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1, 题目类型:判断题
题目: 水准面有无数多个。()
选项:
A. √
B. ×
答案:
A. √
序号:2, 题目类型:判断题
题目: 水利工程的勘查、规划、设计和施工,主要采用大比例尺地形图。()
选项:
A. √
B. ×
答案:
B. ×
序号:3, 题目类型:判断题
题目: 水准测量时,从一个已知水准点出发,沿各待测高程点进行水准测量,最后附合到另一已知水准点上,所构成的施测路线称为附合水准路线。()
选项:
A. √
B. ×
答案:
A. √
序号:4, 题目类型:判断题
题目: 经纬仪对中是为了使仪器中心(水平度盘的中心)与测站点的标志中心位于同一铅垂线上。()
选项:
A. √
B. ×
答案:
序号:5, 题目类型:判断题
题目: 视距测量是利用望远镜内的视距丝,按几何光学原理同时测定地面点间平距和高差的一种方法。()
选项:
A. √
B. ×
答案:
序号:6, 题目类型:判断题
题目: 偶然误差的平均值,随着观测次数的无限增加而趋近于零。()
选项:
A. √
B. ×
答案:
序号:7, 题目类型:判断题
题目: 测定图根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的工作,称为图根控制测量。()
选项:
A. √
B. ×
答案:
序号:8, 题目类型:判断题
题目: 在水利水电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各阶段中,应该使用相同比例尺的地形图。()
选项:
A. √
B. ×
答案:
序号:9, 题目类型:判断题
题目: 测量工作必须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这就是在布局上“由远处到近部”;在精度上“由低级到高级”;在工作程序上“先水平后竖直”。()
选项:
A. √
B. ×
答案:
序号:10, 题目类型:判断题
题目: 测设是将规划设计图纸上的建筑物、构筑物的位置,用一定的测量仪器和方法在地面上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选项:
A. √
B. ×
答案:
序号:11, 题目类型:单选题
题目: 在高斯投影中,离中央子午线越远,则长度变形( )。
选项:
A. 越大
B. 越小
C. 不变
D. 北半球越大,南半球越小
答案:
序号:12, 题目类型:单选题
题目: ( )是测量的基本工作。
选项:
A. 距离测量、水平角测量、方向测量
B. 距离测量、气温测量、方向测量
C. 距离测量、气温测量、高程测量
D. 距离测量、水平角测量、高程测量
答案:
序号:13, 题目类型:单选题
题目: 确定某一直线相对于标准方向的位置称为( )。
选项:
A. 直线定向
B. 直线测量
C. 高程测量
D. 水平角测量
答案:
序号:14, 题目类型:单选题
题目: 通常将1:100万、1:50万和1:25万比例尺图称为( )。
选项:
A. 小比例尺图
B. 中比例尺图
C. 大比例尺图
D. 特大比例尺图
答案:
序号:15, 题目类型:单选题
题目: 水准测量时保持前后视距离相等,可以消除下列( )的影响。
选项:
A. 读数错误
B. 整平
C. 十字丝横丝不水平
D. 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
答案:
序号:16, 题目类型:单选题
题目: 经纬仪安置时,整平的目的是使仪器的( )。
选项:
A. 水平度盘水平
B. 使竖直度盘处于水平
C. 竖直度盘指标处于正确位置
D. 水平度盘位于铅垂位置
答案:
序号:17, 题目类型:单选题
题目: 水利工程中,距离测量的常用方法有钢尺量距、电磁波测距和( )
选项:
A. 视距测量
B. 经纬仪法
C. 水准仪法
D. 罗盘仪法
答案:
序号:18, 题目类型:单选题
题目: 有甲、乙两组高程观测值,甲组观测值的中误差小,乙组观测值的中误差大,可判断( )
选项:
A. 甲组观测值的精度高
B. 甲组观测值的精度低
C. 乙组观测值的精度高
D. 甲、乙两组观测值的精度相等
答案:
序号:19, 题目类型:单选题
题目: 由一已知点和一已知方向出发,既不附合到另一已知点,又不回到原起始点的导线,称为( )
选项:
A. 闭合导线
B. 附合导线
C. 支导线
D. 图根导线
答案:
序号:20, 题目类型:单选题
题目: 地形图所表示的地物点平面位置的精度与( )有关。
选项:
A. 海拔高程
B. 地形图比例尺
C. 平面直角坐标
D. 绝对高程
答案:
序号:21, 题目类型:单选题
题目: 在A、B两点之间进行水准测量,共施测9个测站,设每测站的高差中误差为±3mm,求A、B两点间高差的中误差为多少? @@@A、B两点间高差的中误差公式为()
选项:
A. (图片1)
B. (图片1)
C. (图片1)
答案:
序号:22, 题目类型:单选题
题目: 在A、B两点之间进行水准测量,共施测9个测站,设每测站的高差中误差为±3mm,求A、B两点间高差的中误差为多少? @@@A、B两点间高差的中误差为()
选项:
A. ±3mm
B. ±9mm
C. ±27mm
D. ±81mm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