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性测验1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1902年,心理学家库利提出了镜中我的概念。
2.意识是指人的头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察觉。
3.自尊是个体对自己的局部评价。
4.角色学习包括角色领悟、角色失调和角色技能学习。
5.个体在自我概念的基础上会形成对自己的整体评价,即自尊。
6.社会认知和社会态度属于个体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
7.在美国学者米德看来,社会结构本身也是人们互动和角色扮演的产物。
8.社会化的影响因素是指社会文化环境因素。
9.在角色丛中,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一套行为规范,角色者都能够很好地进行协调。
10.根据角色扮演者受角色规范的制约程度的不同,可将角色分为规定性角色和开放性角色。
11.自我美化可以建立及提升个体的自尊。
12.社会角色,既有社会地位结构规定性的一面,同时又是一个社会行动的动态过程。
13.社会心理只是研究群体心理,而不研究个体的心理。
14.自有人类历史以来最重要的社会化群体就是学校。
15.利他与侵犯方面的研究属于群体心理研究。
16.大多数的角色技巧都是在社会化过程中自然而然得到的。
17.文化为人们营造了一种普遍的社会环境,使身在其中的人们心理具有同一性。
18.社会认知是个体通过人际交往,根据认知对象的外在特征,推测与判断其内在属性的过程。
19.在进行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研究者不会面临伦理问题。
20.各个社会的文化是社会整体性的产物。
21.大众传媒一般指的是报纸,杂志,电视,广播和网络等。
22.根据角色扮演者的最终意图,可以将角色分为功利性角色和表现性角色。
23.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角色扮演者进入角色的程度越高越好。
24.自我表现是指个体通过自己社会行为的显示来形成、维持、加强或澄清他人对自己的印象的过程。
25.社会心理学不需要研究处于社会环境中的人的认知。
26.角色学习是孤立的,不需要相应的角色伴侣。
27.社会认知又被称作社会知觉。
28.一般社会化的核心是政治社会化。
29.一般而言,角色技巧可以分为认识技巧和运动技巧。
30.自尊是形成自我概念的基础。
31.在日常角色扮演过程中,角色扮演者的介入程度一般都倾向于低程度。
32.根据角色的性别可以分为男性角色和女性角色。
33.个体的道德发展是逐步的,同步的,是与年龄阶段绝对对应的。
34.自有人类历史以来最重要的社会化群体就是家庭。
35.角色领悟是指个体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认识、态度和情感的总和。
36.戈夫曼从角色概念出发提出了“戏剧理论”。
37.多数社会心理学家认为,自我表现有好坏之分。
38.角色普京是个体对所扮演的角色的认识不清楚或者还没有形成对这一新角色的社会期待。
39.自我概念一旦形成就不会轻易变化。
40.从研究对象的角度,可以将社会心理学划分为人际交往心理和行为群体心理。
41.自我意识的考察对象是自己。
42.自我意识的产生是以个体能够把自己与其他物或人区别看来为前提的。
43.角色学习包括角色领悟和角色技能学习。
44.角色过程结束之后,还有可能出现角色失调。
45.自我监控是一种人格特征。
46.1992年美国心理学会修订的《心理学家伦理准则》详细地论述了心理学家特定的伦理责任。
47.角色失调是角色过程的一个方面。
48.“我很有人缘”。这句话是对心理自我的认识。
49.拥有生物学的基础人就可以完成社会化。
50.儿童期社会化也被称为基本社会化。
形成性测验2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角色学习包括角色领悟、角色失调和角色技能学习。
2.角色普京是个体对所扮演的角色的认识不清楚或者还没有形成对这一新角色的社会期待。
3.在进行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研究者不会面临伦理问题。
4.1902年,心理学家库利提出了镜中我的概念。
5.政治社会化的过程是单向的。
6.个体不断地选择学习与尝试各种社会角色,并对现行角色进行重新定义和创造的过程,被称作是继续社会化或发展社会化。
7.社会心理学需要研究的是人的心理,不包括对事物和人的态度。
8.在日常角色扮演过程中,角色扮演者的介入程度一般都倾向于低程度。
9.大多数的角色技巧都是在社会化过程中通过学习得到的。
10.社会化就是个体不断由自然人演变成社会人的过程。
11.政治社会化是个体的政治态度和政治信念形成的过程。
12.自我属于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心理。
13.一般而言,角色技巧可以分为认识技巧和运动技巧。
14.社会角色是指个人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符合社会期望的一套行为模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
15.拥有生物学的基础人就可以完成社会化。
16.角色中断是指新角色与原有角色相抵触,角色承担者放弃了原有角色。
17.根据角色所占据的社会地位的取得是否经过角色扮演者主观的努力,可以将角色分为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
18.社会认知和社会态度属于个体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
19.角色学习包括角色领悟和角色技能学习。
20.根据角色的支配性,可以分为支配角色和受支配角色。
21.大量青少年期的社会化是以预期社会化的形式出现的。
22.自我监控是一种人格特征。
23.1992年美国心理学会修订的《心理学家伦理准则》详细地论述了心理学家特定的伦理责任。
24.利他与侵犯方面的研究属于群体心理研究。
25.戈夫曼从角色概念出发提出了“戏剧理论”。
26.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是个体或群体在社会文化环境中所做出的外显反应。
27.尽管个体的目的与动机不同,但是,所采用的社会比较策略基本一致。
28.3到6岁期间,儿童开始形成最初的人格倾向。
29.在美国学者米德看来,社会结构本身也是人们互动和角色扮演的产物。
30.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角色扮演者进入角色的程度越高越好。
31.根据角色扮演者的最终意图,可以将角色分为功利性角色和表现性角色。
32.一般社会化的核心是政治社会化。
33.“我很有人缘”。这句话是对心理自我的认识。
34.自我意识的考察对象是自己。
35.自尊是个体对自己的局部评价。
36.自尊反映了个体对自己是否满意。
37.根据角色的性别可以分为男性角色和女性角色。
38.常见的角色失调,包括角色紧张、角色冲突、角色不清、角色中断和角色失败等等。
39.库里认为我们感知自己就像别人感知我们一样,镜中的我或者别人眼中的我就是我们感知的对象。
40.社会角色,既有社会地位结构规定性的一面,同时又是一个社会行动的动态过程。
41.社会认知是个体通过人际交往,根据认知对象的外在特征,推测与判断其内在属性的过程。
42.道德是一定社会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43.学校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向社会成员传授知识、技能、价值标准、社会规范的专门机构。
44.社会心理学是对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
45.社会心理学不需要研究处于社会环境中的人的认知。
46.角色失败是最严重的角色失调。
47.个体的社会化从出生就开始了。
48.社会心理学在其形成之前都依附于西欧思辨哲学的母体之中。
49.自我概念一旦形成就不会轻易变化。
50.角色学习是零散的,片段式的学习。
形成性测验3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个体的社会化是一个持续终生的过程。
2.角色失败是最严重的角色失调。
3.个体的社会化在其心理成熟之后就结束了。
4.社会化是个体学习技能、知识、价值动机以及在社会群体中应该扮演角色的过程。
5.社会心理学不需要研究处于社会环境中的人的认知。
6.角色过程结束之后,还有可能出现角色失调。
7.个体在任何情况下自我表现的方式都一样。
8.角色丛越庞大越好,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9.根据角色扮演者受角色规范的制约程度的不同,可将角色分为规定性角色和开放性角色。
10.3到6岁期间,儿童开始形成最初的人格倾向。
11.社会化的内容就是道德的社会化。
12.美国心理学家塔普最先提出了“法律社会化”这一术语。
13.政治社会化的过程是单向的。
14.人的社会化属于个体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
15.根据角色存在形态的不同,可以将角色分为理想角色,领悟角色和实践角色。
16.西方社会心理学既强调研究个体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又强调研究社会制度、社会团体与人际关系。
17.多数社会心理学家认为,自我表现有好坏之分。
18.角色失败是指角色承担者,不得不退出舞台,放弃原有角色。
19.角色学习是孤立的,不需要相应的角色伴侣。
20.自我概念可以分为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
21.文化为人们营造了一种普遍的社会环境,使身在其中的人们心理具有同一性。
22.政治社会是使自然人成为政治人的过程。
23.社会比较是指通过将自己与他人比较,以获得有关自我的重要信息的过程。
24.角色学习是角色扮演和角色实践的基础和前提。
25.“我很随和”。这句话是对物质自我的认识。
26.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本性主要源于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
27.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角色扮演者进入角色的程度越高越好。
28.利他与侵犯方面的研究属于群体心理研究。
29.社会心理只是研究群体心理,而不研究个体的心理。
30.在角色丛中,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一套行为规范,角色者都能够很好地进行协调。
31.社会化就是个体不断由自然人演变成社会人的过程。
32.大多数的角色技巧都是在社会化过程中通过学习得到的。
33.大众传媒一般指的是报纸,杂志,电视,广播和网络等。
34.政治社会化的过程是双向的。
35.根据角色的性别可以分为男性角色和女性角色。
36.自我属于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心理。
37.从研究对象的角度,可以将社会心理学划分为人际交往心理和行为群体心理。
38.在日常角色扮演过程中,角色扮演者的介入程度一般都倾向于低程度。
39.在现实生活的角色扮演中,认识技巧和运动技巧是分开的。
40.道德是一定社会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41.角色扮演又被称为角色实践。
42.个体进入青春期后,同辈群体的影响日趋重要,甚至在某些方面远远超过父母和家庭其他成员的影响。
43.社会角色是由社会地位结构规定的,并不具有动态性。
44.自我表现是指个体通过自己社会行为的显示来形成、维持、加强或澄清他人对自己的印象的过程。
45.自我概念会随着个体自身的发展不断的变化。
46.戈夫曼从角色概念出发提出了“戏剧理论”。
47.自有人类历史以来最重要的社会化群体就是学校。
48.社会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以及档案研究法。
49.社会角色的学习扮演与冲突,不属于人的社会化过程。
50.社会心理学在其形成之前都依附于西欧思辨哲学的母体之中。
形成性测验4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政治社会化的过程是单向的。
2.自我概念一旦形成就不会轻易变化。
3.个体的道德发展是逐步的,同步的,是与年龄阶段绝对对应的。
4.政治社会化的过程是双向的。
5.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所有特性的认识集合。
6.自尊反映了个体对自己是否满意。
7.社会心理学在其形成之前都依附于西欧思辨哲学的母体之中。
8.角色领悟是指个体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认识、态度和情感的总和。
9.社会角色是由社会地位结构规定的,并不具有动态性。
10.众多角色集中在一个人身上的情况为角色丛。
11.自有人类历史以来最重要的社会化群体就是学校。
12.尽管个体的目的与动机不同,但是,所采用的社会比较策略基本一致。
13.自我意识的产生是以个体能够把自己与其他物或人区别看来为前提的。
14.“我很随和”。这句话是对物质自我的认识。
15.社会化的影响因素是指社会文化环境因素。
16.社会比较是指通过将自己与他人比较,以获得有关自我的重要信息的过程。
17.根据角色所占据的社会地位的取得是否经过角色扮演者主观的努力,可以将角色分为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
18.人的社会化属于个体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
19.自有人类历史以来最重要的社会化群体就是家庭。
20.多数社会心理学家认为,自我表现有好坏之分。
21.自我表现是指个体通过自己社会行为的显示来形成、维持、加强或澄清他人对自己的印象的过程。
22.政治社会化的过程,就是个体整合社会的各种政治观念,被动接受社会政治改造的过程。
23.西方社会心理学既强调研究个体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又强调研究社会制度、社会团体与人际关系。
24.库里认为我们感知自己就像别人感知我们一样,镜中的我或者别人眼中的我就是我们感知的对象。
25.拥有生物学的基础人就可以完成社会化。
26.从研究对象的角度,可以将社会心理学划分为人际交往心理和行为群体心理。
27.个体进入青春期后,同辈群体的影响日趋重要,甚至在某些方面远远超过父母和家庭其他成员的影响。
28.自我概念可以分为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
29.社会认知又被称作社会知觉。
30.1902年,心理学家库利提出了镜中我的概念。
31.个体在自我概念的基础上会形成对自己的整体评价,即自尊。
32.自我意识的考察对象是自己。
33.社会心理学需要研究的是人的心理,不包括对事物和人的态度。
34.社会化的内容就是道德的社会化。
35.角色失败是指角色承担者,不得不退出舞台,放弃原有角色。
36.角色学习是零散的,片段式的学习。
37.与儿童期社会文化相比,青年期的社会化中其个体的世界观是不可变的。
38.各个社会的文化是社会整体性的产物。
39.遗传因素是人社会化的潜在基础和自然前提。
40.个体的内在属性可以被他人直接明确地感知到。
41.社会角色是符合社会期望的行为模式,并不一定与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
42.社会化就是个体不断由自然人演变成社会人的过程。
43.根据角色的性别可以分为男性角色和女性角色。
44.一般而言,角色技巧可以分为认识技巧和运动技巧。
45.个体不断地选择学习与尝试各种社会角色,并对现行角色进行重新定义和创造的过程,被称作是继续社会化或发展社会化。
46.社会角色是指个人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符合社会期望的一套行为模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
47.角色扮演是个体按照其特定的地位和所处的情境实际表现出来的行为。
48.在美国学者米德看来,社会结构本身也是人们互动和角色扮演的产物。
49.3到6岁期间,儿童开始形成最初的人格倾向。
50.自我美化可以建立及提升个体的自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