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卡夫卡小说的艺术特色。
答题要点:
一是象征。卡夫卡的“象征”,既寓意深奥,又可以理喻,既有鲜明的轮廓,轮廓里又包含多层的 涵义。(5分)
二是荒诞。卡夫卡的小说,情节扑朔迷离,宛若一个凄惶迷茫的梦魇世界。人变成了虫,猿变 成了人;人死了还能说话,却进不了天国;艺人以绝食为生;狗在从事自我探索;中国皇帝的圣旨从 深宫传出,怎么也到不了接旨人的手中,等等。不仅作品的整体构思和人物设计显示出荒诞性,而 且在场景等细节描写上也属荒诞不经。(5分)
三是佯谬。即悖论、反论。卡夫卡把佯谬从哲学领域引进到文学,以求达到耐人寻味的艺术魅 力。例如,《饥饿艺术家》的主人公在表演到期时已饿得奄奄一息,但他还是愤愤不平:为什么不让 他继续饿下去? 乍一看,他如 此 甘 心 自 我 折 磨,令 人 费 解,近 乎 荒 谬,但 仔 细 一 想,却 又 合 乎 逻 辑———他既然是一个以表演饥饿为技的艺人,当然刻意追求技艺的精益求精,为了显示自己的艺术 水平,他愿意继续饿下去。(5分)
四是意识流。广泛采用意识流的写法———通过人物的各种形式的内心语言(内心独白、回忆、 幻想、联想等)所表现的流动状态的意识———来揭示人物的心理活动。例如,约瑟夫·K 被捕后的 精神情绪,格里高尔变成大甲虫后的思想感受,《乡村教师》中“我”的自问自答和种种设想等等,无 不都是如此。(5分)
五是冷漠的笔调和痛苦的幽默。在卡夫卡看来,所有的人都是一样的可怜可悲可笑,人性如 此,无可奈何,所以在他的作品中似乎没有恨没有怒没有怨,全然用一种冷漠的笔调和痛苦的幽默 来描写人世间的悲剧。正是借助这种苦涩的、辛酸的、痛苦的幽默———“含泪的笑”和冷漠的笔调, 使作者和读者与痛苦保持一定的距离,尤其是遇到恐怖的场面,这种苦涩的幽默和冷漠好象一副镇 静剂,使读者既能把作品读下去,又能引起他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深思。(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