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科大学2024年9月《药物代谢动力学》作业考核试题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20 分)
1.有关药物从肾脏排泄的正确叙述是:( )
A.改变尿液pH可改变药物的排泄速度
B.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药物易从肾小球滤过
C.解离的药物易从肾小管重吸收
D.药物的排泄与尿液pH无关
E.药物的血浆浓度与尿液中的浓度相等
2.按t1/2恒量反复给药时,为快速达到稳态血药浓度可:( )
A.首剂量加倍
B.首剂量增加3倍
C.连续恒速静脉滴注
D.增加每次给药量
E.增加给药量次数
3.Ⅰ期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试验时,下列的哪条是错误的( )
A.目的是探讨药物在人体的体内过程的动态变化
B.受试者原则上男性和女性兼有
C.年龄在18~45岁为宜
D.要签署知情同意书
E.一般选择适应证患者进行
4.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中,下列采样点数目哪个是符合标准的( )
A.10
B.7
C.9
D.12
E.8
5.关于试验动物的选择,以下哪些说法不正确( )
A.首选动物尽可能与药效学和毒理学研究一致
B.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必须从同一动物多次采样
C.建议首选非啮齿类动物
D.尽量在清醒状态下试验
E.创新性的药物应选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动物,一种为啮齿类动物,另一种为非啮齿类动物
6.若静脉滴注药物想要快速达到稳态血药浓度,以下选项哪项不正确( )
A.滴注速度减慢,外加负荷剂量
B.加大滴注速度
C.加大滴注速度,而后减速持续点滴
D.滴注速度不变,外加负荷剂量
E.延长时间持续原速度静脉点滴
7.零阶矩的数学表达式为:( )
A.AUC0→n+λ
B.AUC0→n+cn·λ
C.AUC0→n+cnλ
D.AUC0→n+cn
E.AUC0→∞+cn
8.普萘洛尔口服吸收良好,但经过肝脏后,只有30%的药物达到体循环,以致血药浓度较低,下列哪种说法较合适( )
A.药物活性低
B.药物效价强度低
C.生物利用度低
D.化疗指数低
E.药物排泄快
9.在非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中,其受试物的剂型不需要遵循以下哪些选项的要求( )
A.受试物的剂型应尽量与药效学研究的一致
B.受试物的剂型应尽量与毒理学研究的一致
C.特殊情况下,受试物剂型可以允许与药效学与毒理学研究不一致
D.应提供受试物的名称、剂型、批号、来源、纯度、保存条件及配制方法,但不需要提供研制单位的质检报告
E.以上都不对
10.某弱碱性药在pH 5.0时,它的非解离部分为90.9%,该药的pKa接近哪个数值( )
A.2
B.3
C.4
D.5
E.6
11.下列选项中,哪个是不用在特异性试验中进行考察的( )
A.空白生物样品色谱
B.空白样品加已知浓度对照物质色谱
C.用药后的生物样品色谱
D.介质效应
E.内源性物质与降解产物的痕量分析
12.在酸性尿液中弱碱性药物:( )
A.解离多,再吸收多,排泄慢
B.解离多,再吸收多,排泄快
C.解离多,再吸收少,排泄快
D.解离少,再吸收多,排泄慢
E.解离多,再吸收少,排泄慢
13.某一弱酸性药物pKa=4.4,当尿液pH为5.4,血浆pH为7.4时,血中药物浓度是尿中药物浓度的:( )
A.1000倍
B.91倍
C.10倍
D.1/10倍
E.1/100倍
14.口服苯妥英钠几周后又加服氯霉素,测得苯妥英钠的血药浓度明显升高,这种现象是因为:( )
A.氯霉素使苯妥英钠吸收增加
B.氯霉素增加苯妥英钠的生物利用度
C.氯霉素与苯妥英钠竞争与血浆蛋白结合,使游离的苯妥英钠增加
D.氯霉素抑制肝药酶使苯妥英钠代谢减少
E.氯霉素抑制肝药酶使苯妥英钠代谢增加
15.关于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叙述正确的是:( )
A.结合是牢固的
B.结合后药效增强
C.结合特异性高
D.结合后暂时失去活性
E.结合率高的药物排泄快
16.恒量恒速给药,最后形成的血药浓度被称为:( )
A.有效血浓度
B.稳态血浓度
C.致死血浓度
D.中毒血浓度
E.以上都不是
17.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其t1/2:( )
A.随给药剂量而变
B.固定不变
C.随给药次数而变
D.口服比静脉注射长
E.静脉注射比口服长
18.若口服给药,研究动物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特征需要多少小时以上( )
A.4
B.6
C.8
D.12
E.以上都不对
19.肝药酶的特征为:( )
A.专一性高,活性高,个体差异小
B.专一性高,活性高,个体差异大
C.专一性高,活性有限,个体差异大
D.专一性低,活性有限,个体差异小
E.专一性低,活性有限,个体差异大
20.下列情况可称为首关效应的是:( )
A.苯巴比妥钠肌注被肝药酶代谢,使血中浓度降低
B.硝酸甘油舌下给药,自口腔黏膜吸收,经肝代谢后药效降低
C.青霉素口服后被胃酸破坏,使吸入血的药量减少
D.普萘洛尔口服,经肝脏灭活代谢,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
E.所有这些
二、名词解释 (共 5 道试题,共 15 分)
21.表观分布容积
22.双室模型
23.半衰期
24.pKa
25.总清除率
三、判断题 (共 10 道试题,共 10 分)
26.线性动力学生物半衰期与剂量有关,而非线性动力学生物半衰期与剂量无关。( )
27.尿药浓度法中亏量法要求集尿时间为4~5个半衰期。( )
28.尿药浓度法中速度法回归曲线方程时,应用t进行回归,而不是tc。( )
29.Wagner-Nelson法是依赖于房室模型,残数法是不依赖房室模型的计算方法。( )
30.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其消除速度与血药浓度成正比。( )
31.双室模型中消除相速率常数β大于分布相速率常数α。( )
32.静脉输注给药达稳态后药物浓度在cssmax和cssmin之间波动,输注速度与给药速度相同。( )
33.当尿液pH提高,弱酸药物在尿中解离度增大,脂溶性变小,排除加快。( )
34.半衰期较短的药物应采用多次静脉注射,不应采用静脉点滴。( )
35.静脉注射两种单室模型药物,若给药剂量相同,那么表观分布容积大的药物血药浓度低,而表观分布容积小的药物血药浓度高。( )
四、主观填空题 (共 3 道试题,共 10 分)
36.尿药浓度法计算单室模型药物静脉注射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有____和____两种主要方法,其中____法需要更长的集尿时间,大于____个半衰期;而____法因为数据点比较疏散必须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
37.当消除过程发生障碍时,消除速率常数将变____,半衰期将变____,清除率将____。
38.双室模型中,将机体分为两个房室,分别称为____、____。
五、问答题 (共 5 道试题,共 45 分)
39.生物等效性的定义是什么?评价药物制剂生物等效性时,统计分析AUC、 cmax和tmax分别采用什么检验方法?
40.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计算中为何有时要采用权重的方法
41.对于浓度低于定量下限的样品和高于定量上限的样品,在进行药物代谢动力学分析时,应如何处理
42.哪些情况需要TDM,哪些情况不需要TDM
43.多次给药与单剂量给药的药物体内过程有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