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考任务一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在我国,“养生”一词最早见于战国时期的( )
A.《庄子 · 养生主》
B.《吕氏春秋》
C.《孟冬纪 · 节丧》
D.《尚书 · 洪范》
2.宋代( )我国现存最早的老年养生专著
A.陈直《养老奉亲书》
B.孙思邈《福禄论》
C.刘完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D.张子和《儒门事亲》
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中医学认可的“形气神三位一体生命观的内容( )
A.三者构成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整体
B.形指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
C.“神”指人的意识
D.“气”是指人体生命活动的特殊物质
4.中医将食物的味道分为酸、苦、甘、辛、咸五种,统称为( )
A.食味
B.五气
C.五性
D.五味
5.关于道教养生的核心思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形神合一”之生命观
B.“动静相兼”之运动观
C.“天人合一”之生命观
D.“少私寡欲”之生活态度
6.气的根本属性是 ( )
A.上升
B.运动
C.下降
D.外出
7.2017年2月,我国国家卫生计生委颁布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中包括( )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
A.10
B.12
C.14
D.15
8.元代丘处机在其撰写的《摄生消息论》中提到,当秋之时,宜增加( )以养肝气。
A.酸
B.辛
C.苦
D.甘
9.中医学把人体的12个脏腑按照古代朝廷的架构分属君臣12官,其中( )是主宰全身,是君主之官
A.心
B.脑
C.肝
D.脾
10.阴阳两气的( )是阴阳偏颇失衡的常见原因,也是人体早衰的根本原因
A.增多
B.减少
C.虚损
D.调和
11.五脏养生,( )为首要
A.肾
B.脾
C.肝
D.心
12.四气调神是指为了顺应( )更迭的自然变化而采取各种调摄形神的方法
A.寒暑
B.阴阳
C.时令
D.昼夜
13.七情致病,引起“气结”的情志是( )
A.惊
B.怒
C.思
D.悲
14.为中医养生文化的形成奠定理论基础的著作是( )
A.《伤寒杂病论》
B.《神农本草经》
C.《难经》
D.《黄帝内经》
15.吸烟、酗酒、药物滥用属于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哪一类( )
A.物质滥用行为
B.精神成瘾行为
C.导致故意伤害的行为
D.易导致非故意伤害的行为
16.“天人相应”的养生思想源于( )
A.《庄子》
B.《黄帝内经》
C.《老子》
D.《礼记》
17.所谓“水土不服”体现了中医养生的( )原则
A.因时制宜
B.因地制宜
C.因人制宜
D.体质因素
18.建立规律的作息制度,要在( )观点指导下,根据阴阳消长调整作息时间。
A.天人相应
B.五行相生
C.五行相克
D.阴阳互根
19.按照五行理论,补肾可以多吃( )食物。
A.黄色、酸味
B.青色、酸味
C.黑色、苦味
D.黑色、咸味
20.下列关于李东垣“脾胃学说”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脾、胃是元气之本
B.肝、脾是元气之本
C.元气衰则疾病生
D.元气是健康之本
形考任务二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四气调神是指为了顺应( )更迭的自然变化而采取各种调摄形神的方法。
A.寒暑
B.阴阳
C.时令
D.昼夜
2.元气发源于(),藏之于(),借()之道,通达全身,推动五脏六腑等一切器官、组织的功能活动。( )
A.丹田、三焦、肾
B.丹田、肾、三焦
C.肾、三焦、丹田
D.肾、丹田、三焦
3.对于节欲,下列哪项描述不正确( )。
A.注意适度
B.不绝对禁欲
C.完全禁止
D.不纵欲过度
4.调畅气机,多以( )为主。
A.导引
B.意守
C.调息
D.针灸
5.下列哪项可以起到用动作达到所谓“动形以达郁”的锻炼目的( )。
A.太极拳
B.五禽戏
C.易筋经
D.以上都正确
6.( )多动善变。
A.湿邪
B.寒邪
C.暑邪
D.风邪
7.“养生之徒,一切远之”表明避害驱邪应( )。
A.微习谨行
B.微处谨防
C.传统谨记
D.适量运动
8.我国东南方多雨高温,人体腠理多疏松,病多湿热;西北方多燥寒冷,人体腠理多致密,病多寒痹,体现了( )对人的生理及病理产生不同的影响。
A.四时气候
B.地域环境
C.月相盈亏
D.昼夜时辰
9.下列关于顺应四时的养生方法说法正确的是( )。
A.春三月,夜卧早起
B.夏三月,夜卧晚起
C.秋三月,早卧晚起
D.冬三月,早卧早起
10.以动静来划分我国古代养生学派,( )强调静以养生,重在养神。
A.老庄学派
B.《吕氏春秋》一派
C.《皇帝内经》一派
D.以上都不对
11.( )为后天之本。
A.肾
B.心
C.肝
D.脾胃
12.“五劳所伤”即久视伤()、久卧伤()、久坐伤()、久立伤()、久行伤()。
A.气、血、筋、骨、肉
B.气、血、骨、肉、筋
C.血、肉、气、骨、筋
D.血、气、肉、骨、筋
13.及早发现疾病,及时提供医疗服务和有效药品,以避免疾病的发展和恶化,促使早日好转痊愈。体现了初级卫生保健的( )方面。
A.健康促进
B.预防保健
C.合理治疗
D.社区康复
14.我国大量的卫生保健政策都是党和政府或其他政治性组织授权或委托卫生行政部门研究制定并组织贯彻实施的,所以,卫生保健政策具有( )。
A.广泛的社会性
B.相应的强制性
C.相对的教育性
D.特定的部门性
15.起居有常、饮食有节反应了健康行为的( )基本特征。
A.有利性
B.适宜性
C.规律性
D.同一性
16.烟草中的( )是成隐源,可使吸烟者对烟草产生依赖
A.一氧化碳
B.尼古丁
C.焦油
D.氰化物
17.下列哪项属于危害健康行为中的不良疾病行为( )。
A.吸烟
B.酗酒
C.疑病
D.药物滥用
18.( )是平衡膳食的基本原则。
A.控糖限酒
B.少盐少油
C.谷类为主
D.食物多样
19.( )是个人保健服务的第一步。
A.个体化保健计划
B.健康风险评估
C.健康信息收集
D.健康教育
20.( )认为健康家庭是家庭能够有效地执行家庭功能和完成家庭发展任务。
A.医学模式
B.角色执行模式
C.适应模式
D.幸福论模式
形考任务三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先秦时期被列为诸医之首的是( )。
A.食医
B.疡医
C.疾医
D.兽医
2.玉米、番薯、黄豆属于( )食物
A.凉性
B.温性
C.平性
D.热性
3.清代张英指出:”人所最重者,食也。食所最重者,时也.....。“强调了( )重要性。
A.饮食适量
B.饮食适时
C.饮食多样
D.食物温度
4.人的体质有阴阳偏盛偏衰、气血虚实等不同,一般来说,阴虚体质者宜食( )之品。
A.温补
B.寒凉养阴
C.补气
D.补血
5.动式休息不包括( )。
A.聊天
B.观景
C.垂钓
D.睡眠
6.排便时,强挣努责,会诱发( )等疾病。
A.中风
B.痔疮
C.中风和痔疮
D.咳嗽
7.关于饮水调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要定时饮水
B.要喝新鲜开水,不要喝生水
C.要科学饮水,少食、素食、食久后宜立即饮水
D.大热、大汗后要喝加盐的温热水
8.影响情志变化的因素有( )。
A.社会因素
B.环境因素
C.病理因素
D.以上均是
9.下列有关情志相胜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
A.悲胜怒
B.怒胜思
C.思胜恐
D.喜胜怒
10.若情绪急躁,应以( )等凄切哀怨、苍凉柔润的羽调式音乐克缓焦躁。
A.《狂欢》《新春月》
B.《平湖秋月》《月光奏鸣曲》
C.《梁祝》《汉宫秋月》
D.《春风得意》《江南丝竹乐》
11.中医认为“其华在发”的脏腑是( )。
A.心
B.肝
C.脾
D.肾
12.眼睛与( )关系尤为密切。
A.肝
B.脾
C.心
D.胆
13.下列关于腹部按摩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药王孙思邈在《黄帝内经》中曰:“摩腹数百遍,可以除百病。”
B.揉腹能促进肠胃蠕动,具有消除便秘的作用
C.揉腹有利于减肥瘦身
D.揉腹可以加速腹部脂肪的代谢
14.黄芪属于下列哪类药?( )。
A.补气药
B.补阳药
C.养血药
D.滋阴药
15.“药膳”一词,最早见于( )。
A.《后汉书·烈女传》
B.《韩非子·五蠹》
C.《礼含文嘉》
D.《周礼》
16.下列关于中药养生的机制说法正确的是( )。
A.固护先天与后天
B.着眼补虚及泻实
C.平衡阴阳
D.以上都正确
17.关于四季药茶养生原则说法错误的是( )。
A.春天宜饮乌龙茶
B.夏天宜饮绿茶
C.秋天宜饮清茶
D.冬天宜饮红茶
18.膏滋方的“膏”在早期曾被称为( )。
A.剂
B.煎
C.汤
D.醴
19.在针刺养生的常用腧穴中,( )为全身具有强壮功能腧穴的首选穴。
A.气海
B.足三里
C.曲池
D.三阴交
20.关于家居的色彩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向阳房间光线充足,家具色彩应选择冷色调
B.室内的色彩应令人感到亲切、舒适、明快
C.浅黄、乳白可增加亮度
D.嫩绿、浅蓝色显得温柔、恬静
形考任务四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体质差异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A.环境因素
B.后天因素
C.先天因素
D.年龄因素
2.下列属于阳虚体质的症状的是( )。
A.畏寒
B.手足心热
C.盗汗
D.易失眠
3.形体消瘦,午后面色潮红、口咽少津,舌红少苔,脉细数,手足心热,不耐春夏,可选用( )调养。
A.肉苁蓉、鹿茸、冬虫夏草
B.当归、丹参、地黄
C.石斛、麦门冬、玉竹
D.乌药、小茴香、青皮
4.关于女性养生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经期保健要注意保持清洁
B.女性保健及优生调理最关键的时期就是孕前期
C.孕早期不宜过食
D.在产褥期时要完全卧床,不能起床活动
5.关于春季养生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春季养生注意保护阳气,着眼于一个“生”字
B.要力戒暴怒,做到心胸开阔,乐观愉快
C.起居做到夜卧早起,免冠披发,舒展形体
D.多吃酸味食品
6.因日养生认为,人最晚应在( )时之前入眠。
A.子
B.亥
C.丑
D.寅
7.中医养生认为,病邪最亢盛的时间是( )。
A.昼
B.夜
C.晨
D.昏
8.”高者其气寿,下者其气夭“这段话出自( )。
A.《难经》
B.《金匮要略》
C.《素问·五常政大论》
D.《伤寒论》
9.海拔高、空气稀、气压低、氧气少等极端的环境因素,促使初到高原的人产生什么反应( )。
A.恶心呕吐
B.高原反应
C.腹痛吐泻
D.耳鸣耳聋
10.氟过量出现( )。
A.高血压
B.氟骨症
C.痴呆
D.多发性神经炎
11.要求饮食要有限度,不宜过饥过饱,尤其不能暴饮暴食,说明( )。
A.饮食要定量
B.进食宜定时
C.饮食不要偏食
D.寒温宜适度
12.在“以补为养”片面的养生观念误导下,容易发生( )健康养生误区。
A.侧重身体
B.忽视预防
C.过度治疗
D.盲目进补
13.中医认为,阴虚内热者,宜食用性质甘凉、生津的食物,不宜多食温燥辛辣之品表明( )。
A.饮食勿偏食
B.进食要定时
C.寒温要适度
D.饮食需因人而异
14.五脏病变各有所忌:心病忌( )。
A.辛
B.甘
C.咸
D.苦
15.关于避疫气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加强自我防护意识
B.杜绝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C.加强有关传染病方面的立法和宣传教育工作
D.对疫病,应立足于防、防治结合,尤其注重于治
16.孙思邈认为,养生的第一要义是( )。
A.蔷神
B.爱气
C.养形
D.导引
17.下列不属于乾隆的健康养生方法为( )。
A.作息规律
B.作诗品茗
C.拉二胡
D.经常运动
18.不过度运动、不挑食、不嘀咕是( )的养生经验。
A.邓铁涛
B.马寅初
C.冰心
D.季羡林
19.下列属于艾萨克·牛顿的长寿的原因是( )
A.动脑筋
B.性格开朗
C.兴趣广泛
D.善于休息
20.《古今图书集成》作者为( )。
A.明代胡文焕
B.梁代陶弘景
C.清代陈梦雷
D.清代梁章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