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在线平时作业2-00001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10.泰勒式“科学管理”盛行于( )。
A.19世纪中叶
B.19世纪末
C.20世纪初
D.20世纪中叶
2.98.( )指被宣传者向着宣传者所主张态度相反的方向变化或仍然保持原有的态度。
A.逆反心理
B.反抗心理
C.对抗情绪
D.反抗情绪
3.172.按照决策性质的不同,可将决策分为( )。
A.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
B.战略性决策与战术性决策
C.竞争型决策与非竞争型决策
D.个体决策与群体决策
4.29.社会测量学的创始人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 )。
A.莫雷诺
B.梅奥
C.赫茨伯格
D.勒温
5.58.( )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A.感觉
B.知觉
C.记忆
D.思维
6.17.工业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
A.雨果·闵斯特伯格
B.莉莲·吉尔布勒斯
C.福兰克·吉尔布勒斯
D.斯特恩
7.1.管理心理学产生于( )。
A.20世纪40年代
B.20世纪50年代
C.20世纪60年代
D.20世纪70年代
8.8.社会测量法是由( )心理学家莫雷诺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
A.美国
B.法国
C.英国
D.德国
9.129.“兄弟反目,夫妻成仇”是指人际关系变化的( )。
A.反向驱动
B.离向驱动
C.同向驱动
D.利益驱动
10.12.在科学管理中,第一个使用图表进行计划和控制的是( )。
A.泰勒
B.亨利·甘特
C.法约尔
D.韦伯
二、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1.68.归因理论主要探讨的问题包括( )。
A.心理活动的归因
B.行为的归因
C.对人们未来行为的预测
D.认知的归因
12.48.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有( )。
A.赫茨伯格
B.法约尔
C.韦伯
D.泰勒
13.90.能力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能力的( )。
A.类型差异
B.发展水平差异
C.表现早晚的差异
D.性别差异
E.个体差异
14.103.偏见产生的社会原因包括( )。
A.群体间的利害冲突
B.社会文化因素
C.社会舆论因素
D.个体的人格和心理因素
E.挫折
15.47.在下列理论中,( )均是和激励相关的理论。
A.形式学派
B.内容学派
C.强化学派
D.过程学派
16.136.一般说来,人际关系的形成过程大致经历 ( )。
A.注意阶段
B.吸引阶段
C.适应阶段
D.融合阶段
E.依附阶段
17.183.非正式群体形成的原因包括( )。
A.物质利益的影响
B.正式组织目标
C.心理特征的影响
D.亲缘血统、历史、地理的影响
E.思想感情的影响
18.132.人际关系的成分包括( )。
A.情感成分
B.心理成分
C.行为成分
D.意志成分
E.认知成分
19.41.在下列人物当中,( )均是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
A.泰勒
B.勒温
C.法约尔
D.韦伯
20.69.根据心理学家韦纳的归因模型,人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可归结为能力、努力程度、工作任务难度、机遇或运气四个因素,而这四个因素又可归属三个维度。以下选项中属于这三个维度的选项是( )。
A.内外因
B.情景性
C.稳定性
D.差异性
E.可控性
三、判断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21.112.“态度的形成是一个中性概念与一个带有社会积极或消极含义概念重复匹配的结果”,这是态度形成理论中学习论的基本观点( )。
22.199.同首属群体相比,次属群体规模大,其运转依赖于社会角色关系,成员分工明确( )。
23.196.“群体极化”,是指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现象( )。
24.123.当父母在劝说孩子少吃糖果时,常常会说吃糖太多会导致牙疼,这种试图改变他人态度的方式符合态度改变理论中唤起恐惧的沟通方式( )。
25.118.按照纽科姆的“A-B-X理论”,A和B对X的态度差异越小,不一致时越紧张( )。
26.147.常言道,“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这说的是人际吸引条件中的熟悉因素的影响( )。
27.156.在通常情况下,非个人性人际关系是在长期交往过程中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渐进实现的( )。
28.164.在人际关系方面,人际交往的接纳与拒绝是相互的,这也符合人际交往原则中的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
29.113.按照纽科姆的“A-B-X理论”,A喜欢B的程度越高,不一致时就越不紧张( )。
30.162.在现实生活中,雇主与雇员的关系属于短期人际关系探讨的范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