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留言 注册 登录
热门搜索:形考答案免费答案奥鹏答案

新疆开放大学2025年春学期《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期末综合考试【标准答案】

Time2025-05-17Hits浏览量: 14
国开,电大,各省平台学习详情请咨询请添加QQ : 103092222或微信: xyzlfx100

2025春季《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期末综合考试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正式将“中华民族”写入宪法。

A.2018-03-01

B.2015年9月

C.2015年3月

D.2018年9月


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 )”。

A.增强经济联系

B.增强文化认同

C.增强政治互信

D.增强地域融合


3.( )是中华文明最重要的载体,也是历史上中华民族内部各族群间文化交流的主要媒介。

A.文字

B.音乐

C.绘画

D.舞蹈


4.汉武帝时,( )两次出使西域,与西域多国建立联系,开辟丝绸之路,史称“凿空”。

A.卫青

B.张骞

C.班超

D.甘英


5.魏晋南北朝时期既是古代中国自秦汉以后首次出现较长时间割据对峙的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第( )次大规模、长时段的族群融合时期。

A.一

B.二

C.三

D.四


6.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以( )胸怀开展同域外民族的交往和文化交流,并谱写了如万里驼铃、盛唐气象等历史佳话。

A.闭关锁国 固步自封

B.天下大同 协和万邦

C.唯我独尊 排斥异己

D.狭隘自私 利益至上


7.作为第一位把中原文化传递到青藏高原的和亲公主,深受当地民众崇敬和爱戴的是( )。

A.王昭君

B.文成公主

C.金城公主

D.太平公主


8.以下关于元朝大一统影响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

A.加剧了中华大地的分裂状态

B.终结了唐朝的统治

C.开创了“混一南北、胡汉一家”的中华民族发展新局面

D.阻碍了传统大一统政治格局的深化


9.明朝为了建立更趋稳定的多族群大一统王朝,采取了多种措施。以下哪一项是明朝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政治向心力的核心策略之一?( )

A.严格实行民族隔离政策,防止族群间交融

B.更多地运用武力征服和镇压手段,以维持统治

C.充分实施因俗而治,吸纳多族群共同治理和巩固疆域

D.取消所有少数民族的特殊权益,实现完全一体化


10.清政府在内地设置省、府、县等行政机构进行直接管理,并延揽各族贤人能士共同参与,其权力核心来自哪里?( )

A.地方自治机构

B.中央政权

C.各族首领

D.宗教领袖


11.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至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是中国近代史上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这一时期,中国面临的主要社会状况是( )。

A.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安居乐

B.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得到完整维护

C.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

D.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


12.1937年,( )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D.皖南事变


13.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 )。

A.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B.中华民族实现了独立、自由、解放,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C.中国完成了工业化进程

D.中国成为了世界最强国


14.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是( )。

A.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B.促进民族团结进步

C.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D.加强民族文化交流


15.在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中,( )是第一原则。

A.各民族共同繁荣

B.民族团结

C.民族和谐

D.民族平等


16.要通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进各族群众对( )的高度认同。

A.伟大祖国

B.中华民族

C.中华文化

D.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7.秦朝建立( )的国家治理体系,汉朝确立了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国家文化形态。

A.书同文

B.车同轨

C.量同衡

D.行同伦


18.曹魏统一北方后,为了加强对西域的管理和经营,采取了以下哪些措施?( )

A.重置戊己校尉

B.设立西域长史

C.推行屯田政策,发展农业生产

D.立西域都护府,统管西域事务


19.隋唐时期,朝廷把官员派往南北族群交往交流交融的前沿,这一举措旨在( )。

A.加强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理

B.阻碍南北族群的交流与融合

C.维持边疆地区的稳定

D.宣告中央的怀柔政策及大一统理念


20.在辽宋夏金时期,各对峙政权和众多族群之间虽然存在竞争,但仍然共同表现出以下哪些特点?( )

A.共尊“中国”认同

B.共筑“中国”版图

C.共承“中国”之制

D.共奉“中国”的统一共识、共塑“中国”愿景


21.关于明代农耕和游牧经济之间依存度提高的表现,以下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中原与蒙古的“封贡互市”是农牧经济互相依存的重要体现

B.中原与西南部族的“茶马贸易”促进了农牧产品的交流

C.明代完全放弃了农耕经济,转而发展游牧经济

D.农耕和游牧经济之间的依存促进了边疆地区的稳定与发展


22.关于“五族共和”,以下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五族共和”理念是在辛亥革命后提出的,旨在强调各民族之间的平等与团结

B.“五族共和”中的五族指的是汉、满、蒙、回、藏五个主要民族

C.“五族共和”理念的实施促进了中国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D.“五族共和”理念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3.关于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

B.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也是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

C.少数民族代表的名额和产生办法没有明确规定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军队和华侨选出的代表组成


24.根据党的民族工作新的阶段性特征,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 )。

A.立足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建构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

B.着眼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C.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以中华民族大团结促进中国式现代化

D.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5.人类文明发展的正确道路是( )。

A.相互尊重

B.和衷共济

C.零和博弈

D.和合共生


26.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


27.春秋时期的列国兼并,阻碍了族群融合。


28.秦汉建立的中央集权郡县制,奠定了大一统的制度基础。


29.中原王朝赐予胡人首领爵位、封号等方式,也被当时的胡人政权所承袭,这充分显示了内迁胡人对中原政治制度的认同。


30.唐诗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唐朝恢宏的气度与丰富的族群文化扩展了唐诗的题材、境界、气象与意蕴。


31.辽宋夏金时期,人口迁徙和族际通婚导致了普遍的礼俗嬗变,各族群在相互交往中不断吸收并兼容彼此的风俗习惯。


32.文化认同是“中华”“中国”认同的核心要素和深层动力。


33.在元代,作为全国经济中心的江南与作为全国政治中心的华北更加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在经济层面上保障了“混一南北”政治成果的巩固。


34.明代是古代中国生产力空前发展的时期,社会经济远不如宋元时期。


35.清朝前中期的大一统不是简单的攻城略地,而是高度重视政治认同与文化认同的产物。


36.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至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是中国近代史上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37.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是自然而然的过程,与民族危亡无关。


38.?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华民族实现了完全独立和解放。


3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


40.中华文化是各民族优秀文化的集大成,各民族都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吐血推荐

奥鹏,国开形考,广开,电大在线,各省平台,新疆一体化,各类成人教育等学习。详情请咨询QQ : 103092222或微信: xyzlfx100

添加微信查看答案

新疆开放大学2025年春学期《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期末综合考试【标准答案】_学优资料分享网

添加微信二维码,了解更多学习技巧,平 台作业、毕业论文完成时间友情提醒。。

合作洽谈

诚信为本,合作共赢

欢迎各大学习中心前来治谈;有意请联系我们

推荐作业

留言板
captcha
感谢留言
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