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留言 注册 登录
热门搜索:形考答案免费答案奥鹏答案

吉林开放大学2025年秋学期《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作业+期末终考【标准答案】

Time2025-11-12Hits浏览量: 1
国开,电大,各省平台学习详情请咨询请添加QQ : 103092222或微信: xyzlfx100

第一次作业(导论至第五章)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各题有四个选项,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选出其题号并填入括弧。每题2分,共计30分)


1.马克思说过:“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________的总和。”

A.家庭关系

B.工作关系

C.社会关系

D.人际关系


2.学习人文社会科学,必须以___________为指导。

A.马克思主义

B.唯物辩证法

C.历史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3.任何一门科学都有自身的研究方法,哲学的方法显示出以下哪几个典型特征?

A.抽象性、反思性、逻辑性

B.抽象性、逻辑性、批判性

C.逻辑性、形象性、批判性

D.抽象性、反思性、批判性


4.通常认为的“古希腊三贤”是________。

A.泰勒斯、苏格拉底、柏拉图

B.苏格拉底、柏拉图、毕达哥拉斯

C.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D.苏格拉底、赫拉克利特、柏拉图


5.雅斯贝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将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界定为人类文明时期的 “________”。

A.轴心时代

B.萌芽时代

C.黄金时代

D.关键时代


6.现代意义上的“历史”一词通常认为是从_______传入中国的。

A.印度

B.日本

C.新加坡

D.马来西亚


7._________ 是古希腊历史学家,在古罗马时代,他被誉为“历史之父”。

A.苏格拉底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希罗多德


8.在西方世界,勒内·韦勒克和奥斯汀·沃伦合著的 《________》出版于20世纪40年代末,20世纪西方最具影响力的经典文学理论著作和高校教材,被誉为“打开经典的经典”。

A.西方文学史

B.全球文学史

C.文学理论

D.文学概论


9.我国南朝时期刘勰的 《________》,体系严密,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系统的文学理论巨著。

A.淮南鸿烈

B.文心雕龙

C.五灯会元

D.世说新语


10.在文学理论中,苏联卓越的文学理论家巴赫金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一书提出的“________”理论也很值得重视。。

A.人性小说

B.意识流小说

C.新小说

D.复调小说


11.古希腊传统的“三艺”是指________。

A.算术、几何、天文

B.语法、修辞、辩论术

C.语法、算术、音乐

D.算术、修辞、音乐


12.________,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原属文学门类的艺术学从文学所属的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艺术学4个并列一级学科中独立出来,成为新的,13个学科门 类,即艺术学门类。

A.2011年

B.2012年

C.2013年

D.2014年


13.毕加索在1907年创作的 《________》被认为是第一幅具有立体主义倾向的作品。

A.斗牛士

B.和平鸽

C.格尔尼卡

D.亚威农少女


14.经济学的基本问题是:________ 。

A.需要什么、生产什么、如何分配

B.生产什么、如何分配、如何消费

C.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

D.生产什么、如何生产、谁来分配


15.经济学有一个理论假设,即________。

A.“经济人”假设

B.“理性人”假设

C.“审美人”假设

D.“市场人”假设



二、判断题(判断以下表述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计30分)


16.人文科学的价值在于培养人文素养,提供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导向。


17.知识对于研究的先在性决定了多学科综合知识对于创新的重要意义。


18.泰勒斯被认为是西方哲学的第一人。


19.经验论的开创者可以追溯到哲学家笛卡尔,他被马克思、恩格斯看作英国唯物主义的第一人。


20.2018年第24届世界哲学大会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学以成人”,新儒家强调的 “人学”“人本”思想成为大会讨论的热门话题,标志着新儒家的强势回归。


21.从中国历史学的发展过程来看,它经历了传统史学、近代史学和新历史学三个阶段。


22.年鉴学派主张扩大史学研究范围,主张融合社会科学甚至自然科学以研究全面的历史,并关注历史长时期的变化。


23.元代最具代表性的文学样式是元曲,分为散曲和戏曲两种。


24.《诗经》的文学成就极高,被鲁迅赞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5.从社会一般读者和提升自身人文素养的角度说,文学的阅读、鉴赏和批评远比作家作品更值得重视。


26.中国目前所见的现存史籍中,合称的“艺术”一词较早出现于南朝宋范晔所撰《后汉书》。


27.直至17至18世纪中叶,法国美学家阿贝·巴托将艺术分为“美之艺术”、“机械之艺术”和 “介于二者间之艺术”三类,在理论上较早区分了美的艺术与实用工艺,并建立“美之艺术”体系。?


28.形式艺术学流派,主张“艺术即创造”。


29.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经济理论大体上可划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30.诺贝尔经济学奖与其他五个诺贝尔奖相比,不仅其奖金来源、颁发组织完全相同,其遴选程序仪式、奖金金额和荣誉也都相同。



三、小论文(要求根据自己的学习体会,结合本职工作,由以下两个题目任选一个,自拟论文标题,完成不低于800字的小论文一篇。满分40分)


① 谈谈学习多学科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对你有何帮助?


② 通过你最近阅读的一部文学作品或欣赏的一件艺术作品,谈谈你对文学或艺术学的理解。


31.请在下方答题框内答题。


第二次作业(第六章至第十一章)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各题有四个选项,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选出其题号并填入括弧。每题2分,共计30分)


1.社会学这个概念,最早由法国实证哲学家_______在 1838年出版的 《实证哲学教程》中首次提出,这通常被视为社会学诞生的标志。

A.笛卡尔

B.斯宾塞

C.加缪

D.孔德


2.根据赖·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一书的描写, 社会学的想象力包括____________等三个基本维度。

A.人的维度、神的维度、社会的维度

B.经济的维度、政治的维度、文化的维度

C.社会结构维度、历史维度、人生历程维度

D.经济社会维度、文化思想维度、宗教维度


3.________是涂尔干的重要代表作,也是实证社会学研究的一个典范。

A.第二性

B.权力精英

C.街角社会

D.自杀论


4.西方历史上最悠久、影响最大的法律思潮或学派当属________。

A.自然法学派

B.实证主义法学派

C.社会学法学派

D.马克思主义法学


5.马克思主义法学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他们合著的《___________》是马克思主义法学诞生的标志。

A.共产党宣言

B.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C.资本论

D.德意志意识形态


6.英美法系的渊源有三个,即________。

A.普通法、衡平法和制定法

B.刑法、民法和行政法

C.自然法、制定法和判例法

D.普通法、刑法和民法


7.管理真正成为一门科学,其标志是诞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 “_________”。

A.霍桑实验

B.泰勒制

C.法约尔理论

D.人际关系理论


8.________是人们为了实现某一目标,根据占有的信息,运用科学的方法,设想多种方案,并从中选择一个满意方案的过程。

A.决策

B.计划

C.组织

D.控制


9.言外之意不存在于句子本身的结构中,而是依赖于其所处的语境。________便是要研究这种存在于语境中的言外之意。

A.语义学

B.语用学

C.形态学

D.句法学


10.________认为,语言不是天生具有的,而是通过后天的互动体验和认知加工而来的。

A.认知语言学

B.形式主义语言学

C.结构主义语言学

D.历史比较语言学


11.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________在莱比锡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宣告了现代心理学研究的开始。

A.马如利克

B.赫尔巴特

C.桑代克

D.冯特


12.________研究的兴趣是外显的、可观察的行为,其主要代表人物是华生 (Watson)。

A.结构主义心理学

B.机能主义心理学

C.构造心理学

D.行为主义心理学


13.________又称弗洛伊德主义,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始人是奥地利的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

A.人本主义心理学

B.情绪心理学

C.精神分析心理学

D.格式塔心理学


14.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1632年出版的《______》是西方近代第一本系统的教育学著作。

A.大教学论

B.班级教学

C.新工具

D.新方法


15.最早在大学把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来讲授的,是著名哲学家______。

A.洛克

B.培根

C.康德

D.黑格尔



二、判断题(判断以下表述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计30分)


16.1897年,严复将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的《社会学研究》翻译为中文,书名叫《群学肄言》,这是中国引入社会学思想的开始。


17.马克斯·韦伯是理解社会学传统的开创者。


18.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批判社会学的方法论基础。


19.西方所谓的大陆法系包括两个支系,即法国法系和德国法系。


20.唐代大臣长孙无忌等人于公元652年奉诏编写《法经》一书,对唐朝的法律做了权威性的解释,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保存的法律文献。


21.在我国汉汉代时,儒家代表人物董仲舒提倡以《春秋》等儒家经典著作作为司法审判的指导思想,即从经书中找出所谓的“微言大义”作为判断罪之有无、罪之轻重的依据——这被称作“春秋决狱”。


22.按照圣吉的理论,所谓学习型组织,是指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的一种有机的、 高度柔性的、扁平化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 )


23.20世纪80年代以来兴起的,以科学管理为龙头的企业管理模式,已经成为组织管理的大趋势。


24.语言学的历史非常古老,比如中国在汉朝就产生了“小学”, 包括文字、音韵和训诂。


25.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和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学派,被认为是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三大学派。


26.格式塔心理学亦称完形心理学,其核心是强调将思维、学习和知觉作为整体进行研究,而不是分解开。


27.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人的尊严、价值、创造力和自我实现,把人的本性的自我实现归结 为潜能的发挥,而潜能是一种类似本能的性质。?


28.认知主义心理学也称日内瓦学派,其代表人物是瑞士心理学家、日内瓦大学心理学教授兼卢梭学院院长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H. Maslow)。


29.在中国典籍中,“教育”作为带有价值倾向性的词,始终以“善”为本义。


30.率先将“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提出的并不是教育家而是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弗兰西斯·培根。



三、小论文(要求根据自己的学习体会,结合本职工作,由以下两个题目任选一个,自拟论文标题,完成不低于800字的小论文一篇。满分40分)


① 谈谈你对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认识。


② 当前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存在哪些问题?


31.请在下方答题框内答题。


期末终考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我是谁”“从哪里来”属于哲学中的哪类问题?

A.美学问题

B.认识论问题

C.存在论问题

D.行为伦理问题


2.材料中对历史“是解释还是复现”的讨论,最能体现哪种历史观?

A.历史解释主义与历史实证主义的对话

B.历史学对文学的借用

C.历史叙述的技术主义立场

D.历史教学的情境模拟


3.涂尔干《社会分工论》中,最关注的核心问题是:

A.国家法律的权力来源

B.社会结构如何通过分工维系秩序

C.个体行为的心理动因

D.市场经济与宗教信仰的关系


4.材料中“人是否能决定人生意义”,涉及哲学中的:

A.美学与批评

B.自由意志与决定论

C.实用主义与虚无主义

D.本体论与价值论


5.课堂活动促使学生将抽象问题联系到自身生活,这种教学设计体现了社会学的哪一教学策略或理念?

A.强调历史事件的可复制性

B.强调哲学思辨的封闭性

C.强调社会理论与生活世界的连接

D.强调社会行为的技术模拟


6.从文学角度看,学生诗歌中“我不再是别人眼中乖巧的我”体现的主题是:

A.英雄主义的塑造

B.自我意识的觉醒

C.自然美的颂扬

D.社会责任的呼唤


7.那幅“混乱色块+清晰眼睛”的绘画作品,在艺术学中可被视为:

A.写实主义风格

B.抽象表现主义手法

C.典型学院派技法

D.古典主义象征


8.学生微型剧中角色在表扬后积极改变,体现了以下哪种心理学现象?

A.负面强化

B.条件反射

C.皮格马利翁效应

D.观察学习


9.“艺术教育激发真实表达”这一评价从教育心理角度说明:

A.艺术不应进入中学课程

B.情感表达有助于学生心理成长

C.教师应限制学生表达负面情绪

D.教育主要目的在于知识传授


10.对于担忧“表达困惑是否过度”的讨论,从文学与心理学整合的视角更合适的理解是:

A.学校不应鼓励学生创作表达

B.学生的创作主要是一种夸张技巧

C.文学创作可作为情绪理解与自我建构的渠道

D.情绪困惑是无害的,因此无需引导


11.以下哪一项最能体现材料中的经济学思维?

A.成立应急管理小组应对突发情况

B.参照法律规范制定价格策略

C.调整供应链以平衡市场供需

D.每日召开视频会议提升沟通效率


12.材料中企业根据《价格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制定价格策略,主要体现了法学中的哪项功能?

A.强化执法权力

B.调节社会关系

C.推动科技发展

D.限制市场自由


13.材料中企业通过每日视频会议协调资源,这属于管理学的哪项职能?

A.控制

B.组织

C.激励

D.计划


14.企业负责人提到“科学决策离不开供需理论”,其中“供需”关系主要关注:

A.政府与市场的角色转换

B.法律在市场经济中的监管职责

C.资源在不同用途之间的最优配置

D.企业利润的最大化与社会效益的平衡


15.材料中企业参考法律规定制定内部策略,这反映出法治思维对管理行为的哪一方面影响?

A.道德判断的替代

B.非正式制度的弱化

C.行为合法性与规范性的保障

D.企业文化的个性化建构


16.关于语言学的研究特点,以下哪一项表述最准确?

A.强调语言优劣,以推广通用语言为目标

B.主要研究儿童语言能力的心理形成过程

C.关注语言结构、使用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D.以制定国家语言政策为主要研究方向


17.材料中“全是鸟”与“落霞与孤鹜齐飞”的对比,主要体现了教育在语言发展中的哪种功能?

A.选择人才的功能

B.促进社会流动的功能

C.传递文化与提升审美的功能

D.加强科技传播的功能


18.材料中提到“儿童语言的发展与认知成长密切相关”,这一观点属于心理学的哪一分支的研究内容?

A.社会心理学

B.教育心理学

C.发展心理学

D.临床心理学


19.下列哪项最能体现语言学与教育学之间的交叉视角?

A.比较各国语言使用的立法差异

B.用语言分析技术改进机器翻译系统

C.研究语言在不同课堂教学中的功能与表现

D.探讨大脑语言区域的神经活动


20.材料中提到“心理学使用实验法、观察法研究语言习得”,这体现了心理学研究中的哪一基本特征?

A.实用性强,偏重个人经验

B.重视科学方法与数据支持

C.依赖个案访谈与艺术诠释

D.强调规范语言的社会作用


21.材料中对高楼产生的“环境遮光、社区疏离”等问题,体现的是哪一领域的视角?

A.法学

B.城市社会学

C.教育心理学

D.艺术史


22.经济学家关于“土地价值上升与资源浪费”的分析,最能体现以下哪一概念?

A.机会成本

B.价格机制

C.比较优势

D.消费者剩余


23.材料中的哲学批评涉及城市建设忽视人的尺度,这种观点最符合哪一哲学传统?

A.结构主义

B.逻辑实证主义

C.人本主义

D.机械决定论


24.如果某市决定通过立法规范高楼密度,这属于以下哪一领域的实践?

A.社会伦理

B.政治学

C.法学

D.教育管理


25.若在城市教育资源配置中出现“中心拥堵、边缘空心化”现象,教育管理者应关注的问题是:

A.教育资源的空间公平性

B.学生个人能力发展

C.教学方式多样化

D.课程内容现代化


留言板
captcha
感谢留言
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