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人力资源管理》2023年秋学期在线作业1题目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5 道试题,共 12 分)
1.依据《公务员法》对公务员的考核,以公务员的职位职责和所承担的工作任务为基本依据,全面考核德、能、勤、绩、廉,重点考核()
A.德
B.廉
C.工作实绩
D.能
2.现代人力资本理论得以形成,其标志是()
A.柏拉图的《理想国》
B.亚当?斯密对人力资本思想较为系统的论述
C.马歇尔对人力资本理论的分析
D.舒尔茨在美国经济学年会上所做的题为“人力资本投资”的演讲
3.马克思、恩格斯从人的类本质出发,深刻地揭示了人权的本质是()
A.人权的核心是财产权
B.人权具有无差别性
C.人权是权利的最一般形式
D.人权就是一切人都应当有平等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
4.公共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公共部门根据()对其工作人员进行规划、任用、评价、保障等一系列的活动与过程
A.地方性法规
B.行业准则
C.劳资协商
D.国家宪法和法律
5.现代奖励制度以()理论为基础
A.激励
B.系统
C.古典管理
D.人力资本
二、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25 分)
6.我国公共人力资源管理所遵循的整体效益原则,其具体的测量尺度主要包括()
A.整体工作效率
B.宏观经济效益
C.综合社会效果
D.局部效益总量
7.从奖励的动因角度划分,奖励包括()
A.规则奖励
B.物质奖励
C.不规则奖励
D.精神奖励
8.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权益和社会保障的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A.人员聘用
B.在职培训
C.知识产权保护
D.社会保险
9.我国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的种类主要包括()
A.专门业务培训
B.职前培训
C.在职培训
D.脱产培训
10.当运用德尔菲法对国有企业人力资源需求进行预测时,应注意()
A.人力资源部门应该为专家们提供充分的信息
B.所提出的问题应该尽可能简单
C.在必要时可以不问人力需求的总体绝对数量
D.对专家的预测结果也不要求精确,但是要专家们说明对所做预测的肯定程度
11.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国家机关纪律管理在实践运作过程中所遵循的法律法规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B.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
C.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
D.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12.我国现行中央国家机关公共科目笔试主要包括哪些科目()
A.公共基础知识
B.申论
C.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
D.国家政策与形势
13.我国国家机关人力资源绩效考核工作的改进措施主要有()
A.建立科学的考核指标体系
B.完善科学评价方法
C.适当增设考核评价等次
D.增加评估会见环节
14.下列选项中关于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的论述正确的是()
A.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以及近姻亲关系的领导干部,应实行任职回避
B.公开选拔、竞争上岗主要适用于选拔任用地方党委、政府工作部门的领导成员或其人选,党政机关内设机构的领导成员或其人选
C.达到任职及退休年龄界限以及考核为不称职的领导干部,应予以警告
D.因工作能力较弱或其他原因,不适宜担任现职的,应当降职使用
15.根据培训内容的不同,公务员的培训可分为()两类
A.综合性培训
B.专业性培训
C.政治理论培训
D.公共管理知识培训
三、判断题 (共 25 道试题,共 62 分)
16.我国公共人力资源管理所遵循的选贤任能原则,就是严格按照公共部门高效行使公共管理职能的需要和相应的职位要求考查人力资源的素质与能力,以德才兼备为标准进行择优任用
17.公务员的平时考核采取年度考核的方式,在每年年末或者翌年年初进行
18.效率工资理论注重激励、约束机制的建立,认为工资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劳动者的努力程度、质量和稳定性,从而影响到生产的效率
19.按照《公务员法》的规定,公务员晋升科员和正副科级职务,应具有高中、中专以上文化程度;晋升正副处级和司(厅)级职务应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
20.要保证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公共性质,必须要坚持民主法治原则
21.马克思、恩格斯虽未就人力资源规划做出过具体的论述,但是应该说,他们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观点中包含着对人力资源进行规划的要求
22.公共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国家公共管理活动和政治管理活动的重要方面,势必要贯彻统一的国家意志,受国家的总政治任务支配
23.对年度考核实行告诫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暂不兑现考核结果,待告诫期满,依据所定等次办理
24.按照《公务员法》的规定,晋升正科、正处级职务,需分别任副科、副处级职务三年以上
25.微观的人力资源管理是国家对人力资源整体的管理,主要目标是保证人力资源的整体结构与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适应性
26.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是:按照“脱钩、分类、放权、搞活”的路子,进一步扩大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自主权,建立健全事业单位用人上的自我约束机制;通过建立和推行聘用制度,搞活工资分配制度,减轻国家财政负担,加速高素质、社会化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
27.斯纳金提出的强化理论认为,所谓强化就是指对一种行为的结果作出肯定或否定(奖励或惩罚),以决定或使人学会该行为是否可以重复
28.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劳动过程中出现的“异化”导致了劳动者与其产品、与劳动活动本身、同自己的类本质以及与其自身的对立和分离。劳动权正是对异化劳动关系的矫正、修复和扬弃
29.有效的公共人力资源录用有助于提升组织效率
30.公共人力资源规划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共部门发展战略和重大决策的基础
31.法定休假日安排公职人员工作的,需给付不低于正常工资300%的报酬
32.事业单位岗位分为专业技术岗位(设置13个等级)、管理岗位(设置10个等级)和工勤技能岗位分为技术工岗位(设置5个等级)和普通工岗位(不分等级)
33.对不按编制限额、所需职位要求、规定的资格条件以及规定的程序录用的,由录用主管机关或委托下一级政府人事部门分别作出宣布无效或责令其按规定程序重新办理等处理决定
34.公共人力资源是一个民族国家人力资源整体中的一部分,是能够在公共部门中任职的全部人才的总和
35.人力资源规划,尤其是长期性规划是无关紧要的
36.平常时间安排公职人员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1小时,如系特殊原因,则每日不得超过4小时,每月不得超过48小时,并需给付不低于正常工资150%的报酬
37.行为科学是基于对人类行为的心理过程的分析而确立的。一般认为,人的心理过程分为动机、行为和结果三个层次
38.公平竞争是国家公职人员录用制度的基本原则之一,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干部人事管理制度中的具体体现,它贯穿于公职人员录用的各个环节之中
39.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与个人主义者的“以人为本”在本质上是一样的
40.按照《公务员法》的规定,晋升地市级以上机关处级以上领导职务,必须具有两年以上的基层工作经历
《公共人力资源管理》2023年秋学期在线作业2题目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5 道试题,共 12 分)
1.公共人力资源的工资是国家依据()的原则,以货币形式对公职人员劳动付出的报酬。
A.按劳付酬
B.按需分配
C.按资分配
D.注重实绩
2.格老秀斯的自然法贯穿两条基本的原则:一是社会成员拥有安全保障的权利,二是()
A.个人权利大于集体权利
B.个人财产不应受到侵犯
C.个人名誉权神圣不可侵犯
D.个人言论自由的权利应得到保障
3.国家公务员的控告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对国家机关或其领导人员()行为予以揭露,以求依法进行处理的行为
A.违法乱纪
B.腐败
C.以权谋私
D.侵害自身合法权益
4.公共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公共部门根据()对其工作人员进行规划、任用、评价、保障等一系列的活动与过程
A.地方性法规
B.行业准则
C.劳资协商
D.国家宪法和法律
5.劳动合同又称()
A.劳务合同
B.劳务条款
C.劳动约定
D.劳动契约
二、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25 分)
6.我国国家机关工资福利制度改革的出路有()
A.完善工资立法
B.完善职级工资制度
C.改革完善福利制度
D.搞好各方面的配套改革
7.公共部门内部成员的法律救济制度主要包括()
A.国家机关公务员的申诉制度
B.国家机关公务员的控告制度
C.养老保险制度
D.国有企业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
8.系统理论的具体特点包括()
A.中合的适应性
B.灵活的弹弧性
C.效率与效益的并重性
D.效率的层次性
9.下列选项中关于我国国家公务员纪律处分的期间表述不正确的是()
A.警告,3个月
B.记过,12个月
C.记大过,16个月
D.降级、撤职,24个月
1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公务员考核结果等次的是()
A.优秀
B.良好
C.一般
D.较差
11.从奖励的动因角度划分,奖励包括()
A.规则奖励
B.物质奖励
C.不规则奖励
D.精神奖励
12.我国国家机关纪律管理的改进对策包括()
A.纪律管理要体现出时代的特点
B.纪律管理要充分体现国家机关公务人员的特点
C.不断加强纪律管理的法制化建设
D.不断强化对国家机关纪律管理的监督
13.事业单位的岗位工资主要包括()
A.专业技术人员的岗位工资
B.管理人员的岗位工资
C.工勤技能人员的岗位工资
D.领导干部的岗位工资
14.下列选项中属于公共人力资源规划评估主要内容的是()
A.是否符合公共部门发展目标的总体要求
B.是否改善了组织为公众提供的服务的质量
C.是否解决了人力资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D.是否有利于形成优秀人才健康成长的机制
15.国外学者依据组织的行为是否具有强制性和组织的目的是否具有政治性与公益性作为区分各类组织的根本标准把社会组织分为()
A.政府
B.竞争性工商企业
C.个体手工部门
D.第三部门
三、判断题 (共 25 道试题,共 62 分)
16.考核环节主要是对笔试、面试合格者进行报考资格复审、体检和全面考核。考核主要考察被考核者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工作实绩及需要回避的情况等
17.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与个人主义者的“以人为本”在本质上是一样的
18.1993年8月《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颁布并于10月在全国实施,它标志着中国公务员制度的正式建立
19.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人的素质的全面提升和人的技能的显著提高
20.公共人力资源的保障管理大致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劳动权保障,二是社会保障
21.基本社会保障制度一般包括社会救助、企业年金、慈善事业三个基本组成部分,以及部分国家针对军人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等
22.文武分职的官僚制度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是建立在臣对君的人身依附和雇佣关系基础之上的人事管理体制
23.舒尔茨指出,“没有对人的大量投资,就不能享受现代化农业的硕果,也不能拥有现代化工业的富裕,我们经济中最突出的特征就是人力资本的形成问题。”
24.目前,我国的初任培训除了采取工作实习和理论、业务培训两种方式外,还于2001年开始由中国国家培训网采用网上培训的方式对新录用公务人员进行初任培训
25.国家机关人力资源规划的组织环境分析中,政治生态环境主要涉及政府与代议机构、政党组织等政治组织的关系构成
26.美国学者弗农?汉弗莱在《第五项修练——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践》一书中,明确提出构建“学习型组织”的全新理念
27.在西方社会保障理论繁盛的今天,堪称为“西方社会保障理论发展史上里程碑”的是英国社会学家贝弗里奇社会保障理论
28.要将人力资源规划的目标付诸实施,组织必须控制公职人员的“入口”管理、“出口”管理和内部流动管理等重要环节
29.西方公务员制度产生于19世纪下半叶的欧美国家,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
30.综专业性培训一般包括政治理论培训、法律法规和政策培训、公共管理知识培训、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培训以及行政能力培训等
31.公务员受开除以外的处分,在受处分期间有悔改表现,就可以由处分决定机关解除处分并以书面形式通知本人
32.公共人力资源职务晋升是指国家公共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其所属的职务序列中所处位置的上升、职权的加重、责任范围的扩大以及工资、福利等方面待遇的相应提高
33.根据《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的相关规定,处分期最长不得超过24个月
34.事业单位薪级工资的晋升,必须满足年度考核结果为基本称职及以上等次的工作人员,方能每年增加一级薪级工资,并从第二年的1月起执行
35.依据考核的相关规定,公务员确定为称职以上等次,且符合规定的其他任职资格条件的,具有晋升职务的资格;连续三年以上被确定为优秀等次的,晋升职务时优先考虑
36.美国科学管理之父弗雷德里克·泰勒在1911年出版的《管理科学》一书中提出:工人缺少培训,没有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合理的工具,这就大大影响了生产率的提高
37.解除处分后,晋升工资档次、级别和职务不再受原处分的影响。解除降级、撤职处分的,可以恢复原级别、原职务
38.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通常是指公共部门在管理和开发人力资源过程中所作的投入与所获得的实际回报之间的比率
39.行为科学是基于对人类行为的心理过程的分析而确立的。一般认为,人的心理过程分为动机、行为和结果三个层次
40.作为一种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绩效评估的核心在于精确地测量个人的工作表现(仅关乎事实),将不同个体区分开来,并把测量结果相应地转化为代表组织看法的对其成员工作的评价(涉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