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留言 注册 登录
热门搜索:形考答案免费答案奥鹏答案

东师《文学理论研究》2023年秋学期在线作业【资料答案】

Time2024-01-12Hits浏览量: 76
有奥鹏院校所有作业、毕业论文,详情请咨询请添加QQ : 103092222或微信: xyzlfx100

《文学理论研究》2023年秋学期在线作业1题目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作品中作家为表现情感 借助的抒情角色是( )

A.作家本人

B.抒情主人公

C.反面人物

D.现实人物


2.抒情性作品的抒情内容和现实依据是指( )

A.故事情节

B.情感经验

C.真实事件

D.理性思维


3.黑格尔说:“人只有在认识他自己和周围的事物时,才是符合他本身的存在规律而存在着。人必须认识到推动他和统治他的那些力量,而向他提供这种认识的就是形式符合实体内容的诗。” 哪个选项不能从黑格尔的话中引申出来:( )

A.人只有认识了自己和自己的处境才符合人区别于非人的属性

B.文学是展开人的价值的唯一的形式

C.文学使人实现了人的独特属性

D.文学是人认识自身和自身处境的最好方式


4.文学史上最早产生的文学体裁是

A.散文

B.诗歌

C.小说

D.戏剧


5.阅读活动丰富和多样化的决定因素是( )

A.阅读心态

B.阅读身份

C.阅读期待

D.阅读立场


6.“第二文本”主要是指( )

A.社会意义的文本

B.作者意义的文本

C.读者意义的文本

D.象征意义的文本


7.文学的( )是专门研究文学和人民的关系的理论

A.集体性

B.人民性

C.传承性

D.立体性


8.艺术想象同科学想象的最主要的区别,就在于艺术想象与( )因素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

A.情感

B.个性特征

C.自由幻想

D.人生体验


9.( )的出现标志着各民族间文学关系的稳固确立, 显示着各种文学关系的不同特征

A.母语文学

B.翻译文学

C.高雅文学

D.通俗文学


10.《尚书?尧典》中 “诗言志,歌永言”类似于文学源泉问题上的:( )

A.再现说

B.表现说

C.能动反映说

D.再现说和表现说


二、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1.戏剧按照表现的质料和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 )

A.话剧

B.歌剧

C.舞剧

D.喜剧


12.抒情性作品通常包括( )

A.抒情诗

B.抒情戏剧

C.抒情散文

D.抒情小品


13.所谓直觉是指( )形成的意象

A.整体感知

B.体验对象

C.心灵

D.客观事物


14.散文行文的灵活自如表现在( )两方面

A.笔法

B.词法

C.章法

D.句法


15.小说的三要素是( )

A.环境

B.情节

C.语言

D.人物


16.内容期待 具有( )两方面特征

A.主观

B.客观

C.主动

D.被动


17.文学和科学(自然科学)的主要区别包括:( )

A.反映对象上的差别

B.思维习惯上的差别

C.创造的社会价值差别

D.文学家与科学家的理想态度上的差别


18.黑格尔曾说过:“人只有在认识他自己和周围的事物时,才是符合他本身的存在规律而存在着。人必须认识到推动他和统治他的那些力量,而向他提供这种认识的就是形式符合实体内容的诗。”从黑格尔的话中可以引申出下列哪些选项:( )。

A.人只有认识了自己和自己的处境才符合人区别于非人的属性

B.文学是展开人的价值的唯一的形式

C.文学使人实现了人的独特属性

D.文学是人认识自身和自身处境的最好方式


19.韦勒克说:“最古老的答案之一就是把诗当作一种人工制品,有像一件雕刻或一副画一样的性质,和它们一样是一个客体。”下列说法符合韦勒克原意的是( )

A.文学作品的存在就是印刷品

B.文学主要是一种客观存在

C.文学需要作家的主观创造

D.诗、雕刻和绘画在性质上没有什么区别


20.悖论和反讽的抒情效果表现在( )

A.表达多重心理内涵

B.复杂矛盾的人生体验和感悟

C.使思想情感表达更鲜明

D.具有战斗力


三、判断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21.在抒情性作品中,抒情者是常常借具体可感的事物、景物来传达内心抽象的思想感情的。


22.我国古典小说理论主要是人物中心论。( )


23.民间文学从题材内容到艺术形式,都对作家文学产生着强烈的影响。( )


24.抒情性作品是作家对其主体心灵世界的呈现。( )


25.文化学家认为,任何社会形态都普遍具有文化分层现象。


26.夸张是运用想象与变形,夸大事物的某些特征,从而表达情感的一种抒情话语形式。( )


27.现代叙事作品中,情节构成的几个要素不一定都齐全,而且在叙事中还往往会颠倒它们的顺序( )。


28.具体的象征中,象征物直接进入作品的结构并推动着作品的发展,它就是一个须臾不可离的道具,作品紧紧围绕着它来展开()。


29.抒情性作品主要从主观内部世界入手来表现现实生活中的人类主观情感 世界。


30.就故事发展线索而言,从属事件即使省略了也不会影响整个故事情节的发展推进。但从整个叙事而言,它们决不是可有可无的。( )



《文学理论研究》2023年秋学期在线作业2题目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作品呈现在读者眼前的只是叙事时间,而故事时间是隐性的,读者需依靠理性和经验从()中去体认。

A.叙事时间

B.故事时间

C.阅读时间

D.持续时间


2.艺术想象和科学想象的最主要的区别,就在于艺术想象与( )因素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

A.情感

B.个性特征

C.自由幻想

D.人生体验


3.文学就是用语言来创造形象、典型和性格,用语言来反映现实事件、自然景象和思维过程的。文学语言形成了自身的特殊要求,不属于此要求的是( )

A.准确性

B.形象性

C.含蓄性

D.情感性


4.最具民族特色的抒情话语形式是( )

A.反复

B.反讽

C.对偶

D.悖论


5.文学是一种经验形式,这种观点认为( )。

A.文学是一种作家的印象、直觉和想象

B.文学是存在于作家心理中的艺术世界

C.文学是一种与作家和读者的行为都无本质性关系的客观的固定的对象

D.文学是阅读“作品”的这个历史性事件本身


6.除论说散文外,其他文体的创作中,( )都是作为形象系统的补充形式而适当采用的。

A.抒情

B.描写

C.叙事

D.议论


7.文学艺术起源于巫术 学说的代表人物是( )

A.爱德华?泰勒

B.席勒

C.斯宾塞

D.克罗奇


8.受刘勰影响的梁太子萧统所编的( )是我国第一部按文体聚类区分的文学总集

A.《文赋》

B.《文选》

C.《文心雕龙》

D.《文论》


9.我国古代长篇小说中常见的叙述模式是( ),这是一种源远流长的叙事模式,从古代到当代的大量文学作品都可以纳入这一框架来考察

A.心理事件模式

B.象征模式

C.故事模式

D.情节模式


10.( )是把感觉特征或寓意上相反的词句组合在一起,形成对照以强化语言表现力的一种抒情话语形式

A.反讽

B.夸张

C.对比

D.象征


二、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1.作品的叙事本身就是在时间过程中完成的。叙事学所说的时间的“双重性”是指( )

A.故事时间

B.叙述时间

C.阅读时间

D.讲述时间


12.下列论述属于误读的含义的有( )

A.误读是读者由于种种原因对文学作品的意义作出错误的理解和歪曲的评价

B.误读还指读者从作品的阅读当中所获得的意义理解与作者的意图不一致或超出了作者意图

C.误读即是阅读活动中普遍存在的一种阅读偏见现象

D.阅读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创造意义,即“误读”。

E.误读还是一种文学接受或者文学批评的特殊要求


13.内容期待一般具有( )两方面特征

A.主观

B.客观

C.主动

D.被动


14.下列哪种说法能够成为“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这一命题的依据:( )。

A.语言是文学意义的中介形式

B.语言是文学的直接构成因素

C.语言决定了文学的特殊性

D.语言能穷尽文学作品的意义


15.阅读期待无论是个人的还是公共的,都 包含( )两个方面

A.公共期待

B.内容期待

C.个人期待

D.形式期待


16.心理事件模式的基础是人物的内心冲突及其活动规律,它有如下一些常见的具体形态( )

A.意识流动与放射

B.现实时空与心理时空交错,而重在表现后者

C.外表为情节模式,骨子里是心理结构

D.在简单的外部故事框架中,切入丰富而独特的感官印象


17.亚里士多德根据摹仿的媒介、对象、方式的不同,将文学分为()三大类

A.史诗

B.抒情诗

C.歌剧

D.戏剧


18.情感的产生是以客观世界为基础的,但它又与( )有着深刻的联系

A.情感态度的道德原则

B.价值观念

C.作家的人格

D.爱憎情感


19.文学整体地综合地反映各种文化,其特殊性和优越性在于:( )

A.具有文化存在的原始生动性

B.具有文化表现的丰富性和蕴藉性

C.给人们提供了更多侧面的文化意义

D.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


20.常见的抒情话语方式有( )。

A.比喻和象征

B.夸张和对比

C.悖论和反讽

D.反复和对偶


三、判断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21.艺术积累材料的获得,一般来说有两个渠道。一个是直接素材,一个是借助他人帮助或文字记载得到的二手材料( )。


22.我国古典小说理论主要是人物中心论。( )


23.艺术构思中的形象也称内心形象,与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是一致的。( )


24.艺术想象具有高度的自由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毫无限制。( )


25.抒情方式的探索及对抒情本身的审美认识一直是中国古代文学史、文学理论 史的一条主线。


26.具体的象征中,象征物直接进入作品的结构并推动着作品的发展,它就是一个须臾不可离的道具,作品紧紧围绕着它来展开()。


27.作家的艺术经验在于长期积累,一旦成型就会固定下来,一成不变。( )


28.正剧的实质在于既表现生活 正面 又表现负面。( )


29.影视文学即电影和电视剧。( )


30.作家创作的文学作品是一种“人化”的过程,作家是为了“人化”而“人化”,是为了教育人。( )


吐血推荐

奥鹏,国开形考,广开,电大在线,各省平台,新疆一体化,各类成人教育等学习。详情请咨询QQ : 103092222或微信: xyzlfx100

添加微信查看答案

东师《文学理论研究》2023年秋学期在线作业【资料答案】_学优资料分享网

添加微信二维码,了解更多学习技巧,平 台作业、毕业论文完成时间友情提醒。。

合作洽谈

诚信为本,合作共赢

欢迎各大学习中心前来治谈;有意请联系我们

推荐作业

留言板
captcha
感谢留言
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