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春学期(高起本:1809-2103、专升本/高起专:2103)《信息资源管理》在线作业-00003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的主要方法有: 1)按系统开发项目的结构和功能进行划分。可以将整个开发系统分为硬件 系统、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系统。2)按系统开发阶段分为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等。
A.任务划分
B.计划安排
C.经费管理
D.审计与控制
2.卢泰宏等1998)指出,( )和CIO的出现,从正反两方面指明了信息管理需求解决问题的新方向,最值得关注的是突破了原先信息管理主要依赖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框架,引入和强化了技术之外的两个新的信息管理手段,即从经济角度和人文角度实施信息管理,进而提出了IRM的三维架构。
A.CIO
B.MIS
C.JOHN
D.ICP
3.以下哪位专家认为,信息系统大体上是“人员、过程、数据的集合,有时候也包括硬件相软件。它收集、处理、存储和传递在业务层次上的事务处理数据和支持管理决策的信息”?
A.达非
B.戴维斯
C.奥尔森
D.巴克兰德
4.信息法律规范的客体的具体内容,不包括()
A.信息资源
B.信息技术
C.各相关主体的信息行为
D.信息市场
5.下列属于新的财产制度的是()
A.专利权
B.商标权
C.工业版权
D.著作权
6.HTML是指()
A.超媒体
B.超文本链接标记语言
C.超文本传送协议
D.万维网信息服务系统
7.以下不属于项目的基本属性()。
A.独特性
B.临时性和开放性
C.有限生命周期
D.确定性
8.“人脑为载体的信息资源,人的大脑是一个资源非常 丰富的容器,甚至人自身还未对人脑资源有足够的认识”是对什么信息资源的描述?
A.人脑信息资源
B.实物信息资源
C.文献信息资源
D.网络信息资源
9.信息检索的类型,按照按用户提问的要求,可分为()
A.文献检索、数据检索、事实检索
B.手工检索、计算机检索
C.回溯检索、定题检索
D.初级检索、高级检索
10.标准化空间的组成部分不包括()
A.专业
B.内容
C.级别
D.质量
11.某一篇文献与某一提问的吻合程度指的是()
A.信息检索的不确定性
B.信息检索的逻辑性
C.信息检索的规范性
D.信息检索的相关性
12.以下哪位专家认为,信息系统是“提供信息服务,使人们获取信息的系统,如管理信息服务、联机数据库、记录管理、档案馆、图书馆、博物 馆等”?
A.达非
B.戴维斯
C.奥尔森
D.巴克兰德
13.表信息资源是以下哪些的集合
A.信息的收集、存储、加工、处理、传递、开发、利用而运用的一切技术和设备
B.信息生产者的集合
C.信息内容本身,是信息的
14.()年出版了《信息工程》一书,明确提出了信息工程的概念、原理和方法。
A.1981
B.1983
C.1984
D.1985
15.()可以划分为配置计划、应用软件开发计划、测试和评估计划、验收计划、质量保证计划、系统工程管理计划和项目管理计划,以及培训计划、安装计划、安全性保证计划等。
A.计划安排
B.经费管理
C.审计与控制
D.开发计划
16.信息政策主体是指()
A.决定政策目标,选择实现政策目标手段,参与、影响政策过程,对政策有直接或间接作用的组织和个人
B.各类信息活动以及由这些信息活动带来的矛盾和问题
C.政策主体为实现政策目标而采取的办法、措施
D.一定的行为以及在特定的环境中物化和非物化的财产
17.()其任务是及时发现影响系统开发质量的问题并予以解决。问题发现得越早,对整个项目的影响越小,项目成功的把握就越大。
A.项目经理(项目组长)
B.过程管理小组
C.项目支持小组
D.质量保证小组
E.系统工程小组
18.美国学者霍顿 (F. W. Horton)在信息资源管理方面的思想属于()
A.管理哲学说
B.管理过程说
C.系统方法说
D.管理活动说
19.()的主要方法有: 1)按系统开发项目的结构和功能进行划分。可以将整个开发系统分为硬件 系统、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系统。2)按系统开发阶段分为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等。
A.任务划分
B.计划安排
C.经费管理
D.审计与控制
20.按照网络信息内容的表现形式和用途,网络信息资源(博客、bbs、聊天)属于以下哪一个类型?
A.全文型信息
B.事实型信息
C.数据库型信息
D.其他类型信息
二、多选题 (共 5 道试题,共 10 分)
21.记录管理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有?
A.里克斯
B.高
C.罗比克
D.库克
22.信息的安全与保密标准可以分为()
A.音频视频标准
B.数据加密与保护
C.文献著录标准
D.系统物理安全
E.信息处理标准
23.霍顿 (F. W. Horton)提出的信息资源管理的“三E”目标是指( )
A.高效Efficient
B.实效Effective
C.经济Economical
D.优秀Excellent
E.电子Electronic
24.用户的评价是检验信息服务水平的重要表标准,其主要内容有()
A.信息的流通率和使用率
B.服务环境
C.人员
D.信息设备
E.信息产品
25.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形式多样,类型复杂,主要包括( )
A.专题数字信息利用
B.数字参考服务
C.网络出版物利用
D.网络使用指南
E.个性化定制服务
三、判断题 (共 25 道试题,共 50 分)
26.可获得性是评价网络信息资源的唯一标准。
27.维纳指出,“正如熵是无组织(无序)程度的度量一样,消息集合所包含的信息就是组织(有序)程度的度量。事实上,完全可以将消息所包含的信息解释为负熵”。
28.信息的依附性强调信息必须依附于特定的载体而存在。
29.在传播领域,研究者认为:“传播的来源是指生成、制作和发送信息的源头或起点。为:“传播的来源是指生成、制作和发送信息的源头或起点。传播的来源可以是个体——即某个具体的制作、传递信息的人,也可以是群体——指发生信息的御门或机构”。
30.1995年,国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指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是我国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和取得实效的关键。”
31.二次信息是在原始信息的基础上加工整理而成的供检索用的信息。
32.美国的经济学家保尔丁格(K.E.Boulding)教授在1944年提出。仍以铝合金为例,对于给定种类的铝合金,当我们提出需要更多的铝合金时,意味着需要更多数量而种类、质量、化学组成都相同的铝合金资源。但对信息资源而言,当我们提出需要更多的铝合金配方的信息时,则意味着需要更详细的、不同的信息资源。若对原来的信息集合提供更多的拷贝是不能满足上述需要的。
33.信息资源的空间配置是指信息资源在不同部门和不同地区之间的分布。
34.亚当.斯密提出了物质劳动创造价值的观点。
35.在21世纪,一个国家实力的强大与否,不仅仅是看物质生产,更要看非物质 生产。一些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已经不直接从事物质产品的生产,而是靠生产 和输出信息——知识产权赚钱,其利润比直接从事制造业的企业要丰厚得多。
36.信息加工组织的唯一要求是使信息流动方向明确。
37.网络信息资源配置首先考虑经济效益。
38.网络信息资源共享的过程中不存在国家主权的问题。
39.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重视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1984年5月,邓小平在为国家信息中心题词时,明确提出要“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从而促进了我国信息事业的快速发展。
40.网络信息资源评价的成本指标是指通讯费用。
41.如果说物质向人类提供材料,能源向人类提供动力;那么信息向人类提供的便是知识和智慧。有人把这三者比做一个人的体质(材料)、体力(能量)和智力(信息),只有体质、体力和智力都同时发展的人,才是一个真正健康的人。
42.英国生物学家w·阿思比把通信定义为“变异度”。
43.研究者认为:“信源也就是消息的来源,可以是人、机器、自然界的物体等”,也可以是一个事件。
44.与光盘系统相关的技术指标包括:容量;平均存取时间;数据传输率;接口标准及格式规范。
45.JPEG标准适用于压缩静止的灰度和彩色图象。
46.李斯特则认为,一个国家的生产能力(包括科学、法律、政府、宗教和艺术等)决定着该国的繁荣和昌盛。
47.信息评价是对查询过程和查询结果进行优化的过程,既从大量信息中选择最符合需要的一部分。
48.在21世纪,一个国家实力的强大与否,不仅仅是看物质生产,更要看非物质 生产。一些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已经不直接从事物质产品的生产,而是靠生产 和输出信息——知识产权赚钱,其利润比直接从事制造业的企业要丰厚得多。
49.信息资源比其他任何资源都更具有时效性。一条及时的信息可能使濒临倒闭的企业扭亏为盈,成为行业巨头;而一条过时的信息则可能使企业丧失难得的发展机遇,甚至酿成灾难性的后果。
50.在通信领域,信息源被简称为信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