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史(本)
问题 1: 1. “八议”有西周的“八辟”演变而来。
选项:
答案: 正确
问题 2: 2. 《北齐律》确立了死、流、徒、鞭、杖五刑,为封建五刑奠定了基础。
选项:
答案: 正确
问题 3: 3. 《法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粗具体系的封建法典。
选项:
答案: 正确
问题 4: 4. 夏朝中央监狱的名称是
选项:
A. 夏台
B. 畿内
C. 社
D. 圜土
答案: 夏台
问题 5: 5. 封建五刑和“十恶”最早规定于
选项:
A. 《唐律疏议》
B. 《晋律》
C. 《开皇律》
D. 《北齐律》
答案: 《开皇律》
问题 6: 6. “八议”之人犯罪,享有减免特权。
选项:
答案: 正确
问题 7: 7. 战国初期魏国的李悝制定的一部封建法典,叫做
选项:
A. 秦律
B. 法经
C. 仆区法
D. 盗法
答案:
问题 8: 8. 凌迟刑作为法定刑始于
选项:
A. 清
B. 明
C. 宋
D. 唐
答案:
问题 9: 9. 礼制的主要原则是亲亲、尊尊。
选项:
答案:
问题 10: 10. 西周的买卖契约称为
选项:
A. 券书
B. 傅别
C. 合同
D. 质剂
答案:
问题 11: 1. 在唐朝遇重大案件,常由大理寺卿会同刑部尚书、御史中丞共同审理,叫做
选项:
A. 三司推事
B. 三司使
C. 小三法司会审
D. 大三法司会审
答案:
问题 12: 2. "春秋决狱"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选项:
A. 汉武帝
B. 郑玄
C. 董仲舒
D. 李斯
答案:
问题 13: 3. 中国古代社会中第一部儒家化的法典是( )
选项:
A. 《傍章》
B. 《唐律疏议》
C. 《泰始律》
D. 《九章律》
答案:
问题 14: 4. 中国近代唯一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宪法性的文献是
选项:
A. 《中华民国约法》
B. 《钦定宪法大纲》
C.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 《中华民国宪法》
答案:
问题 15: 5. "重罪十条"首次规定于
选项:
A. 《晋律》
B. 《魏律》
C. 《北齐律》
D. 《唐律》
答案:
问题 16: 6. “谘议局”是清末“预备立宪”过程中清政府设立的中央咨询机构。
选项:
答案:
问题 17: 7. 所谓“礼法之争”,是指在清末变法修律过程中,以张之洞、劳乃宣为代表的“礼教派”与以修订法律大臣沈家本为代表的“法理派”,围绕《大清民律草案》等新式法典的修订而产生的理论争执。
选项:
答案:
问题 18: 8. 汉朝将孔子的“父子相隐”发展为“亲亲得相首匿”,作为定罪量刑的原则,是指法律允许在一定亲属范围内除犯谋反、大逆以外,均可互相首谋陷匿犯罪生为,而减免刑罚。
选项:
答案:
问题 19: 9. “八议”者如果所犯之罪属于“十恶”的则死罪不得请议。
选项:
答案:
问题 20: 10. 唐律五刑的排列顺序是笞、杖、徒、流、死。
选项:
答案:
问题 21: 1. 中国古代法制的雏形形成于
选项:
A. 周
B. 夏
C. 商
D. 秦
答案:
问题 22: 2. 传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法官是
选项:
A. 黄帝
B. 蚩尤
C. 皋陶
D. 共工
答案:
问题 23: 3. 最早出现的军法出现在
选项:
A. 《左传》
B. 《尚书.甘誓》
C. 《礼记.王制》
D. 《尚书.汤誓》
答案:
问题 24: 4. 古代法字有多种含义,其中包括( )
选项:
A. 刑
B. 限制、强制
C. 律
D. 公正、不偏不倚
答案:
问题 25: 5. “城门立木”是立法史上的重要事件。
选项:
答案:
问题 26: 6. 神判是一种公平的审判方式。
选项:
答案:
问题 27: 7. 独角兽是中国法律的一个化身。
选项:
答案:
问题 28: 8. 皋陶在我国古代的任务是判决诉讼。
选项:
答案:
问题 29: 9. “黄老之刑”其实就是不判刑,不杀人。
选项:
答案:
问题 30: 10. 孔子的法律理想是让天下没有诉讼。
选项:
答案:
问题 31: 11. 孔子与柏拉图的相同之处就是都追求法制。
选项:
答案:
问题 32: 1. 夏朝中央监狱的名称是
选项:
A. 社
B. 圜土
C. 夏台
D. 畿内
答案:
问题 33: 2. “昏、贼、贼,杀”是夏朝法律内容,其中“杀人不忌为
选项:
A. 杀
B. 贼
C. 墨
D. 昏
答案:
问题 34: 3. 商朝的立法指导思想是
选项:
A. 明德慎罚
B. 义刑义杀
C. 法令由一统
D. 神权法
答案:
问题 35: 4. 夏朝的法制观是
选项:
A. 禹刑
B. 威侮五行
C. 奉"天"罚罪
D. "昏、墨、贼、杀"
答案:
问题 36: 5. 为讨伐有扈氏而发布战争动员令《甘誓》的是
选项:
A. 汤
B. 黄帝
C. 启
D. 周武王
答案:
问题 37: 6. 传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法官是
选项:
A. 黄帝
B. 蚩尤
C. 皋陶
D. 共工
答案:
问题 38: 7. 最早出现的军法出现在
选项:
A. 《左传》
B. 《尚书.甘誓》
C. 《尚书.汤誓》
D. 《礼记.王制》
答案:
问题 39: 8. 夏朝法律的总称是
选项:
A. 肉刑
B. 禹刑
C. 五刑
D. 夏政
答案:
问题 40: 9. 夏启作为夏朝第一个帝王,打破了传统的禅让制,确立了
选项:
A. 皇帝世袭制
B. 王位世袭制
C. 总通世袭制
D. 爵位世袭制
答案:
问题 41: 10. 炮烙之刑出现于
选项:
A. 商朝
B. 西周
C. 夏朝
D. 春秋
答案:
问题 42: 11. 商朝假托天意断罪、具有一定司法权的人是
选项:
A. 卜者
B. 掌戮
C. 贵族
D. 商王
答案:
问题 43: 12. “昏、墨、贼,杀”中的刑名是
选项:
A. 昏
B. 贼
C. 杀
D. 墨
答案:
问题 44: 13. 中国古代法制的雏形形成于
选项:
A. 夏
B. 商
C. 秦
D. 周
答案:
问题 45: 14. 商朝已较通行的古老的五刑是
选项:
A. 断手、刖、劓、宫、大辟
B. 孥戮、劓殄、炮烙、剖心、人殉
C. 墨、劓、刖、宫、大辟
D. 醢、脯、劓、墨、大辟
答案:
问题 46: 15. 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选项:
答案:
问题 47: 16. 原始社会没有法律,调整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靠人们在长期的共同劳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行为准则,这些准则就是不成文的习惯。
选项:
答案:
问题 48: 17. 法同国家一样,在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情况下产生了。
选项:
答案:
问题 49: 18. 夏启通过禅让制获得夏王朝的统治权
选项:
答案:
问题 50: 19. 夏朝的法律体现全体社会成员的意志和利益。
选项:
答案:
问题 51: 20. 夏朝的法律体现了少数奴隶主贵族的意志,不再代表全体社会成员。
选项:
答案:
问题 52: 21. 史料记载“夏有乱政,而作禹刑“。
选项:
答案:
问题 53: 22. 禹刑是以禹命名的夏朝奴隶制刑法的总称,是大禹所作。
选项:
答案:
问题 54: 23. “昏、墨、贼,杀”。 其中的昏、墨、贼是夏朝的三个罪名,杀是刑名。
选项:
答案:
问题 55: 24. 夏朝已经有了赎刑。当时用青铜来赎罪。
选项:
答案:
问题 56: 25. 礼,本来是供祭祀用的一种盛玉的器皿。
选项:
答案:
问题 57: 26. 史料记载“商有乱政,而作九刑”。
选项:
答案:
问题 58: 27. 商统治者立法的指导思想,仍沿袭了夏朝的神权思想。
选项:
答案:
问题 59: 28. 商朝的刑事立法就当时而言比较完备,孔子后来总结说“刑名从商”。
选项:
答案:
问题 60: 29. 炮烙是商朝死刑处决的方法。
选项:
答案:
问题 61: 30. 奴隶制五刑包括墨刑、劓刑、剕刑、宫刑和大辟。
选项:
答案:
问题 62: 31. 商朝实行一夫多妻制 。
选项:
答案:
问题 63: 32. 商朝初期的王位继承制度实行父死子继,辅以兄终弟及。
选项:
答案:
问题 64: 1. 西周时将一惯犯罪称为
选项:
A. 非终
B. 督
C. 非膏
D. 惟终
答案:
问题 65: 2. 西周法官在审判中判断当事人陈述真伪的方式叫做
选项:
A. "五行"
B. "五听"
C. "五刑"
D. "九刑"
答案:
问题 66: 3. 西周在王位继承上实行
选项:
A. 兄弟相宗制
B. 嫡庶继承制
C. 嫡长子继承制
D. 父死子继制
答案:
问题 67: 4. “西周时吕刑制定了赎刑和有关刑法原则的内容.吕刑的作者是
选项:
A. 周公
B. 李悝
C. 吕侯
D. 邓析
答案:
问题 68: 5. 《左传•昭公六年》记载:“周有乱政,而作”
选项:
A. 禹刑
B. 九刑
C. 赎刑
D. 汤刑
答案:
问题 69: 6. 赎刑作为一个制度始于
选项:
A. 夏
B. 商
C. 春秋
D. 西周
答案:
问题 70: 7. 西周的买卖契约称为
选项:
A. 券书
B. 傅别
C. 质剂
D. 合同
答案:
问题 71: 8. 西周初期,为了调整统治集团内部的秩序,巩固宗法等级制度,将夏商原有的礼加以补充、厘定使之成为法定的典章制度的那个人是
选项:
A. 周武王
B. 周公
C. 周文王
D. 周康王
答案:
问题 72: 9. 西周的立法指导思想是
选项:
A. 明德慎罚与以德配天
B. 天命与天法罚
C. 法网严密
D. 德刑并用与德主刑辅
答案:
问题 73: 10. 西周规定了“寇攘与杀越人于货罪”,即后世的
选项:
A. 大逆罪
B. 窃盗罪
C. 抢劫罪
D. 强盗罪
答案:
问题 74: 11. 周朝统治者吸取商朝灭亡的教训,要求官吏勤于政务,不要饮酒,规定了一条罪名叫做
选项:
A. 不孝不友罪
B. 寇攘与杀越人于货罪
C. 群饮罪
D. 违抗王命罪
答案:
问题 75: 12. 西周的诸侯和臣属对土地只有占用、使用权而无处分权,不许买卖,所谓的
选项:
A. 龙凤合挥
B. 坐嘉石
C. 女徒顾山
D. 田里不鬻
答案:
问题 76: 13. 西周以“以五声听狱讼”。
选项:
答案:
问题 77: 14. 我国古代奴隶社会的分封制是严格依照宗法等级原则进行的。
选项:
答案:
问题 78: 15. 西周时期把“亲亲”、“尊尊”作为礼治思想的核心。
选项:
答案:
问题 79: 16. 西周在礼、刑的适用上,贯彻了“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特权原则。
选项:
答案:
问题 80: 17. 《九刑》是西周九种刑罚的统称。
选项:
答案:
问题 81: 18. 史料记载“周有乱政,而作汤刑”。
选项:
答案:
问题 82: 19. 西周中央司法机关包括大司寇、小司寇、士师、乡士和遂士。
选项:
答案:
问题 83: 20. 西周初期统治者要求立法与司法领域全面贯彻“以德配天”、“敬天保民”的思想原则。
选项:
答案:
问题 84: 21. 西周的“七出”,包括:无子;淫佚;不事舅姑;口舌;盗窃;妒忌;恶疾。
选项:
答案:
问题 85: 22. 所谓的“三国三典”,就是“刑新国用重典,刑平国用中典,刑乱国用轻典”。
选项:
答案:
问题 86: 23. 西周的买卖契约叫做傅别。
选项:
答案:
问题 87: 24. 西周初期,周王对土地和依附在土地上的奴隶有最高所有权。
选项:
答案:
问题 88: 25. 西周时,缔结婚姻关系,男女双方都必须严格服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选项:
答案:
问题 89: 26. 据《周礼》规定,丈夫可以以七种理由休弃妻子,所以叫“七出”或“七去”。
选项:
答案:
问题 90: 27. 周礼直接渊于夏商之礼。
选项: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