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考任务一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根据合伙企业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属于普通合伙企业合伙人当然退伙情形的是( )。
A.合伙人未履行出资义务
B.合伙人因重大过失给合伙企业造成损失
C.合伙人个人丧失偿债能力
D.合伙人在执行合伙事务时有不当行为
2.经济法之所以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是因为( )。
A.经济法的调整方法具有特殊性
B.经济法的主体具有特殊性
C.经济法具有特定的调整对象
D.经济法具有单一的调整对象
3.根据我国仲裁法的规定,仲裁以( )开庭为原则。
A.公开
B.不公开
C.公开和不公开皆可
D.当事人自愿
4.仲裁裁决的撤销必须向管辖权的( )提出。
A.做出裁决的仲裁委员会
B.地方政府
C.中级人民法院
D.最高人民法院
5.汪先生与某金融理财师就理财过程中的权利义务发生争议,最初的理财协议并未约定争议的解决方式,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下列关于双方解决争议方式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双方可以自己协商解决
B.双方可以共同邀请第三方来调解
C.双方均可以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来解决,若对仲裁意见不服,还可再次申请仲裁
D.双方均可以向法院起诉,通过诉讼来解决
6.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直接原因是( )。
A.法律规范
B.法律关系主体
C.法律事实
D.法的实施
7.下列关于无效法律行为效力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
A.无效法律行为从行为开始时没有法律约束力
B.无效法律行为从行为结束时没有法律约束力
C.无效法律行为从当事人察觉无效时没有法律约束力
D.无效法律行为从行为被判决或裁定无效时没有法律约束力
8.下列法律事实中,属于法律行为的是( )。
A.发生战争
B.爆发洪水
C.直播带货
D.地震
9.甲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张某利用其关联关系与甲公司订立合同,损害甲公司利益。甲公司股东李某欲起诉张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李某为连续180日以上持有公司1%以上股份的股东,可直接提起诉讼
B.若李某提起诉讼,应当列公司为共同原告
C.若张某的行为经过了股东大会的同意,则免除张某的损害赔偿责任
D.若张某仅以该交易已经履行了信息披露为由抗辩的,法院不予支持
10.根据公司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有限责任公司监事会及监事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规模较小的公司可以不设监事会
B.监事会主席由股东会选举产生
C.高级管理人员可以兼任监事
D.公司章程可以规定监事的任期为每届5年
11.经济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包括( )。
A.主体
B.客体
C.知识产权
D.内容
12.关于无效法律行为与可撤销法律行为的联系和区别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
A.无效法律行为与可撤销法律行为都可以由法院主动干预,进行审查
B.无效法律行为与可撤销法律行为都从行为开始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
C.合同被确认无效或被撤销后,合同中独立存在的有关解决争议方法的条款继续有效
D.可撤销法律行为被依法撤销后,其法律后果与无效法律行为相同
13.根据公司法律制度的规定,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大会所作的下列决议中,必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有表决权的2/3以上通过的有( )。
A.批准公司年度预算方案的决议
B.公司合并、分立、解散的决议
C.变更公司形式的决议
D.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的决议
14.根据《民法典》的规定,下列关于撤销权消灭情形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当事人自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1个月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
B.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5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
C.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90日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
D.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1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
15.根据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选项中,属于诉讼参加人的有( )。
A.原告
B.诉讼中的第三人
C.法人代表
D.诉讼代理人
16.合伙企业应当建立执业风险基金,办理职业保险。( )
17.公司法定公积金转为资本时,所留存的该项公积金不得少于转增前公司注册资本的25%。( )
18.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转让自己的股份比较自由,可以在公开市场上自由转让持有的股票。( )
19.16岁的男孩和肯德基公司签订的用工合同属于无效合同。( )
20.公司变更登记涉及营业执照记载事项的,登记机关应当及时为公司换发营业执照。( )
21.行为人对行为内容有重大误解的属于无效行为。( )
22.仲裁实行一裁终局的制度,即仲裁裁决作出后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不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
23.国有独资公司不设股东会,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行使股东会职权。( )
24.仲裁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
25.子公司受母公司控制,和分公司一样属于分支机构,并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
形考任务二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地处江南甲地的陈某向地处江北乙地的王某购买五吨苹果,约定江边交货,后双方就交货地点应在甲地的江边还是乙地的江边发生了争议,无法达成一致意见,且按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无法确定,根据《民法典》的规定,苹果的交付地点应是( )。
A.乙地的江边
B.由陈某选择甲地或者乙地的江边
C.由王某选择甲地或者乙地的江边
D.甲地的江边
2.未在银行开立账户的W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经批准在银行开立了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下列账户种类中,该零余额账户应按其管理的是( )。
A.一般存款账户
B.基本存款账户
C.专用存款账户
D.临时存款账户
3.梁某在路上遇见同村的丁某,询问丁某是否愿意购买其某辆摩托车,价格2000 元,丁某当场未答复,次日,丁某找到梁某表示同意以 2000 元的价格购买该摩托车,梁某告知丁某该摩托车已卖给邻村的林某,丁某表示同意以 2000 元的价格购买摩托车的意思表示是( )。
A.要约邀请
B.承诺
C.单方法律行为
D.要约
4.下列关于委托收款的表述中,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
A.委托收款在同城、异地均可以使用
B.办理委托收款应向银行提交委托收款凭证和有关的债务证明
C.以单位为付款人的,银行应当在当日将款项主动支付给收款人
D.付款人审查有关债务证明后,需要拒绝付款的,可以办理拒绝付款
5.下列对格式条款的解释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对格式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的,应当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
B.格式条款和非格式条款不一致的,应当采用格式条款
C.格式条款和非格式条款不一致的,应当采用非格式条款
D.对格式条款的理解发生争议的,应当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释
6.根据证券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上市公司持续信息披露的文件是( )。
A.中期报告
B.招股说明书
C.上市公告书
D.债券募集说明书
7.根据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票据行为未记载日期相应效力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承兑人未记载承兑日期的,承兑无效
B.保证人未记载保证日期的,保证无效
C.背书人未记载背书日期的,背书无效
D.出票人未记载出票日期的,票据无效
8.根据证券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表述中不符合上市公司收购法律制度规定的是( )。
A.收购人在要约收购期内可以出售被收购公司的股票
B.收购人持有的被收购上市公司的股票,在收购行为完成后的18个月内不得转让
C.收购人在收购要约期限届满前15日内,不得变更其收购要约
D.收购人在收购要约确定的承诺期内,不得撤销其收购要约
5.甲为其母亲乙投保人寿险,在确定受益人时两人发生了分歧,以下表述中符合保险法律制度的是( )。
A.受益人只能是甲
B.受益人只能是乙
C.受益人可以由甲指定,但必须经过乙的同意
D.受益人只能由乙指定
10.根据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情形中,不属于要约失效原因的是( )。
A.受要约人拒绝要约的通知到达要约人
B.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
C.承诺期限届满,受要约人未作出承诺
D.在受要约人作出承诺后,要约人表示撤销要约
11.以下属于保险合同主体的关系人有( )。
A.投保人
B.保险人
C.被保险人
D.受益人
12.下列关于不同种类违约责任相互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
B.当事人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
C.当事人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的,一方违约时,对方可以同时适用违约金和定金条款
D.当事人执行定金条款后不足以弥补所受损害的,仍可以请求赔偿损失
13.根据证券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属于公开发行证券的有( )。
A.采取电视广告方式发行证券
B.向累计200名的特定对象发行证券
C.向累计199名的特定对象发行证券
D.向不特定对象发行证券
14.以下属于我国《票据法》所规定的票据的是( )。
A.汇票
B.本票
C.支票
D.存款单
11.根据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保证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保证合同可以是单独订立的书面合同,也可以是主债权债务合同中的保证条款。
B.保证合同是保证人与债权人之间的合同关系
C.以公益为目的的非营利法人可以担任保证人
D.当事人对保证担保的范围没有约定的,保证人应当对全部债务承担责任
24.出票人属于票据关系中的基本当事人。( )
17.证券的代销、包销期限最长不得超过 60日。( )
18.票据和结算凭证金额以中文大写和阿拉伯数码同时记载,二者必须一致。二者不一致的票据无效。( )
19.收购人持有的被收购的上市公司的股票,在收购行为完成后的12个月内不得转让。( )
20.财产保险合同中,保险金额可以超过保险价值。( )
21.我国信用证既可以用于转账结算,也可以支取现金。( )
21.证券同时在境内外公开发行、交易的,其信息披露义务人在境外披露的信息,可以不用在境内同时披露。( )
23.效力待定合同,合同的成立是确定的,但合同的效果是不确定的。( )
25.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票时,对于同一种类的股票可以针对不同投资主体规定不同的发行条件和发行价格。( )
23.因借款而签订抵押合同,抵押合同是主合同,借款合同是从合同。( )
形考任务三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居民企业取得的下列收入中,属于不征税收入的是( )。
A.财政拨款
B.国债利息
C.存款利息
D.捐赠收入
2.会计人员宋某将其经管的全部会计资料移交给接替人员王某,会计机构负责人孙某监交,事后发现会计资料真实性、合法性存在问题,应对会计资料真实性、合法性承担法律责任的是( )。
A.宋某
B.宋某和王某
C.王某
D.孙某
3.根据最新税法的相关规定,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的计算适用( )。
A.适用 3%-45%的超额累进税率
B.适用 5%-35%的超额累进税率
C.20%的比例税率
D.适用 5%-45%的超率累进税率
4.下列经济事项中,属于增值税视同销售,但不属于企业所得税视同销售的项目是( )。
A.外购的货物分配给企业的投资者
B.自产货物用于企业福利部门使用
C.自产货物用于职工个人福利
D.外购的货物用于对外捐赠
5.发生下列情形的会计人员中,应终身禁止从事会计工作的是( )。
A.因伪造会计凭证被县财政部门通报的李某
B.因变造会计账簿被处以3万元罚款的孙某
C.因授意会计人员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被所在单位撤职的王某
D.因隐匿财务会计报告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陈某
6.按照《企业所得税法》和实施条例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非居民企业的有 ( )。
A.在黑龙江省工商局登记注册的企业
B.在美国注册但实际管理机构在哈尔滨的外资独资企业
C.在美国注册的企业设在苏州的办事处
D.在黑龙江省注册但在中东开展工程承包的企业
7.在我国税收法律关系中,纳税人的确定原则是( )。
A.量力负担
B.属人
C.属地
D.属人属地
1.纳税人必须在缴纳有争议的税款后,税务行政复议机关才能受理纳税人的复议申请,这体现了税法适用原则中的( )。
A.新法优于旧法原则
B.特别法优于普通法原则
C.程序优于实体原则
D.实体从旧程序从新原则
3.我国税法是由一系列要素构成的,其中三个最基本的要素是指( )。
A.纳税义务人、税率、纳税期限
B.纳税义务人、税率、违章处理
C.纳税义务人、税率、征税对象
D.纳税义务人、税目、减免税
7.下列情况属于外部移送资产,需缴纳企业所得税的有( )。
A.用于职工奖励或福利
B.将资产在总机构及其分支机构之间转移
C.改善资产形状、结构或性能
D.将资产用于生产、制造、加工另一产品
11.会计监督是指会计监督主体按经济管理的要求。会计监督包括( )。
A.内部监督
B.外部监督
C.国家监督
D.社会监督
12.按照征收对象的不同,税法可分为( )。
A.对流转额课税的税法
B.对所得额课税的税法
C.对财产、行为课税的税法
D.对自然资源课税的税法
13.按照增值税条例的规定,销售( )应当征收增值税。
A.电力
B.热力
C.房屋
D.大型机器设备
14.根据我国有关税收法律的规定,代表国家行使征税职责的国家机关包括 ( )。
A.工商行政管理机关
B.海关
C.税务机关
D.财政机关
15.将购买的货物用于( )时,其进项税额不得抵扣。
A.劳动保护
B.免税项目
C.无偿赠送
D.个人消费
20.中央与地方共享税由中央税务机构和地方税务机构共同负责征收。 ( )
17.子公司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独立计算盈亏,计算应缴企业所得税税款。( )
18.纳税人以 1 个月或者 1 个季度为一个纳税期的,自期满之日起 15 日内申报纳税。( )
17.我国会计年度为每年公历的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
23.混合销售行为是指一项销售行为既涉及货物又涉及非应税劳务的行为。 ( )
21.我国会计职业道德要求的主要内容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和强化服务等。( )
25.某县政府为发展本地经济,决定对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采取减半征收的优惠政策。( )
23.原始凭证记载的各项内容均不得涂改;原始凭证有错误的,应当由出具单位重开或者更正,更正处应当加盖出具单位印章。( )
24.税收“三性”指的是税收的公平性、效率性、稳定性。( )
25.纳税人发生年度亏损的,可以用下一纳税年度的所得弥补;下一纳税年度的所得不足弥补的, 可以逐年延续弥补,但是延续弥补期最长不得超过 5 年。这里说的亏损.是指会计利润小于零。( )
形考任务四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根据预算法律制度的规定,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主要包括税收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转移性收入等,下列不属于转移性收入的是( )。
A.上级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
B.调入资金
C.下级上解收入
D.国家所有的草原有偿使用收入
2.根据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法律制度的规定,关于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的管理体制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国务院负责制定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规章制度并负责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牵头编制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
B.各部门根据职责负责本部门及其所属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应当明确管理责任,指导、监督所属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
C.各部门所属单位负责本单位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的具体管理,应当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
D.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机制,加强A本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的管理,审查、批准重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事项
3.失业人员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按规定累计缴费时间满1年不足5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 )个月。
A.6
B.12
C.18
D.24
4.根据国有资产管理法律制度的规定,A企业国有资产进行监督的权力机关是( )。
A.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B.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各级人民政府
D.各级人民政府审计部门
5.根据预算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不属于预算基本原则的是( )。
A.预算法定原则
B.预算公开原则
C.预算公正原则
D.预算完整原则
6.根据政府采购法律制度的规定,政府采购的标的范围不包括( )。
A.货物
B.贸易
C.工程
D.服务
7.根据政府采购法律制度的规定,关于政府采购合同,下列说法B误的是( )。
A.政府采购合同适用民法典合同编
B.政府采购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C.采购人与中标、成交供应商应当在中标、成交通知书发出之日起10日内签订政府采购合同
D.政府采购合同的双方当事人不得擅自变更、中止或者终止合同
8.医疗期6个月的,按( )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
A.9
B.12
C.15
D.18
9.根据《企业国有资产法》的规定,下列选项中,属于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和国有资本控股公司无需进行资产评估的情形是( )。
A.合并、分立、改制
B.转让重大财产
C.以非货币财产A外投资
D.以现金方式进行投资
10.根据社会保险法律制度的规定,职工发生伤亡的下列情形中,视同工伤的是( )。
A.在下班途中受到本人负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伤害
B.因工外出期间,由于非工作原因受到伤害
C.在抢救灾害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D.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虽经抢救但在72小时后死亡的
11.根据政府采购法律制度的规定,关于政府采购中的竞争性谈判,下列表述符合规定的有( )。
A.谈判小组从符合条件的供应商名单中确定3家以上的供应商参加谈判,向其提供谈判文件
B.谈判文件不能完整、明确列明采购需求,需要由供应商提供最终设计方案的,在谈判结束后,谈判小组应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投票推荐3家以上供应商的设计方案,并要求其在规定时间内提交最后报价
C.在谈判中,谈判任何一方不得透露与谈判有关的其他供应商的技术资料、价格和其他信息
D.谈判文件有实质性变动的,谈判小组应以书面形式通知所有参加谈判的供应商
12.根据预算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情形中,应当进行预算调整的有( )。
A.需要增加或者减少预算总支出
B.需要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C.需要调减预算安排的重点支出数额
D.需要增加举借债务数额
13.根据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原则的有( )。
A.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财务管理相结合
B.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财务管理相分离
C.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统一
D.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
14.劳动争议受案范围包括( )。
A.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B.因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C.因工作时间发生的争议
D.因劳动报酬发生的争议
15.下列各项中,属于国有资产的类型的有( )。
A.非资源性国有资产
B.资源性国有资产
C.非经营性国有资产
D.经营性国有资产
16.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
17.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2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
18.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
19.预算管理职权仅指权力机关的职权。( )
20.国有资产是指所有权属于国家的财产或财产权益。( )
21.国务院和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负责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草案的编制工作,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向财政部门提出由其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建议草案。( )
22.政府采购项目的采购标准应当公开,采购人在采购活动完成后,应当将采购结果予以公布。( )
23.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
24.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1小时。( )
25.不得安排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 )
2025-11-24
浏览量: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