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留言 注册 登录
热门搜索:形考答案免费答案奥鹏答案

甘肃开放大学2025年秋学期《文论专题》形考任务【标准答案】

Time2025-10-27Hits浏览量: 7
国开,电大,各省平台学习详情请咨询请添加QQ : 103092222或微信: xyzlfx100

形考任务1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刘勰对作家个性和创作风格的最高要求是要有“风骨”,要“风清骨峻”。“风骨”一词原用于品鉴人物,后移于画论和文论。


2.“兴观群怨”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这样一种共同规律,就是在孔子那里主要是针对“用诗”,即发挥文艺社会作用而提出的“兴观群怨”,在后世都逐渐与“作诗”结合起来,使“兴观群怨”不仅成为对文艺社会作用的一种自觉认识,而且成为对文艺创作的一种明确要求。


3.后世文论家在“兴观群怨”说基本精神的影响下,不断提出一些新的有关文艺社会作用的命题,比如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韩愈的“穷而后工”说等。


4.著名的改良派人士梁启超提出文艺的四种社会作用即:薰、浸、刺、提。所谓“浸”,是就文艺的情绪感染作用而言的。


5.著名的改良派人士梁启超提出文艺的四种社会作用即:薰、浸、刺、提。所谓“薰”,即文艺作品通过向接受者展现“他境界”而培养接受者创造力的作用。


6.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代文论发展的高峰期,其间曾先后出现过文论史上的若干个“第一”,下面选项中正确的是  。

A.第一部文论专篇――曹丕的《典论·论文》,第一部文论巨制――《文心雕龙》

B.第一部诗话――曹丕的《诗品》,第一部创作论专篇――陆机的《文赋》

 


C.第一部创作论专篇――钟嵘的《文赋》,第一部文论专篇――曹丕的《典论·论文》

D.第一部创作论专篇――陆机的《文赋》,第一部诗话――钟嵘的《诗品》


7.《文心雕龙》风格论集中于《体性》篇。依刘勰之意,作家的创作个性包括有才、气、学、 等四个方面的因素。

A.习

B.质

C.识

D.力


8.刘勰的批评与鉴赏思想贯穿于《文心雕龙》全书,批评与鉴赏的篇幅当数《知音》篇。批评原则有“六义”,即:一则   而不诡,二则风清而不杂,三则事信而不诞,四则义贞而不回,五则体约而不芜,六则文丽而不淫。

A.情深

B.情真 

C.情浓

D.情远


9.庄子的“言不尽意”说对后世的影响深远而巨大,唐代司空图的 就是明显的例证。

A.意不称物,文不逮意

B.思表纤旨,文外曲致,言所不追

C.文已尽而意有余

D.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


10.“兴观群怨”说是孔子“ ”文艺观的代表。

A.诗教

B.仁教

C.礼教

D.德教


11.制定一个较为可行的本课程学习计划。


12.怎样理解庄子的得意忘言


形考任务2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0.金圣叹学问渊博,通晓诸子百家,其一生衡文评书,曾将 、《庄子》、《史记》、《杜工部集》、《水浒传》、《西厢记》合称作“六才子书”并予以评点、批改。

A.《屈原》

B.《离骚》

C.《九歌》

D.《九辩》


2.创作论是叶燮《原诗》的理论核心,诗歌创作论大体包括创作主体论、创作对象论和创作方法论。下面 属于创作方法论范畴。

A.“师法自然”说 

B.“才、胆、识、力”说

C.“理、事、情”说 

D.“妙造自然”说


3.“才”、“胆”、“识”、“力”是诗人创作必备的主体性要素,叶燮认为,四者之中,“识”处于的地位。

A.配合和中介

B.支配和协领

C.从属和边缘

D.核心和主宰


8.《沧浪诗话》全书由“诗辨”、“诗体”、“诗法”、“诗评”和“考证”五部分组成,其中,“ ”是全书的理论核心。

A.诗辨

B.诗体

C.诗法

D.诗评


6.创作论是叶燮《原诗》的理论核心,诗歌创作论大体包括创作主体论、创作对象论和创作方法论。下面 属于主体论范畴。

A.“才、胆、识、力”说

B.“理、事、情”说

C.“师法自然”说

D.“妙造自然”说


6.《沧浪诗话》最大特色便是以 喻诗。

A.禅

B.儒

C.释。

D.道


7.在司空图之前,陆机、刘勰有“余味”说的提法,钟嵘则是以“ ”说著名。

A.滋味

B.品味

C.食味

D.气味


2.创作论是叶燮《原诗》的理论核心,诗歌创作论大体包括创作主体论、创作对象论和创作方法论。下面 属于创作对象论范畴。

A.“理、事、情”说

B.“才、胆、识、力”说

C.“师法自然”说

D.“妙造自然”说


9.叶燮所所指诗人辨别事物“理、事、情”的能力,以及对世界事物是非美丑的识别能力,是“才胆识力”中的         。

A.“识”

B.“胆”

C.“才”

D.“力”


4.在司空图之前,陆机、刘勰有“     ”说的提法,钟嵘则是以“滋味”说著名。

A.余味

B.品味

C.食味

D.气味


16.创作论是《原诗》的理论核心,叶燮的诗歌创作论大体包括创作主体论(“才、胆、识、力”说)、创作对象论(“理、事、情”说)和创作方法论(“师法自然”说)。


12.司空图的诗论思想主要体现在对中国古典意境理论的发展和深化上面。


13.《原诗》问世,是针对此前诗坛的两股思潮而言的。一是明代前、后七子提出的“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复古主义;二是其后公安派和竟陵派提出的“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个性化创作主张。


14.叶燮认为,诗作的产生不过是外界的“理”、“事”、“情”与创作主体的“才”、“胆”、“识”、“力”有机结合的产物。


20.“韵味”是把诗歌分为“韵内”和“韵外”两层。“韵内”与“韵外”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二者紧密联系、相互涵化,“韵外”是基础,“韵内”为升华。


15.简单地说,“韵味”首先是把诗歌分为“韵内”和“韵外”两层。


17.“韵味”是把诗歌分为“韵内”和“韵外”两层。“韵外”指诗的语言文字、声韵及其所表达的意义。这是诗歌直接呈现出来的、读者可以感知的东西。


18.以“诗话”的形式评论诗歌、阐述诗歌理论是从欧阳修《六一诗话》开始,但到严羽才形成巅峰。


13.严羽毕生“先儒而后佛老”,在诗歌创作上以魏晋乃至盛唐为法,酷好临摹王维和杜甫的诗,对诗歌创作与欣赏皆有相当深厚的造诣――其诗论成就即主要体现在他的诗歌理论专著《沧浪诗话》中。


20.《沧浪诗话》全书由“诗辨”、“诗体”、“诗法”、“诗评”和“考证”五部分组成。


22.简单说明正变论产生历史背景。


22.简单概括金圣叹小说理论关于人物论的主要思想。


23.司空图关于诗歌“韵味”的审美内涵具体表现为“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结合下面提供的王维诗歌的片段,简单阐释司空图的“韵味”说。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终南别业》)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辋川闲居》)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汉江临汛》)


形考任务3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司空图关于诗歌“韵味”的审美内涵具体表现为“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结合下面提供的王维诗歌的片段,讨论司空图的“韵味”说。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终南别业》)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辋川闲居》)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汉江临汛》)


形考任务4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韦勒克、沃伦认为,科学语言是“直指式的”:“它要求语言符号与指称对象一一吻合”,同时这种语言符号“完全是人为的”。


2.接受美学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首先在联邦德国的康斯坦茨崛起、后在欧美迅速扩大影响的一个美学流派。


3.亚里士多德对悲剧构成因素的抽象概括包括如下六个决定其性质的成分,情节、性格、言语、思想、戏景和唱段。


4.李渔在《词曲部·词采第二》中特辟“贵显浅”、“重机趣”、“戒浮泛”、“忌填塞”等四个专题来详细论述曲文的通俗性问题,其中,“贵显浅”具有提纲挈领和统帅其他三项的意义。


5.教材中对黑格尔关于悲剧性质的认识或关于悲剧的定义,作了如下概括表述:悲剧就是恶与恶的冲突和斗争。


6.弗洛伊德关于艺术的基本看法,也就是对艺术本质的认识,可用一句话作概括表述:艺术是艺术家未满足的欲望的幻想性实现。


7.《诗的艺术》讨论文艺问题,始终把持和遵循着一个在布瓦洛以及一切理性主义者看来是至高无上的真理标准和实践原则,那就是“理性”。


8.西方十九世纪是达尔文的进化沦和以孔德为代表的实证主义十分流行和活跃的时期,泰纳深受其影响,其《艺术哲学》表达了他借助于自然科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发掘梳理艺术史料的心路历程。


9.克罗齐“直觉即表现即艺术”的观点引申了出他的这样的论断,语言与艺术等同。


10.本能在弗洛伊德既然是人的肉体和精神之一切活动的本体性存在,那么毫无疑问,它必然也是文艺创作活动的最后根源和本质所在。


14.     是西方历史上第一部较为系统而全面地探讨美学和文艺理论问题的专著。

A.《诗的艺术》  

B.《判断力批判》

C.《美学》

D.《诗学》


13.从文学语言与科学语言、日常语言的基本区别中,韦勒克、沃伦将“ ”、“创造性”、“想象性”看作是“文学的突出特征”。

A.虚构性

B.形象性

C.画面性

D.符号性


13.如果我们将 的美学理论看作一个逻辑体系,那么作为其出发点、本体或内核的东西,就是一个简单的定义:“直觉即表现即艺术”。

A.克罗齐

B.康德

C.黑格尔

D.泰纳


11.韦勒克、沃伦认为文学作品有四个层面:即 层面、意义层面、意象和隐喻层面以及由象征和象征系统构成的“世界”或“神话”层面。

A.形象

B.画面

C.声音

D.历史


20.表现人的精神生活的艺术”中,尤其是文学中有三组原素,它们是人物性格、遭遇与事故、风格,持这一主张的是法国著名的文艺理论家,被老师预言为“为思想生活”的人 。

A.泰纳

B.伊瑟尔

C.韦勒克

D.拉封丹


18.李渔主张戏曲创作要“结构第一”,他提出的开场要提示全剧,“小收煞”即上半部结尾要有  ,“大收煞”即全剧终场要有“团圆之趣”。

A.悬念

B.伏笔

C.冲突

D.“机趣”


17.著名的“三一律”戏剧创作法则是在 中提出来的。

A.黑格尔的《美学》

B.康德的《判断力批判》

C.布瓦洛的《诗的艺术》

D.亚里士多德的《诗学》


18.王国维美学观的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强调美的超功利性, ,宣扬美对生活苦难的解脱性。

A.突出美的形式性

B.强调美的教育性

C.突出美的社会作用

D.强调美的政治性


19.从求美与求真、求善、求利具有根本性区别的认识出发,提出审美活动是超功利、非认识、无目的而合主观目的性、且具有像知识判断一样的普遍有效性的理论的是 。

A.康德

B.黑格尔

C.泰纳

D.克罗齐


16.博学多才,著述丰厚,在哲学、逻辑学、伦理学、美学、等诸多学科领域都有卓越的建树,现存著作主要有《逻辑学》、《修辞学》、《形而上学》、《自然科学》、《伦理学》、《政治学》、《诗学》等,是西方思想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被恩格斯誉为古代“最博学的人”是 。

A.贺拉斯

B.柏拉图

C.布瓦洛

D.亚里士多德


21.简要说明亚里士多德关于悲剧定义“完整”的解释?


22.韦勒克、沃伦关于评价文学的具体标准有那些内容?


23.怎样看待亚里士多德关于文艺所具有的价值?


24.课程线索梳理。

 

要求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教材十八讲内容所涉及中国文论家、西方文论家的代表人物都是谁?

 

2.中国文论和西方文论涉及的主要理论观点各举例八种;

 

3.本课程理论学习给你印象最为深刻的理论观点是什么?你认为最实用的或最有指导意义的理论观点有哪几个?


留言板
captcha
感谢留言
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