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考任务一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1939年12月公布的《管理营造业规则》,明确将营造厂商分为甲、乙、丙三等。
2.中国古代宫殿建筑没有经历过“茅茨土阶”的原始阶段,即茅草盖顶,夯土筑基。
3.周惠南是中国近代建筑师中自学成才的代表人物。
4.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由此掀开了现代中国建筑的新篇章。
5.以下不是“建筑五宗师”的是()。
A.梁思成
B.朱启钤
C.刘敦桢
D.吴彦直
6.清明上河图所表现的是()城的风貌。
A.西汉长安
B.唐长安
C.北宋汴梁
D.明南京
7.关于唐长安城的规划布局特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布局仿北魏洛阳城,方整对称,沿南北轴线将宫城、皇城置于全城最主要位置
B.交通呈棋盘式布局,将城市划分为108个里坊,分区明确整齐,实行夜禁制度
C.长安的市集中于东西两市
D.道路两旁种有成行槐柳,又称为“槐衙”
8.宫殿、庙宇、官署常用的开间数为()。
A.三、五
B.五、七
C.九
D.十一
9.浙江普陀山供奉的是()道场。
A.文殊菩萨
B.普贤菩萨
C.地藏菩萨
D.观音菩萨
10.漏窗主要应用于住宅、园林中的亭、廊、围墙等处。
11.以下哪条不符合历史建筑保护的精神()。
A.全面保护
B.重点保护
C.有限保护
D.酌情保护
12.以下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文献,()是宋代的。
A.《考工记》
B.《木经》
C.《营造法式》
D.《园冶》
13.南方为了减少夏天烈日暴晒之苦,庭院常常做的很大,形象地称为“天井”。
14.中国建筑界在近代成立了两个职业团体,分别是()。
A.北京市建筑协会
B.上海市建筑协会
C.中国建筑事务协会
D.中国建筑史协会
15.大木指的是木构架建筑中主要承重部分,以下不属于大木的是()。
A.柱
B.梁
C.枋#
D.门窗
16.近代中国在传统复兴建筑上,仍然使用“宫殿式”这种设计模式。
17.中国营造学社是近代中国最重要的建筑学术研究团体,学生成立于1929年,由创办人()担任社长。
A.梁思成
B.朱启钤
C.刘敦桢
D.刘致平
18.斗拱在不同的朝代、不同地域有不同的叫法,以下()属于斗拱的别称。
A.铺作
B.斗科
C.斗栱
D.牌科
19.明清北京故宫建筑受以下哪个地域工匠系统影响最大()。
A.晋
B.冀
C.苏
D.赣
20.以下关于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说法错误的是()。
A.属框架结构体系,承重结构与维护结构分离
B.适应于南北方的不同气候条件
C.抗震性较差
D.取材方便,但不耐久、不耐潮、不耐火、不耐虫蛀、不耐腐蚀
21.古代建筑中,最高级的屋顶样式为()。
A.庑殿
B.歇山
C.悬山
D.硬山
22.屋檐两端不悬伸在山墙之外的两坡顶称之为()。
A.庑殿
B.歇山
C.悬山
D.硬山
23.清代斗口制分为()个等级。
A.8
B.9
C.10
D.11
24.清代彩画中,用于宫殿、坛庙的主殿、堂、门之上的为()。
A.和玺彩画
B.旋子彩画
C.苏式彩画
D.杭式彩画
25.()是斗栱中斜置的构件,起杠杆作用。
A.斗
B.昂
C.升
D.翘
26.宋代建筑风格的特点是气魄宏伟、严整而又开朗。
27.杭州不是我国五大古都之一。
28.以下历史文化名城中,属于古都类的是()。
A.西安
B.承德
C.丽江
D.平遥
29.以下属于风景建设的原则和手法的是()。
A.巧于因借
B.旷奥兼用
C.塑造意境
D.欲扬先抑
30.近代中国的居住建筑产生了一些新的类型,如里弄住宅、居住大院、竹筒屋、铺屋等。
31.在汉代时,建筑便有屋角起翘的定规。
32.园林中造假山必须像真山,否则就是失败。
33.以下是宗教山林理景的意境的是()。
A.曲折萦回
B.空寂出世
C.敌我沉浸
D.标帜意蕴
34.皇宫、庙宇中最主要的大殿,一般选用()屋顶样式。
A.庑殿
B.歇山
C.悬山
D.硬山
35.供奉文殊菩萨道场的是()。
A.五台山
B.峨眉山
C.九华山
D.普陀山
36.清代彩画的等级次序由尊到卑是和玺、旋子、苏式。
37.以下()属于单层塔。
A.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
B.河北登封嵩岳寺塔
C.山东济南神通寺四门塔
D.北京妙应寺白塔
38.在近代备受关注的“中国固有形式”的建筑创作,主要集中在()领域。
A.教会学校建筑
B.纪念性、文化建筑
C.政府部门公署建筑
D.立农住宅建筑
39.一般认为,中国古代地方城市中的商业街出现于()。
A.宋以前
B.宋
C.明清
D.元
40.目前江南所保存的私家园林以苏州为最多,扬州次之。
41.在八角形石柱上镌刻经文,用以宣扬佛法的纪念性建筑为()。
A.佛塔
B.喇嘛塔
C.经幢
D.金刚宝座塔
42.小瓦又称为琉璃瓦,是清式建筑中应用最广的屋面覆材。
43.明清时,在政府颁布的建筑预算定额——《营造法式》中规定,把“材”作为造屋的尺度标准。
44.窑洞主要有开敞式靠崖窑、下沉式窑院和砖砌的锢窑三大类。
45.河北承德外八庙在局部模仿了布达拉宫,并在造型上达到了一定的效果。
46.建筑制度的现代化,主要体现在房地产业的商品化、市场化和建筑管理体制的法制化、契约化。
47.()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唐代木建筑。
A.山西佛光寺大殿
B.山西应县木塔
C.蓟县独乐寺山门
D.河北正定隆兴寺
48.宋《营造法式》中对地面排水有详细规定:室外之台基铺地须保证()的坡度。
A.1‰-3‰
B.2‰-4‰
C.3‰-5‰
D.4‰-5‰
49.元大都全城道路分干道和“胡同”两类,其中干道宽约30m,胡同5-6m。
50.工官是城市建设和建筑营造的具体掌管着和实施者,对古代建筑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形考任务二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中国南方民居在适应当地气候环境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屋檐深挑
B.天井狭小
C.室内空间高敞
D.强调日照
2.近代中国的第一大都市是北京。
3.将居住建筑的抗震与安全问题提到日程上,各城市按地震设防烈度设计,发生在()地震之后。
A.邢台地震
B.四川地震
C.海城地震
D.唐山地震
4.近代中国在传统复兴建筑上,仍然使用“宫殿式”这种设计模式。
5.以下()为近代建筑师吕彦直的代表作品。
A.北京和平宾馆
B.南京中山文华教育馆
C.南京中山陵
D.广州中山纪念堂
6.以下历史文化名城中,属于近代史记类的是()。
A.西安
B.承德
C.丽江
D.平遥
7.我国的五大古都包括()。
A.西安、洛阳、开封、南京、北京
B.西安、洛阳、沈阳、南京、北京
C.西安、南京、北京、杭州、洛阳
D.西安、天津、南京、开封、洛阳
8.现遗留的古代建筑石刻以唐代为最早,如石室、石墓中各种仿木雕刻。
9.旋子彩画是清代彩画制度中等级最高的形式,仅用于宫殿、皇家坛庙的主殿、堂、门等主体建筑上。
10.国庆工程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10周年前在北京兴建的一系列大型项目的俗称,一共包含()座建筑。
A.6
B.8
C.10
D.12
11.河北赵县安济桥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空腹石拱桥。
12.明清时,在政府颁布的建筑预算定额——《营造法式》中规定,把“材”作为造屋的尺度标准。
13.古代地方城市的其他基础设施主要包括()。
A.防御工程
B.水利工程
C.道路与下水道
D.邮驿设施
14.用于较简单或辅助性建筑,常附于围墙或建筑的侧面,这种屋顶样式为()。
A.攒尖
B.硬山
C.平顶
D.单坡
15.在汉代时,建筑便有屋角起翘的定规。
16.以游牧生活为主的牧民居住的建筑方式为()。
A.碉楼
B.窑洞
C.阿以旺
D.毡包
17.我国近代建筑的主体结构,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分别是砖木混合结构、砖石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钢和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
18.西方折中主义在中国流行了很长时间,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仍然盛行。
19.屋面曲线的形成,不仅有利于雨水的宣泄,而且还未室内争取到较多的阳光,屋面外形也变得更加柔和秀丽。
20.清式建筑中,建筑高度可分为台基、屋身和屋顶三部分。
21.以下关于明朝建筑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A.砖普遍应用于民居砌墙
B.琉璃瓦的质量提高,应用更加广泛
C.形成以梁柱为主体的木构架
D.园林达到了极盛期
22.以下是唐乾陵布局特色的是()。
A.利用地形,因山为坟
B.平面布局是在山陵四周筑方形“神墙”
C.陵前主神道向南延伸
D.遍植松柏,精神表意
23.《清式营造则例》、《营造法式注释》和《中国建筑史》都是梁思成的代表作。
24.民间建筑常用的开间数为()。
A.三、五
B.五、七
C.九
D.十一
25.斗栱在《营造法式》的各作制度中属于()。
A.小木作
B.大木作
C.铺作
D.檐下作
26.明清北京宫殿在建筑处理上,应用以小衬大、以低衬高等对比手法突出主体。
27.装修在宋代被称之为大木作。
28.旧石器时期,远古人的住宅方式不包括()。
A.天然洞穴
B.构木为巢
C.冬窟夏庐
D.固定聚落
29.如今,一些城市的街区仍然沿用“里”、“坊”旧称,实质上与古时已有根本区别。
30.古代建筑中,最高级的屋顶样式为()。
A.庑殿
B.歇山
C.悬山
D.硬山
31.干阑主要用于潮湿的山区或水域,不用于仓房。
32.以下关于福建土楼说法正确的是()。
A.平面多为方形、矩形或圆形%最大的土楼直径达七十米%底层通常为厨房及杂物间,二层贮藏粮食,三层以上住人%建筑外墙夯土承重墙厚达1米,下部不开窗,外观封闭
B.平面多为方形、矩形或圆形%最大的土楼直径达七十米%底层通常为厨房及杂物间,二层贮藏粮食,三层以上住人%建筑外墙夯土承重墙厚达1米,下部不开窗,外观封闭
C.平面多为方形、矩形或圆形%最大的土楼直径达七十米%底层通常为厨房及杂物间,二层贮藏粮食,三层以上住人%建筑外墙夯土承重墙厚达1米,下部不开窗,外观封闭
D.平面多为方形、矩形或圆形%最大的土楼直径达七十米%底层通常为厨房及杂物间,二层贮藏粮食,三层以上住人%建筑外墙夯土承重墙厚达1米,下部不开窗,外观封闭
33.明清时期,计成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著成()一书,是我国古代最系统的园林艺术论著。
A.园林记
B.园治
C.园冶
D.园林志
34.关于宋代建筑风格,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柱身加高,举折变陡
B.斗拱相对唐代增大
C.屋顶组合多样化
D.装饰丰富多彩,雕刻也很精美
35.“阿以旺”是()的一种典型住宅形式,特指住宅的带天窗的大厅。
A.维吾尔族
B.藏族
C.蒙古族
D.壮族
36.屋檐两端不悬伸在山墙之外的两坡顶称之为()。
A.庑殿
B.歇山
C.悬山
D.硬山
37.春秋时期,确立了里坊制,即把全称分割成若干封闭的“里”作为居住区,商业手工业则限制在一些定时开闭的“市”中。
38.中国拱券结构大约出现于()。
A.东周
B.西汉
C.唐宋
D.明清
39.汉、唐、明三代宫室的发展趋势是规模越来越小。
40.()是中国封建社会建筑的最后一个高潮。
A.汉代
B.三国
C.唐宋
D.明清
41.关于明清北京城的建设发展,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在元大都的基础上扩建
B.内城城门都有瓮城,上建城楼和箭楼
C.皇城位于内城中心偏南,呈规则方形
D.一条中轴线贯穿南北,所有城内宫殿及其它重要建筑都沿此轴结合起
42.我国一般建筑中常见的两坡顶屋顶样式是()。
A.庑殿
B.歇山
C.悬山
D.硬山
43.房地产业一开始就以巨额利润而成为高盈利的行业。
44.在中国建筑群中制约着周围空间的不是柱网层,也不是台基,而是屋盖层。
45.()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唐代木建筑。
A.山西佛光寺大殿
B.山西应县木塔
C.蓟县独乐寺山门
D.河北正定隆兴寺
46.南京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上有一定地位,近代中国所出现的诸多建筑形式,在南京几乎都有反映。
47.在我国华北、西北与西藏一带,由于雨量很少,建筑屋面常采用坡屋顶。
48.以下历史文化名城中,属于传统城市风貌类的是()。
A.西安
B.承德
C.丽江
D.平遥
49.河北承德外八庙在局部模仿了布达拉宫,并在造型上达到了一定的效果。
50.以下是诗文题字追求的意境的是()。
A.曲折萦回
B.空寂出世
C.敌我沉浸
D.标帜意蕴
形考任务三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民间建筑常用的开间数为()。
A.三、五
B.五、七
C.九
D.十一
2.清代中早期的住宅规模比明代普遍增大,布局多为“口”字形,庭院三进。
3.在汉朝,规定在皇帝登位()年开始营造皇陵。
A.第一年
B.第二年
C.第三年
D.第四年
4.攒尖顶有方、圆、五角、六角、八角等形式。
5.宋代建筑风格的特点是气魄宏伟、严整而又开朗。
6.隋、唐至宋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也是我国古代建筑的成熟时期。
7.卷棚,又称为“轩”,是室内天花的一种,使用的位置常在檐柱,与前后金柱之间,明代以后应用广泛。
8.()是中国封建社会建筑的最后一个高潮。
A.汉代
B.三国
C.唐宋
D.明清
9.元大都全城道路分干道和“胡同”两类,其中干道宽约30m,胡同5-6m。
10.()是中国封建前期建筑的高峰。
A.汉代
B.三国
C.唐宋
D.明清
11.建筑的开间数在汉代以前多用十一以下的奇数。
12.以下塔中,属于明代的是()。
A.河北定县开元寺料敌塔
B.北京西城妙应寺白塔
C.北京西黄寺清净化城塔
D.北京大正觉寺塔
13.关于唐长安城的规划布局特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布局仿北魏洛阳城,方整对称,沿南北轴线将宫城、皇城置于全城最主要位置
B.交通呈棋盘式布局,将城市划分为108个里坊,分区明确整齐,实行夜禁制度
C.长安的市集中于东西两市
D.道路两旁种有成行槐柳,又称为“槐衙”
14.宫殿、庙宇、官署常用的开间数为()。
A.三、五
B.五、七
C.九
D.十一
15.近代中国在上海形成了“三界”分立的市政管理机关,包括()。
A.工部局
B.公董局
C.工务局
D.公务局
16.漏窗主要应用于住宅、园林中的亭、廊、围墙等处。
17.中国北方民居在适应当地气候环境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墙厚、顶厚
B.重视南向
C.争取日照
D.院落宽敞
18.被称为“九脊殿”的屋顶样式为()。
A.庑殿
B.歇山
C.悬山
D.硬山
19.用于较简单或辅助性建筑,常附于围墙或建筑的侧面,这种屋顶样式为()。
A.攒尖
B.硬山
C.平顶
D.单坡
20.1987年国家公布了首批26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创立了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
21.故宫中的前三殿指的是()。
A.交泰殿
B.太和殿
C.中和殿
D.保和殿
22.著名的清华大学“四大建筑”(图书馆、科学馆、体育馆、大礼堂),其风貌样式属于()。
A.中西混合样式
B.西方折中主义样式
C.中国传统复兴式
D.现代式
23.以下建筑属于折中主义风格的是()。
A.上海百老汇
B.上海沙逊大厦
C.上海汇丰银行
D.上海火车站
24.明清北京紫禁城的正门是午门,属于阙门形制。
25.关于唐代建筑风格,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柱础矮平,柱身矮,举折平缓
B.斗拱尺度宏大
C.建筑出檐深远
D.整体造型舒展大气
26.清代斗口制分为()个等级。
A.8
B.9
C.10
D.11
27.中国现代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发展,同中国社会的发展一样,概括起来,以1978年改革开放前后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A.恢复期
B.自律期
C.动荡期
D.开放期
28.近代中国出现的中西交汇的建筑形式,主要有另种途径,一种是传统建筑的“洋化”,另一种是外来建筑的“本土化”。
29.我国保存有三城三河的最完整、最古老的地面城池的城市是()。
A.春秋淹城
B.曲阜鲁故都
C.燕下都故城
D.东汉洛阳
30.中国建筑界在近代成立了两个职业团体,分别是()。
A.北京市建筑协会
B.上海市建筑协会
C.中国建筑事务协会
D.中国建筑史协会
31.在近代备受关注的“中国固有形式”的建筑创作,主要集中在()领域。
A.教会学校建筑
B.纪念性、文化建筑
C.政府部门公署建筑
D.立农住宅建筑
32.屋檐两端悬伸在山墙以外的两坡顶称之为()。
A.庑殿
B.歇山
C.悬山
D.硬山
33.刘敦桢是中国建筑教育奠基者之一,他创建了清华大学建筑系,并在其中执教达33年之久。
34.关于元大都的规划特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方形平面,依《考工记》而建%宫城位于中轴线南侧%道路布局呈棋盘方格网布局,主次干道、胡同分区明确%居住单元为分散的坊
B.方形平面,依《考工记》而建%宫城位于中轴线南侧%道路布局呈棋盘方格网布局,主次干道、胡同分区明确%居住单元为分散的坊
C.方形平面,依《考工记》而建%宫城位于中轴线南侧%道路布局呈棋盘方格网布局,主次干道、胡同分区明确%居住单元为分散的坊
D.方形平面,依《考工记》而建%宫城位于中轴线南侧%道路布局呈棋盘方格网布局,主次干道、胡同分区明确%居住单元为分散的坊
35.攒尖多用于面积不太大的建筑屋顶,以下不适用于攒尖顶的是()。
A.塔
B.亭
C.阁
D.厅
36.传统建筑群的空间序列具有特色的是入口前导空间。
37.中国第一代建筑师的主力军以留学国外建筑科回国人员为主。
38.中国古代宫殿建筑没有经历过“茅茨土阶”的原始阶段,即茅草盖顶,夯土筑基。
39.在江苏无锡寄畅园、苏州网师园、拙政园等较小的园林中,每幢建筑的法线都指向一个大概的区域,称之为向心的拓扑关系。
40.我国现存最早的城市地图是()。
A.兆域图
B.西京长安图
C.平江府图
D.清明上河图
41.我国古代城市道路系统绝大多数采取以南北向为主的方格网布置,这是由中国传统的方位观念决定的。
42.宫殿是人类最早的一种建筑类型。
43.下沉式窑洞入口的交通方式主要有()。
A.台阶式
B.直通式
C.斜坡式
D.台阶坡道并列式
44.卷棚是高级的天花,一般用在殿堂明间的正中。
45.中国古代都城的居住区划分单位在秦朝称闾里,在唐朝称为里坊。
46.庭院是由()围合而成的内向性封闭空间。
A.大门
B.屋宇
C.围墙
D.走廊
47.房地产业一开始就以巨额利润而成为高盈利的行业。
48.19世纪60年代,以投标制、包工制为特色的近代营造机构便在北京出现。
49.我国古代最隆重的建筑物有()。
A.宫殿
B.坛庙
C.佛寺
D.陵墓
50.在宋代,梁还被称为栿。
请写一篇古建筑日记。要求如下:
1.古建筑描述
记录所参观的古建筑名称、地点、建造年代等基本信息。
描述古建筑的外观特征,包括建筑风格、造型、色彩、材质等。
介绍古建筑的内部构造和布局。
2.历史文化价值
探究古建筑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了解它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否与重要的人物、事件相关联。
分析古建筑所体现的时代特色、地域文化和艺术风格。
可以提及古建筑的保护现状和面临的挑战,以及对其保护的重要性。
3.个人感受与体验
分享你在参观古建筑过程中的感受和想法。
讲述在古建筑中发生的有趣故事或难忘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