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考任务一(25分,系统自动评分)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判断题(每题2分,30题共60分)
1.自由和秩序的平衡关系是政治理论的核心主题。
2.根据柏拉图的观点,人在本性上是政治的动物,人的本性就是要过社会生活;要过社会生活,就存在组织问题。
3.从西方现代政治研究的发展历程可见,其主流理论经历了一个由君权主义向民权主义的转变过程。
4.古典自由主义所坚持的消极自由观念有一个基本假设:人是有理性的智慧动物,在涉及自己利益的问题上,人能够做出明智的决定;让每个人充分发挥自己能力的社会是最好的社会;无须对个人行为加以限制和干预,相信每个人都能够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追求和实现自己的幸福。
5.自由主义的社会的正义模式与社会主义的社会的正义模式完全不同,前者建立在集体主义以及支持社会平等和公社制的基础之上,而后者建立在个人主义和知识精英责任的基础之上。
6.法律的正义指的是根据错误行为特别是违法行为的结果来实施惩罚。
7.众所周知,政府是公共事务管理的主体,因此,良好的公共事务管理意味着政府对公共事务管理有方。
8.行为主义政治学本质上是政治学研究对象和方法的革新,它要求用研究社会科学的态度、手段和方法来研究政治现象,由此出发,主张以政治行为(如投票行为、集体决策行为等)作为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9.按照联合程度的不同,复合制国家又有联邦制和邦联制之分。
10.民主最著名的表述也许出自美国开国总统华盛顿。他用赞美的语言表述民主就是“government of the people,by the people and for the people”。这种简短的表述概括了民主的三个核心特点:政治平等、公民参与和公共利益。
11.机会平等指坚信人生而平等,强调人的生命在价值上是等值的。
12.保守主义大体出现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期。它的产生背景是对以英国革命为标志的经济和政治急剧变迁的反动。
13.现代自由主义将自由延伸到广义的概念,在如何确保个人自由问题上,除强调消极自由外,更强调积极自由的重要性。
14.第三条道路是全球化背景下一种混合的政治主张和意识形态,或者更准确地说,它是一个政治口号。
15.现实主义方案的核心是寻求一个“清官明君”式的好人统治,保证选拔最优秀、最可靠、最完美的“德才兼备”者当政。这通常被认为是“德治”思维的政治设计方案。
16.形式平等指社会成员在权利和资格方面的平等,主要包括法律平等和政治平等。
17.马基雅维利被认为是现代西方政治科学的奠基人。
18.正义可以被应用于包括自由、权利、权力、财富、休闲等价值在内的所有社会利益分配之中。
19.君合国和政合国都是比较特殊的复合制国家类型。
20.关于国家的社会契约说,发源于古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
21.国家结构形式主要可以分为单一制和复合制。
22.权威与自由的关系也转化为权力和权利的关系,成为政治观念的基本问题。
23.在西方政治学中,制度研究方法可以上溯到古希腊时期。19世纪末,制度研究方法成为政治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24.微观的政治学研究侧重于政治学实证研究中所使用的各种具体的工具性的、手段性的方法和技术,这些方法和技术被统称为实证调查和分析方法。
25.复合制国家是由若干独立的国家或政治实体(如共和国、州、盟、邦)等通过某种协议组合而成的联合体。
26.机会平等指每个人起点相同、生活机会相同。
27.政治是人类过一种有组织的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要素,是人们组织安排集体生活的核心机制。
28.汉统一全国后,“国家”遂与“天下”通用。
29.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为人们科学认识和把握政治的含义提供了方法论基础。
30.积极自由,就是在不受限制的情况下个人能够实现其意志的能力,通常表述为个人发展或个人实现。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20题共40分,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得分,少选按比例得分)
31.( )被认为是工业化国家的意识形态,至今有300多年的历史。它是封建主义走向衰亡、市场经济逐步发展的产物。
A.自由主义
B.保守主义
C.社会主义
D.无政府主义
32.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方法,是具有( )的研究方法,我国政治学研究必须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方法为指导,并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方法的指导下,借鉴和吸收政治学研究的其他方法,从而对社会政治现象展开多方面、多层次的研究和分析。
A.科学性
B.实践性
C.理论性
D.革命性
33.一般说来,政府组织机构主要包括( )。
A.行政机构
B.国家元首
C.司法机构
D.立法机构
34.政治科学研究主要运用( )的方法,对政治生活进行量化分析。
A.经验
B.科学
C.实证
D.哲学
35.基督教神学后期最有影响的人物是( )。
A.托马斯·阿奎那
B.菲尔默
C.马基雅维利
D.圣奥古斯丁
36.说到底,我们今天“讲政治”就是要解决( )等的关系问题,并探索解决这些关系问题的可行制度和实现途径。
A.自由
B.民主
C.平等
D.效率
37.( )被认为是做某种事情的资格或正当性。
A.正义
B.平等
C.权利
D.自由
38.现代文明治理必须具备以下( )条件。
A.“治官”与“治民”相得益彰
B.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分而治之
C.“主权”与“治权”统分结合
D.“民主”与“法制”共同发展
39.“守夜人”的小政府阶段政府的职能主要是( )。
A.保护社会成员的财产安全
B.提供一些公共事业和公共设施
C.保卫国家不受侵犯
D.保护社会成员的人身安全
40.政治学从事权力的组织和安排研究,在什么样的权力结构才是最佳权力结构的问题上,形成了( )的理论。
A.权力制衡
B.分权制
C.职能制
D.集权制
41.政治观念通常体现为( )。
A.政治价值观念
B.政治思想
C.政治意识形态
D.政治信仰
42.政治学从事权力的组织和安排研究,在什么样的政治形式才是最理想的政治形式的问题上,形成了( )等理论。
A.君主制
B.民主制
C.贵族制
D.寡头制
43.议行合一原则是( )国家政府组织设置的基本原则。
A.社会主义
B.奴隶制
C.资本主义
D.封建制
44.( )途径可以把我们引向“民主就是人民的统治”,其实质就是“公民自治”的结论
A.经验主义途径
B.理想主义途径
C.现实主义途径
D.理性主义途径
45.为了有效消除执政者的欲望,防止执政偏向,亚里士多德提出了( )等一系列的权力制约方法。
A.限任
B.监督
C.法治
D.选举
46.使神学政治理论逐渐衰落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A.民族国家的兴起
B.城市的兴起
C.文艺复兴运动
D.15—16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
47.社会生活中的相互关系,最核心的是( )的关系。
A.权利与权力
B.政府与市场
C.个人和组织
D.国家和国家
48.社会民主党人放弃了马克思社会主义的正统观点和原则,用( )来重新定义社会主义。
A.社会福利
B.社会再分配
C.经济管理
D.公有制
49.西方现代政治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
A.政治沟通分析方法
B.心理研究方法
C.政治系统分析
D.社会学研究方法
50.()是现代社会生活的一种核心原则,被认为是个人自由和社会繁荣的手段和条件。
A.正义
B.宽容
C.平等
D.民主
形考任务二(25分,系统自动评分)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判断题(每题2分,30题共60分)
1.自世界银行1989年在讨论非洲的发展时首次提出“治理危机”以来,“治理”这个概念在学术界开始流行开来。
2.公共权力具有要求服从的权威性和命令性,公民权利具有神圣不可侵犯性。
3.执政危机会危及整个政治秩序和政治制度。
4.通常所说的“恩威并用”“刚柔并举”“胡萝卜加大棒”就是权力运用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的结合。
5.19世纪30年代,托克维尔访问美国以后就曾经指出,美国的社团已经成为社会行动的有力工具。
6.如果不加以限制,有权力的人总是倾向于滥用权力,所以,“绝对的权力意味着绝对的腐化”。正因为如此,限制和约束权力才成为政治学的一个普遍议题。
7.公民权利首先表现为生存权利。
8.传统自由主义坚持认为公民的平等权不仅体现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还应当体现为社会福利平等;不仅应当保障公民在种族、民族、性别、教育等方面的平等,还应当特别保障弱势群体。
9.按照政治社团的自主性程度,人们把协会性团体分为自主性政治社团、依附性政治社团和合作性政治社团。
10.意识形态是一种思想的支配力量,体现为“文化的领导权”或“文化的霸权”。掌握了社会意识形态的主导权,就意味着拥有了对他人和社会的控制力。
11.政治社团作为政治性利益集团,在政治生活中具有象征性功能、意识形态功能、提供信息的功能、工具性功能、经济性功能以及政治社会化功能。
12.政治体系的效率是指政治权力的实际作为,是政治体系对社会进行治理的实际业绩。
13.积极的权利观念在实践中要求政府和我们的同类不要干涉我们,让我们自己好生待着。
14.从概念上看,良好社会包括以下基本因素:存在稳定的政治共识,并可以调节人们的政治行为;政治体系良性运转。
15.对任何政治体系来说,要取得生存就必须取得合法性。
16.战争是暴力方式的一种大规模极端形式,因此,“战争是政治的特殊手段的继续”。
17.政党和社团是公民进入政治体系,形成政治“输入”的“中介”。
18.治理能力的客观能力指治理体系之所以运行以及实施治理行为的物质条件,如税收汲取能力、暴力机器等。
19.政绩合法性对于政治体系的生存也有重要影响。
20.在古代社会,政治共识主要是通过某种综合性的世界观,如基督教、儒家学说、佛教学说等实现的。
21.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是政治权力最主要的构成要素。
22.政治权力有多种实现方式,一般可以划分为“积极的”(正面的)和“消极的”(反面的)两个方面。前者以惩罚为手段,后者以奖励为策略。政治权力以武力为后盾,但武力和暴力在权力“套餐”中,总是最后的选择。
23.国家的科层化反映了政治权力的多元主义模式。
24.制度性团体可以被看成政府制度内部产生的集团性利益群体,官僚集团、军人集团属于制度性团体。
25.社会和福利方面的权利,如受教育权利、社会受益等权利多属于积极权利范畴。
26.公民的平等权主要是指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意即公民受到法律的平等保护,公民触犯法律时,受到同等的惩罚性对待,公民同等地具有遵守法律的责任。
27.政治权力的权威性表现为政治权力主体的权威性、行使政治权力的行为的权威性。
28.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主要场所。
29.说服方式具有特定的劝导性和技巧性,其运用成功与否往往与政治权力主体所凭借的理论的力量、方案的可行性及技巧的有效性有很大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谈判也是一种特定的说服方式。
30.经验表明,权利的滥用是社会动荡的根源。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20题共40分,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得分,少选按比例得分)
31.美国政治学家伊斯顿把政治合法性的来源归于( )。
A.意识形态
B.结构
C.个人品质
D.功能
32.我国公民享有的民主权利主要包括( )。
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申诉和控告权
C.监督权
D.批评和建议权
33.( )是政治权力主观构成要素中最为基本的要素。
A.组织
B.能力素质
C.身份资格
D.理论与策略
34.( )认为,处于当代这种深刻的理性多元主义的现实中,指望人们都持某一种综合性教义是不可能的,除非用国家力量来压迫民众。
A.罗尔斯
B.韦伯
C.托克维尔
D.亨廷顿
35.政治权力的分配模式主要有( )。
A.精英主义模式
B.多元主义模式
C.多元精英模式
D.马克思主义模式
36.共产党组织被认为是( )政党的典型。
A.核心会议型
B.支部型
C.单位化
D.代表性
37.在目前的政治研究中,人们一般把政治社团组织分为( )。
A.制度性团体
B.协会性团体
C.保护性团体
D.社区性团体
38.在常见的讨论中,权利一般被分为( )。
A.法律权利
B.人身权利
C.经济权利
D.道德权利
39.提高政治体系的效率,首先就要求政府的( )能够符合经济对政治体系的效率要求。
A.机构精简
B.决策
C.人员廉洁
D.职能合理
40.宪制自17世纪在( )确立以来,已经形成了稳定且完备的制度体系。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
41.在欧洲,( )是实行一党居优制的典型。
A.瑞士
B.瑞典
C.意大利
D.西班牙
42.精英主义认为整个社会权力掌握在精英手里,精英分为( )。
A.政治精英
B.行政精英
C.道德精英
D.文化精英
43.1847年,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第一个国际性的工人阶级政党( )。
A.第一国际
B.社会工人党
C.共产党
D.共产主义者同盟
44.下列权利属于第二代“权利”的是( )。
A.受教育权利
B.健康
C.选择职业
D.保持最低生活标准
45.政治权力具有( )的特性。
A.权威性与强制性
B.扩张性
C.排他性
D.支配性
46.( )说:“即使是最强者也决不会强得足以永远做主人,除非他把自己的强力转化为权利,把服从转化为义务。”
A.密尔
B.洛克
C.霍布斯
D.卢梭
47.( )是政治权力的主观构成要素。
A.组织
B.能力素质
C.身份资格
D.理论与策略
48.治理理论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认为,治理与统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A.布坎南
B.罗西瑙
C.俞可平
D.韦伯
49.从历史的角度看,国际范围内权利观念的发展经历了“三代”,( )属于第三代“权利”。
A.少数民族语言权
B.民族自治权
C.维持整体环境
D.经济发展权
50.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实行( ),是确保公民基本民主权利的最基本的途径。
A.直接选举
B.普遍选举
C.村民自治
D.监督制约
形考任务三(25分,系统自动评分)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判断题(每题2分,30题共60分)
1.公民监督直接体现了法治原则,是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2.在分类研究中,社会成员如何看待政治生活中不同党派、团体和个人之间的冲突是区分传统政治文化与现代政治文化的重要指标。
3.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规制理论兴起,这一理论流派主张通过跨国性的、正式和非正式的原则、规范、标准、政策、协议、程序等机制来约束国家行为,从而实现国际安全,成为自由主义国际安全观的当代主流。
4.一种新的政治文化要上升为社会的主体政治文化,必须通过广泛的传播。因此,谁掌握了大众传播工具,谁就拥有了政治文化的领导权。
5.亨廷顿的研究表明,政治制度的适应性、复杂性、自立性、凝聚力程度直接关系到政治稳定的程度。
6.在政治学家看来,人们对政治生活的认知、情感和评价,不仅决定了他们对政治生活的态度,而且决定了他们行为的方向和方式。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政治学家关注到政治范畴中属于心理和观念的部分。
7.政治安全和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核心内容,也是国际安全的核心内容。
8.非制度化参与的频繁发生意味着政治稳定和政治制度化建设面临挑战。
9.古希腊通过战争和征服,从外邦和外族夺取土地、奴隶,形成了古罗马文明发展的基本模式。
10.教会、工作场所和娱乐、职业、文化团体、社区等,也都具有政治社会化的功能,承担着传播政治文化的功能。
11.20世纪末,随着苏联解体,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霸权稳定理论应运而生。该理论认为,霸权国家作为国际体系中最强大的国家,有动机维护现存的霸权体系,从而实现相对的和平与安全。
12.政治发展理论家指出,社会动员和政治参与超前而政治制度化相对滞后是政治不稳定的根源。
13.政治表达的基础是民主政治体制下人们的言论自由。
14.古代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治理体系通常称为朝贡体系(或者称为宗藩体系)。这一体系以中国为宗主国,周边的藩属国在经济上与中国进行朝贡贸易,政治上则体现为服从并保持地区稳定的双边关系。
15.信息技术革命大大降低了信息交流成本,公众知情权与参与权的扩大带来了国际政治、经济和军事活动的透明化,一些原本缺乏话语权的中小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在国际政治中的话语权有所扩大。
16.在我国的政治生活中,投票主要运用于市县两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直接选举,以及市县以上各级人大代表的间接选举。
17.政治文化类型研究的主要成果来自阿尔蒙德和维巴。
18.国际组织是全球治理制度体系中最重要的治理主体。
19.我国《选举法》调整的对象仅限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与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因而我国采用的是狭义的选举制度概念。
20.文化方面的逆全球化表现为文化保守主义、本土主义和排外思潮,这里既有发达国家的排外思潮,也有不发达国家为抵制资本主义入侵的努力。
21.建构主义的思想基础是法兰克福学派吉登斯、韦伯等人的社会学理论。
22.政治参与是公民行使自身民主权利的行为,而臣民只有义务没有权利,政治参与也就无从谈起。
23.家庭是政治社会化的第一个途径。
24.公共权力本身并无独立意义和终极价值,它既然产生于公民权利,就必须以公民权利为其终极目的和归宿。这就从根本上构成了公民权利对公共权力的监督和制约。
25.政治认知是整个认知心理过程的基础,对政治心理的发展和政治态度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26.政治情感是在政治认知的基础上形成的,作为政治心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构成政治生活的情感纽带,也是政治动机形成的内在动力。
27.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克服逆全球化,走开放合作、互利共赢之路的必然选择。
28.针对发展中国家的具体情况,政治发展理论家提出,强有力的政府的存在对于实现政治稳定是非常必要的。
29.一套较为完整的政治制度,应该包括明确的“准入规则”“游戏规则”和“奖惩规则”。
30.学校是一个人走向社会的专门化的学习和训练场所,因而是传播文化的专门机构,是系统化、强有力的政治社会化的途径。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20题共40分,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得分,少选按比例得分)
31.政治文化作为政治体系观念形态的东西,包含广泛的内容。( )可以看作一个国家政治文化较为系统和理性的表述。
A.政治思想
B.政治意识形态
C.政治信念
D.政治价值观念
32.舆论监督以其( )而对政治权力主体具有强大的威慑力,曾经被马克思形象地称为“另一个法庭――社会舆论的法庭”。
A.评价性
B.广泛性
C.及时性
D.公开性
33.现代国家的选举原则主要有( )。
A.平等性原则
B.普遍性原则
C.秘密投票原则
D.自由投票原则
34.政治参与实际上乃是公民行使以( )为核心的公民权利的过程。
A.咨询权
B.知情权
C.罢免权
D.普选权
35.( )是人们对政治体系和政治过程未来目标指向的设定。
A.政治信念
B.政治理想
C.政治理论
D.政治信仰
36.政治思想主要包括( )要素。
A.政治信念
B.政治理想
C.政治理论
D.政治信仰
37.为执行《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等大国的保证与协商成为维护体系的重要途径。
A.法国
B.瑞典
C.西班牙
D.葡萄牙
38.政治稳定表示的是政治系统在运行中所呈现的秩序性和持续性。它包括( )。
A.政策稳定
B.政治生活秩序的稳定
C.社会政治心理的稳定
D.国家主权的稳定
39.( )是人们有关政治生活的系统性认识以及在这些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概念、原理体系,它是政治思想最为直观和系统的表述。
A.政治信念
B.政治理想
C.政治理论
D.政治信仰
40.政治理想是社会成员在政治活动中重要的精神依托,直接影响着人们的( )。
A.政治动机
B.政治情感
C.政治态度
D.政治行为
41.( )为政治文化研究提供了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因此被认为是当代政治文化研究的经典之作。
A.《公民文化:五国的政治态度和民主》
B.《政治文化》
C.《政治社会学》
D.《政治心理学》
42.执政者的执政水平可以从( )来衡量。
A.决策水平
B.执行水平
C.自律程度
D.政治技巧
43.( )是实现政治稳定的根本途径。
A.发展经济
B.共同富裕
C.政治发展
D.政治制度化
44.在我国,个别接触的形式很多,如( ),其中一种制度化的做法就是信访。
A.政府热线
B.政府协商对话
C.政策听证会
D.政务微博
45.在资本主义国家,选区的划分与该国的政党制度关系密切,( )往往得益于单名额选区制。
A.一党制
B.一党居优制
C.两党制
D.多党制
46.( )是使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相联系的基本途径。
A.选举
B.监督
C.集会
D.游行
47.( )采用多数代表制计算选票方法。
A.美国
B.法国
C.英国
D.意大利
48.制度化水平反映了政治体系的稳定程度。因此,通过考察一个国家政治制度的( ),就可以对该国的政治稳定程度做出基本判断。
A.适应性僵硬性
B.复杂性简单性
C.自立性附属性
D.凝聚性离散性
49.目前,( )采用多数代表制计算选票方法。
A.美国
B.法国
C.英国
D.意大利
50.政治表达方式大体有( )。
A.政治协商
B.政治集会
C.政治请愿
D.政治言论
形考任务四(25分,系统自动评分)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判断题(每题2分,30题共60分)
1.古希腊通过战争和征服,从外邦和外族夺取土地、奴隶,形成了古罗马文明发展的基本模式。
2.在民主国家,官僚集团和军人集团往往是政府的重要支持力量。
3.自由主义以自由为首选价值,强调社会活力,但在后来的发展中,逐步向着兼顾平等的方面靠拢,所以,它走的是一条以自由为本位兼顾平等的道路。
4.专制家长式的家庭教育,会产生两种人:政治专断者和政治服从者。
5.在国际无政府状态下,国家安全是国际安全的基础。
6.政治制度是基于一定规则和程序的、规范个人和团体行为的较为固定的安排。它体现为各种明确地带有强制性的规则和决策程序,具有正式的和合法的特点,通常被视为国家机器的组成部分。
7.1880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政治研究院的建立可以被视为现代政治学建立的一个重要事件。
8.西方资本主义早期的全球治理体系突出表现为两个不同的内容:殖民体系、现代国际体系。
9.从行动的向度看,治理主要是自上而下的政治统治和政治管理,不包括自下而上的政治参与。
10.传统安全问题包括难民问题、族群融合问题、恐怖主义、国家产业空心化问题、局部性的抵抗运动蔓延、病毒全球流行等。
11.文明秩序是良善治理的结果,而良善治理首先依赖于科学化管理。
12.多党制国家一般实行相对多数代表制,每个选区可以选出2名以上议员,议席按所得选票的比例予以分配。
13.在西方,人们对政治问题的讨论起源于公元前5世纪的古罗马。
14.治理的目标是实现善治。
15.政治文化类型研究的主要成果来自阿尔蒙德和维巴。
16.后发国家的政治发展基本上是一种主动型发展。
17.建构主义的思想基础是法兰克福学派吉登斯、韦伯等人的社会学理论。
18.政治学的经济学研究方法按照理性经济人的原则,把政治生活中的个人看作理性经济人,他们遵循个人利益最大化原则进行政治活动。
19.分合交替、王朝循环是传统中国社会的发展逻辑,民主共和国的建立是中国走出这种传统社会的发展逻辑的第一次尝试。
20.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个政权组织形式,也是社会主义民主共和政体的一个伟大尝试。
21.现实主义方案的核心是寻求一个“清官明君”式的好人统治,保证选拔最优秀、最可靠、最完美的“德才兼备”者当政。这通常被认为是“德治”思维的政治设计方案。
22.权利观念起源于十七八世纪,最早来自自然权利或天赋权利的思想,尤其被人民主权论者所广泛使用。
23.社区性团体的最大特点是,它是自然形成的一种社会组织或团体,也就是说,它的成员不是靠组织招募来的。
24.积极的权利观念在实践中要求政府和我们的同类不要干涉我们,让我们自己好生待着。
25.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分别从外部和内部瓦解了宗教文化,恢复了西方文化的世俗性,唤起了资本主义精神。
26.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政党是特定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是特定阶级政治力量中的领导力量,是由各阶级的政治中坚分子为了夺取或巩固国家政权而组成的政治组织。
27.社会和福利方面的权利,如受教育权利、社会受益等权利多属于积极权利范畴。
28.意识形态是一种思想的支配力量,体现为“文化的领导权”或“文化的霸权”。掌握了社会意识形态的主导权,就意味着拥有了对他人和社会的控制力。
29.压力集团是西方国家主要的政治社团,它被认为是影响政治决策的三个主要因素之一。
30.西方政治研究的特点集中体现在其研究方法的改变和研究内容的变迁等方面。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20题共40分,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得分,少选按比例得分)
31.为了有效消除执政者的欲望,防止执政偏向,亚里士多德提出了( )等一系列的权力制约方法。
A.限任
B.监督
C.法治
D.选举
32.治理体系包括( )。
A.组织体系
B.制度体系
C.法治体系
D.法制体系
33.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包括( )。
A.坚持宪法和法律至上的法治理念
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保障机制
C.公民法治素养
D.全民法治信仰
34.我国公民享有的民主权利主要包括( )。
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申诉和控告权
C.监督权
D.批评和建议权
35.19世纪,由于( ),民主得到了真正发展的机会,从而在欧美发达国家实现了从理论向制度的转化。
A.市场经济的发展
B.教育的普及
C.社会等级观念的淡化
D.公民选举权的扩大
36.现代国家的选举原则主要有( )。
A.平等性原则
B.普遍性原则
C.秘密投票原则
D.自由投票原则
37.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对政治学的研究内容做不同的分类。比如,按照政治学的功能,可以划分为 ( )。
A.理论研究
B.宏观研究
C.微观研究
D.应用研究
38.政治思想主要包括( )要素。
A.政治信念
B.政治理想
C.政治理论
D.政治信仰
39.逆全球化主要表现为( )。
A.经济上的贸易保护主义
B.政治上的民粹主义
C.文化上的排外主义
D.经济上的自由主义
40.在欧洲,( )是实行一党居优制的典型。
A.瑞士
B.瑞典
C.意大利
D.西班牙
41.针对政治制度的合法性危机,有可能出现的政治行动主要是( )。
A.政治革命
B.政治改良
C.政变
D.政治改革
42.政治理想是社会成员在政治活动中重要的精神依托,直接影响着人们的( )。
A.政治动机
B.政治情感
C.政治态度
D.政治行为
43.在现代政治生活中,( )已经成为维护人民主权原则、合理分配和组织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
A.弹劾制度
B.罢免制度
C.选举制度
D.质询制度
44.第三条道路综合了许多不同的意识形态,包括( )。
A.现代社会民主主义
B.保守主义
C.现代自由主义
D.后社会主义
45.作为1787年美国宪法主要起草人的( )指出,一个国家的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不是天使而是人,因而防止把某些权力逐渐集中于同一部门的最可靠办法,就是给予各部门的主管人抵制其他部门侵犯的必要法定手段和个人的主动。
A.汉密尔顿
B.华盛顿
C.杰斐逊
D.潘恩
46.目前,( )采用多数代表制计算选票方法。
A.美国
B.法国
C.英国
D.意大利
47.政治参与实际上乃是公民行使以( )为核心的公民权利的过程。
A.咨询权
B.知情权
C.罢免权
D.普选权
48.公民委托出去的只是国家的治权,而始终掌握着国家的主权。因为公民可以利用( )制约手段监督和影响政府的行为。
A.撤销决定
B.制止行为
C.否决议案
D.选举权利
49.渐进妥协式的发展模式,以( )为典型。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意大利
50.现代人都是平等主义者,平等问题上所展开的现代论战分歧主要产生在( )上。
A.根本平等
B.形式平等
C.机会平等
D.结果平等
2025-11-18
浏览量: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