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秋季学期《证据学》形成性考核Ⅰ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下列证据中可以成为直接证据的是()。
A.被害人陈述
B.血迹
C.杀人凶器
D.指纹
2.被告应当自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
A.3
B.5
C.7
D.15
3.一楼阳台上装修,二楼住户乙家阳台上的花盆突然坠下,将甲砸成重伤,花去医药费近万元。后甲将乙告上法庭,要求其承担赔偿责任。乙辩称花盆坠落是由于甲野蛮装修振动所致,自己对此没有责任。甲否认花盆坠落是由于其装修振动所致。对“花盆坠落是由于甲野蛮装修振动所致”这一事实承担证明责任的是( )
A.甲
B.乙
C.甲和乙
D.法院
4.甲路过乙家门口,被乙叠放在门口的砖头砸伤,甲起诉要求乙赔偿。关于本案的证明责任分配,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
A.乙叠放砖头倒塌的事实,由原告甲承担证明责任
B.甲受损害的事实,由原告甲承担证明责任
C.甲所受损害是由于乙叠放砖头倒塌砸伤的事实,由原告甲承担证明责任
D.乙有主观过错的事实,由原告甲承担证明责任
5.2021年10月5日,吴某下公共汽车时,由于人太多车太挤,踩到了张某的脚,两人发生口角,后发生殴斗。在殴斗中,吴某击打了张某脸部数拳,造成张某脸部数处软组织损伤。在接到张某报案后,区公安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以“殴打他人”为由,对吴某处以行政拘留5日的处罚。吴某出来后不服,认为是由于张某先动了手,自己的行为属于防卫,遂向区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撤销区公安局的行政处罚。 本行政诉讼中,证明责任的承担者是( )。
A.吴某
B.张某
C.区公安局
D.人民法院
6.诉讼中未经当事人质证的证据材料( )。
A.都可以作为定案的根据
B.在明确告知当事人的情况下可以作为定案的根据
C.由法院依职权决定是否可以作为定案的根据
D.一律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
7.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证据的基本属性的是( )。
A.客观性
B.关联性
C.合法性
D.排他性
8.勘验不包括()
A.现场勘验
B.物品检验
C.人身检查
D.尸体检验
9.下列证据种类中,属于行政诉讼特有而民事诉讼、刑事诉讼所没有的法定证据种类的是
A.视听资料
B.勘验笔录
C.现场笔录
D.鉴定意见
10.下列各项中,属于刑事诉讼中独有的诉讼证据是( )。
A.物证
B.当事人陈述
C.被害人陈述
D.书证
11.被指控的犯罪事实的发生;被告人实施犯罪的时间、地点、手段、后果以及其他情节;被害人有无过错及过错程度;被告人的近亲属是否协助抓获被告人等均是死刑案件的证明对象。
12.收集证据的方法主要有:询问、讯问、辨认、勘验、检查、搜查、侦查实验、鉴定、技术侦查、秘密侦查等。
13.证人资格包括以下内容:凡是知道案件情况并有作证能力的人,都可以作为证人;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为证人;证人只能是当事人以外知道案件情况的人;法人和非法人团体同样具有证人资格。
14.原告张某起诉被告李某,称李某在某公共汽车站将其撞倒,致其受伤住院,花费住院费、药费等共计3万余元,要求法院判决李某赔偿。属于本案证明对象有原告张某被李某撞倒;原告张某倒地后受伤;原告张某受伤后住院治疗的费用;被告李某的经济状况。
15.县供电局安装的高压线电死了刘某的牛,刘某诉请损害赔偿,县供电局应就其对刘某的牛的死不存在过错承担证明责任.
16.收集证据的原则和要求包括:依法收集;全面、客观;深入、细致;迅速及时; 依靠群众;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
17.民事诉讼中,原则上适用排除合理怀疑的操作性证明标准。
18.患者甲与某医院发生医疗纠纷。甲认为由于该医院误诊,导致其疾病没有及时得到治疗,造成了财产和精神上的损害,故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医院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本案中,原告应对下述事实承担证明责任:甲在该医院就诊的事实;医疗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的事实;损害数额;医生诊断时是否存在过错的事实。
19.钓鱼执法是刑事证据收集的特殊方法。
20.行政诉讼的证明对象包括: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和合理性有关的事实;包含行政法规和规章在内的抽象行政行为的合法性的事实;行政赔偿构成要件的事实;行政诉讼程序法事实;等。
2025年秋季学期《证据学》形成性考核Ⅱ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某城市行政管理执法局越权作出了某项处理决定,行政相对人诉至法院,则这一事实属于行政诉讼证明对象中的()。
A.与被诉行政行为合法性有关的事实
B.与被诉行政行为合理性有关的事实
C.与行政赔偿构成要件有关的事实
D.行政诉讼程序事实
2.下列证据种类中,属于行政诉讼特有而民事诉讼、刑事诉讼所没有的法定证据种类的是
A.视听资料
B.勘验笔录
C.现场笔录
D.鉴定意见
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证据的基本属性的是( )。
A.客观性
B.关联性
C.合法性
D.排他性
4.下列各项中,属于证明对象的是()。
A.证据事实
B.程序法事实
C.免证事实
D.案件事实
5.民事案件中的非法证据是指()
A.以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或者严重违背公序良俗的方法形成或者获取的证据
B.电视暗访的证据
C.私自录音的证据
D.偷拍的证据
6.在劳动争议纠纷案件中,因用人单位作出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劳动争议的,负证明责任的是()。
A.原告
B.被告
C.劳动者
D.用人单位
7.以下属于刑事诉讼程序事实的是()。
A.犯罪主观方面是故意的
B.累犯
C.行为人不满十四周岁
D.法院违反回避的事实
8.关于刑事案件全案证据的综合审查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应当坚持绝对客观真实
B.唯口供不能定罪
C.孤证亦能定罪
D.合法即可,无需符合经验规则
9.下列关于刑事诉讼证明责任,正确的表述是()。
A.法院调查收集证据是为了履行证明责任
B.在刑事自诉中,检察机关承担证明责任
C.在刑事公诉中,原则上由公诉人承担证明被告人有罪的责任
D.在刑事公诉中,原则上由被告人承担证明自己无罪的责任
10.关于举证时限和证据交换的表述,下列那一项是正确的?()
A.证据交换可以依当事人的申请而进行,也可以由法院依职权决定而实施
B.民事诉讼案件在开庭审理前,法院必须组织进行证据交换
C.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确有困难的,可以在举证期限届满之后申请延长,但只能申请延长一次
D.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未向法院提交证据材料的,在法庭审理过程中无权再提交证据
11.证据的合法性包括证据主体合法、证据形式合法、证据取得方法合法和证据程序合法四个方面的内容。
12.某甲目睹了被告人杀死某乙的全部过程,某甲关于被告人犯罪的证言属于直接证据、有罪证据。
13.原告张某起诉被告李某,称李某在某公共汽车站将其撞倒,致其受伤住院,花费住院费、药费等共计3万余元,要求法院判决李某赔偿。属于本案证明对象有原告张某被李某撞倒;原告张某倒地后受伤;原告张某受伤后住院治疗的费用;被告李某的经济状况。
14.被指控的犯罪事实的发生;被告人实施犯罪的时间、地点、手段、后果以及其他情节;被害人有无过错及过错程度;被告人的近亲属是否协助抓获被告人等均是死刑案件的证明对象。
15.赃款、现场发现的烟头、被撬坏的门锁、沾有被害人血迹的衣服等证据,既属于原始证据也属于间接证据。
16.杀人案中现场勘验笔录、贪污案中证明贪污数额的账册、强奸案中证明被害人精神状态的鉴定意见、伤害案中证明伤害发生过程情况的监控录像等均属于实物证据。
17.证明对象具有以下特征:证明对象与当事人的主张相联系;证明对象是法律规定的要件事实;证明对象是需要运用证据加以证明的事实;证明对象与证明责任和证明标准紧密相关。
18.某市公安机关根据商场电子监视系统拍摄的图像资料破获一盗窃团伙,收缴赃款8万余元,并缴获金、银首饰及CD机、电视剧录像带等赃物。其中,监视系统拍摄的图像资料属于勘验笔录,电视剧录像带属于视听资料。
19.从结果看,事实推定包括行为推定、状态推定、因果关系推定和过错推定。
20.决定证据保全的只能是法官或法院。
2025年秋季学期《证据学》终结性考试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司法认知的主体限于()。
A.公安机关
B.人民检察院
C.人民法院
D.当事人
2.无罪推定来源于()。
A.假定
B.拟定
C.推定
D.司法认知
3.以下关于行政诉讼证明责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行政诉讼实行被告举证的原则
B.被告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
C.原告可以提供证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证据
D.原告提供的证据不成立的,免除被告的举证责任
4.被称为证据的“质”的是()。
A.证明力
B.证据能力(资格)
C.证据的客观性
D.证据的合法性
5.证据保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对物证,可以录像、制作勘验笔录
B.对证人证言,可以预先询问、制作笔录、录音、录像
C.不管采取何种方法,均应客观、真实地反映证据情况
D.人民法院在进行证据保全时,必须要求当事人或者诉讼代理人到场
6.在诉讼活动中,最后也是最有权威性的证明为()。
A.当事人证明
B.侦查机关证明
C.起诉机关证明
D.法院证明
7.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法定证据种类的有
A.实物证据
B.电子数据
C.本证
D.传闻证据
8.民事案件中的非法证据是指()
A.以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或者严重违背公序良俗的方法形成或者获取的证据
B.电视暗访的证据
C.私自录音的证据
D.偷拍的证据
9.行政诉讼中,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可以自行向()收集证据。
A.原告
B.第三人
C.证人
D.被告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
10.本证和反证的划分同()基本一致,但是两个不同范畴的问题,二者不能混淆。
A.证据的种类
B.举证责任的分担
C.证据的分类
D.物证的特征
11.当事人的陈述包括( )。
A.案件事实的陈述
B.诉讼请求的说明和案件处理方式的意见
C.对证据的分析和应否采用的意见
D.对争议事实的法律评断和适用法律的意见
12.下列证据中可以成为直接证据的是()。
A.被害人陈述
B.血迹
C.杀人凶器
D.指纹
13.具有特定情形的下列哪一证据可以作为定案的根据?()
A.视听资料的制作时间、地点存有异议,不能作出合理解释,也没有提供必要证明的
B.在做DNA(DeoxyriboNucleic Acid,脱氧核糖核酸)检测时送检材料与比对样本属于同一个来源的
C.证人在犯罪现场听到被告人喊“给他点厉害瞧瞧”的陈述
D.犯罪嫌疑人拒绝签名、盖章而由侦查人员在笔录上注明情况的讯问笔录
14.张某驾车与李某发生碰撞,交警赶到现场后用数码相机拍摄了碰撞情况,后李某提起诉讼,要求张某赔偿损失,并向法院提交了一张光盘,内附交警拍摄的照片。该照片属于下列哪一种证据?
A.书证
B.鉴定意见
C.勘验笔录
D.电子数据
15.《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25条规定:“自然人以户籍登记或者其他有效身份登记记载的居所为住所;经常居所与住所不一致的,经常居所视为住所。”该规定属于()
A.假定
B.拟制
C.推定
D.司法认知
16.下列哪一选项所列举的证据属于补强证据?( )
A.证明讯问过程合法的同步录像材料
B.证明获取被告人口供过程合法,经侦查人员签名并加盖公章的书面说明材料
C.根据被告人供述提取到的隐蔽性极强、并能与被告人供述和其他证据相印证的物证
D.对与被告人有利害冲突的证人所作的不利被告人的证言的真实性进行佐证的书证
17.2021年10月5日,吴某下公共汽车时,由于人太多车太挤,踩到了张某的脚,两人发生口角,后发生殴斗。在殴斗中,吴某击打了张某脸部数拳,造成张某脸部数处软组织损伤。在接到张某报案后,区公安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以“殴打他人”为由,对吴某处以行政拘留5日的处罚。吴某出来后不服,认为是由于张某先动了手,自己的行为属于防卫,遂向区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撤销区公安局的行政处罚。 本行政诉讼中,证明责任的承担者是( )。
A.吴某
B.张某
C.区公安局
D.人民法院
18.《行政处罚法》规定,规章以下的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任何行政处罚,而某县工商局文件自行设定罚款的行政处罚,属于()。
A.行政诉讼程序事实
B.有关抽象行政行为合法性的事实
C.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和合理性有关的事实
D.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是构符合法定程序的事实
19.民事诉讼质证的主体是()
A.当事人
B.法官
C.证人
D.鉴定人
20.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所有的证据材料都具有证据能力
B.不是所有的证据材料都具有证据能力
C.证据能力是证据所必须具有的内容和实质要件
D.证据能力就是可靠性
21.民事诉讼中,逾期举证必将导致证据失权。
22.2015年9月27日清晨,原告蒋某路临江门16号文华大厦B座,被从楼上坠落的塑料花盆砸中,顿时血流满面,住院近4个月,花费7万余元。后经诊断,蒋某属7级伤残。事后经公安机关勘察取证,无法确定肇事花盆是谁家的。蒋遂将文华大厦B座的57家住户列为被告,起诉到法院要求赔偿。经审理,57家住户中,除了7家外,另外50家住户不能排除花盆从自家坠落的可能性。一审法院根据过错推定原则,要求他们分担赔偿责任,每户承担2 700多元。本案的证明对象包括:原告蒋某路临江门16号文华大厦B座,被从楼上坠落的塑料花盆砸中;原告蒋某被从楼上坠落的塑料花盆砸中后,住院近4个月,花费7万余元;原告蒋某经诊断属7级伤残;文华大厦B座中共有57家住户,其中7家住户排除花盆从自家坠落的事实。
23.笔录填写的讯问时间、讯问人、记录人、法定代理人等有误或者存在矛盾的,即便通过有关办案人员的补正或者作出解释的,也不可以采用。
24.赃款、现场发现的烟头、被撬坏的门锁、沾有被害人血迹的衣服等证据,既属于原始证据也属于间接证据。
25.下述证据均为书证:
某强奸案,在犯罪嫌疑人住处收集的笔记本,其中记载着其作案经过及对被害人的描述;
某贪污案,为查明账册涂改人而进行鉴定的笔迹;
某故意伤害案,证人书写的书面证词;
某走私淫秽物品案,犯罪嫌疑人非法携带的淫秽书刊。
26.审查判断被害人陈述的内容,主要是审查判断被害人的陈述是否符合常理,前后是否一致。
27.被指控的犯罪事实的发生;被告人实施犯罪的时间、地点、手段、后果以及其他情节;被害人有无过错及过错程度;被告人的近亲属是否协助抓获被告人等均是死刑案件的证明对象。
28.杀人案中现场勘验笔录、贪污案中证明贪污数额的账册、强奸案中证明被害人精神状态的鉴定意见、伤害案中证明伤害发生过程情况的监控录像等均属于实物证据。
29.排除违法性的事实、量刑情节、证据事实和程序事实均属于刑事诉讼证明对象。
30.张某起诉县公安局,要求法院依法确认被告对自己作出的行政拘留决定违法,并承担行政赔偿责任,则县公安局应当对行政拘留造成的损害承担证明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