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性考核一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社区治安是指社区治理各行为主体,依靠社会力量,强化社区控制手段,促进社区环境的有序状态。它包括法制教育、人民调解、治安防范、社会矫正、维持秩序和事故预防。
2.社区管理创新就是对原有社区管理体系的新的创造,是对旧的社区管理观念、管理制度、管理手段、管理过程和管理理论的全面地质的突破。其特征是:先进性、目的性、实践性。
3.社区问题就是社会问题在社区层面的表现。
4.1989年,( )发表的一篇题为《撒哈拉以南非洲:从危机到可持续增长》的报告中,首先使用了“治理危机”一词。
A.联合国开发署
B.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C.世界银行
D.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5.社区物业管理主要是对社区内( )的管理。
A.商用物业
B.居住物业
C.工业物业
D.其他用途物业
6.乡村管理体制是一种以乡或者行政村作为农村基层政权组织的体制。
7.个案工作是专业工作者在利他主义的价值理念指导下,运用科学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以个别化的方式为感受困难的个人和家庭提供物质和心理方面的支持,以帮助个人和家庭减低压力、解决问题、挖掘潜能,不断提高个人、家庭和社会的生活质量与福利水平的一种社会工作方法。
8.社区治理指的是一种由共同的目标支持的社区公共事务方面的活动或管理机制。
9.学者( )于1995年发表题为《没有政府的治理》的专著,并撰写了题为《21世纪的治理》、《面向本体论的全球治理》等文章,未治理理论的创立作出了奠基性的贡献。
A.詹姆斯·N·罗西瑙
B.罗纳德·J·格罗索普
C.保罗·韦普纳
D.奥利弗·E·威廉姆森
10.社会工作通用过程模式是建立在( )理论基础上的。
A.功能派
B.发展心理学
C.系统论
D.控制论
11.个人网络社区是指基于个人的主观连接的群体而形成的社区。
12.系统功能主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社会学的主流理论,主要由帕森斯创建。
13.社区治理可以理解为是治理理论在社区层面的运用,或者说是对社区范围内的公共事务进行治理。
14.全球化首先是指( )。
A.政治全球化
B.经济全球化
C.军事全球化
D.社会和文化全球化
15.政府机构具有护张的本性已被( )所证明。
A.亚当,斯密关于市场“看不见的手”的论述
B.帕金森定律
C.“马太效应”理论
D.凯恩斯的“消费驱动”理论
16.社区工作是以社区为对象,运用科学的理论和专业的方法,了解社区的问题与需要,动员社区内外的资源,开展的解决社区的问题或满足社区的需要,增强社区凝聚力、提高社区福利、促进社区和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服务与管理工作。
17.身份利益社区:主要用来指那些非地域的社区,即功能社区、联盟性社区或是精神牲社区等。?
18.德国社会学家( )早在1887年就曾经著有《社区与社会》一书,探讨古代社区群落和现代社会的分别。
A.腾尼斯
B.迪尔凯姆
C.韦伯
D.帕森斯
19.英国社区照顾的理论基础是( )。
A.标签化理论
B.正常化理论
C.人道主义理论
D.社会关条网络
20.智能社区是指利用系统集成方式,将现代计算机技术、现代网络通信技术、现代智能仪器仪表技术、现代控制技术与建筑艺术、环境设计艺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对设备的自动监控、对各种信息资源的处理,对使用者的各种信息服务的优化组合,构成一个安全、高效、便利、优雅的生活环境。
形成性考核二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社区作为人们的共同生活体,它在人类生活中自古就有。
2.社区研究和社区建设在我国是一个新生事物。
3.个人网络社区是指基于个人的主观连接的群体而形成的社区。
4.街居体制:作为区政府派出机关的街道办事处和作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居民委员会产生并得到了法律的认可,法律还明确规定街道办事处指导居民委员会工作。?
5.影响中国社区善治的基本因素是国家政治体制的改革方向;社区治理的相关法规政策体系建设;民间组织的发育和壮大;公民参与状况等。
6.最早提出社区发展概念的是德国社会学家法林顿。
7.身份利益社区:主要用来指那些非地域的社区,即功能社区、联盟性社区或是精神牲社区等。?
8.据1993年14部委文件,城市社区服务应该坚持的性质宗旨是( )。
A.福利性为目的,经营性为手段
B.福利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并重
C.市场为导向、营利为核心
D.需求为导向、福利为心
9.社区是指由一定数量成员组成的、具有共同需求和利益的、形成频繁社会交往互动关系的、产生自然情感联系和心理认同的、地域性的生活共同体。
10.社区是一个新生的事物。
11.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的人际关系主要是靠( )维系的。
A.自然的情感、血缘或亲缘关系
B.法规规则
C.契约约束
D.礼节仪式
12.智能社区是指利用系统集成方式,将现代计算机技术、现代网络通信技术、现代智能仪器仪表技术、现代控制技术与建筑艺术、环境设计艺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对设备的自动监控、对各种信息资源的处理,对使用者的各种信息服务的优化组合,构成一个安全、高效、便利、优雅的生活环境。
13.照有关法规规定,我国农村村民委员会成员通过( )选举产生。
A.村民代表会议
B.村民直接
C.村民户代表会议
D.村民小组代表会议
14.个案管理是为了某一位服务对象的利益而制定的工作计划、向不同的机构寻找有益于服务对象的服务、监督服务过程与效果的过程。
15.政府失灵主要是指政府在干预经济活动中因决策失误而不能达到弥补市场失灵的预期目标;或者达到目标,但效率低下,代价昂贵,导致资源未得到充分有效地利用;或者达到预期目标,效率也较高,但产生了种种未曾预料到的副作用。
16.照有关法规规定,我国城乡基层的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奏员会每届任期为( )。
A.2年
B.3年
C.4年
D.5年
17.1958年之前,我国农村基层实行的管理体制是( )。
A.人民公社政社合一管理体制
B.乡(行政村)管理体制
C.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管理体制
D.乡政村治管理体制
18.社区服务是指在政府的福利资助和福利政策的扶持、援助下,在社会资源技术的积极支持、帮助下,依靠社会居民的组织参与,动员社区内在的资源力量,向社区居民提供的各种服务活动
19.社区发展是政府、居民和有关的社区组织是社区发展的主体,整合社区资源、解决社区问题、改善社区环境、提高社区生活质量是社区发展的客体,塑造居民社区归属感、培育参与意识和互助精神、增强社区凝聚力、建立新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社区发展的结果,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是社区发展的目的。
20.系统功能主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社会学的主流理论,主要由帕森斯创建。
期末测试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身份利益社区:主要用来指那些非地域的社区,即功能社区、联盟性社区或是精神牲社区等。?
2.社区体育是指在城市街道办事处的辖区内以及在乡村社区中,以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条件,以全体社区成员为主要对象,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成员的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就地就近开展的区域性的群众体育活动。
3.德国社会学家( )早在1887年就曾经著有《社区与社会》一书,探讨古代社区群落和现代社会的分别。
A.腾尼斯
B.迪尔凯姆
C.韦伯
D.帕森斯
4.社区作为人们的共同生活体,它在人类生活中自古就有。
5.1998年11月,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明确界定了村民委员会的性质为( )。
A.农村基层的政权组织
B.农村基层众性自治组织
C.农村基层的经济组织
D.农村基层的社会团体
6.社会工作通用过程模式是建立在( )理论基础上的。
A.功能派
B.发展心理学
C.系统论
D.控制论
7.志愿服务是指志愿者组织和志愿者为促进人类社会的文明与发展,自愿贡献个人的时间、精力、经验、技术,在不为任何
8.个案管理是为了某一位服务对象的利益而制定的工作计划、向不同的机构寻找有益于服务对象的服务、监督服务过程与效果的过程。
9.乡村管理体制:是在乡镇成为国家最基层政权组织同时,其下设立的村民委员会成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之间的法定关系界定为指导与协助关系,而不是领导与被领导关系。
10.社区服务是指在政府的福利资助和福利政策的扶持、援助下,在社会资源技术的积极支持、帮助下,依靠社会居民的组织参与,动员社区内在的资源力量,向社区居民提供的各种服务活动
11.最早提出社区发展概念的是德国社会学家法林顿。
12.社区教育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开展的旨在提高区域内全体社会成员的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服务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其实质是“人人参与教育,人人接受教育”的社会大教育。
13.198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的居民委员会六项工作任务中,第四项工作任务是( )
A.协助推护社会治安
B.开展民间调解工作
C.进行法制教育
D.加强流动人口理
14.个人网络社区:指基于个人的主观连接的群体而形成的社区。?
15.村民自治是指全体农村居民为本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实现对农村基层社会的有效治理。
16.社区是一个新生的事物。
17.政府失灵主要是指政府在干预经济活动中因决策失误而不能达到弥补市场失灵的预期目标;或者达到目标,但效率低下,代价昂贵,导致资源未得到充分有效地利用;或者达到预期目标,效率也较高,但产生了种种未曾预料到的副作用。
18.社会关系网络是指社区中存在的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换和支持的互动关系网络,一般是指一种非正式组织下的自然的交往关系。
19.社区工作是以社区为对象,运用科学的理论和专业的方法,了解社区的问题与需要,动员社区内外的资源,开展的解决社区的问题或满足社区的需要,增强社区凝聚力、提高社区福利、促进社区和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服务与管理工作。
20.社区治安是指社区治理各行为主体,依靠社会力量,强化社区控制手段,促进社区环境的有序状态。它包括法制教育、人民调解、治安防范、社会矫正、维持秩序和事故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