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考测试三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春之声》存在着两种空间形式的对比,一种是狭窄而拥挤的现实空间,另一种是( )
A.心理空间
B.想象空间
C.主观空间
D.自由空间
2.《阿Q正传》出自鲁迅的( )
A.呐喊
B.野草
C.故事新编
D.彷徨
3.散文集《将饮茶》的作者是( )
A.杨绛
B.冰心
C.丁玲
D.废名
4.鲁迅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小说是( )
A.铸剑
B.故乡
C.伤逝
D.祝福
5.《孤独者》的主人公是( )
A.吕纬甫
B.魏连殳
C.陈士成
D.高尔础
6.《会唱歌的鸢尾花》作者是 。
A.舒婷
B.北岛
C.顾城
D.翟永明
7.《莫须有先生传》的作者是( )
A.废名
B.王蒙
C.余华
D.老舍
8.《阿Q正传》最初刊载于( )
A.《京报副刊》
B.《民国日报》副刊《觉悟》
C.《晨报副刊》
D.《时事新报》副刊《学灯》
9.吕纬甫这一人物形象出自鲁迅的作品( )
A.《在酒楼上》
B.《伤逝》
C.《故乡》
D.《祝福》
10.何其芳在《预言》一诗里写到:“我激动的歌声你竟不听,/你的足音竟不为我的颤抖暂停,/象静穆的微风飘过这黄昏里,/消失了,消失了你骄傲的足音……”这里的“你”指的是 。
A.年轻的神
B.仙女
C.诗人
D.梦想
11.《十四行集》的作者是( )
A.何其芳
B.冯至
C.卞之琳
D.艾青
12.巴金的《十年一梦》出自散文集《随想录》中的( )
A.《真话集》
B.《病中集》
C.《随想录》
D.《无题集》
13.《子夜》中买办资本家的典型形象是( )
A.吴荪甫
B.孙吉人
C.赵伯韬
D.冯云卿
14.朱自清在《儿女》中所表达的主题是 。
A.兴奋
B.怅惘
C.悠闲
D.激动
15.“你的醒来,使我欢喜。我正在想着走出冰谷的方法;我愿意携带你去,使你永不冻结,永得燃烧。”这段描写出自哪位作家的笔下?
A.废名
B.鲁迅
C.胡适
D.巴金
16.鲁迅的《铸剑》是一篇( )
A.浪漫主义杰作
B.现代主义杰作
C.现实主义杰作
D.象征主义杰作
17.《子夜》的故事背景发生在( )
A.北京
B.上海
C.南京
D.苏州
18.在鲁迅先生的笔下,“死火”象征着 。
A.进步力量
B.黑暗势力
C.腐朽现实
D.光明未来
19.《子夜》描写的社会环境是( )
A.五四前后的重庆
B.20年代初的上海
C.20年代初的苏州
D.30年代初的上海
20.作品的主人公曾在哈尔滨修江堤时,为了发财而故意让江堤出险,淹死2000多小工。这部作品的作者是( )。
A.田汉
B.欧阳予倩
C.夏衍
D.曹雨
21.《烛虚·五》表现了40年代后期沈从文创作所追求的“抽象的抒情”的创作特点。
22.周作人的《鬼的生长》属于引起很多争议的“文抄公体”。
23.《灵魂的声音》是王小波写于1991年的一篇议论性的随笔。
24.《午门忆旧》这篇散文名为“忆旧”,实际上却主要是关于午门建筑的诸多掌故的介绍。
25.《子夜》中吴老太爷的“护身法宝”是《圣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