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春季学期国家安全教育期末考试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拥有关键核心技术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
A.条件
B.前提
C.基础
D.保障
2.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
A.根基
B.保障
C.宗旨
D.根本
3.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要“以军事、科技、文化、()为保障”。
A.信息安全
B.环境安全
C.社会安全
D.网络安全
4.()是国家政治安全的最高层次,是国家政治安全根本。
A.主权安全
B.政权安全
C.制度安全
D.意识形态安全
5.要深入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全面加强练兵备战,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局面,到()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A.2034
B.2035
C.2036
D.2037
6.贯彻落实( ),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问题,加快将气候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进行一体化规划建设。
A.可持续发展观
B.总体国家安全观
C.科学发展观
D.综合治理观
7.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筑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群众基础至关重要。
A.凝心聚力
B.铸魂育人
C.凝心铸魂
D.立德树人
8.要深刻认识到,()是国家发展的最重要基石,也是各种安全形态中最大的安全。
A.国家安全
B.信息安全
C.网络安全
D.交通安全
9.践行(),自觉维护国家安全,是全社会承担的重要责任,也是新时代大学生肩负的重要责任。
A.环保意识
B.集体观念
C.国家安全观
D.总体国家安全观
10.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所处的内外环境、历史发展阶段和未来国家发展战略目标,决定了国家安全必须走()的道路。
A.专门工作
B.群众工作
C.中国特色
D.西方特色
11.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内涵的丰富和完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明确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维护国家安全是党和国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B.明确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
C.明确要把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贯穿国家发展各领域全过程
D.明确坚持系统思维构建大安全格局
12.关于我国国家安全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国家安全形势更趋简单
B.发展和安全利益面临重大挑战
C.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重叠交织
D.国际和国内安全风险传导联动
13.()是把忧患意识转化为科学认识方法论所形成的思维方法和思维特征。
A.逻辑思维
B.底线思维
C.抽象思维
D.创造思维
14.坚持基本经济制度不动摇,是有效维护我国经济安全的()。
A.底线原则
B.基本条件
C.底线目的
D.底线要求
15.全面认识坚持以经济安全为基础的科学内涵,是维护我国经济安全的重要()。
A.基础和条件
B.前提和条件
C.保障和条件
D.前提和目的
16.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必须旗帜鲜明地批驳意识形态的错误思潮,坚定()。
A.道路自信
B.制度自信
C.理论自信
D.文化自信
17.党的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始终保持强大的()的根本保证。
A.凝聚力
B.向心力
C.创造力
D.战斗力
18.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需要()。
A.坚持系统观念,全面协调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工作
B.坚持底线思维,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
C.坚持极限思维,增强忧患意识
D.强化风险意识,有防范风险的先手,也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
19.国土安全的内涵包括()等方面的安全。
A.领陆安全
B.领水安全
C.领空安全
D.领海安全
20.新时代党领导国家安全事业取得了一系列开创性成就,这些成就包括()。
A.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和安全能力建设
B.以坚定意志和坚强毅力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持把安全发展贯穿国家发展各领域全过程,国家安全得到全面加强
C.健全和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
D.进一步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
21.保障粮食安全是实现()的重要基础。
A.经济发展
B.社会稳定
C.民族团结
D.国家安全
22.我国根据本国的国情,采取以()的分配制度,实质上反映出劳动、管理、资本、技术、土地等各种生产要素,都按贡献参与了收益分配。
A.按需分配为主体
B.按劳分配为补充
C.按劳分配为主体
D.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3.以下选项中,统筹发展和安全描述正确的是()。
A.安全是发展的条件
B.安全是发展的保障
C.发展是安全的基础
D.发展是安全的目的
24.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五个统筹”,包括统筹发展和安全、()。
A.统筹开放和安全
B.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
C.统筹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
D.统筹维护国家安全和塑造国家安全
25.我国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一切关乎国家安全的工作都要坚持()、()、()、()。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26.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是做好国家安全工作的根本原则( )
27.坚持改革开放是维护经济发展道路安全的前提,也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 )
28.提升国家综合国力是维护国土安全的前提和保障。( )
29.电信网络诈骗等新型违法犯罪严重威胁人民财产安全。( )
30.《国家安全法》规定每年5月15日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
31.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
32.《管子·治国》:“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这说明经济发展是国家安全的前提( )。
33.能源是工业的粮食、国民经济的命脉、民生改善的保障,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物质基础和动力源泉,也是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主战场。( )
34.生态系统安全是指生态系统及复合生态系统功能稳定发挥、不受威胁。( )
35.一般来说,经济发展安全主要是指国家的经济发展处于不受威胁,或者能够有效应对发展中各种风险的状态,以及保障、维护和塑造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 )
36.国家网络安全工作要坚持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保障个人信息安全,维护公民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 )
37.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也难以得到保障。( )
38.不可再生资源的形成、再生过程非常缓慢,相对于人类历史而言,几乎不可能再生,如矿产资源以及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
39.要加大资源勘查力度,增加国际资源储备,增加资源可利用总量,增强资源调配能力,提升战略性资源供应保障能力。( )
40.事在四方,要在中央。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处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