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9日22、23、24级补考--应用写作
总分100分
单选题
1、根据联合行文的规则,下述提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 (2 分)
A、
广东省人民政府可以与湖南市人民政府联合行文
B、
深圳市人民政府可与珠海市人民政府联合行文
C、
珠海市人民政府可以与汕头市人民政府联合行文
D、
汕头市人民政府可以与广东省民政厅联合行文
2、各级行政机关的行文关系,应根据自的( )和( )确定。(2 分)
A、
职能部门 业务部门
B、
隶属关系 职权范围
C、
党政分开的原则
D、
领导 被领导关系
3、经济合同的标题一般应标明( )。(2 分)
A、
合同单位
B、
合同性质
C、
合同特点
D、
合同事由
4、下列文种中属于行政公文的是( )。 (2 分)
A、
调查报告
B、
情况报告
C、
述职报告
D、
经济活动分析报告
5、下列标题正确的是( )。(2 分)
A、
关于发生重大火灾事故的报告
B、
东山区政府加强外事工作的报告
C、
关于扩建油库的请示报告
D、
X市第一中学关于申请修建教学大楼的报告
6、市政府因市政建设需要,限期某路段住户必须搬迁,用( )行文。(2 分)
A、
命令
B、
通知
C、
公告
D、
通告
7、下列不属于调查报告类型的是(2 分)
A、
反映基本情况的调查报告
B、
反映典型经验的调查报告
C、
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
D、
答复问题的调查报告
8、在联合发文时发文字号用( )。(2 分)
A、
所有发文机关的
B、
主办单位的
C、
领导机关的
D、
上级机关的
9、关于通报的正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 分)
A、
一般采用“详写事由,不写事项”的结构方式。
B、
一般采用“通报对象 + 通报意见”的结构方式。
C、
一般采用“概述事实 + 简要评价 + 处理事项 + 提出号召或警示”的结构方式。
D、
主要对今后的工作设想进行安排。
10、下列不属于下行文的是( )(2 分)
A、
公告
B、
通报
C、
请示
D、
决定
11、公文格式的版头部分不包括( )(2 分)
A、
标题
B、
文件名称
C、
签发人
D、
发文字号
12、属于“密级”的文件有(2 分)
A、
绝密文件、机密文件、秘密文件
B、
绝密文件、机密文件、普通文件
C、
秘密文件、普通文件、公布文件
D、
绝密文件、秘密文件、普通文件
13、抄送机关是指 的机关(2 分)
A、
与文件有关系、需了解文件内容而不须负责处理和答复的机关
B、
双重领导的机关
C、
负责受理和答复该公文的机关
D、
越级公文所越过的机关
14、文章的篇章结构不包括下列内容(2 分)
A、
标题
B、
开头与结尾
C、
鉴别材料的真伪
D、
层次与段落
15、写好调查报告的前提是(2 分)
A、
生动多样的标题
B、
细致公正的调查
C、
简明扼要的前言
D、
陈述详细的主体
16、公文结构的特点之一是使用序数,正确的层次序数是(2 分)
A、
一 (一) 1 (1)
B、
一 A 1 a
C、
1 (1) A a
D、
一 (一) A a
17、不能够作公文法定作者的是(2 分)
A、
依法成立的群众团体
B、
依法成立的企事业单位
C、
依法成立的企事业单位职工代表大会
D、
依法成立的机关中能够代表机关组织的秘书人员
18、( )可以联合行文(2 分)
A、
广东省人民政府、佛山市人民政府、广州市人民政府
B、
广东省人事厅、广东省人民政府、广东省华侨事务委员会
C、
汕头市公安局、广州市公安局、汕头市人民政府
D、
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广东省公安厅
19、27.会议记录和会议纪要的关系,可以表述为(2 分)
A、
会议记录和会议纪要没有什么区别
B、
在时间顺序上,总是先有会议纪要,然后才有会议记录
C、
会议纪要是在对会议记录进行整理概括的基础上形成的
D、
会议记录是对会议纪要的整理概括
20、对于材料和主旨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是(2 分)
A、
没有区别
B、
材料是为说明主旨服务的
C、
主旨是为说明材料服务的
D、
没有什么关系
21、下列可以用于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的文种是( )。(2 分)
A、
决定
B、
通知
C、
通告
D、
公告
22、下列不属于计划类型的是(2 分)
A、
规划
B、
设想
C、
打算
D、
纪要
23、关于复函的正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 分)
A、
一般采用“详写事由,略写事项”的结构方式
B、
一般采用“概述事实 + 简要评价 + 处理事项 + 提出号召”的结构方式
C、
一般采用“引叙来文 + 答复意见”的结构方式
D、
正文的内容必须分项陈述
24、以下不能用来嘉奖或表彰单位和人员的文种是(2 分)
A、
通知
B、
命令
C、
决定
D、
通报
25、合同在结构上不包含以下哪个部分(2 分)
A、
条款
B、
标题
C、
格式
D、
落款
26、公文中的成文日期应使用( )。(2 分)
A、
阿拉伯数字
B、
汉字小写
C、
汉字大写
D、
汉字与阿拉伯数字皆可
27、公文标题以下、成文日期以上的内容要素不包括( )(2 分)
A、
主送机关
B、
正文
C、
附件说明
D、
附注
28、下列哪种做法符合行文规则?(2 分)
A、
广州市教育局财务基建处对下属各县教育局下发通知
B、
在报告中向上级领导顺带请示有关问题
C、
受双重领导的单位向上级机关请示有关问题时,把文件抄送给另一上级机关
D、
县公安局向省公安厅直接请示某些常规性事项
29、各级行政机关的行文关系,应当根据 确定。(2 分)
A、
隶属关系、党政分开
B、
隶属关系、相应事务
C、
隶属关系、机关级别
D、
隶属关系、职权范围
30、根据联合行文的规则,下列可以联合行文的是( )(2 分)
A、
广东省人民政府与深圳市人民政府
B、
珠海市人民政府与东莞市财政局
C、
珠海市人民政府与广东省人民政府
D、
汕头市人民政府与珠海市人民政府
31、报告结尾常见的习惯用语是( )。(2 分)
A、
“特此报告”
B、
以上报告,请批复
C、
特此汇报,请指示
D、
以上意见当否,请批准
32、╳╳ 市审计局对第一季度审计工作进行了总结,拟以书面形式向市人民政府正式汇报反映有关情况,应选用文种是( )。(2 分)
A、
总结
B、
报告
C、
通知
D、
通报
33、发文字号的位置应在 ( )(2 分)
A、
版尾、抄送机关与印发机关之间,居中。
B、
主体、标题与主送机关之间,居中。
C、
眉首,红色隔离线以上,发文机关标识以下,居中。
D、
眉首,红色隔离线以上右侧。
34、公文版记不包括( )(2 分)
A、
附件
B、
主题词
C、
附注
D、
抄送机关
35、公文主要兼用三种表达方式不包括( )(2 分)
A、
叙述
B、
说明
C、
议论
D、
描写
判断题
36、通知的标题可只写“文种”。( ) (1 分)
正确
错误
37、请示在未获肯定性批复之前可以抄送给下级机关。(1 分)
正确
错误
38、联合行文,要标明各机关的发文字号。( )(1 分)
正确
错误
39、各级行政机关中行使公文处理的管理机构是其办公厅(室)。()(1 分)
正确
错误
40、为了增加感染力,公文应该增加描写和抒情的成分。()(1 分)
正确
错误
41、联合行文的文件只需要加盖主办机关的印章即可生效。(1 分)
正确
错误
42、《关于申请拨款购买教学设备的请示报告》是正确的公文标题。()(1 分)
正确
错误
43、在报告中可以夹带请示事项。( )(1 分)
正确
错误
44、公文为了庄重起见,结语常用一些富有文言色彩的惯用语,如“当否,请批示”“此复”“请大力协助为盼”等。( )(1 分)
正确
错误
45、根据紧急程度,紧急公文应当分别标注特急、加急。(1 分)
正确
错误
46、××省人民政府驻广州办事处,向广州某局行文,请求批准该机构建造临时建筑,用请示行文。(1 分)
正确
错误
47、部门之间对有关问题未协商一致时,不得各自向下行文。()(1 分)
正确
错误
48、公文密级分为绝密、机密、一般三等。( )(1 分)
正确
错误
49、合同的内容要求具体、详细、周密。( )(1 分)
正确
错误
50、联合行文,要标明每个机关的发文字号。( )(1 分)
正确
错误
51、××学校××同学严重违犯了校规校纪,学校决定给予留校察看处分,并以通知行文发至各院系,以教育全校学生。()(1 分)
正确
错误
52、求职信写作内容越详尽越好,可适当虚构。( )(1 分)
正确
错误
53、为了提高办事效率,可以把需要请示的几件事情一并写在一份请示中。(1 分)
正确
错误
54、联合行文时,其中任何一方的领导都有权审批全部文稿,并发布公文。()(1 分)
正确
错误
55、合同一经签订,就具备了法律效力。( )(1 分)
正确
错误
56、写作求职信要符合实际,客观准确。( )(1 分)
正确
错误
57、为明确职责,改善关系,各级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应当贯彻党政合一的原则。()(1 分)
正确
错误
58、因时间紧迫,可在同一份请示中向上级机关请求拨款和批准人事变动。()(1 分)
正确
错误
59、在协商签订合同时,任何一方不得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对方。()(1 分)
正确
错误
60、讲话稿应做到叙议结合,有一定的感染力和说服力。(1 分)
正确
错误
61、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简称、年份加该年发文的顺序号组成。( )(1 分)
正确
错误
62、在公文的制作中,正文一般要采用3号仿宋体字印制。()(1 分)
正确
错误
63、请示在未获肯定性批复之前可以抄送给下级机关。( )(1 分)
正确
错误
64、“启事”在实际使用时上也可以写作“启示”。()(1 分)
正确
错误
65、公文具有法定的权威性和行政的约束力。(1 分)
正确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