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考任务一
考核任务形式:专题讨论
考核内容样例:
讨论主题:如何实现政治与行政的协调?(30分)
1
要求:
1.认真研读教材第1章至第6章的内容。
2.组成3—10人的学习小组完成本次任务。
3.采取个人事先准备与集体讨论相结合的方式,采取网上非实时跟帖的形式,由小组长发起第一个跟帖表明组长身份并组织完成讨论的全过程。
4.每一位学习者都要联系实际准备个人讨论提纲(包括联系实际的例子和个人准备的提纲,不少于500字),个人讨论提纲占此次讨论总成绩的60%,由学习者自己跟帖提交。
5.每个小组讨论完成后,形成不少于300字的小组意见,小组意见占此次讨论总成绩的40%,由小组长跟帖提交。
6.教师根据每一位学习者的提纲以及小组讨论后形成的小组意见给每一位学习者评分,举例必须联系实际,所举实例应能够证明其观点。
操作提示:
(1)学习小组由辅导教师通过论坛发帖的形式进行划分;
(2)各小组成员到相应的分组帖子下进行跟帖讨论;
(3)辅导教师结合小组讨论情况对每位同学的发帖进行打分。
形考任务二
考核任务形式:阶段性学习测验
题型:小论文题。
样题:以“Y理论”为主题,撰写一篇小论文。(20分)
要求:
1.认真研读教材第7章至第13章的内容。
2.请在所列主题的选题范围内自拟题目(无标题或标题与主题一致,扣2分)。
3.运用西方行政学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任选角度和方向进行阐述。
4.论文需要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分析与论证。
5.不得抄袭,如需引用或借鉴他人成果,请用尾注标明。
6.字数不得少于1000字。
形考任务三
学习活动(一)阶段性学习测验(必选,30分)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下列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1.德鲁克的目标管理理论的核心宗旨是( )。
A.结果导向的管理
B.压制的管理
C.集权的管理
D.自我控制的管理
2.西蒙批判传统行政学由于研究方法的问题所能得出的只是一些行政谚语,为此,他主张只有提出新的研究方法才能建立真正的行政原则,西蒙所运用的新的研究方法是( )。
A.政治-行政二分
B.事实-价值二分
C.主观-客观二分
D.理性-感性二分
3.怀特认为,( )行政组织体制的特征是多数的行政官员均系民选,有任期限制,体现民治,行政官员向民众负责。
A.集权型
B.合法型
C.自治型
D.有效型
4.在泰勒看来,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 )。
A.提高工人的薪酬待遇
B.降低工厂经营的成本
C.提升工人的操作技能
D.提高劳动生产率
5.古德诺发现,美国政府体制得以顺利运行所必不可少的“适度控制”和“必要行政集权”皆来自于一种法定体制外的调节功能,即( )。
A.市场
B.政党
C.舆论
D.监督
6.奎德认为,执行分析主要考虑的是政策实施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因素,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 )。
A.政治
B.组织
C.环境
D.人
7.新公共行政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A.弗雷德里克森
B.奎德
C.法约克
D.布坎南
8.里格斯认为,人类历史上存在的基本社会形态不包括( )。
A.原始社会
B.传统农业社会
C.过渡社会
D.现代工业化社会
9.在古利克看来,政府活动的必要性是由于( )。
A.志愿失灵
B.市场失败
C.社会需要
D.政府本能
10.泰勒认为,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关键在于( )。
A.实行标准化原理
B.为工作挑选“第一流的工人”
C.实行刺激性的工资报酬制度
D.实行职能工长制
11.在林德布洛姆看来,决策的渐进性是由现行计划的( )所决定的。
A.渐进性
B.局限性
C.稳定性
D.连续性
12.在Y理论看来,人在工作中运用智力、体力,正如游戏或休息一样自然,人可以自我指挥和自我监督,最有意义的奖励是( )。
A.物质奖励
B.自我实现的需要得到满足
C.精神奖励
D.名誉和声望
13.古利克将行政机关所具有的行政职能总结为POSDCORB,其中不包括( )。
A.计划
B.预算
C.控制
D.报告
14.在沃尔多看来,强调组织的生存和发展的组织理论是( )。
A.传统组织理论
B.新传统组织理论
C.现代组织理论
D.后现代组织理论
15.在巴纳德看来,组织的实质是( )。
A.人的行为
B.物质
C.技术
D.环境
16.在维尔达夫斯基看来,多数实际的预算可能都是发生在( )之间的一个边缘过渡地带。
A.政治与行政
B.政治与效率
C.政治与经济
D.政治与生态
17.德鲁克基于目标管理理论提出的在政府机构中广泛运用的理论是( )。
A.公共选择理论
B.公共服务机构管理理论
C.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理论
D.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18.下列不属于里格斯所提出的三大行政模式的是( )。
A.集权型行政模式
B.融合型行政模式
C.衍射型行政模式
D.棱柱型行政模式
19.威尔达夫斯基在西方行政学的发展历史上率先深刻揭示了预算的( )本质。
A.财政
B.社会
C.经济
D.政治
20.麦格雷戈提出的,建立在对人的特性和人的行为动机具有更为恰当的认识基础上的人事管理新理论是( )。
A.X理论
B.Y理论
C.超Y理论
D.Z理论
二、 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在下列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多选、少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21.西蒙认为,个人在参加组织而成为组织成员之后,在组织成员的地位上所作的有关组织的决定受组织影响,这种组织影响力的表现包括( )。
A.凝聚
B.权威
C.沟通
D.组织认同
22.( )是影响公共行政最主要的生态因素。
A.生产工具
B.社会经济机制
C.生产力发展水平
D.社会政治关系
23.在布坎南看来,导致政府政策低效的原因包括( )。
A.缺乏科学的决策程序和方法
B.政治家受经济人动机驱使对共同利益的理解发生偏差
C.政治家依据自己获得信息和个人效用最大化原则进行决策
D.外部缺乏制约政府行为方式的约束机制
24.法约尔所提出的管理五要素包括( )协调、控制。
A.计划
B.组织
C.决策
D.指挥
25.在奎德看来,与政策分析密切相关的政治因素主要表现为( )。
A.政治可行性
B.政治回应性
C.谁是真正的委托人
D.效率与民主
26.韦伯根据权威合法化的方式,对组织类型进行了区分,主要包括( )。
A.正式组织
B.合理化—合法化组织
C.神秘化组织
D.传统组织
27.里格斯认为,影响一个国家公共行政的生态要素多种多样,其中最主要的包括( )。
A.经济要素
B.社会要素
C.沟通网络
D.符号系统
28.怀特认为败坏官纪的因素包括( )。
A.缺乏奖励
B.惩罚无度
C.损失创制权
D.疏略社交生活
29.下列属于Y理论的基本内容的是( )。
A.人们并不是天生就厌恶工作
B.在适当的条件下,人们不仅能够学会接受责任,而且能够学会主动承担责任
C.对目标的参与是同获得成就的报酬直接相关的
D.人们对于自己所参与制定的目标,能够实行自我指挥和自我控制
30.新公共行政学强调以( )观念为基础设计出一种新的组织制度,以增进社会公平实现的可能性。
A.组织
B.伦理
C.民主
D.政治互动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下列各题,你认为正确的,请在题后的括号选择“对”,错的选择“错”)
31.古德诺关于“行政是国家意志的表达,政治是国家意志的执行”以及如何实现二者协调的创见对其后行政学的独立研究颇有贡献。( )
32.按照巴纳德对权威的定义,一个命令是否有权威是取决于“权威者”或发命令的人,而不是接受命令的人。( )
33.在有限理性决策理论中,西蒙主张用“行政人”假设取代“经济人”假设,提出“令人满意的”决策准则取代“最优化”的决策准则。( )
34.沃尔多把组织理论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传统组织理论时期,第二阶段称之为新传统组织理论时期,最后一个阶段称之为现代组织理论时期。?
35.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行政学首先在德国产生,然后迅速扩及西方各国。( )
36.在西方行政学史中,沃尔多本人与其说是一个创造性的理论家,倒不如说是一个评论家和批评家或是一个综合家。
37.在我国,对行政学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行政学从根本上来说实属“舶来品”。( )
38.在沃尔多看来,当时公共行政的中心问题是官僚制与民主之间的潜在冲突,而二者的冲突又是不可调和的。
39.麦格雷戈的人事管理理论是其基于对传统X理论合理内核的扬弃而提出的以注重发挥人的才干和热情、重视人的行为、尊重人格为特征的Y理论。( )
40.1958年,新公共行政学高举社会公平的旗帜应运而生,它倡导关注意义和价值、着重建立规范理论,以期促使未来人类社会绽放出一线曙光。
41.里格斯将介于传统农业社会和现代工业社会之间的过渡社会公共行政的基本模式称之为“衍射型行政模式”。
42.新公共行政学主张公共行政的使命是对影响和削弱社会公平、出色管理、经济和有效率的各种因素和组织结构进行变革。( )
43.西蒙认为,程序化决策就是当面对重复出现的例行性的组织活动,建立一定的程序,当此类活动重复出现并予以应用,不必每次都作新的决策。( )
44.林德布洛姆认为,政策分析之所以不能进行理性化的周密分析,而要采用渐进分析,是因为决策与政策的制定必然要受到政治、经济条件和现行计划的制约。( )
45.在奎德看来,政策分析人员在整个政策分析的全过程始终应当将效率问题放在政策分析的首要位置。( )
46.在西蒙看来,政策问题与行政问题都包含价值与事实两种因素,但就政策问题而言,事实因素占据着重要地位,而对于行政问题而言,价值因素在其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
47.古德诺对政治与行政“二分法”表现出的兴趣,主要已不是在于政治与行政的协调,而是在于二者的分离。( )
48.在威尔逊看来,政治不同于行政,“行政是‘在重大而且普遍性的事项’方面的国家活动,而政治是‘国家在个别和细微事项方面的活动’”。( )
49.巴纳德认为,组织成员对组织共同目标的理解可以分为协作性理解和个人性理解。( )
50.里格斯基于对不同社会形态国家的社会经济结构及文化、历史与公共行政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行比较研究,进而创立了行政生态学这个重要的行政学分支学科。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如果你是以附件形式提交的答案,请在答题输入框中输入“见附件”)
51.简述威尔逊的政治-行政二分法。
52.简述古德诺是如何进一步阐释政治-行政二分法的?
53.在奎德看来,政策分析的必要性有哪些?
54.简述布坎南对政府失败及其根源的分析。
形考任务四
考核任务形式:阶段性学习测验
题型:小论文题。
样题:以“政府绩效与公众信任”为主题,撰写一篇小论文。(20分)
要求:
1.认真研读教材第19章至结语的内容。
2.请在所列主题的选题范围内自拟题目(无标题或标题与主题一致,扣2分)。
3.运用西方行政学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任选角度和方向进行阐述。
4.论文需要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分析与论证。
5.不得抄袭,如需引用或借鉴他人成果,请用尾注标明。
6.字数不得少于1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