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概论
问题 1: 1. 王国维在《人间词语》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与这段话最切近的美论是
选项:
A. 美在形式
B. 美在关系
C. 美在生活
D. 美在距离
答案: 美在距离
问题 2: 2. 美的本质问题的核心是
选项:
A. 人的本质与美的本质之间的关系问题
B. 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的关系问题
C. 人类审美感官与世界历史的关系问题
D. 事物审美属性如何在实践中生成的问题
答案: 人的本质与美的本质之间的关系问题
问题 3: 3. 美感产生于
选项:
A. 游戏
B. 摹仿
C. 巫术
D. 社会实践
答案: 社会实践
问题 4: 4. 自然美的意蕴产生于
选项:
A. 审美价值
B. 审美范畴
C. .审美活动
D. 审美人生
答案: .审美活动
问题 5: 5.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体现的是社会美中的哪种生活形态?
选项:
A. 日常生活
B. 民俗风情
C. 节庆狂欢
D. 休闲文化
答案: 民俗风情
问题 6: 6. “世目李元礼,谡谡如劲松下风”中的“目”指的是
选项:
A. 鉴赏
B. 选择
C. 思考
D. 练习
答案: 鉴赏
问题 7: 7. 罗素把“科学美”称为是
选项:
A. 一种冷峻而严肃的美
B. 一种隐蔽的美
C. 一种理性的美
D. 一种深邃的美
答案:
问题 8: 8. 人体美是由哪些元素构成的这样一个充满生命力的意象世界?
选项:
A. 形体
B. 比例
C. 曲线
D. 色彩
答案:
问题 9: 9. 郑板桥所说的“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独画云乎哉!”其概括了艺术创造的完整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了哪两个飞跃?
选项:
A. 从“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
B. 从“胸中之竹”到“手中之竹”
C. 从“胸中之竹”到“眼中之竹”
D. 从“手中之竹”到“胸中之竹”
答案:
问题 10: 10. 美学是研究审美活动的学科,而非仅仅关注美好事物。()
选项:
答案:
问题 11: 11. 鲍姆嘉通首次提出了“美学”这一学科名称,并将其定义为“感性学”。()
选项:
答案:
问题 12: 12. 宗白华认为中国形而上学属于生命的体系,而非唯美或唯心。()
选项:
答案:
问题 13: 13. 美学研究的对象仅限于自然美,不包括社会美和艺术美。()
选项:
答案:
问题 14: 14. 离开人的生活世界而专注于语义分析,会从根本上取消美学。()
选项:
答案:
问题 15: 15. “以美育代宗教”的说法是由王国维提出的。()
选项:
答案:
问题 16: 16. 《诗论》是朱光潜先生致力于中西美学融合的重要著作之一。()
选项:
答案:
问题 17: 17. 西方美学的历史始于古希腊时期,而非1750年。()
选项:
答案:
问题 18: 18. 美学等同于美术,都是研究视觉艺术的学科。()
选项:
答案:
问题 19: 19. 现象学思潮对美学产生了深远影响,推动了现象学美学的产生。()
选项: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