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题目:
过程性考核作业一(占考核成绩的15%)
来自:
第五学习单元 缓解情绪,释放你的压力
满分:
100.0
作业发布时间:
2025-01-10
开始时间:
2025-04-07
结束时间:
2025-06-20
作业要求:
学生在学完本单元所有资源的基础上,结合讨论情况,认真完成过程性考核作业一。本次测试题型全都是客观题,学生认真阅读题目,要仔细看清题意和答案选项,选出自己认为正确的答案。完成所有题目后提交作业,系统将自动评分,学生可以及时了解本次作业成绩,如果分数低于60分,可以重新提交。注意作业提交的截至时间,超出截止时间则不能提交作业。
试题列表
单选题
题型:
单选题
客观题
分值
2
分
难度:
中等
1
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是( )。
A
成就动机
B
学习期待
C
成败归因
D
学习需要
题型:
单选题
客观题
分值
2
分
难度:
中等
2
当人们对客观事物作出判断时,如果常常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和干扰,这种人属于( )。
A
场独立型
B
沉思型
C
场依存型
D
辐合型
题型:
单选题
客观题
分值
2
分
难度:
中等
3
人们一般认为,北方人豪放,南方人细腻。这一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 )。
A
晕轮效应
B
投射效应
C
刻板效应
D
首因效应
题型:
单选题
客观题
分值
2
分
难度:
中等
4
小学生通过认识乌鸦、麻雀、燕子等,概括出“鸟”的本质特征,这一思维形式是( )。
A
概念
B
推理
C
判断
D
综合
题型:
单选题
客观题
分值
2
分
难度:
中等
5
人在知觉过程中,力求对知觉对象作出某种解释,使它具有一定意义,这反映了知觉的( )。
A
恒常性
B
理解性
C
选择性
D
整体性
题型:
单选题
客观题
分值
2
分
难度:
中等
6
心理学中的“视觉悬崖”实验说明婴儿具有( )。
A
方位知觉
B
爬行知觉
C
时间知觉
D
深度知觉
题型:
单选题
客观题
分值
2
分
难度:
中等
7
学生能够一边听课一边记笔记,这种现象属于( )。
A
注意稳定性
B
注意转移
C
注意分配
D
注意广度
题型:
单选题
客观题
分值
2
分
难度:
中等
8
“一题多解”和“一事多写”旨在培养学生的( )。
A
形象思维
B
发散思维
C
抽象思维
D
聚合思维
题型:
单选题
客观题
分值
2
分
难度:
中等
9
灵感现象是( )思维的结果。
A
直觉
B
聚合
C
发散
D
分析
题型:
单选题
客观题
分值
2
分
难度:
中等
10
鲁班由“茅草划破手”这一现象引发思考,发明了锯子,这种创造活动的心理机制属于( )。
A
功能固着
B
思维定势
C
负向迁移
D
原型启发
题型:
单选题
客观题
分值
2
分
难度:
中等
11
人们进入商场,个人注意的东西总不一样,这种特征是知觉的( )。
A
理解性
B
选择性
C
恒常性
D
整体性
题型:
单选题
客观题
分值
2
分
难度:
较难
12
气质类型( )。
A
都是好的
B
无好坏之分
C
都是坏的
D
有好有坏
题型:
单选题
客观题
分值
2
分
难度:
中等
13
当物体移到100米远处,视网膜上的像相应缩小到距我们1米远时大小的1/100,但是我们知道该物体的大小没有太大变化,这称为( )。
A
形状恒常
B
亮度恒常
C
颜色恒常
D
大小恒常
题型:
单选题
客观题
分值
2
分
难度:
中等
14
读毛泽东《沁园春·雪》,脑海中浮现北国冬日景象,这是( )。
A
幻想
B
再造想象
C
思维
D
记忆
题型:
单选题
客观题
分值
2
分
难度:
中等
15
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知觉映象却保持相对稳定,这种特征是知觉的( )。
A
恒常性
B
理解性
C
选择性
D
整体性
题型:
单选题
客观题
分值
2
分
难度:
中等
16
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 )。
A
注意
B
思维
C
记忆
D
感觉
题型:
单选题
客观题
分值
2
分
难度:
中等
17
通过( )过程,人们可以对各种感觉信息按事物的一定关系和联系,整合成一个完整的映象。
A
记忆
B
知觉
C
感觉
D
学习
题型:
单选题
客观题
分值
2
分
难度:
中等
18
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是( )。
A
没有关系的
B
可以转化的
C
不能转化的
D
没有区别的
题型:
单选题
客观题
分值
2
分
难度:
中等
19
看到水稻长得不错,断定今年一定有个好收成,这属于( )。
A
想象
B
思维
C
感知觉
D
记忆
题型:
单选题
客观题
分值
2
分
难度:
中等
20
儿童通常很难长时间将注意保持在教师讲课的内容上,这属于( )差。
A
注意转移
B
注意稳定性
C
注意广度
D
注意分配
题型:
单选题
客观题
分值
2
分
难度:
中等
21
刚刚能够引起感觉刺激的最小强度称为( )。
A
差别感觉阈限
B
相对感觉阈限
C
阈限
D
绝对感觉阈限
题型:
单选题
客观题
分值
2
分
难度:
中等
22
到一片稻田,心中想着把它变成高尔夫球场后的样子,这种心理过程属于( )。
A
想象
B
感觉
C
知觉
D
思维
题型:
单选题
客观题
分值
2
分
难度:
中等
23
保持信息在1秒以内的记忆是( )。
A
短时记忆
B
永久记忆
C
感觉记忆
D
长时记忆
题型:
单选题
客观题
分值
2
分
难度:
中等
24
能再认的,一定能再现,这一说法( )。
A
正确
B
有一定道理
C
不正确
D
不好判断
题型:
单选题
客观题
分值
2
分
难度:
中等
25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如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指的是( )。
A
暗适应
B
明适应
C
味觉适应
D
嗅觉适应
题型:
单选题
客观题
分值
2
分
难度:
中等
26
根据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可以把记忆分成( )。
A
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
B
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C
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
D
机械记忆和逻辑记忆
题型:
单选题
客观题
分值
2
分
难度:
困难
27
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这是下列哪种气质类型的特点?( )
A
粘液质
B
胆汁质
C
抑郁质
D
多血质
题型:
单选题
客观题
分值
2
分
难度:
中等
28
人根据任务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称为( )。
A
注意广度
B
注意分配
C
注意转移
D
注意稳定性
题型:
单选题
客观题
分值
2
分
难度:
中等
29
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称为( )。
A
无意后注意
B
有意后注意
C
无意注意
D
有意注意
多选题
题型:
多选题
客观题
分值
4
分
难度:
中等
1
学生正在上课,突然大风把门吹开,大家不约而同地看过去,这种现象叫作( )。
A
随意后注意
B
无意注意
C
不随意注意
D
随意注意
题型:
多选题
客观题
分值
4
分
难度:
中等
2
创造性思维的基本特征是( )。
A
变通性
B
独创性
C
复杂性
D
流畅性
题型:
多选题
客观题
分值
4
分
难度:
中等
3
根据心理活动指向,可以将性格分为( )。
A
理智型
B
情感型
C
内向型
D
外向型
题型:
多选题
客观题
分值
4
分
难度:
中等
4
由于教师对学生的正向希望和期待导致学生成绩提高的现象可称为( )。
A
光环效应
B
皮格马利翁效应
C
罗森塔尔效应
D
期望效应
题型:
多选题
客观题
分值
4
分
难度:
中等
5
以下几种现象能够典型表现“注意的集中性”的是( )。
A
学习英语要眼到、耳到、口到、手到
B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C
一目十行、过目不忘
D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判断题
题型:
判断题
客观题
分值
2
分
难度:
中等
1
自我调控系统是人格中的内控系统或自控系统,具有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 我控制三个子系统,其作用是对人格的各种成分进行调控,保证人格的完整、统一、和谐。
A
正确
B
错误
题型:
判断题
客观题
分值
2
分
难度:
中等
2
心境具有弥散性和长期性。心境的弥散性是指当人具有了某种心境时,这种心境表现出的态度体验会朝向周围的一切事物。心境的长期性是指心境产生后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主导人的情绪表现。
A
正确
B
错误
题型:
判断题
客观题
分值
2
分
难度:
中等
3
遗传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
A
正确
B
错误
题型:
判断题
客观题
分值
2
分
难度:
一般
4
长时记忆是指永远忘不掉的记忆。
A
正确
B
错误
题型:
判断题
客观题
分值
2
分
难度:
中等
5
激情是一种爆发强烈而持续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人们在生活中的狂喜、狂怒、深重的悲痛和异常的恐惧等都是激情的表现。和心境相比,激情在强度上更大,但维持的时间一般较短暂。激情也具有弥散性和长期性,同时伴随有明显的生理变化和行为表现。当激情到来的时候,大量心理能量在短时间内积聚而出,弥散性和长期性如疾风骤雨,使得当事人失去了对自己行为的控制力。
A
正确
B
错误
题型:
判断题
客观题
分值
2
分
难度:
中等
6
独立性表现为一个人自己有能力作出重要的决定并执行这些决定,有责任并愿意对自己的行为所产生的结果负责,深信这样的行为是切实可行的。独立性不同于武断。与独立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动摇性。
A
正确
B
错误
题型:
判断题
客观题
分值
2
分
难度:
中等
7
意志和情感密不可分,情感过程推动或阻碍着意志行动的实现,意志对情感具有调节作用。
A
正确
B
错误
题型:
判断题
客观题
分值
2
分
难度:
中等
8
人格是个人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系统的独特的反应方式,主要是指人所具有的与他人相区别的独特而稳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风格。它由个人在其遗传、环境、成熟、学习等因素交互作用下形成。
A
正确
B
错误
题型:
判断题
客观题
分值
2
分
难度:
中等
9
对于心理辅导而言,克服障碍是基本目标,学会调适是高级目标。
A
正确
B
错误
题型:
判断题
客观题
分值
2
分
难度:
中等
10
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因人格特征的不同而异。通常在智力、气质这些与生物因素相关较大的特征上,后天环境因素较为重要;而在价值观、信念、性格等与社会因素关系紧密的特征上,遗传因素更重要。
A
正确
B
错误
题型:
判断题
客观题
分值
2
分
难度:
中等
11
人在应激状态下常伴随明显的生理变化,这是因为个体在意外刺激作用下必须调动体内全部的能量以应付紧急事件和重大变故。
A
正确
B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