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秋学期(高起本:1809-2103、专升本/高起专:2103)《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线作业-00002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为了解读者对图书馆服务的意见,图书馆工作人员可以在阅览室任意选择几位读者进行调查,这种抽样方法称为()
A.随机抽样
B.任意抽样
C.判断抽样
D.概率抽样
2.《寻乌调查》所采用的调研方法是()。
A.重点访问法
B.个别访问法
C.集体访问法
D.头脑风暴法
3.调查资料的定量分析是指()
A.对事物本质的内在联系的系统化的认识
B.对事物相关程度进行相关与回归分析
C.研究研究对象具有某种性质的分析
D.运用数学知识对调查对象进行量化
4.描述性研究是指()
A.探求社会状况之间的逻辑关系
B.了解某一社会现象的发生、发展过程
C.推断社会现象的发展趋势
D.通过了解事物的过去,预测未来
5.围绕调查主题设计问题,旨在收集有关调查者主客观方面的资料。这种问题属于()
A.主观类问题
B.客观类问题
C.主干性问题
D.背景类问题、
6.在调查、记录、填答、汇总等工作中所出现的误差是()
A.随机误差
B.代表性误差
C.抽样误差
D.非抽样误差
7.“你的父母支持你做义工吗?”这个问题违反了问题表述的()原则
A.客观性
B.具体性
C.准确性
D.单一性
8.下列研究方法中,属于直线式的调查方法是()
A.文献研究
B.内容分析
C.直接观察
D.间接观察
9.一次直接抽样所使用的基本单位叫()
A.总体
B.样本
C.抽样单位
D.元素
10.在社会研究中,研究人员可以设计两份调查问卷,每份使用不同的项目,但都用来测量同一概念或事物,测量后根据两份问卷所得分数计算其()。
A.效标信度
B.复本信度
C.再测信度
D.折半信度
11.下列不属于行政统计调查的是()。
A.人口普查
B.国民经济调查
C.民意调查
D.地质资源调查
12.访问过程不仅是信息交流过程,而且是()过程。
A.语言交流
B.肢体交流
C.感情交流
D.文化交流
13.对一个具体研究对象进行详细考察的研究方法称为()。
A.详细调查
B.个案调查
C.普查
D.案例分析
14.访问人员的工作目的是把访问过程中被访问对象的回答()记录下来。
A.详细
B.如实
C.快速
D.简单
15.在测量的四要素中,()所对应的是“怎么测”的问题。
A.测量客体
B.测量内容
C.测量方法
D.数字或符号
16.问卷设计中,“您是否愿意到西部地区工作?”这类问题属于()
A.主观类问题
B.客观类问题
C.主干性问题
D.态度类问题
17.按照问题的形式划分,问卷的问题可分为()
A.主观类问题和客观类问题
B.开放式问题和封闭式问题
C.主干性问题和检验性问题
D.主干性问题和背景类问题
18.李克特量表的答案选择最少应有()。
A.两种
B.三种
C.四种
D.五种
19.要对全国高校发展的基本情况进行重点调查,有关部门选择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作为样本,这种做法属于()。
A.随机抽样
B.任意抽样
C.判断抽样
D.滚雪球抽样
20.《电子政务对政府决策科学化的影响》属于()式标题。
A.主题式
B.直叙式
C.提问式
D.双标题
二、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21.下面属于测量四要素的是()
A.测量主体
B.测量客体
C.测量内容
D.测量方法
22.一个具体的研究方案应包括()
A.研究目的内容和理论假设
B.分析单位
C.抽样程序
D.资料收集和分析方法
E.人员组织、进度安排等内容
23.个案调查的研究对象可以是()。
A.构成总体的每个个体
B.个人
C.家庭
D.小型社区
24.社会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可以概括为()
A.探索
B.预测
C.描述
D.解释
25.在社会调查中,抽样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A.可以提供一种实现“由部分认识总体”的途径
B.可以节省人力、物力、财力
C.可以保证数据资料的时效性
D.可以提高认识的准确性
26.量表是一种测量工具,常被用来测量调查对象如何感觉或思考某事物,研究者借助它来测量某个建构的()
A.强度
B.方向
C.层次
D.强势
27.下列属于理论分析方法的有()
A.比较分析法
B.因果分析法
C.类型分析法
D.结构分析法
E.归纳分析法
28.对于电话访问中的拒绝回答现象,应对的方法包括()
A.再次电话访问,必要时改为登门访问
B.准备一些备用样本,以便及时替补不在家者和拒绝回答者
C.放弃
D.提供一定价值的礼品,扩大对访问对象的吸引力
29.研究报告的标题有以下几种类型()。
A.直叙式标题
B.提问式标题
C.双标题
D.主题式标题
30.结构式观察的特点有()
A.随机性
B.系统化
C.标准化
D.定量化
E.灵活性
三、判断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31.语义差异量表的形式由处于两端的两组意义相反的形容词构成。
32.区群谬误指的是在社会研究中,研究得用高层次的分析单位做研究,却用低层次的分析单位做结论。
33.社会学中的“镜中我”并不“我照镜子看到的那个人”,而是指一个人的自我观念的形成过程。
34.实验的人为造作性有利于确立明确的因果关系。
35.为了达到社会测量的精确性,测量指标的分解越多越好。
36.理论研究是指那些侧重于发展有关社会世界的基本知识,特别是侧重于建立或检验各种理论假设的经验研究。
37.历史上,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往往是对立的,直到20世纪的近代科学研究中,二者才相互结合起来,形成假设演绎法。
38.“您家里有几位劳动力年龄人口”这个问题违反了问题表述的通俗性原则。
39.总加量表有一个潜在的假设,即每个态度陈述都具有相等的效果。
40.参数又称样本指标,是指描述总体特征的综合指标。
41.无结构访问的最大特点是弹性大,有利于充分发挥调查者和调查对象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42.无论是定性资料还是定量资料,整理时都需经过三个阶段,即审查、分类和汇编。
43.在各种调查方法中,最复杂、最高级的是实验法。
44.统计分析可以通过样本资料推断总体。
45.“家庭关系与青少年犯罪”这一选题符合课题明确化的要求。
46.完全参与观察法最严重的问题不是技术问题而是伦理道德问题。
47.社会研究方法是指有目的的对各种社会现象和人类各种社会行为进行科学研究的方式和手段。
48.“我国失业问题研究”符合课题明确化的要求。
49.研究报告的实证性是指社会研究报告必须以定量分析的数据来反映社会事实。
50.研究课题指的是一项社会研究所要回答的具体问题,它是一个可以通过研究来进行回答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