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季季形考作业一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幼儿园谈话活动中教师起间接引导的作用
2.对3岁的儿童来说,说话不顺畅、重复都是正常的自然现象。
3.“早起阅读”是指幼儿识一些字可以自己阅读
4.学前儿童欣赏文学作品行为的培养主要在于培养儿童讲述的语言能力
5.听说游戏主要为了吸引幼儿愉快地参与活动,一般没有明确的语言教育目标。
6.儿童学习和掌握语言的过程是一个个性化、综合化的循序渐进的主动建构过程
7.双语学习是指的是同一个人同时学习和使用两种语言的现象。
8.儿童学习语言的基本方法是模仿
9.教师语言的规范性指的是教师应当根据不同的学生、教材或环境而运用不同的语言,即因材施教。
10.语言教育目标和语言教育内容是一一对应的
11.幼儿园讲述活动培养幼儿认真倾听的习惯和完整、连贯、清楚的表达能力,促进其独白语言的发展。
12.教师在创设谈话情境时,应多用摆设,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启发引导幼儿进入谈话话题
13.胎儿期是人的一生中语言发展最快的阶段。
14.专门的语言教育侧重提供幼儿以语言为对象的学习机会,而渗透的语言学习则给幼儿许多运用语言工具进行交流的锻炼。二者在早期儿童语言发展中同时存在,但前者更重要。
15.文学作品作为艺术品,首要的是审美价值,其次才是其他的认识价值、娱乐价值等。
16.儿童的生活是幼儿园语言教育整合的基点。
17.幼儿园语言教育内容是实现语言教育目标的手段
18.幼儿园讲述活动,对幼儿言语的目的性、独立性、创造性和连贯性,对幼儿的思维、记忆、想象等方面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19.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目标一般可分解为终期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和活动目标三个不同的层次
20.学前儿童倾听行为的培养,着重点放在对汉语语音语调的理解上。
21.大班儿童能理解并执行复杂的多重指令。
22.具体形象思维是3岁前幼儿思维的主要形式。
23.在一切动物中,唯独人类具有高度发展的语言系统
24.有效的语言学习是连接个人生活经验和社会的学习。
25.一个社会可以没有文字,但是不能没有语言。
2025年春季形考作业二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不是听说游戏语言教育目标特点的是( )。
A.具体性
B.含蓄性
C.练习性
D.直接呈现性
2.幼儿语言教育是专门研究( )儿童语言发展及教育的学科。
A.0-3岁
B.1-3岁
C.3-6岁
D.0-6岁
3.儿童正式进入语言发展期的年龄界限一般来说是( )。
A.8个月
B.1岁
C.1岁半
D.2岁
4.儿童语言中的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和系列规则是( ) 。
A.语言形式
B.语言内容
C.语言运用
D.语言操作
5.研究者将幼儿的语言发展划分为前语言期和语言发展期的标界是( )。
A.儿童开始发出声音节
B.儿童说出第一批能被理解的词
C.儿童开始与他人对话
D.儿童的读的能力开始出现
6.幼儿园创设听说游游戏情景的方式是( )。
A.用物品创设游游戏情景
B.用动作创设游游戏情景
C.用语言创设游游戏情景
D.用物品、动作、语言创设游游戏情景均可
7.幼儿园讲述活动要求幼儿使用( )来表达自己的认识,来进行交流。
A.比较规范的语言
B.比较随意语言
C.书面语言
D.文学语言
8.幼儿园的听说游戏是用游戏的方式组织的语言教育活动,其活动的目标是以培养幼儿的(? ? )为主。
A.倾听能力
B.倾听和表述能力
C.组织能力
D.活动能力
9.幼儿园谈话活动设计的基本结构一般由三个步骤组成,其中第一步骤是( )。
A.创设谈话情境,引出话题
B.围绕话题自由交谈
C.拓展谈话话题
D.总结谈话活动
10.幼儿园讲述活动的设计和组织的第一个步骤是( )。
A.感知理解讲述对象
B.运用已有经验讲述
C.引进新的讲述经验
D.巩固和迁移新的讲述经验
11.按语言编码特点,幼儿园讲述活动的类型有( )。
A.叙事性讲述和描述性讲述两种
B.说明性讲述和议论性讲述两种
C.叙事性讲述和议论性讲述两种
D.叙事性、描述性、说明性、议论性讲述四种
12.教师通过自身的规范化语言,为儿童提供语言学习的样板的方法是幼儿园语言教育的(? ?)。
A.示范模仿法
B.视、听、讲、做结合法
C.游戏法
D.表演法
13.从幼儿园谈话活动与幼儿日常交谈的话题看,二者(? ? )。
A.有区别。前者是教师设计的、固定的,后者是幼儿随意产生的、非固定的。
B.有区别。前者是幼儿随意产生的、非固定的,后者是教师设计的、固定的。
C.无区别,都是幼儿随意产生的。
D.无区别,都是教师设计的。
14.在听说游戏进入“教师引导游戏”这一环节时,教师在游戏中( )。
A.不充当角色
B.充当次要角色
C.充当或不充当角色两可
D.充当重要角色
15.在幼儿教育机构中(? ? ? ? )是对学前儿童进行语言教育的基本形式。
A.基本的语言教育活动
B.日常的语言教育活动
C.集体形式的语言教育活动
D.日常的语言教育活动
16.语言是先天遗传的,生理上正常的孩子,长大就会使用语言。
17.体态语可以脱离语言二独立完成一定的交际任务,所以它能代替语言交际的功能
18.人类的语言是分层装置的,靠组合、替换来运转。
19.听说游戏主要为了吸引幼儿愉快地参与活动,一般没有明确的语言教育目标。
20.具体形象思维是3岁前幼儿思维的主要形式。
21.幼儿的“早期阅读”的核心能力,即幼儿“早期识字”能力。
22.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的观点,语言核心操作能力是一种对语音和语义的敏感性。
23.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目标一般可分解为终期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和活动目标三个不同的层次
24.儿童语言学习系统“四范畴”理论认为儿童的语言学习和发展涉及四个相互联系的范畴,即语言规则范畴、语言内容的认知范畴、语言操作范畴和语言运用范畴。
25.专门的语言教育侧重提供幼儿以语言为对象的学习机会,而渗透的语言学习则给幼儿许多运用语言工具进行交流的锻炼。二者在早期儿童语言发展中同时存在,但前者更重要。
2025年春季期末考试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学前儿童倾听行为的培养,着重点放在对汉语语音语调的理解上。
2.一个社会可以没有文字,但是不能没有语言。
3.胎儿期是人的一生中语言发展最快的阶段。
4.“早起阅读”是指幼儿识一些字可以自己阅读
5.文学作品作为艺术品,首要的是审美价值,其次才是其他的认识价值、娱乐价值等。
6.语言教育目标和语言教育内容是一一对应的
7.儿童的生活是幼儿园语言教育整合的基点。
8.幼儿园讲述活动培养幼儿认真倾听的习惯和完整、连贯、清楚的表达能力,促进其独白语言的发展。
9.学前儿童期是语言可塑性最大的时期。
10.对3岁的儿童来说,说话不顺畅、重复都是正常的自然现象。
1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是我国幼儿教育的法规性文件,它是2000年颁布的
12.幼儿园语言教育内容是实现语言教育目标的手段
13.在谈话活动中,教师不能忘记自己组织者的身份,要直接对孩子的语言进行指导。
14.语言是先天遗传的,生理上正常的孩子,长大就会使用语言。
15.幼儿的“早期阅读”的核心能力,即幼儿“早期识字”能力。
16.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目标一般可分解为终期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和活动目标三个不同的层次
17.学前儿童教育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可以说,凡是有语言参与的活动都可以用来对儿童进行语言教育。
18.学前儿童欣赏文学作品行为的培养主要在于培养儿童讲述的语言能力
19.小班儿童能理解多重指令。
20.幼儿园讲述活动,对幼儿言语的目的性、独立性、创造性和连贯性,对幼儿的思维、记忆、想象等方面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21.幼儿园谈话活动中教师起间接引导的作用
22.处于单词句阶段的儿童的言语听觉与言语动觉之间已能协调活动
23.听说游戏主要为了吸引幼儿愉快地参与活动,一般没有明确的语言教育目标。
24.掌握倾听主要内容、连接上下文意思的倾听就是辨析性倾听
25.教师在创设谈话情境时,应多用摆设,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启发引导幼儿进入谈话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