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形成性考核1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带动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
2.我国电子政务的基本构架中,基础设施是关键。
3.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推进了社会主义民主化进程。
4.整个社会分享信息化的主导力量是电子商务。
5.信息资源是重要的政府管理资源。
6.政府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应该注重效率。
7.电子政务的内容广泛,服务项目不断增多
8.基于移动设备的服务促进了政府与公众的交流。
9.我国政府为公民个人提供的电子化公共服务包括电子化旅游服务。
10.政府门户网站是联结各政府部门网站的中心枢纽。
11.电子政务推动了政府管理方式的改变。
12.我国政府为公民个人提供的电子化公共服务包括电子化社会保障服务。
13.我国政府为公民个人提供的电子化公共服务包括电子化教育服务。
14.信息技术下,政府的运行方式将由传统方式向虚拟型政府方式转变。
15.政府信息资源的建设需要充分发挥多种机制作用。
16.政府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实现政府信息资源价值的基本途径和手段。
17.电子政务对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带来巨大的影响。
18.我国的电子政务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办公自动化开始起步。
19.决策支持系统利用数学模型进行分析。
20.政府决策支持系统不包括用户。
21.我国政府为企业个人提供的电子化公共服务包括管理与技术服务。
22.电子政务仅仅针对的是国家政权机构。
23.电子政务的公共服务是有限公众的服务。
24.成型期最主要的发展特征是各国先后确立了整体性电子政务的基本模式。
25.《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提出未来我国电子政务的战略任务,在于建成覆盖全国的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
26.电子政务的基本服务是满足人们日常社会生活中基本需求的服务。
27.政府信息资源的建设应该分阶段、分层建设。
28.电子政务条件下的政府管理具有知识化的基本特征
29.信息化使得政府信息的载体由纸质载体转变成数字载体。
30.电子化公共服务系统通过信息流在政府、系统、用户之间流动实现服务。
31.政府信息资源应该实现低成本共享。
32.政府的办公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是使办公活动向数字化的方向发展,最终实现无纸化办公。
33.政府网站成为联结政府与社会之间的重要桥梁。
34.政府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需要坚持以民为本的原则,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
35.我国政府为企业个人提供的电子化公共服务包括信息服务。
36.政府信息资源的建设需要统一的规范与统一标准。
37.行政的服务对象是社会公众。
38.政府信息资源的来源是多样的。
39.电子政务创立了全新的行政方法和行政措施。
40.社会信息化是电子政务的基础。
41.电子化公共服务提供的服务是独立的。
42.专家系统是一种模拟专家决策能力的计算机系统。
43.政府信息资源具有极高的战略价值。
44.基于不同的政府工作模式,电子政务呈现出一种模式趋向。
45.1999年我国政府开始实施“政府上网”工程,这标志着我国电子政务的基本模式已经基本成型。
46.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提高了政府的服务效率和质量。
47.政府组织构建的呈现“微笑曲线”。
48.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促进了政务公开和廉政建设。
49.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使公众享受了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
50.信息化的基本技术方式包括数字化、自动化、网络化和知识化。
电子政务形成性考核2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政府信息资源的公开应该包括所有的政府信息。
2.信息处理的基本方式是共享型的。
3.我国政府为公民个人提供的电子化公共服务包括公民日常社会生活管理服务
4.信息资源是重要的政府管理资源。
5.政府信息资源的建设需要统一规划、共建共享。
6.电子政务条件下的政府管理具有信息化的基本特征。
7.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提高了政府工作的效率。
8.我国政府为企业个人提供的电子化公共服务包括管理与技术服务。
9.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提高了政府的服务效率和质量。
10.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包括采集、组织等。
11.一站式网上行政服务大厅就是政府门户网站。
12.电子政务的公共服务是有限公众的服务。
13.政府信息资源的建设应该分阶段、分层建设。
14.电子政务促成了政府组织结构的更新。
15.社会信息化是电子政务的基础。
16.我国政府信息资源库包括基础信息资源库和专门信息资源库。
17.电子政务条件下的政府管理具有虚拟化的基本特征。
18.事务型办公自动化模式主要是执行例行性的日常办公事务。
19.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带动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
20.微博服务使得政府公共服务更加移动化。
21.我国的电子政务从建国初就开始起步。
22.一个国家的信息资源的30-50%在政府的掌控之下。
23.我国政府为企业个人提供的电子化公共服务包括电子化税收服务。
24.电子政务条件下的政府管理具有数字化的基本特征。
25.政府信息资源的建设需要充分发挥多种机制作用。
26.电话呼叫中心只是接听电话。
27.我国政府为公民个人提供的电子化公共服务包括电子化就业服务。
28.我国电子政务的基本构架中,基础设施是保障。
29.信息化的基本技术方式包括数字化、自动化、网络化和知识化。
30.专家系统以逻辑查询与搜索为手段。
31.我国的电子政务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办公自动化开始起步。
32.电子政务是社会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3.电子政务导致了高端管理层的缩减。
34.政府信息自然管理是指政府部门为实现信息的资源价值而进行的规划、组织、监督、控制和协调活动。
35.20世纪80年代,在全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形成政府改革的浪潮。
36.政府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应该注重效率。
37.电子政务的内容广泛,服务项目不断增多
38.决策支持系统以数据仓库为依托。
39.政府信息资源是在政府管理之外形成的。
40.电子政务仅仅针对的是国家政权机构。
41.政府信息资源的形式是单一的,一般为文本。
42.政府门户网站是联结各政府部门网站的中心枢纽。
43.顺应经济社会的发展,政府由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
44.电子政务有助于改善政府决策者的“有限理性”。
45.电子化公共服务提供的服务是独立的。
46.我国政府为企业个人提供的电子化公共服务包括政府数据开放服务。
47.电子政务的推行要树立起民主理念。
48.成型期最主要的发展特征是各国先后确立了整体性电子政务的基本模式。
49.信息资源是指信息的具体内容。
50.政治决策的信息来源主要来自于政府专家。
电子政务形成性考核3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信息化的特征是( )
A.动态化
B.现代化
C.静态化
D.数字化
2.知识管理要遵循( )三项原则
A.积累、交流和处理
B.交流、处理和共享
C.处理、积累和共享
D.共享、交流和积累
3.流程再造的主要环节有( )。
A.重建
B.优化
C.精简
D.改进
4.信息系统的功能有( )
A.信息的传递
B.信息的存储
C.信息的使用
D.信息的保管
5.政府间协同管理模式可以简单理解为( )的电子政务。
A.政府对政府
B.政府对个人
C.政府对企业
D.企业对个人
6.“一站式”网上政务大厅是指( )
A.各级政府信息资源的共享
B.各业务部门网上服务及信息的集成
C.网上采购与招标
D.网上办事的审批
7.面向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体系保障电子政务系统( )安全。
A.整体的
B.部分的
C.应用的
D.网络的
8.以下不属于“金字工程”的是:( )
A.金网
B.金关
C.金商
D.金卡
9.电子政务的特点是:( )。
A.以信息技术为工具
B.以政府数据为中心
C.以业务应用为动力
D.以便民服务为目的
10.电子政务就是( )
A.电子政府
B.为公众提供信息服务
C.政府信息资源的共享
D.信息技术在政府管理中的应用
11.电子政务在决策者与执行者之间的严格分界。
12.顺应经济社会的发展,政府由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
13.电子政务的推行要树立起创新理念。
14.政府信息资源应该既包括行政管理职能活动有关的信息还应包括无关的。
15.我国政府为企业个人提供的电子化公共服务包括管理与技术服务。
16.电子化公共服务的服务地点是有限的。
17.基于不同的政府工作模式,电子政务呈现出一种模式趋向。
18.政府门户网站与一般网站并无不同。
19.政府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实现政府信息资源价值的基本途径和手段。
20.政府门户网站是联结各政府部门网站的中心枢纽。
21.电子政务的推行要树立起服务理念。
22.电子政务的基本服务是满足人们日常社会生活中基本需求的服务。
23.通过整合不同政务职能,形成了响应型政务形态,电子政务模式基本确立起来了。
24.电子政务的发展要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电子政务建设分别开来。
25.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包括采集、组织等。
26.我国政府为公民个人提供的电子化公共服务包括电子化就业服务。
27.电子政务创立了全新的行政方法和行政措施。
28.政府信息资源应该实现低成本共享。
29.我国的电子政务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办公自动化开始起步。
30.政府的办公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是使办公活动向数字化的方向发展,最终实现无纸化办公。
31.政府信息资源的开发需要坚持角色的不平等,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信息的保密性。
32.电子化公共服务推动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
33.政府职能向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方向转变。
34.政府信息资源的建设应该分阶段、分层建设。
35.电子政务的发展应该警惕数字鸿沟的现象继续蔓延。
36.事务型办公自动化模式主要是执行例行性的日常办公事务。
37.电子化公共服务的发展趋向是以政府为中心。
38.电子政务建设大大地依靠技术引进,所以应该是技术导向型。
39.社会信息化是电子政务的基础。
40.政府信息资源的建设需要统一的规范与统一标准。
41.我国政府为企业个人提供的电子化公共服务包括基础管理服务。
42.管理型办公自动化模式主要是综合信息及数据会的办公信息处理系统。
43.电子政务是传统政务+信息技术。
44.专家系统是一种模拟专家决策能力的计算机系统。
45.电子社会的发展不属于电子政务的拓展应用。
46.电子政务的推行要树立起科学理念。
47.政府信息资源管理在政府机关内部应该做到“直接领导、集中管理”。
48.信息化的基本技术方式包括数字化、自动化、网络化和知识化。
49.政府信息管理应该依靠行政命令,更多地强化强制性的管制。
50.基于移动设备的服务促进了政府与公众的交流。
电子政务形成性考核4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电子政务系统的维护包括了( )。
A.硬件维护
B.软件维护
C.数据维护
D.上述全部
2.电子政务的基本模式包括( )。
A.政府对政府
B.政府对企业
C.政府对公民
D.政府对公务员
3.数字印章是由( )部分构成的。
A.凭证文档、文件摘要、数字签名
B.文件摘要、收发日期、数字签名
C.加印时间印章的文件摘要、收发日期、数字签名
D.数字签名、数字时间印章、数字证书
4.电子政务系统的维护包括了( )。
A.硬件维护
B.软件维护
C.数据维护
D.上述全部
5.信息化的特征是( )
A.动态化
B.现代化
C.静态化
D.数字化
6.政府信息资源的特点为( )
A.独享性
B.可用性
C.隐蔽性
D.时效性
7.流程再造的主要环节有( )。
A.重建
B.优化
C.精简
D.改进
8.电子政府环境下的政府管理是一种以( )为辅的管理。
A.分散控制为主整体控制
B.间接控制为主直接控制
C.过程控制为主控制结果
D.控制结果为主过程控制
9.“一站式”网上政务大厅是指( )
A.各级政府信息资源的共享
B.各业务部门网上服务及信息的集成
C.网上采购与招标
D.网上办事的审批
10.电子政务门户网站是政府与社会公众( )。
A.信息交流的窗口
B.办理业务的窗口
C.公共信息发布的窗口
D.提供上述三种服务的窗口
11.电子政务的发展应该警惕数字鸿沟的现象继续蔓延。
12.下列( ? ?)模式以政府网站功能的扩展和完善过程为核心,以电子服务的发展规律作为实施电子政务的基本出发点,以政府系统改革为最终目的。
A.DNI模式
B.PITT模式
C.ASPA模式
D.香港模式
13.电子政务的推行要树立起法治理念。
14.政府信息资源的建设应该分阶段、分层建设。
15.我国电子政务的基本构架中,基础设施是保障。
16.我国电子政务目前在提高政府透明度、促进政府与民众互动、提升行政效能和改善公共服务方面积极谋求进一步的发展。
17.政府职能向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方向转变。
18.电子政务的发展过程就是政府不断改进、完善其行政方式的过程。
19.电子政务在决策者与执行者之间的严格分界。
20.一个国家的信息资源的30-50%在政府的掌控之下。
21.我国政府为公民个人提供的电子化公共服务包括电子化医疗服务。
22.电子政务的基本服务是满足人们日常社会生活中基本需求的服务。
23.电子政务是传统政务+信息技术。
24.政府只有不断地进行电子政务的建设,才能提高平均社会信息化功效水平。
25.政府信息自然管理是指政府部门为实现信息的资源价值而进行的规划、组织、监督、控制和协调活动。
26.电子政务侧重于分析( )
A.内政事务
B.国家管理
C.民主思想
27.政府门户网站体现的是对政务服务资源的集成。
28.电子政务为政务活动提供的核心解决方案就是建立政府网站。
29.我国政府为公民个人提供的电子化公共服务包括公民日常社会生活管理服务
30.通过整合不同政务职能,形成了响应型政务形态,电子政务模式基本确立起来了。
31.电子政务加速了政府权力体系的再构建。
32.我国电子政务的基本构架中,基础设施是关键。
33.电子化公共服务的发展趋向是以政府为中心。
34.电子社会的发展不属于电子政务的拓展应用。
35.电子政务的推行要树立起公平理念。
36.我国政府为企业个人提供的电子化公共服务包括管理与技术服务。
37.电子政务有助于改善政府决策者的“有限理性”。
38.电子政务条件下的政府管理具有分散化的基本特征。
39.经历了30年的发展,我国的电子政务已经实现了各级政府以及各个部门的全面覆盖。
40.管理型办公自动化模式主要是综合信息及数据会的办公信息处理系统。
41.决策支持系统利用数学模型进行分析。
42.电子政务条件下的政府管理具有自由化的基本特征。
43.电子政务条件下的政府管理具有知识化的基本特征
44.政府信息资源的公开应该包括所有的政府信息。
45.电子政务的建设就是将信息化的政府服务体系延伸到社会公众和法人。
46.我国电子政务与我国的信息化历程相继发展。
47.电子政务的推行要树立起系统理念。
48.一站式网上行政服务大厅对政府各部门之间职能整合升级。
49.政府信息资源是在政府管理之外形成的。
50.电子政务是政府为了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而进行的全方位和深层次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