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问题1:
足、手阴经的交接部位是()。
选项:头面部
选项:胸中
选项:腹部
选项:下肢未端
答案: 胸中
参考1: 无
问题2:
足太阳膀胱经起于()。
选项:目下
选项:目内眦
选项:目外眦
选项:目上
答案: 目内眦
参考1: 无
问题3:
调节、统率全身阳经气血作用的经脉是()。
选项:任脉
选项:阳维脉
选项:督脉
选项:冲脉
答案: 督脉
参考1: 无
问题4:
足阳明胃经起于()。
选项:心中
选项:足大趾内侧端
选项:胃下口
选项:鼻翼旁
答案:
问题5:
主受纳的脏腑为()。
选项:小肠
选项:大肠
选项:肺
选项:胃
答案:
问题6:
津液对气的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选项:津能化气
选项:津能生气
选项:津能调气
选项:津能固气
答案:
问题7:
三因制宜说法不正确的是()。
选项:因时制宜
选项:因病制宜
选项:因地制宜
选项:因人制宜
答案:
问题8:
体质差异的根本是()。
选项:精的盈亏
选项:气的盈亏
选项:血的盈亏
选项:津液的盈亏
答案:
问题9:
阴虚之体说法不正确的是()。
选项:饮食宜甘润生津
选项:忌肥腻厚味
选项:宜生冷寒凉之品
选项:忌辛辣燥烈之品
答案:
问题10:
不属于象思维范畴的是()。
选项:形象思维
选项:抽象思维
选项:意象思维
选项:应象思维
答案:
问题11:
以下不属于五脏的是()。
选项:心
选项:肺
选项:脾
选项:胃
答案:
问题12:
藏象,又称“脏象”,指脏腑生理功能、()变化表现于外的征象。
选项:五脏
选项:六腑
选项:疾病
选项:津液
答案:
问题13:
明确提出通过尸体解剖可以认识人体内脏的基本情况的著作是()。
选项:《灵枢》
选项:《素问》
选项:《周易》
选项:《内经》
答案:
问题14:
气一元论,是研究气的内涵及其()。
选项:运动
选项:形态
选项:质量
选项:气味
答案:
问题15:
气的运动,称为()。
选项:气运
选项:气动
选项:气形
选项:气机
答案:
问题16:
以下五行相克的顺序错误的是()。
选项:木克土
选项:火克金
选项:土克火
选项:金克木
答案:
问题17:
咸先入()。
选项:心
选项:肝
选项:脾
选项:肾
答案:
问题18:
酸先入()。
选项:心
选项:肝
选项:脾
选项:肾
答案:
问题19:
形成阳虚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选项:先天禀赋不足
选项:后天失养
选项:劳倦内伤
选项:身心俱疲
答案:
问题20:
体质对发病的影响说法不正确的是()。
选项:影响发病倾向
选项:影响对某些病邪的易感性
选项:影响某些疾病发生的症候类型、性质与从化
选项:影响脏腑与官窍之间的联系
答案:
多选题
问题1:
“脑”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选项:主宰生命活动
选项:主宰精神活动
选项:主感觉运动
选项:主化其精微
答案:
问题2:
中医学将意识、思维等精神活动分为()。
选项:神
选项:魂
选项:魄
选项:意
答案:
问题3:
以下属于六腑的是()。
选项:胆
选项:肾
选项:胃
选项:三焦
答案:
问题4:
医过的形成包括是()。
选项:言行不当
选项:处方草率
选项:诊治失误
选项:配伍不当
答案:
问题5:
影响疠气产生的因素包括()。
选项:气候因素
选项:环境因素
选项:预防措施
选项:社会因素
答案:
问题6:
精血津液之间的关系包括()。
选项:精可化血
选项:血以养精
选项:血可化津
选项:津能生血
答案:
问题7:
奇经八脉的生理功能包括()。
选项:调节阳经气血
选项:密切十二经脉的联系
选项:调节十二经脉气血
选项:与某些脏腑关系密切
答案:
问题8:
十二经筋的循行特点可以用()加以概括。
选项:结
选项:聚
选项:散
选项:落
答案:
问题9:
体质形成的先天因素不包括()。
选项:父母禀赋
选项:性别差异
选项:地域差异
选项:思想差异
答案:
问题10:
中医以()转化及自和规律,认识和说明生命、健康和疾病。
选项:阴阳交感
选项:对立
选项:互根
选项:消长
答案:
判断题
问题1:
血瘀指血液循环迟缓,流行不畅,甚则血液停滞的病机变化。()
选项:√
选项:×
答案:
问题2:
六气病源以阴阳为纲,淫生六疾统于阴阳,为最早的病因理论。()
选项:√
选项:×
答案:
问题3:
奇经八脉中只有任脉和督脉有所属的穴位。()
选项:√
选项:×
答案:
问题4:
五行胜复的规律是:“有胜则复”“微者复微,甚者复甚”。()
选项:√
选项:×
答案:
问题5:
人的生命活动,效法天地。亦称为“法象”。()
选项:√
选项:×
答案:
问答题
问题1:
简述气一元论的基本内容。
参考1:
问题2:
简述津液的基本概念以及津和液的不同之处。
参考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