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活动(2选1)(请标注好选择的案例)
第一单元 学习活动
案例分析——我理解的田间试验设计
在完成“田间试验设计”这一单元内容的学习后,相信同学们对田间试验的概念、任务、特点、常用的田间试验设计方法,以及田间试验设计方案的制定等有了比较系统的认识。下面我们给大家提供了几个田间试验设计的案例,请同学们认真阅读并思考以下问题:
你觉得这些方案好吗?如果好,好在哪些地方?如果不好,哪些地方还有待完善?
本章所学的有关田间试验设计的内容在这些方案中哪些地方能体现出来?
1.北京市农业学校1992年玉米杂交种比较试验计划书
2.福建省茶树田间试验设计方案
3.大白菜“2+X”氮肥总量控制田间试验方案
活动要求
1.建议本次活动在第3周周末前完成,具体由辅导教师根据实际教学进度安排确定。
2.分析与讨论可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和阐述(不局限于这几方面):
试验目的是否明确?
是否符合田间试验的基本要求?
是否遵循了田间试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如何体现的?
是否包含了试验方案的制定要点?
你认为这几个案例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地方?
你认为这几个案例还有哪些地方需要进一步完善?
(案例在首页此页面下方)
第二单元 学习活动
在完成“田间试验设计”与“田间试验实施”这两个单元内容的学习后,请同学们系统回顾田间试验的概念、任务、特点、常用的田间试验设计方法、田间试验设计方案的制定、田间试验的布置与管理、田间试验资料的观察及收集,在此基础上,完成以下田间试验计划和实施方案制定。
欲研究某肥料A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进行5个处理的小区试验,每个处理3次重复。
活动要求
1.建议本次活动在第4周周末前完成,具体由辅导教师根据实际教学进度安排确定。
2.对方案的基本要求:明确田间试验设计的方法,包含田间试验设计方案的制定要点,遵循田间设计的基本原则,明确田间试验的布设和管理要点,明确试验观察记载的主要内容和监测方案。
3.方案完成后上传到此论坛。
4.对至少2位同学的“田间试验计划和实施方案”进行评价。
5.辅导教师对每位学生所发帖子进行综合评价,并根据帖子质量对学生进行奖励。
学习活动(2选1)(请标注好选择的案例)
学习活动(5选1)(请标注好选择的案例)
第四单元 学习活动
在完成“理论分布与抽样分布”这一单元内容的学习后,相信同学们对随机事件及事件之间的主要关系及其概率运算法则、频率与概率的概念与区别、二项总体及其抽样分布、正态分布及其抽样分布、正态分布标准化及其概率计算方法等内容都有了比较系统的认识。请大家在回顾本单元内容的基础上完成以下正态分布的概率计算(选择题),并领会正态分布标准化的方法及意义。
1.假设一随机变数服从N( 20,9 ),其平均数为( ),其标准差为( ),P(x≤14.12)=( )。
2.已知牧场马群体重服从N(205,10)(单位:kg),从中随机抽取 10匹马,其平均体重介于203.04~207.58 kg之间的概率为( )。
A. 0.95 B. 0.975 C. 0.97 D. 0.956
活动要求
1.建议本次活动在第7周周末前完成,具体由辅导教师根据实际教学进度安排确定。
2.概率计算时要有详细的公式和计算步骤;完成计算后要认真体会正态分布标准化的意义。
3.完成后将作业上传到本论坛。
4.对至少2位同学的作业进行评价。
5.辅导教师对每位学生所发帖子进行综合评价,并根据帖子质量对学生进行奖励。
第五单元 学习活动
在完成“统计推断”这一单元内容的学习后,相信同学们对统计推断的概念、类型及其应用,统计假设测验的基本思想和步骤,两尾测验与一尾测验,假设检验的两类错误,平均数、二项百分数(成数)的假设测验方法,总体平均数、两总体平均数差数、二项总体百分数的区间估计方法,区间估计与假设测验的关系等内容都有了比较系统的认识。请大家在回顾本单元内容的基础上完成以下单个样本平均数的假设测验及区间估计的计算,并体会统计推断在田间试验设计和数据分析中的作用。
1. 欲比较一个新引入小麦品种的千粒重是否高于当地品种的千粒重35.0 g,在10个小区上种植,得平均数为35.2 g,SS=16.00,则应用测验方法为( ),需作( )尾测验,测验所依据的标准误为 ( ),若经测验否定了无效假设,则结论为( )。
2. 已知某大白菜品种12个试验小区亩产平均为=3800 kg,总体标准差σ=90 kg,求99%置信度下的置信区间。(请根据以下提示完成)
解:已知置信度P=1-=0.99,u 0.05=( )
则样本标准差:
95%的置信区间为:
因此,该大白菜品种亩产在( )kg之间,估计的可靠程度为( )。
活动要求
1.建议本次活动在第10周周末前完成,具体由辅导教师根据实际教学进度安排确定。
2.根据本单元内容对上述问题作出详细解答,写出计算和推理过程,计算过程中认真体会统计推断在田间试验设计和数据分析中的作用。
3.完成后将作业上传到本论坛。
4.对至少2位同学的作业进行评价。
5.辅导教师对每位学生所发帖子进行综合评价,并根据帖子质量对学生进行奖励。
第六单元 学习活动
在完成“测验”这一单元内容的学习后,相信同学们对的定义、 分布的特点、测验的原理和步骤、样本方差的假设测验、样本均方的同质性测验、次数资料的适合性和独立性测验等都有了比较系统的认识。请大家在回顾本单元内容的基础上利用进行适合性测验,并领会适合性测验的步骤及测验应用。
玉色和红色金鱼草杂交,在F2代得玉色25株,粉红色55株,红色20株,此结果与期望比率1:2:1是否相符?
( 1 ) 用什么测验方法?它们的假设是什么?
( 2 ) 各组的理论次数是多少?
( 3 ) 如假设测验结果不显著,结论是什么?
活动要求
参考示例:
1.建议本次活动在第12周周末前完成,具体由辅导教师根据实际教学进度安排确定。
2.计算时要写出详细的公式和计算步骤;计算过程中回顾适合性测验的步骤,并体会测验的应用。
3.完成后将作业上传到本论坛。
4.对至少2位同学的作业进行评价。
5.辅导教师对每位学生所发帖子进行综合评价,并根据帖子质量对学生进行奖励。
第七单元 学习活动
在完成“方差分析”这一单元内容的学习后,相信同学们对多个样本(处理)平均数的比较方法、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与步骤、方差分析的基本假定与数据转换等内容都有了比较系统的认识。请大家在回顾本单元内容的基础上利用手动计算和软件(excel或SPSS或SAS或其他软件)完成以下方差分析,并领会方差分析在田间试验中的应用,对比手动计算和分析软件方差分析结果,体会分析软件的应用。
1.作一配合饲料对肉鸡增重试验,设3个处理:A的蛋白质以鱼粉为主; B以槐叶粉、苜蓿粉为主,加少量鱼粉;C以槐叶粉、苜蓿粉为主,加少量化学药品。每处理为10只,共30只,饲喂60天,其体重(g/只)列于下表(为简化计算,每只都减去1000g),试用方差分析法检验各处理平均数的差异显著性。如果三个平均数间差异显著,试作多重比较。
活动要求
1.建议本次活动在第14周周末前完成,具体由辅导教师根据实际教学进度安排确定。
2.按照方差分析步骤手动进行方差分析。
3.自学或在教师帮助下利用excel或SPSS或SAS或其他分析软件对上述数据进行方差分析。
4.分析、比较手动和分析软件进行方差分析的优缺点。
5.完成后将作业上传到本论坛。
6.对至少2位同学的作业进行评价。
7.辅导教师对每位学生所发帖子进行综合评价,并根据帖子质量对学生进行奖励。
第八单元 学习活动
方法、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与步骤、方差分析的基本假定与数据转换等内容都有了比较系统的认识。请大家在回顾本单元内容的基础上利用手动计算和软件(excel或SPSS或SAS或其他软件)完成以下方差分析,并领会方差分析在田间试验中的应用,对比手动计算和分析软件方差分析结果,体会分析软件的应用。
1.某葡萄施肥试验,有氮肥(A)、磷肥(B)两种肥料,每种各设置三个水平,见表8-5-1。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重复4次(r=4)。以产量(kg)作为测量指标,试验结果见表8-5-2,试分析试验中氮肥、磷肥各个水平以及交互作用之间是否有显著差异。
活动要求
1.建议本次活动在第16周周末前完成,具体由辅导教师根据实际教学进度安排确定。
2.按照两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试验结果方差分析步骤手动进行方差分析。
3.自学或在教师帮助下利用excel或SPSS或SAS或其它分析软件对上述数据进行方差分析。
4.分析、比较手动和分析软件进行方差分析的优缺点。
5.完成后将作业上传到本论坛。
6.对至少2位同学的作业进行评价。
7.辅导教师对每位学生所发帖子进行综合评价,并根据帖子质量对学生进行奖励。
学习活动(2选1)(请标注好选择的案例)
第三单元 学习活动
在完成“试验数据的整理和描述”这一单元内容的学习后,相信同学们对试验数据的基本概念、次数分布表、次数分布图、数据资料的平均数与变异数等都有了比较系统的认识。请大家在回顾本单元内容的基础上计算以下试验数据的算数平均数、中位数、几何平均数、极差、方差、标准差、变异系数,并分析比较上述特征数之间的异同。
试验测得某小麦品种成熟时10株的株高分别为55.3,48.9,59.8,64.5,72.1,59.8,74.9,82.1,73.2,50.1(cm)。
活动要求
1.建议本次活动在第5周周末前完成,具体由辅导教师根据实际教学进度安排确定。
2.计算特征数时要有详细的公式和计算步骤;完成计算后要比较各特征数之间的异同。
3.完成后将作业上传到本论坛。
4.对至少2位同学的作业进行评价。
5.辅导教师对每位学生所发帖子进行综合评价,并根据帖子质量对学生进行奖励。
第九单元 学习活动
在完成“直线回归与相关”这一单元内容的学习后,相信同学们对回归与相关的概念、直线回归方程的建立与测验、相关系数与决定系数的概念及意义、相关系数的假设测验、直线回归与相关分析的注意事项等内容都有了比较系统的认识。请大家在回顾本单元内容的基础上利用手动计算和软件(Excel或SPSS或SAS或其他软件)完成以下数据的回归和相关分析,并领会直线回归与相关在田间试验中的应用,对比手动计算和软件分析计算结果,体会分析软件的应用。
1. 研究某地7月下旬温雨系数(降雨量/平均温度,单位为mm/℃)和大豆二代造桥虫虫口密度(每百株大豆上的虫数)的关系,连续10年的观测资料如下表。
(1)建立回归方程。
(2)检验线性回归的显著性。
(3)计算相关系数和决定系数。
(4)测验相关系数的显著性。
(5)解释上述结果。
活动要求
1.建议本次活动在第18周周末前完成,具体由辅导教师根据实际教学进度安排确定。
2.按照回归和相关分析步骤手动完成上述问题的计算。
3.自学或在辅导教师帮助下利用Excel或SPSS或SAS或其他分析软件完成计算。
4.分析、比较手动和分析软件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的优缺点。
5.完成后将作业上传到本论坛。
6.对至少2位同学的作业进行评价。
7.辅导教师对每位学生所发帖子进行综合评价,并根据帖子质量对学生进行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