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作业
题量: 40 满分: 100
一. 单选题(共25题,62.5分)
1. (单选题)在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加快实现高水平( )自立自强显得尤为重要。
A. 创新
B. 科技
C. 人才
D. 教育
我的答案:
2.5分
2. (单选题)( )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在创造和传播先进生产力与先进文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教育、科技、人才一体统筹推进的主体力量和战略资源。
A. 人
B. 生产资料
C. 生产规模
D. 生产效率
我的答案:
2.5分
3. (单选题)在教育、科技、人才三者中,科技属于( )源。
A. 创新
B. 推动
C. 动力
D. 发展
我的答案:
2.5分
4. (单选题)在教育、科技、人才三者中,人才发挥着( )性支撑作用。
A. 先导
B. 决定
C. 关键
D. 主体
我的答案:
2.5分
5. (单选题)人才既是教育发展的( )要素,又是科技创新的主体。
A. 核心
B. 关键
C. 根本
D. 基本
我的答案:
2.5分
6. (单选题)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 ),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
A. 工匠
B. 人才
C. 企业家
D. 科学家
我的答案:
2.5分
7. (单选题)2022年,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1.85万所,学历教育在校生2.93亿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
A. 59.6%
B. 89.7%
C. 91.6%
D. 95.5%
我的答案:
2.5分
8. (单选题)高新技术企业从2012年的3.9万家增长至2022年的( )万家,贡献了全国企业68%的研发投入。
A. 10
B. 20
C. 30
D. 40
我的答案:
2.5分
9. (单选题)教育( )发展,重在夯实人力资源深度开发基础。
A. 优先
B. 重点
C. 突出
D. 创新
我的答案:
2.5分
10. (单选题)创新( )发展,重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A. 助推
B. 引领
C. 驱动
D. 加速
我的答案:
2.5分
11. (单选题)人才( )驱动,重在巩固发展优势赢得竞争主动。
A. 协同
B. 引领.
C. 助推
D. 带动
我的答案:
2.5分
12. (单选题)我国教育普及程度总体稳居全球中上收入国家行列,其中学前教育、( )已经达到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A. 义务教育
B. 高等教育
C. 职业教育
D. 继续教育
我的答案:
2.5分
13. (单选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锚定2035年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的宏伟目标,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 )公共教育服务体系。
A. 立体
B. 多维
C. 基本
D. 完整
我的答案:
2.5分
14. (单选题)建设教育强国,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基础教育是( )。
A. 基点
B. 龙头
C. 先导
D. 归宿
我的答案:
2.5分
15. (单选题)党的二十大报告以创新驱动为( ),强调将教育、科技、人才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统筹推进。
A. 引领
B. 关键
C. 出发点
D. 核心
我的答案:
2.5分
16. (单选题)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营造良好政策环境,深化科技评价改革,加大多元化科技投入,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 )制度。
A. 完整
B. 规章
C. 基础
D. 根本
我的答案:
2.5分
17. (单选题)进一步加强科学教育、工程教育,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为解决我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供( )支撑。
A. 人才
B. 教育
C. 科技
D. 资金
我的答案:
2.5分
18. (单选题)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 ),永远听党话、跟党走,着力培养适应国家未来发展需要、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A. 初心使命
B. 时代使命
C. 责任担当
D. 理想信念
我的答案:
2.5分
19. (单选题)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一流大学建设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 )地位。
A. 领导
B. 指导
C. 首要
D. 根本
我的答案:
2.5分
20. (单选题)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 )办学方向。
A. 马克思主义
B. 改革开放
C. 社会主义
D. 兼容并包
我的答案:
2.5分
21. (单选题)( )研究的目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A. 基础
B. 交叉
C. 创新
D. 前沿
我的答案:
2.5分
22. (单选题)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方面,高校不仅要吹响“冲锋号”,还要吹响“集结号”也就是要加强( )技术产业化应用,培养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A. 产业
B. 国有
C. 关键核心
D. 保密
我的答案:
2.5分
23. (单选题)高校要主动与产业、企业对接,把( )的前沿阵地建到企业去。
A. 创新
B. 实验
C. 开发
D. 科研
我的答案:
2.5分
24. (单选题)中国是一个大国,对人才数量、质量、结构的需求是( )的,满足这样庞大的需求必须主要依靠自己培养,提高人才供给自主可控能力。
A. 总体性
B. 全方位
C. 根本性
D. 决定性
我的答案:
2.5分
25. (单选题)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坚持为党育才、为国育人的责任使命,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 ),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A. 任务
B. 目标
C. 使命
D. 方向
我的答案:
2.5分
二. 多选题(共8题,20分)
26. (多选题)不断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推进教育数字化,构建( )的教育体系。
A. 网络化
B. 数字化
C. 个性化
D. 终身化
我的答案:
2.5分
27. (多选题)优化教育对外开放体系,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全面提升中国教育( )的影响力。
A. 经验
B. 理论
C. 模式
D. 标杆
我的答案:
2.5分
28. (多选题)加强科技基础能力建设,夯实( )、政策法规、技术标准、创新生态、科技人才等方面的基础工作。
A. 力量构建
B. 资源配置
C. 基础设施
D. 科研平台
我的答案:
2.5分
29. (多选题)坚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实施更加( )的国际科技合作战略。
A. 开放包容
B. 互惠共享
C. 亲诚惠容
D. 合作共赢
我的答案:
2.5分
30. (多选题)把提高原始创新能力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A.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
B. 面向经济主战场
C.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
D. 面向人民生命健康
我的答案:
2.5分
31. (多选题)建立“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人才特殊调配机制,制定实施专项行动计划,( )调集领军人才,组建攻坚团队。
A. 跨部门
B. 跨地区
C. 跨行业
D. 跨体制
我的答案:
2.5分
32. (多选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 )有效联动。
A. 制造强国战略
B. 科教兴国战略
C. 人才强国战略
D.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我的答案:
2.5分
33. (多选题)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源源不断培养高素质( )。
A. 技术技能人才
B. 大国工匠
C. 能工巧匠
D. 科技精英
我的答案:
2.5分
三. 判断题(共7题,17.5分)
34. (判断题)2023年1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坚持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一体推进,形成良性循环。( )
A. 对
B. 错
我的答案:
2.5分
35. (判断题)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既要坚持自立自强,坚定创新自信,又要以全球视野搞好顶层设计,在开放合作中推动科技创新。( )
A. 对
B. 错
我的答案:
2.5分
36. (判断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对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等7类战略人才作出部署。( )
A. 对
B. 错
我的答案:
2.5分
37. (判断题)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我国科技事业跨越式发展的十年,是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最快的十年也是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作用发挥最为彰显的十年。( )
A. 对
B. 错
我的答案:
2.5分
38. (判断题)我国接受高等教育人口达2.4亿人,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10年,高等教育助力我国劳动力素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
A. 对
B. 错
我的答案:
2.5分
39. (判断题)在世界经济体创新能力及产出年度排名中,中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由2012年的第34位上升至2022年的第11位,是世界各国中唯一持续快速上升的国家。( )
A. 对
B. 错
我的答案:
0分
40. (判断题)在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显得尤为重要。( )
A. 对
B. 错
我的答案:
2.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