测试功能
答案:
问题 33: 3. 在高速、轻载和精密的数控设备中,其主轴一般采用( )的支承结构。
选项:
A. 前、后支承分别采用双列和单列圆锥滚子轴承
B. 前支承采用向心推力球轴承,后支承采用双列短圆柱滚子轴承
C. 前支承采用双列短圆柱滚子轴承和角接触双列向心推力球轴承组合,后支承采用向心推力球轴承
D. 前后支承采用高精度双列向心推力球轴承
答案:
问题 34: 4. 表面机械强化技术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 )。
选项:
A. 内挤压
B. 喷丸强化
C. 滚压强化
答案:
问题 35: 5. 优级扣合法也称( )。
选项:
A. 加强扣合法
B. 强密扣合法
C. 强固扣合法
D. 热扣合法
答案:
问题 36: 6. 容易产生气孔、夹渣、裂纹等缺陷的机械修复技术是( )。
选项:
A. 焊接
B. 电镀
C. 表面强化
D. 胶粘
答案:
问题 37: 7. ( )质量好坏以及能否正确使用,直接影响镀层性能。
选项:
A. 镀笔
B. 受镀基体表面
C. 电刷镀溶液
D. 电刷镀电源
答案:
问题 38: 8. 修理后会导致配合件的尺寸与原来有所不同的机械修复技术是( )。
选项:
A. 金属扣合法
B. 修理尺寸法
C. 镶加零件法
D. 局部修换法
答案:
问题 39: 9. 下列哪项属于油液分析技术( )。
选项:
A. 声学诊断法
B. 功能诊断法
C. 参量诊断法
D. 振动诊断法
答案:
问题 40: 10. 在机械设备维修中,我们要充分地考虑( )等因素,选择最合适的修复方法。
选项:
A. 修复工艺
B. 修复时长
C. 修复质量
D. 修复成本
答案:
问题 41: 11. 常用来清洗的有机溶剂主要有( )等。
选项:
A. 煤油
B. 轻柴油
C. 三氯乙烯
D. 丙酮
E. 酒精
答案:
问题 42: 12. 电镀工艺过程一般包括( )等阶段。
选项:
A. 镀后处理
B. 电镀前预处理
C. 时效
D. 电镀
答案:
问题 43: 13. 装配工艺过程一般由( )油封、包装等部分组成。
选项:
A. 装配前的准备
B. 检验
C. 校正
D. 装配工作
答案:
问题 44: 14. 对于青铜轴套或轴瓦还可采用塑性变形法进行修复的方法主要有( )。
选项:
A. 压缩
B. 拉伸
C. 校正
D. 镦粗
答案:
问题 45: 15. 机械修理中常见的零件检验方法有( )。
选项:
A. 试验
B. 目测
C. 分析
D. 耳听
E. 测量
答案:
问题 46: 16. 清洗零件表面污垢的方法有( )等方式。
选项:
A. 超声清洗
B. 喷洗
C. 擦洗
D. 浸洗
答案:
问题 47: 17. 传统热喷涂方法主要分为( )。
选项:
A. 等离子喷涂
B. 火焰喷涂
C. 爆炸喷涂
D. 电弧喷涂
答案:
问题 48: 18. 机械设备拆卸的一般原则是( )。
选项:
A. 合理拆卸
B. 选择合理的拆卸顺序
C. 正确使用拆卸工具和设备
D. 合理选择拆卸工具和设备
答案:
问题 49: 19. 喷涂材料应该具有良好的润湿性、溶解度,而且材料的熔点应低于基材的熔点。( )
选项:
答案:
问题 50: 20. 电刷镀是在不断供给电解液的条件下,用镀笔在工件表面上进行擦拭,得到需要的电镀层。
选项:
答案:
问题 51: 21. CNC装置是数控机床的控制核心( )。
选项:
答案:
问题 52: 22. 当螺栓断在孔内时,可用直径比螺纹小径小1~1.5mm的钻头钻去螺栓,再用丝锥攻出内螺纹。( )
选项:
答案:
问题 53: 23. 喷涂材料应该具有良好的润湿性、溶解度,而且材料的熔点应低于基材的熔点。( )
选项:
答案:
问题 54: 24. 当重要轴颈磨损量在0.4m以下时,不能使用镀铬法修复。 ( )
选项:
答案:
问题 55: 25. 机械修复技术虽然只需要普通的机械加工设备,不会产生热变形,所以适合各种损坏形式。( )
选项:
答案:
问题 56: 26. 表面强化技术可以改善材料的表面性质,提高零件表面的耐磨性、抗疲劳性,延长零件的使用寿命,但由于需要昂贵的材料,故使用成本高。( )
选项:
答案:
问题 57: 27. 在数控机床维修的过程中,公共性的问题往往影响局部,而特殊性的问题只影响全局。
选项:
答案:
问题 58: 28. 用熔点高于450摄氏度的钎料进行钎焊称为硬钎焊。
选项:
答案:
问题 59: 1. 对于额定电压为1000V以上,容量为500KW以上的电动机,对定子绕组应进行直流耐压试验并测量泄漏电流,泄漏电流无统一标准,但各相间差别一般不大于( )。
选项:
A. 20%
B. 10%
C. 5%
D. 30%
答案:
问题 60: 2. 滚动轴承滑脂不宜超过轴承室容积的( )。
选项:
A. 60%
B. 50%
C. 70%
D. 80%
答案:
问题 61: 3. ( )是在20世纪70年代应用最广泛的油液分析法。
选项:
A. 磁粉探伤法
B. 渗透探伤法
C. 铁谱分析法
D. 涡流探伤法
答案:
问题 62: 4. ( )可能是由轴孔配合面由于机械振动而引的磨损。
选项:
A. 腐蚀磨损
B. 接触疲劳磨损
C. 微动磨损
D. 粘着磨损
答案:
问题 63: 5. 下列( )不是目前确定液压设备状态的常用方法。
选项:
A. 常数诊断法
B. 振动诊断法
C. 声学诊断法
D. 功能诊断法
答案:
问题 64: 6. ( )是在液压元件中最常见的变形。
选项:
A. 腐蚀
B. 疲劳
C. 应力断裂
D. 热变形
答案:
问题 65: 7. 通过采用故障诊断技术,不能实现的是( )
选项:
A. 预防事故,保证人身和设备安全
B. 推动设备维修制度的改革
C. 提高产品质量
D.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答案:
问题 66: 8. 在( )中取样是比较科学的油液取样方法。
选项:
A. 油箱
B. 进油管路
C. 回油管路
D. 油缸
答案:
问题 67: 9. 油液诊断方法的基本步骤不包括( )。
选项:
A. 采样
B. 检测
C. 诊断
D. 预处理
答案:
问题 68: 10. 电气设备的绝缘预防性试验包括的主要内容有( )。
选项:
A. 交流工频耐压试验
B. 介质损耗的测量
C. 绝缘电阻和吸收比测量
D. 直流耐压和泄漏电流的测量
答案:
问题 69: 11. 铁谱分析中,可磁化颗粒沉积的规律是( )的颗粒先沉积。
选项:
A. 轻
B. 小
C. 重
D. 大
答案:
问题 70: 12. 电气设备故障诊断实施过程可以归纳为( )等步骤。
选项:
A. 状态识别
B. 信号处理
C. 信号采集
D. 诊断决策分析诊断
答案:
问题 71: 13. 引起液压系统故障的外因主要有( )。
选项:
A. 液压系统的运行条件不佳
B. 液压设备运输、系统安装调试不当
C. 液压系统的维护保养不当和管理不善
D. 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突变
答案:
问题 72: 14. 电老化试验中的老化效应形式主要有( )。
选项:
A. 局部放电效应
B. 电痕效应
C. 树枝效应
D. 电解效应
答案:
问题 73: 15. 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有( )。
选项:
A. 控制元件
B. 动力元件
C. 辅助元件
D. 执行元件
答案:
问题 74: 16. 为了迅速有效地完成修理工作,查定故障部位和做出正确诊断是非常重要的。查定故障部位的方法通常有( )。
选项:
A. 液压系统图法
B. 逻辑流程图法
C. 因果图法
D. 方框图法
答案:
问题 75: 17. 电气设备故障诊断的内容包括( )。
选项:
A. 故障预测
B. 故障排除
C. 分析诊断
D. 状态监测
答案:
问题 76: 18. 逻辑流程图法只能查定较为简单的液压系统的故障部位。
选项:
答案:
问题 77: 19. 液压设备大修理时,仅需要对需维修过程拆卸的液压阀进行清洗。
选项:
答案:
问题 78: 20. 交流工频耐压试验过程中,若出现由于空气的湿度、设备表面脏污等,影响引起试品表面滑闪放电或空气击穿,就可判定试验品为不合格。
选项:
答案:
问题 79: 21. 热老化试验常把温度作为变量,可通过大幅提高温度来缩短试验时间达到加速老化的目的。
选项:
答案:
问题 80: 22. 电老化试验中局部放电对绝缘材料没有危害,可放心使用。
选项:
答案:
问题 81: 23. 数控机床除了具有高精度、高效率和高技术的要求外,还应该具有高可靠性。( )
选项:
答案:
问题 82: 24. 液压设备是一种由流体驱动的装置,是机械设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选项:
答案:
问题 83: 25. 电流频谱分析是诊断和监测交流电机故障的有效方法。
选项:
答案:
问题 84: 26. 滚动轴承在一般情况下不加修理,而只进行清洗。
选项:
答案:
问题 85: 27. 先外部后内部、先电气后机械、先简单后复杂、先一般后特殊等都是在数控机床的检修遵循的一些原则。( )
选项:
答案:
问题 86: 28. 在电气设备耐压试验中,( )的作用是将电压从零到最大值进行平滑地调节,保证电压波形不发生畸变,以满足试验所需的任意电压。
选项:
A. 调压器
B. 变压器
C. 断路器
答案:
问题 87: 29. 清洗零件表面污垢的方法有( )。
选项:
A. 喷洗
B. 擦洗
C. 浸洗
D. 气相清洗
E. 超声清洗
答案:
问题 88: 30. 液压系统故障诊断方法有( )等。
选项:
A. 主观诊断法
B. 分段检查试验法
C. 浇油法
D. 精密诊断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