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考任务一
考核任务形式:专题讨论
考核内容样例:
讨论主题:如何实现政治与行政的协调?(30分)
1
要求:
1.认真研读教材第1章至第6章的内容。
2.组成3—10人的学习小组完成本次任务。
3.采取个人事先准备与集体讨论相结合的方式,采取网上非实时跟帖的形式,由小组长发起第一个跟帖表明组长身份并组织完成讨论的全过程。
4.每一位学习者都要联系实际准备个人讨论提纲(包括联系实际的例子和个人准备的提纲,不少于500字),个人讨论提纲占此次讨论总成绩的60%,由学习者自己跟帖提交。
5.每个小组讨论完成后,形成不少于300字的小组意见,小组意见占此次讨论总成绩的40%,由小组长跟帖提交。
6.教师根据每一位学习者的提纲以及小组讨论后形成的小组意见给每一位学习者评分,举例必须联系实际,所举实例应能够证明其观点。
操作提示:
(1)学习小组由辅导教师通过论坛发帖的形式进行划分;
(2)各小组成员到相应的分组帖子下进行跟帖讨论;
(3)辅导教师结合小组讨论情况对每位同学的发帖进行打分。
形考任务二
考核任务形式:阶段性学习测验
题型:小论文题。
样题:以“Y理论”为主题,撰写一篇小论文。(20分)
要求:
1.认真研读教材第7章至第13章的内容。
2.请在所列主题的选题范围内自拟题目(无标题或标题与主题一致,扣2分)。
3.运用西方行政学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任选角度和方向进行阐述。
4.论文需要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分析与论证。
5.不得抄袭,如需引用或借鉴他人成果,请用尾注标明。
6.字数不得少于1000字。
形考任务三
学习活动(一)阶段性学习测验(必选,30分)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下列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1.西蒙认为,受制于知识的不完备、预见未来的困难性以及备选行为范围的有限性等因素,决策者往往是有限理性,因而所采用的决策原则是( )。
A.令人满意原则
B.最优化原则
C.公平原则
D.效率原则
2.里格斯认为,人类历史上存在的基本社会形态不包括( )。
A.原始社会
B.传统农业社会
C.过渡社会
D.现代工业化社会
3.在巴纳德的组织平衡论中,组织的生存和发展是组织的最终目的,达到这一目的的关键在于使组织成员获得( )的平衡。
A.成本与收益
B.贡献与诱因
C.对内与对外
D.公平与效率
4.被视为世界各国公认的第一本大学行政学教科书的著作是怀特所撰写的( )。
A.《行政学导论》
B.《近代公共行政的趋势》
C.《联邦主义者》
D.《外国公务员制度》
5.在古利克看来,政府活动的必要性是由于( )。
A.志愿失灵
B.市场失败
C.社会需要
D.政府本能
6.下列不属于里格斯所提出的三大行政模式的是( )。
A.集权型行政模式
B.融合型行政模式
C.衍射型行政模式
D.棱柱型行政模式
7.“神秘化组织”行使权威的方式是基于( ),它以对个人的崇拜、迷信为基础。
A.先例
B.领导者个人的人格
C.组织内部的规则
D.惯例
8.韦伯认为,“理想官僚制”对应的组织类型是( )。
A.神秘化组织
B.传统组织
C.合理化-合法化组织
D.网络组织
9.古德诺认为,政治与行政的协调的基础是政治必须对行政取得某种形式的( )。
A.规制
B.管理
C.控制
D.统治
10.新公共行政学的效率观指的是( )。
A.机械性效率
B.技术性效率
C.生产性效率
D.社会性效率
11.由林德布洛姆提出的,实际上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许多国家行政决策基本模式的是( )。
A.理性决策模式
B.有限理性决策模式
C.激进决策模式
D.渐进决策模式
12.从思想渊源上看,德国行政学者斯坦因的行政研究对威尔逊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以( )为基础,规定了行政研究的任务,建构了行政研究的体系。
A.国家有机体
B.社会有机体
C.经济有机体
D.政治有机体
13.怀特指出,在行政协调过程中,( )的裁定就是最后的决定。
A.行政首长
B.顶头上司
C.最高长官
D.直接领导
14.在奎德看来,政策分析的必要性不包括( )。
A.可以避免的决策失误
B.外部环境的复杂性
C.难以避免的决策失误
D.决策机构的低效
15.被里格斯定义为研究“自然以及人类文化环境与公共政策运行之间的相互影响情形”的学说是( )。
A.行政生态学
B.社会系统学
C.新公共行政学
D.公共政策学
16.麦格雷戈提出的,建立在对人的特性和人的行为动机具有更为恰当的认识基础上的人事管理新理论是( )。
A.X理论
B.Y理论
C.超Y理论
D.Z理论
17.目标管理的三阶段不包括( )。
A.制定目标
B.反馈与总结
C.实现目标
D.对成果的检查和评价
18.行政学产生的标志是曾任美国第28届总统的伍德罗?威尔逊于1887年在《政治学季刊》上发表的文章( )。
A.《政府论》
B.《政治与行政》
C.《社会和经济组织的理论》
D.《行政学研究》
19.在巴纳德看来,组织的实质是( )。
A.人的行为
B.物质
C.技术
D.环境
20.德鲁克的目标管理理论的核心宗旨是( )。
A.结果导向的管理
B.压制的管理
C.集权的管理
D.自我控制的管理
二、 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在下列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多选、少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21.新公共行政学强调以( )观念为基础设计出一种新的组织制度,以增进社会公平实现的可能性。
A.组织
B.伦理
C.民主
D.政治互动
22.在古利克看来,行政改革应当遵循的指导原则包括( )。
A.相关的工作应该作为一个单元来完成
B.部门领导的权力与其责任应该相称
C.每一种职能的责任都应该归属于一个具体明确的官员
D.所有的机构应该合并成一些部门
23.下列属于古利克所提出的组织控制与协调机制的是( )。
A.坚持统一领导
B.权威的机构
C.思想或目的的单一性
D.畅通信息沟通渠道
24.威尔逊提出,行政学研究的目标包括( )。
A.弄清楚政府能够适当且成功地承担哪些任务
B.弄清楚政府的权力范围
C.弄清楚政府怎样才能够以尽可能高的效率完成行政任务
D.弄清楚政府怎样才能够以尽可能少的金钱或人力上的消耗完成行政任务
25.在公共服务机构管理理论中,德鲁克认为,政府机构为了真正体现“服务机构应有出色的工作”,需要采取实际的步骤,这些步骤概述了政府机构目标管理过程的哪些环节?( )
A.目标制定
B.目标评估
C.目标分解
D.目标实施
26.在奎德看来,与政策分析密切相关的政治因素主要表现为( )。
A.政治可行性
B.政治回应性
C.谁是真正的委托人
D.效率与民主
27.布坎南认为,导致政府机构工作低效率的原因包括( )。
A.目标不明确
B.缺乏竞争机制
C.缺乏降低成本的激励机制
D.政府机构自我膨胀
28.在林德布洛姆看来,渐进决策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 )。
A.积小变为大变原则
B.按部就班原则
C.平稳过渡原则
D.稳中求变原则
29.泰勒主张实行刺激性的工资报酬制度,在该制度下,工资支付的依据不包括( )。
A.工人的教育水平
B.工人的实际工作表现
C.工作类别
D.工人的资历
30.在西蒙看来,沟通的程序包括( )。
A.上行
B.下行
C.并行
D.平行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下列各题,你认为正确的,请在题后的括号选择“对”,错的选择“错”)
31.新公共行政学派鲜明主张社会科学家应该以其专业知识和才能从事价值判断,他们强调批判理论、道德哲学对行政学研究的意义。因此,他们推崇后逻辑实证主义哲学的思辨方法,将价值理论放在优先考虑的地位。
32.在威尔达夫斯基看来,“预算是政府的生命线,是政府做什么或者打算做什么的财政反映。” ( )
33.在官僚制的人事行政制度中,人员晋升的根据是看其是谁以及有什么关系,而不是人员工作成绩的大小和资历的深浅。( )
34.新公共行政学主张公共行政的使命是对影响和削弱社会公平、出色管理、经济和有效率的各种因素和组织结构进行变革。( )
35.怀特指出良好官纪的主要标志是良好的人际关系、领导关心下属和重视让下属民主参与有关决策。( )
36.在巴纳德看来,非正式组织与正式组织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非正式组织为正式组织的产生创造条件;当正式组织产生后,正式组织创造出非正式组织并且需要非正式组织。( )
37.麦格雷戈的人事管理理论是其基于对传统X理论合理内核的扬弃而提出的以注重发挥人的才干和热情、重视人的行为、尊重人格为特征的Y理论。( )
38.目标管理有别于传统的管理方式,强调的不是自上而下的控制与监督,也不注重下层完成任务的过程和具体手段,而是立足于部下的自我控制,并且以达到目标的好坏、优劣作为考核、评估的标准。
39.在沃尔多看来,当时公共行政的中心问题是官僚制与民主之间的潜在冲突,而二者的冲突又是不可调和的。
40.怀特在19世纪20年代便从经济环境和政治环境、客观社会环境以及科技环境等诸方面对行政环境之于行政管理的重要影响作了较为深入、系统的探讨。( )
41.从维尔达夫斯基对预算概念的阐释中,我们不难发现,他更倾向把预算过程当作经济背景下的一种人类行为现象来谈论。( )
42.奎德认为,政策分析的本质不仅是要考虑应该干什么,而且更要首先考虑应该怎么办。
43.所谓公共选择是指市场的集体选择,实际上就是政府选择。
44.泰勒所谓的第一流的工人是适合于其工作而又愿意努力干的人。( )
45.目标管理以X理论的观点看待组织成员,即不相信组织成员能够制定目标并且承担实现目标的责任,认为人生性懒惰、不追求上进、没有自制能力。
46.维尔达夫斯基提出,对预算及其改革的研究只需要着重改革实践的讨论,不需要注意理论上的探索分析。( )
47.正如奎德所言,政策分析的目的在于寻求既出色又节省地完成任务的方法。( )
48.韦伯认为,在传统组织中,行使权威的基础是组织内部的各种规则,人们对权威的服从是由于有了依法建立的等级体系。( )
49.在法约尔看来,无论对哪项工作而言,一个下属人员只应该接受一个领导的命令,这就是“统一领导”原则。( )
50.林德布洛姆认为,政策分析之所以不能进行理性化的周密分析,而要采用渐进分析,是因为决策与政策的制定必然要受到政治、经济条件和现行计划的制约。( )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如果你是以附件形式提交的答案,请在答题输入框中输入“见附件”)
51.沃尔多是怎样批评传统行政学?
52.简述威尔逊的政治-行政二分法。
53.在巴纳德看来,非正式组织的积极功能是什么?
54.在奎德看来,政策分析的必要性有哪些?
形考任务四
考核任务形式:阶段性学习测验
题型:小论文题。
样题:以“政府绩效与公众信任”为主题,撰写一篇小论文。(20分)
要求:
1.认真研读教材第19章至结语的内容。
2.请在所列主题的选题范围内自拟题目(无标题或标题与主题一致,扣2分)。
3.运用西方行政学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任选角度和方向进行阐述。
4.论文需要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分析与论证。
5.不得抄袭,如需引用或借鉴他人成果,请用尾注标明。
6.字数不得少于1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