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护理》考试试卷
姓名: 分数: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20 分。)
1. 以下关于麻疹患儿的护理不正确的是( )
A. 卧床休息,保持室内清洁、阳光充足
B. 出疹前期及出疹期鼓励病人多饮水
C. 高热时给温水擦浴,忌用酒精擦浴
D. 出疹期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E. 病室定时通风换气
2. 水痘病人高热时不适用的降温方法是( )
A. 冰袋
B. 小剂量退热药
C. 酒精擦浴
D. 温水擦浴
E. 小剂量激素
3. 钩端螺旋体可来自病人的( )
A. 粪便
B. 尿
C. 飞沫
D. 鼻咽分泌物
E. 呕吐物
4. 某幼儿班近半个月来连续发现十余名3~4岁幼儿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其中2人出现发热,皮肤巩膜黄染。为尽快作出诊断,应立即进行哪项检查( )
A. 血常规
B. 尿常规
C. 肝功能
D. 便常规
E. 血酯
5. 易引起钩体病眼后发症的主要菌群是( )
A. 波摩那群
B. 黄疸出血群
C. 犬群
D. 秋季群
E. 瓜哇群
6. 关于霍乱的腹泻特点哪一项是错误的( )
A. 腹泻频繁剧烈
B. 大便性状有泥浆样含粪质
C. 大便可呈米泔水样或洗肉水样
D. 主要表现为先腹痛,继之腹泻
E. 先腹泻后呕吐
7. 以下关于艾滋病的处理不正确的是( )
A. 在行血液/体液隔离的同时还应实施保护性隔离
B. 抗病毒治疗期间如出现副作用可暂停药物治疗
C. 病人使用过的物品可用0.5%过氧乙酸浸泡消毒
D. 加强口腔和皮肤护理,预防各种并发症
E. 关怀、同情病人,给予精神上的支持
8. 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关键措施是( )
A. 管理好动物传染源
B. 及早发现病人及时隔离治疗
C. 做好预防接种
D. 灭蚊、防蚊
E. 灭蚊与疫苗接种并重
9. 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的补液原则,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
A. 早期足量,先快后慢
B. 量出为入,宁少勿多
C. 24小时均匀补给
D. 补液量为前一日尿量和呕吐量加500~700ml
E. 严格控制入量
10. 目前预防丙型肝炎的最佳措施是( )
A. 隔离病人
B. 积极治疗病人及病毒携带者
C. 加强医院内消毒隔离及严格筛选献血员
D. 注射丙种球蛋白
E. 药物预防
11. 慢性菌痢是指菌痢病程超过( )
A. 1个月
B. 2个月
C. 3个月
D. 4个月
E. 6个月
12. 霍乱病人肌肉痉挛的治疗原则是( )
A. 及时用镇静止痉药
B. 及时补充钠和钙离子
C. 纠正酸中毒
D. 纠正脱水
E. 及时补充钾离子
13. 霍乱弧菌培养时选择的培养基是( )
A. 柯氏培养基
B. 碱性蛋白胨培养基
C. 胆汁培养基
D. 含血培养基
E. 巧克力色血琼脂培养基
14. 了解各种传染病的潜伏期有助于( )
A. 疾病的诊断及确定检疫期
B. 疾病的预防
C. 估计疾病的预后
D. 疾病的治疗
E.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15. 流行性出血热低血压休克期一般发生于病程的( )
A. 第1~2病日
B. 第2~4病日
C. 第4~6病日
D. 第6~8病日
E. 第8~10病日.
16. 标志为近期感染的免疫球蛋白是( )
A. IgG
B. IgA
C. IgD
D. IgE
E. IgM
17. 间日疟患者经抗疟原虫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6个月后又出现疟疾症状,末稍血涂片又查到疟原虫,此种情况应考虑为( )
A. 疟疾再感染
B. 疟疾再燃
C. 疟疾复发
D. 不同型的疟原虫混合感染
E. 疟疾重复感染
18. 关于细菌性痢疾的护理不正确的是( )
A. 急性期食欲差可进食水果补充营养
B. 高热时多饮水,给物理降温
C. 腹痛时,给予腹部热敷
D. 腹泻次数多时,排便后清洗肛周
E. 急性期给高热量、少渣、易消化的流食
19. 男孩3岁,于7月15日发病,高热6h,伴畏寒,病后4h抽搐1次,呕吐3次。查休:T 39.6℃,意识朦胧,面色苍白,颈软,心肺正常,腹软,肠呜音活跃,四肢凉,末稍发绀,脉快而弱,血WBC 18×10<sup>9</sup>/L,N 85%。为早期快速诊断应首选哪项检查( )
A. 腰穿、脑脊液常规检查
B. 肛试取粪便进行常规检查
C. 血涂片查疟原虫
D. 便培养
E. 血培养
20. 艾滋病病人肺部最常见的感染为( )
A. 支原体肺炎
B. 衣原体肺炎
C. 肺结核
D. 肺孢子虫肺炎
E. 大叶性肺炎
二、名词解释(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1. 流行性腮腺炎
2. 病原携带状态
3. 显性感染
4. 复发
5. 霍乱
三、主观填空题(共 8 道试题,共 22 分。)
1. 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因素( )、( )。
2. 伤寒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常见的并发症是( )。
3.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 )、( )、( )。
4. 赫氏反应多在首剂青霉素注射( )后发生,与大量( )被杀灭后释放( )有关。
5. 间日疟和卵形疟的发育周期为( ),三日疟为( ),恶性疟为( )。
6. 造成血吸虫病传播所必需具备的三个条件是( )、( )、( )。
7. 典型霍乱的病程经过可分为3期,即( )、( )、( )。
8. 麻疹发疹时应给( ),禁忌( )食物及( )。
9. 日本血吸虫病是日本血吸虫寄生在( )所引起的疾病。由皮肤接触( )而感染,主要病变为肝与结肠由( )引起的( )。
10. 重型肝炎应注意观察病人有无( )、( )、( )、( )等低血糖症状,常备糖果饼干。
四、简答题(共 6 道试题,共 30 分。)
1. 病人王XX,男,26岁,昨日中午在饭店进食海蟹,于昨晚9时开始腹泻,夜里共排便20余次,初为粘液便,后为“米泔水”样便,伴呕吐2次,无发热,无腹痛,今晨来诊时测T 36.7℃,P 108次/分,BP 85/55mmHg,自述口渴,查体:皮肤干燥、弹性差,眼窝凹陷,尿量减少。请回答:
(1)为早期、快速诊断应首先做哪项检查?
(2)该病人最可能诊断为何种疾病?
(3)该病人确诊后的首选治疗措施是?
(4)请你根据病情提出主要的护理诊断。
2. 发生肝性脑病时有哪些表现,如何处理?
3. 简述艾滋病病人抗病毒治疗的用药指导。
4. 导致细菌性痢疾慢性化的原因有哪些?
5. 易感染HIV的高危人群有哪些?
6. 简述麻疹病人出疹期皮疹的护理。
《传染病护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AEBCA 6-10 DBEAC 11-15BBBAC 16-20ECABD
1. 流行性腮腺炎
答:是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腮腺非化脓性炎症、腮腺区肿痛为临床表现。
2. 病原携带状态
答: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在人体内生长繁殖并不断排出体外,成为重要的传染源,而人体不出现任何疾病状态的整个时期。
3. 显性感染
答: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
4. 复发
答:是指当传染病患者进入恢复期后,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由于体内残存的病原体再度繁殖而使临床表现再度出现的情形。
5. 霍乱
答: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烈性肠道传染病,经污染的水和食物传播。
三、主观填空题(共 8 道试题,共 22 分。)
1. 自然因素、社会因素
2. 肠穿孔、肠出血
3. 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经、保护易感人群
4. 半小时~4h、钩体、毒素
5.48h、72h、36~48h
6. 带虫卵的粪便入水、钉螺孳生、接触疫水
7. 泻吐期、脱水期、恢复及反应期
8. 清淡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辛辣刺激性、鱼虾等海产品
9. 门静脉系统、尾蚴 、虫卵、肉芽肿
10. 心慌、头晕、 出汗、饥饿
四、简答题(共 6 道试题,共 30 分。)
1. 病人王XX,男,26岁,昨日中午在饭店进食海蟹,于昨晚9时开始腹泻,夜里共排便20余次,初为粘液便,后为“米泔水”样便,伴呕吐2次,无发热,无腹痛,今晨来诊时测T 36.7℃,P 108次/分,BP 85/55mmHg,自述口渴,查体:皮肤干燥、弹性差,眼窝凹陷,尿量减少。请回答:
(1)为早期、快速诊断应首先做哪项检查?
(2)该病人最可能诊断为何种疾病?
(3)该病人确诊后的首选治疗措施是?
(4)请你根据病情提出主要的护理诊断。
答:(1)便悬滴暗视野镜检(2)霍乱(3)补液治疗(4)①腹泻②体液不足 ③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2. 发生肝性脑病时有哪些表现,如何处理?
答:病人可有意识和神志的变化,如性格改变、精神错乱、意识模糊、睡眠障碍、行为异常、昏睡,计算力、定向力障碍,扑翼样震颤和血氨升高等。处理:给低蛋白饮食,口服乳果糖(每日30~60ml),以酸化肠道,抑制氨的生成,促进排便,必要时用3%醋盐水清洁洗肠(减少氨的吸收)。
3. 简述艾滋病病人抗病毒治疗的用药指导。
答:指导病人按医嘱用药,抗病毒药物应按时、按量服用,不可擅自减量或停药,对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头痛、疲倦、腹痛、肢体麻木等不良反应有心理准备,并告之如能坚持长期用药,这些症状会有所缓解。用药期间定期进行血象、生化、CD4+T淋巴细胞计数检查。
4. 导致细菌性痢疾慢性化的原因有哪些?
答:原有营养不良、胃肠道慢性疾病、肠道分泌性IgA减少或急性期未获得有效治疗;福氏志贺菌或有些耐药菌株感染等可导致菌痢转为慢性。
5. 易感染HIV的高危人群有哪些?
答:男性同性恋者、静脉药瘾者、性乱交者、血友病、多次接受输血或血制品者、HIV感染母亲所生婴儿为HIV感染的高危人群
6. 简述麻疹病人出疹期皮疹的护理。
答:出疹期宜保持皮肤温暖潮湿或微汗为宜,勤换内衣,切忌“捂汗发疹”,对皮肤灼热无汗、高热及皮疹迟迟不出者,行温水擦浴,防止着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