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留言 注册 登录
热门搜索:形考答案免费答案奥鹏答案

新疆开放大学2025年春学期《人体解剖生理学》形考任务【标准答案】

Time2025-05-10Hits浏览量: 8
国开,电大,各省平台学习详情请咨询请添加QQ : 103092222或微信: xyzlfx100

形考任务1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关于化学性突触,错误的是( )。

A.由突触前成分、突触后成分和突触间隙组成

B.突触前成分内含突触小泡和线粒体

C.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

D.突触前膜上有特异性神经递质的受体

E.突触间隙是位于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之间的狭小间隙


2.细胞一次兴奋后,兴奋性最低的是( )。

A.绝对不应期

B.相对不应期

C.超常期

D.低常期

E.静息期


3.关于运动系统的描述,错误的是( )。

A.骨由骨板、骨膜和骨髓构成

B.老人骨的无机质增多,有机质衰老,骨质变脆

C.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

D.成人全身骨共有206块

E.每块骨是一个器官,具有一定的形态和功能


4.关于膝关节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为人体内最复杂的关节

B.由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髌骨构成

C.关节腔内有膝交叉韧带

D.关节腔内垫有内、外侧半月板

E.膝关节只可作屈、伸运动


5.关于易化扩散的特点,错误的是( )。

A.顺浓度差转运

B.不耗能

C.结构特异性

D.不变性

E.竞争性抑制


6.生物体内环境稳态是指( )。

A.细胞外液理化因素保持不变

B.细胞内液理化因素不变

C.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相对恒定

D.细胞内液理化性质相对恒定

E.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理化性质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7.关于人体的标准姿势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身体直立

B.两眼向正前方平视

C.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

D.手掌向前,足尖向前

E.两足分开与肩同宽


8.关于前和后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近身体腹面者为前

B.近身体腹面者为腹侧

C.近身体背面者为后

D.近身体背面者为背侧

E.近皮肤者为前,远者为后


9.关于躯干骨及其连结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躯干骨由椎骨、胸骨和肋组成

B.椎骨之间借椎间盘、韧带和关节相连结

C.椎间盘位于相邻的两个椎体之间,盘的中央部为纤维环

D.椎间盘既牢固连结椎体,又有弹性,可缓冲压力和震动

E.12块胸椎、1块胸骨和12对肋借骨连结形成胸廓


10.以下概念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引起机体发生一定反应的外在环境条件的变化,称为刺激

B.刺激引起机体的变化,称为反应

C.组织细胞对刺激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称为兴奋性

D.将组织细胞受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的现象,称为兴奋

E.对刺激能产生动作电位的组织,称为可兴奋组织


11.骨可依外形分为4类,其中不包括( )。

A.短骨

B.长骨

C.扁骨

D.不规则骨

E.三角骨


12.人体肌肉分为四部分,其中不包括( )。

A.躯干肌

B.头肌

C.上肢肌

D.下肢肌

E.颈肌


13.关于骨连结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骨连结可分为直接连结和间接连结

B.直接的连结是骨与骨之间借纤维结缔组织、软骨或骨直接相连

C.间接的连结即滑膜关节

D.滑膜关节骨与骨的相对面之间有间隙

E.滑膜关节活动度小


14.以下关于微绒毛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光镜下清晰可见

B.电镜下可见其表面为细胞膜,内有微管

C.微绒毛能向某一方向规律摆动

D.微绒毛之间以紧密连接相连

E.微绒毛与细胞的吸收机能有关


15.神经—骨骼肌接头处兴奋传递的递质是( )。

A.乙酰胆碱

B.肾上腺素

C.钙离子

D.多巴胺

E.肽类


16.刚能引起组织细胞产生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 )。

A.阈值

B.阈刺激

C.阈下刺激

D.阈电位

E.有效刺激


17.关于负反馈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对控制部分的活动产生抑制作用

B.?使控制部分的活动增强

C.负反馈普遍存在于机体调节过程中

D.它是维持机体与外环境协调的重要控制机制

E.它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控制机制


18.按前后方向,将人体纵向分成左、右两部分的切面,称为( )。

A.矢状面

B.冠状面

C.水平面

D.矢状轴

E.垂直轴


19.细胞膜去极化所能达到的可引发动作电位的膜电位临界值,称为( )。

A.局部电位

B.阈电位

C.膜电位

D.传导电位

E.兴奋性电位


20.上皮组织的特点,不包括( )。

A.包括被覆上皮和腺上皮

B.分布于体表及有腔器官的腔面

C.含丰富血管、神经

D.具有保护作用

E.有些具有感觉功能


21.当运动神经兴奋,神经冲动传到轴突末梢时,接头前膜开放的的电压依从性通道是( )。点击相关知识点 

  

  相关知识点:当运动神经兴奋,神经冲动传到轴突末梢时,接头前膜的电压依从性Ca2+通道开放,使轴突末梢膜对Ca2+的通透性增加,Ca2+顺电化学梯度由细胞外进入膜内,膜内的Ca2+浓度增高,触发囊泡向接头前膜移动,并与接头前膜发生融合后破裂;囊泡内的ACh以出胞的方式释放到接头间隙,ACh与终板膜上的特异性受体(N受体)相结合,使通道开放。这种通道可允许Na+、K+和少量的Ca2+通过细胞膜,主要是Na+内流、少量K+外流,结果是膜内电位绝对值减小,即出现膜的去极化。由于这一电位变化产生在终板膜上,因此称之为终板电位。终板电位属于局部电位,具有局部电位的特点,即具有等级性。终板电位的大小与ACh释放量有关,递质释放量多,产生的终板电位就大;递质释放量少,终板电位就小。终板电位可发生总和,并向周围肌细胞膜扩布。当终板电位达到阈电位时,爆发动作电位,使肌细胞兴奋。

 {图} 图-神经—骨骼肌接头兴奋传递过程示意图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cript>

A.Ca2+

B.?K+

C.Na+

D.Cl-

E.Mg2+


22.关于肩关节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由肩胛骨的关节盂和肱骨头构成

B.关节头大

C.关节窝大

D.关节囊松驰

E.肩关节运动灵活


23.下图箭头所指部位的结构名称是( )。

 

?

 

{图}

A.骨密质

B.骨松质

C.骨髓

D.骨膜

E.骺线


24.在突触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突触是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的特化的细胞连接

B.突触也指神经元与肌细胞、腺细胞等之间的特化的细胞连接

C.突触分电突触和化学性突触两类

D.化学性突触由突触前成分、突触间隙和突触后成分组成

E.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上均具有神经递质的受体


25.细胞受刺激时在静息电位基础上产生的可传播的电位变化,称为( )。

A.阈电位

B.后电位

C.去极化

D.静息电位

E.动作电位


26.以下关于细胞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细胞的大小和形态固定不变

B.人体由多种细胞构成,它们具有不同的形态结构和特定功能

C.人体的细胞形态各异,以适应机体的各种特定功能

D.人体的细胞大小不等,有些细胞可随功能的变化而变化

E.人体细胞均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构成


27.脂溶性物质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扩散的现象,称为( )。

A.入胞作用

B.易化扩散

C.出胞作用

D.单纯扩散

E.主动转运


28.关于主动转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外被转运物质浓度一般低于胞内浓度及电压梯度

B.通过有酶活性的运输蛋白(泵),消耗能量进入细胞

C.?转运物质为小分子物质(如钾,钙,钠离子,氨基酸等分子或离子)

D.转运物质为小分子物质(如O2,CO2 K+,Na+,Cl-,)

E.细胞膜须主动分解ATP,供应能量


29.骨骼肌纤维三联体的结构是( )。

A.由一条横小管与两侧的终池构成

B.由两条横小管及其中间的终池构成

C.由两条纵小管及其中间的终池构成

D.由一条横小管与一侧的终池构成

E.由三条横小管组成


30.通常将细胞静息状态下膜内为负、膜外为正的状态,称为( )。

A.极化

B.去极化

C.超极化

D.反极化

E.复极化


形考任务2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关于血液凝固的叙述,错误的是( )。点击相关知识点

  

  相关知识点:血液凝固是指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简称血凝。血凝的本质是血浆中的可溶性纤维蛋白原转变为不溶性的纤维蛋白,它们交织成网,并将血细胞和血液的其他成分网罗其中,形成血凝块。

 

  凝血过程可分为三个基本步骤:凝血酶原酶复合物的形成;凝血酶原的激活;纤维蛋白的生成。

 

{图}

 凝血过程的三个基本步骤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cript>

A.血液凝固是指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

B.血凝的本质是血浆中的可溶性纤维蛋白原转变为不溶性的纤维蛋白

C.凝血过程第一步是凝血酶原酶复合物的形成

D.凝血过程可分为三个基本步骤

E.凝血过程第三步是凝血酶原的激活


2.生理情况下,血液中调节呼吸的最重要的物质是( )。

A.O2

B.CO2

C.CO

D.Hb

E.NaHCO


3.影响正常舒张压的主要因素是( )。

A.大动脉管壁的弹性

B.心输出量

C.血管长度

D.血液黏滞度

E.外周阻力


4.心血管系统的组成,不包括( )。

A.心

B.动脉

C.静脉

D.毛细血管

E.胸导管


5.关于血浆蛋白的主要生理功能,错误的叙述是( )。

A.形成血浆晶体渗透压

B.运输功能

C.具有免疫防御功能

D.参与生理止血

E.营养功能


6.最常见的非常重要的防御性呼吸反射是( )。

A.咳嗽反射

B.颈动脉体反射

C.主动脉弓反射

D.喷嚔反射

E.肺扩张反射


7.动脉血压形成的前提是( )。

A.血管内有充足的血液充盈

B.心室收缩射血

C.外周阻力

D.大动脉的弹性扩张和回缩

E.心室舒张充盈


8.最强的缩血管活性物质是( )。

A.血管紧张素原

B.肾素

C.醛固酮

D.血管紧张素I

E.血管紧张素II


9.参与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细胞是( )。

A.中性粒细胞

B.嗜酸性粒细胞

C.嗜碱性粒细胞

D.淋巴细胞

E.血小板


10.右心室的入口是( )。

A.冠状窦口

B.左房室口

C.右房室口

D.下腔静脉口

E.上腔静脉口


11.我国的健康青年人在安静时的收缩压为( )。

A.60~80 mmHg

B.70~90 mmHg

C.80~100 mmHg

D.90~110 mmHg

E.100~120 mmHg


12.基本呼吸节律产生于( )。

A.脊髓

B.延髓

C.脑桥

D.间脑

E.大脑皮层


13.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所构成的一个机械活动周期,称为( )。

A.心动周期

B.每搏输出量

C.每分输出量

D.心指数

E.心率


14.关于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止血栓的溶解依赖于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简称纤溶系统

B.纤维蛋白被分解液化的过程称为纤维蛋白溶解,简称纤溶

C.纤溶的基本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

D.纤溶的基本过程包括纤溶酶原的激活和纤维蛋白及纤维蛋白原的降解

E.纤溶系统包括纤维蛋白溶解酶原、纤溶酶、纤溶酶原激活物三种成分


15.关于血液凝固的叙述,错误的是( )。点击相关知识点

  

  相关知识点:相关知识点:血浆与组织中直接参与血液凝固的物质,称为凝血因子。目前,已知的凝血因子主要有14种。

 

  其中,Ca2+ 作为一个重要的凝血因子,参与凝血过程的多个环节。

 

{图}

 凝血过程的示意图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cript>

A.血液凝固是指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

B.血凝的本质是血浆中的可溶性纤维蛋白原转变为不溶性的纤维蛋白

C.凝血过程第一步是凝血酶原酶复合物的形成

D.凝血过程可分为三个基本步骤

E.凝血过程第三步是凝血酶原的激活


16.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的气体交换为( )。

A.肺通气

B.外呼吸

C.内呼吸

D.组织液生成

E.组织液回流


17.某女,患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血常规检查显著增多的是( )。

A.红细胞

B.血小板

C.嗜酸性粒细胞

D.单核细胞

E.中性粒细胞


18.心交感兴奋时( )。

A.其末梢释放乙酰胆碱

B.心率减慢

C.心脏收缩力减弱

D.心脏传导减慢

E.心脏产生正性变时、变力、变传导作用


19.影响动脉血压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

A.搏出量

B.心率

C.外周阻力

D.大动脉管壁的可扩张性和弹性

E.心动周期


20.观察气管与支气管解剖结构模式图,数字②标注部位的结构名称是( )。

 

{图}

A.气管

B.左主支气管

C.右主支气管

D.细支气管

E.气管软骨


21.缺氧对呼吸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低O2直接兴奋延髓呼吸中枢

B.低O2对呼吸中枢的直接作用是兴奋

C.严重缺氧时,呼吸加强

D.轻度氧气时呼吸加强、通气量增加

E.主要通过中枢化学感觉器


22.肺活量等于( )。

A.潮气量与补呼气量之和

B.潮气量与补吸气量之和

C.潮气量与补吸气量和补呼气量之和

D.潮气量与余气量之和

E.肺容量与补吸气量之差


23.CO2对呼吸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哪条途径实现的( )。

A.颈动脉体

B.主动脉体

C.中枢化学感受器

D.直接作用于呼吸中枢

E.牵张感受器


24.参与凝血过程的多个环节的重要凝血因子是( )。

A.Ca2+

B.纤维蛋白酶原

C.接触因子

D.凝血酶原

E.组织因子


25.关于肺的位置和形态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位于胸膜腔中

B.右肺宽短,左肺窄长

C.肺有一尖、一底、两面和三缘

D.纵隔面中央为肺门

E.肺位于纵隔两侧


26.支气管树的终末部分为( )。

A.肺泡管

B.肺泡囊

C.肺泡

D.呼吸性细支气管

E.细支气管


27.关于心率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每分钟心搏的次数称为心率

B.正常成年人在安静状态下的心率平均约60次/min

C.心率可因年龄、性别和不同生理状态而异

D.经常进行体育锻炼或从事体力劳动的人的心率较慢

E.心率在运动或情绪激动时较快;妇女怀孕时心率也较快


28.红细胞生成的原料是( )。

A.蛋白质和铁

B.蛋白质和钙

C.蛋白质和锌

D.蛋白质和叶酸

E.维生素B12和叶酸


29.关于呼吸系统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

B.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等器官

C.一般把鼻、咽和喉称为上呼吸道

D.气管、支气管及分支称为下呼吸道

E.肺由肺内的各级支气管、血管及淋巴管组成


30.支气管哮喘时,与何处平滑肌发生痉挛有关( )。

A.支气管和小支气管

B.小支气管和细支气管

C.细支气管和终末细支气管

D.呼吸性细支气管和肺泡管

E.终末细支气管和呼吸性细支气管


31.淋巴系统的组成,包括( )。

A.淋巴管道、淋巴器官和淋巴组织

B.毛细淋巴管、淋巴管、淋巴干和淋巴导管

C.淋巴管、淋巴结和脾

D.淋巴管道、淋巴器官和脾

E.淋巴管、淋巴干和淋巴结


32.每分输出量指的是( )。

A.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量

B.两侧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量

C.一侧心室每次收缩所射出的血液量

D.两侧心室每次收缩所射出的血液量

E.体表面积(m2)的心输出量


33.防止右心室的血逆流入右心房的瓣膜是( )。

A.冠状窦瓣

B.三尖瓣

C.主动脉瓣

D.肺动脉瓣

E.二尖瓣


34.鼻旁窦不包括( )。

A.上颌窦

B.额窦

C.筛窦

D.蝶窦

E.下颌窦


35.最大通气量( )。

A.可反映通气效率

B.是评价肺通气功能的常用指标

C.是评价能进行多大运动量的生理指标

D.等于肺活量与呼吸频率的乘积

E.等于用力肺活量与补呼气量之和


形考任务3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当人体发热时,基础代谢率将升高。一般来说,体温每升高1℃,基础代谢率可升高( )。

A.5%

B.8%

C.11%

D.13%

E.15%


2.胃底腺的主细胞可分泌( )。

A.盐酸

B.胃蛋白酶

C.胃蛋白酶原

D.维生素B12

E.内因子


3.下列关于胃酸分泌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质子泵在氢离子的分泌中起关键作用

B.胃酸是由壁细胞分泌

C.H+的分泌是依靠壁细胞顶端分泌小管膜中的质子泵实现的

D.胃液中H+的浓度可比血浆中H+的浓度高三、四百倍

E.奥美拉唑能抑制质子泵的转运功能, 因此能抑制胃酸的分泌


4.营养物质吸收的主要部位是( )。

A.胃

B.小肠

C.食管

D.大肠

E.乙状结肠


5.关于胃排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食物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称为胃的排空

B.混合性食物在进餐后4~6小时完全排空

C.不同食物的排空速度不同

D.糖类食物排空最快,蛋白质最慢

E.胃的排空速度受到胃和十二指肠两方面因素的控制


6.关于肾小球的滤过,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

A.出球小动脉收缩,原尿量增加

B.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原尿量减少

C.肾小囊内压升高,原尿量减少

D.肾小球滤过面积减小,原尿量减少

E.肾血流量减少,原尿量减少


7.正常成年人的肾小球滤过率为( )。

A.80 ml/min

B.100 ml/min

C.125 ml/min

D.150 ml/min

E.180 ml/min


8.正常人的肾糖阈约为( )。

A.80~100 mg/100 ml

B.120~160 mg/100 ml

C.160~180 mg/100 ml

D.180~200 mg/100ml

E.80~200 mg/100 ml


9.单位时间内的基础代谢,即在基础状态下单位时间内的能量代谢,称为( )。

A.能量代谢

B.基础代谢

C.基础代谢率

D.能量储存

E.新陈代谢


10.胆汁的作用,不包括( )。

A.胆盐、胆固醇和卵磷脂等可促使胰脂肪酶分解脂肪的作用加速

B.胆盐对于脂肪消化产物的吸收具有重要意义

C.胆汁可促进水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D.胆汁在十二指肠中还可以中和一部分胃酸

E.胆盐还是促进胆汁自身分泌的一个体液因素


11.关于输尿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起自肾盂

B.分腹、盆2段

C.开口于膀胱体的两侧

D.为腹膜间位器官

E.成人输尿管长约15~20cm


12.促进维生素B12吸收的胃液成分是( )。

A.内因子

B.黏液

C.盐酸

D.胃蛋白原

E.胆盐


13.胃有前后两壁、上下两缘和入出两口,其中入口是( )。

A.大弯

B.胃底

C.胃体

D.贲门部

E.幽门部


14.肾动脉直接由腹主动脉分出,血流量大。平均每分钟流经双肾的血液约有( )。

A.500ml

B.800ml

C.1200 ml

D.1500 ml

E.2000 ml


15.有关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恒温动物有完善的体温调节机制

B.体温调节是生物自动控制系统的实例

C.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包括调定点神经元在内,属于控制系统

D.产热器官(如肝、骨骼肌)以及散热器官(如皮肤血管、汗腺)属于受控系统

E.输出变量-体温通常不会受到内、外环境因素的干扰


16.关于糖的吸收,错误的是( )。

A.糖类只有分解为单糖时才能被小肠上皮细胞所吸收

B.各种单糖的吸收速率有很大差别,己糖的吸收很快

C.在己糖中,又以半乳糖和葡萄糖的吸收为最快

D.单糖的吸收是不耗能量的被动转运过程

E.转运体蛋白在转运单糖的同时,需要Na+的存在


17.食物经过消化后,透过消化道的黏膜,进入血液和淋巴循环的过程,称为( )。

A.吸收

B.消化

C.小肠的蠕动

D.化学性消化

E.机械性消化


18.关于肾位置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位于腹膜后脊柱两侧

B.左肾上端平第11胸椎体下缘

C.左肾下端平第2腰椎体下缘

D.左肾比右肾低半个椎体

E.右肾上端平第12胸椎


19.激活胃蛋白酶原的物质是( )。

A.唾液

B.盐酸

C.内因子

D.胆盐

E.肠致活酶


20.重吸收葡萄糖的部位是( )。

A.近端小管

B.髓袢升支细段

C.集合管

D.髓袢升支粗段

E.远曲小管


21.关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肾素主要是由近球小体中的颗粒细胞分泌的

B.肾素能催化血浆中的血管紧张素原,使之生成血管紧张素Ⅰ

C.血液和组织中,特别是肝组织中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D.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可使血管紧张素Ⅰ降解,生成血管紧张素Ⅱ

E.血管紧张素Ⅱ可刺激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合成和分泌醛固酮


22.糖尿病人尿量增多的原因是( )。

A.肾小球滤过率增加

B.渗透性利尿

C.水利尿

D.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E.醛固酮分泌减少


23.观察胰腺标本,镊子夹持部位是( )。

 

{图}

A.胰头

B.胰体

C.胰尾

D.胰管

E.胰岛


24.主要在回肠吸收的物质是( )。

A.脂肪酸

B.维生素B12

C.内因子

D.氨基酸

E.脂溶性维生素


25.给高热病人使用冰袋是为了增加( )。

A.辐射散热

B.传导散热

C.对流散热

D.蒸发散热

E.对流散热和蒸发散热


26.对蛋白质消化力最强的消化液是( )。

A.唾液

B.胃液

C.胰液

D.小肠液

E.胆汁


27.下列关于近端小管对水重吸收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水的重吸收是被动的

B.水重吸收的渗透梯度存在于上皮细胞和细胞间隙之间

C.水从上皮细胞进入小管液

D.水不断进入细胞间隙,造成细胞间隙静水压升高

E.水通过周围组织间隙进入毛细血管而被重吸收


28.上消化道包括( )。

A.口腔、咽腔、食管

B.口腔、咽腔、食管、胃

C.口腔、咽腔、食管、胃、十二指肠

D.口腔、咽腔、食管、胃、十二指肠、空肠

E.胃、十二指肠


29.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小分子的过程,称为( )。

A.消化

B.机械性消化

C.化学性消化

D.吸收

E.消化和吸收


30.肾小球有效滤过压=( )。

A.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囊内液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

B.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囊内液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

C.(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囊内液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

D.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囊内液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

E.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囊内液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


形考任务4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关于突触传递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突触前膜去极化,膜对钙离子的通透性减少

B.胞内钙离子浓度增加促进囊泡向突触前膜移动

C.囊泡内递质释放至突触间隙

D.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打开某种离子通道

E.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或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2.影响神经系统发育最重要的激素是( )。

A.肾上腺素

B.甲状腺激素

C.生长素

D.胰岛素

E.醛固酮


3.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少会导致( )。

A.肢端肥大症

B.巨人症

C.粘液性水肿

D.侏儒症

E.向心性肥胖


4.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导致( )。

A.肢端肥大症

B.巨人症

C.黏液性水肿

D.侏儒症

E.向心性肥胖


5.与应激反应有关的激素是( )。

A.生长素

B.胰岛素

C.甲状旁腺素

D.糖皮质激素

E.雄激素


6.生长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是促进全身生长发育和调节物质代谢,对机体各个器官与各种组织均有影响,尤其显著的作用体现在( )。

A.骨骼、肌肉及内脏器官

B.神经、肌肉及骨骼

C.骨骼、生殖及泌尿器官

D.血细胞、骨骼及肌肉

E.大脑、肌肉及骨骼


7.内脏神经不支配的结构是( )。

A.平滑肌

B.心肌

C.骨骼肌

D.胃腺

E.汗腺


8.妇女在排卵前后基础体温是( )。

A.排卵前较低,排卵日降到最低

B.排卵前较低,排卵日升高

C.排卵前后体温均降低

D.排卵前后体温均升高

E.排卵前后体温变化不明显


9.子宫内膜的周期变化一般分为( )。

A.增生早期、增生晚期、月经期

B.增生期、分泌早期、分泌晚期

C.增生期、分泌期、月经期

D.增生早期、增生晚期、分泌期

E.卵泡期、增生期、月经期


10.心迷走神经释放的递质是( )。

A.去甲肾上腺素

B.乙酰胆碱

C.肾上腺素

D.多巴胺

E.脑肠肽


11.关于激素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激素按其化学性质可分为含氮激素和固醇激素两大类

B.激素是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能在细胞间传递信息并发挥调节作用的高效能的生物活性物质

C.含氮激素又分为肽类和蛋白质激素及胺类激素两类

D.类固醇 (甾体) 激素是由肾上腺皮质和性腺分泌的激素

E.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属于肽类激素


12.下列关于瞳孔的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视近物时瞳孔缩小

B.在强光刺激下,瞳孔缩小

C.瞳孔对光反射为单侧效应

D.光线变弱时,瞳孔扩大

E.瞳孔的大小可以控制进入眼内的光量


13.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

A.引起特定的感觉并激发大脑皮质发出神经冲动

B.维持和改变大脑皮质的兴奋状态

C.协调肌紧张

D.调节内脏功能

E.维持觉醒


14.腺垂体分泌量最多的激素是( )。

A.生长激素

B.催乳素

C.促黑细胞素

D.促肾上腺激素

E.黄体生成素


15.关于子宫内膜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分深、浅两层

B.浅层为功能层,深层为基底层

C.基底层增生能力很强

D.功能层和基底层在经期都发生脱落

E.功能层为妊娠期胚泡种植和发育的部位


16.痛、温觉和粗触觉的传导通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此通路又称为深感觉传导通路

B.第三级神经元胞体位于背侧丘脑的腹后外侧核

C.第一级神经元胞体位于脊神经节

D.第二级神经元胞体主要位于同侧脊髓后角的部分神经元

E.投射到大脑皮质的中央后回中、上部和中央旁小叶的后部


17.脊髓位于椎管内,上端平对枕骨大孔,下端成人终止于( )。

A.第1腰椎下缘

B.第2腰椎下缘

C.第3腰椎下缘

D.第4腰椎下缘

E.第5腰椎下缘


18.关于孕激素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增加子宫颈粘液的分泌量,使粘液变稠

B.使子宫平滑肌兴奋性降低

C.使子宫内膜出现分泌期的改变

D.促进乳腺腺泡的发育

E.使基础体温提高


19.心交感神经释放的递质是( )。

A.去甲肾上腺素

B.乙酰胆碱

C.肾上腺素

D.多巴胺

E.脑肠肽


20.导致内脏血管收缩的肾上腺素能受体为( )。

A.α受体

B.β1受体

C.β2受体

D.N1受体

E.M受体


21.全身体表感觉区在大脑皮质的投射区主要位于( )。

A.中央后回

B.枕叶

C.中央前回和岛叶之间

D.中央前回

E.颞叶


22.外周神经递质不包括( )。

A.乙酰胆碱

B.单胺类

C.去甲肾上腺素

D.嘌呤类

E.肽类


23.关于视野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单眼固定注视正前方所能看到的空间范围,称为视野

B.同一光照条件下,不同颜色的目标物视野大小不同

C.白色视野最大

D.红色视野最小

E.检查视野有助于视网膜和视觉传导通路疾患的诊断


24.观察眼球内容物模型,数字①标注处结构名称是( )。

 {图}

A.晶状体

B.玻璃体

C.角膜

D.睫状体

E.脉络膜


25.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不包括( )。

A.促进外周组织对糖的利用

B.生理剂量促进蛋白质合成

C.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

D.减慢心率和减弱心肌收缩力

E.抑制糖元合成


26.甲亢病人怕热多汗,是因为甲状腺激素具有( )。

A.促进三大物质合成的作用

B.促进组织分化、生长发育的作用

C.增加绝大多数组织细胞的耗氧量和产热量的作用

D.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的作用

E.使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减弱的作用


27.眼球内容物包括( )。

A.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

B.角膜、巩膜、纤维膜

C.盲部、视部、虹膜部

D.角膜、晶状体和玻璃体

E.房水、晶状体和视网膜


28.甲状腺功能低下可引起的疾病是( )。

A.地方性甲状腺肿大

B.侏儒症

C.呆小症

D.甲状腺肿瘤

E.手足抽搐症


29.脊休克的主要表现是( )。

A.血压上升

B.粪尿积聚

C.发汗反射增强

D.断面以下脊髓所支配的骨骼肌痉挛

E.动物失去一切感觉


30.关于胰岛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胰岛素是全面促进合成代谢的激素,也是维持血糖稳态的主要激素。

B.胰岛素缺乏时,血糖浓度降低,如低于肾糖阈,尿中将出现糖

C.胰岛素能促进脂肪的合成与储存,抑制脂肪的分解

D.胰岛素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对机体的生长有促进作用

E.血糖浓度是调节胰岛素分泌的最重要因素


吐血推荐

奥鹏,国开形考,广开,电大在线,各省平台,新疆一体化,各类成人教育等学习。详情请咨询QQ : 103092222或微信: xyzlfx100

添加微信查看答案

新疆开放大学2025年春学期《人体解剖生理学》形考任务【标准答案】_学优资料分享网

添加微信二维码,了解更多学习技巧,平 台作业、毕业论文完成时间友情提醒。。

合作洽谈

诚信为本,合作共赢

欢迎各大学习中心前来治谈;有意请联系我们

推荐作业

留言板
captcha
感谢留言
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