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1, 题目类型:单选题
题目: 刚入园的孩子哭着要妈妈,会引起其他已经适应的幼儿也跟着哭,这是因为( )。
选项:
A. 情绪的外露性
B. 情绪的不稳定性
C. 情绪易受感染与暗示
D. 情绪的易冲动性
答案:
C. 情绪易受感染与暗示
序号:2, 题目类型:单选题
题目: 以下不属于学前儿童永久存在的无条件反射动作的是( )。
选项:
A. 呼吸反射
B. 眨眼反射
C. 吞咽反射
D. 巴宾斯基反射
答案:
D. 巴宾斯基反射
序号:3, 题目类型:单选题
题目: 学前特殊儿童虽然个体之间差异大,但是由于处于相同的年龄阶段,仍然表现出较为相近的心理发展特点。以下内容不属于的是( )。
选项:
A. 易遭受挫折,抗挫折能力差
B. 缺乏社交能力,难于建立和维持同伴关系
C. 注意力集中,能够有条理、有顺序进行活动
D. 自我认知能力较弱
答案:
C. 注意力集中,能够有条理、有顺序进行活动
序号:4, 题目类型:单选题
题目: ( )是指依靠事物的形象和表象来进行的思维,是介于直觉行动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之间的一种过渡性的思维方式。
选项:
A. 直觉行动思维
B. 具体形象思维
C. 创造性思维
D. 抽象逻辑思维
答案:
序号:5, 题目类型:单选题
题目: 幼儿在叫“妈妈”时,这个词往往代表多重意思。有可能是要妈妈抱,有可能是要吃东西,或者是要玩具等。这说明幼儿语言发展属于( )阶段。
选项:
A. 双词句阶段
B. 连续音节阶段
C. 单词句阶段
D. 初步掌握口语阶段
答案:
序号:6, 题目类型:单选题
题目: 班杜拉将他人(如,榜样)的行为所受到的强化对学习者本人产生的影响称作( )。
选项:
A. 替代强化
B. 自我强化
C. 正强化
D. 负强化
答案:
序号:7, 题目类型:单选题
题目: ( )奠定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物质基础。
选项:
A. 营养
B. 遗传
C. 环境
D. 教育
答案:
序号:8, 题目类型:单选题
题目: 关心学前儿童成长,善于倾听,并鼓励学前儿童参与家庭事务决策。属于( )教养类型。
选项:
A. 专制型
B. 溺爱型
C. 权威型
D. 忽视型
答案:
序号:9, 题目类型:单选题
题目: 能坦率地、流畅地讨论自己的童年经历,承认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事件和情绪。属于( )母亲依恋表征。
选项:
A. 自主型
B. 排斥型
C. 执迷型
D. 混乱型
答案:
序号:10, 题目类型:单选题
题目: 以教育为着眼点,把学前儿童期分为婴儿时期、幼稚时期、成童时期3个阶段的心理学家是( )。
选项:
A. 克伯屈
B. 桑代克
C. 格赛尔
D. 皮亚杰
答案:
序号:11, 题目类型:多选题
题目: 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因素。( )
选项:
A. 遗传因素
B. 先天素质
C. 文化环境
D. 人际关系
答案:
序号:12, 题目类型:多选题
题目: 幼儿期儿童的自我发展主要体现在哪些层面。( )
选项:
A. 认知层面的自我概念
B. 情感层面的自尊
C. 行为层面的自我控制
D. 性别角色
答案:
序号:13, 题目类型:多选题
题目: 皮亚杰认为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
选项:
A. 成熟
B. 经验
C. 社会环境的作用
D. 平衡化
答案:
序号:14, 题目类型:多选题
题目: 3~6岁学前儿童情绪理解的发展特点。包括( )
选项:
A. 情绪识别能力的发展
B. 基于外因的情绪理解
C. 基于愿望的情绪理解
D. 基于信念的情绪理解
答案:
序号:15, 题目类型:多选题
题目: 促进学前儿童大脑发育的措施有( )。
选项:
A. 保护“胎儿脑”
B. 营养“幼儿脑”
C. 受益“睡眠脑”
D. 刺激“敏感脑”
答案:
序号:16, 题目类型:多选题
题目: 以下属于多动与冲动倾向的幼儿表现的是( )。
选项:
A. 坐立不安,坐着时手脚乱动
B. 不分场合跑来跑去或爬上爬下
C. 在活动中不能耐心地排队等待
D. 常常打断或干扰其他儿童游戏
答案:
序号:17, 题目类型:多选题
题目: 托幼机构教师的职业理念。包括( )
选项:
A. 对职业价值的认知
B. 对师幼关系的认识
C. 对学前儿童的期望
D. 核心教育教学观念
答案:
序号:18, 题目类型:多选题
题目: 学前儿童语言活动的类型有哪些( )。
选项:
A. 言语知觉
B. 言语理解
C. 言语表达
D. 言语书写
答案:
序号:19, 题目类型:多选题
题目: 按照记忆过程中意识参与的程度划分,可将记忆分为( )。
选项:
A. 无意记忆
B. 有意记忆
C. 外显记忆
D. 内隐记忆
答案:
序号:20, 题目类型:多选题
题目: 学前儿童永久存在的无条件反射动作有哪些( )。
选项:
A. 呼吸反射
B. 眨眼反射
C. 吞咽反射
D. 瞳孔反射
答案:
序号:21, 题目类型:判断题
题目: 陈鹤琴 “活教育”的方法论是,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 )
选项:
A. √
B. ×
答案:
序号:22, 题目类型:判断题
题目: 学前儿童的身体类型和个性无关。( )
选项:
A. √
B. ×
答案:
序号:23, 题目类型:判断题
题目: 社会参照是指学前儿童能够根据他人的面部表情理解或解释他人情绪反应的能力。( )
选项:
A. √
B. ×
答案:
序号:24, 题目类型:判断题
题目: 情绪调节是指个体通过一定的策略,对自己或者他人的情绪进行管理和改变的过程,如延长或缩短情绪持续的时间、增强或减弱情绪强度等。( )
选项:
A. √
B. ×
答案:
序号:25, 题目类型:判断题
题目: 先天素质是先天的解剖生理特征,包括感觉运动器官、脑的结构功能等特点。( )
选项:
A. √
B. ×
答案:
序号:26, 题目类型:判断题
题目: 美国教育家克伯屈根据人对于社会化的兴趣的观点,把学前儿童期发展分成4个阶段。( )
选项:
A. √
B. ×
答案:
序号:27, 题目类型:判断题
题目: 学前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焦虑属于正常现象,成人不需要介入。( )
选项:
A. √
B. ×
答案:
序号:28, 题目类型:判断题
题目: 广泛性发育障碍学前儿童的认知功能方面表现不佳,他们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较弱,对新刺激的探索性不强,较为被动等。( )
选项:
A. √
B. ×
答案:
序号:29, 题目类型:判断题
题目: 注意有利于学前儿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社会性。( )
选项:
A. √
B. ×
答案:
序号:30, 题目类型:判断题
题目: 幼儿思维的主要特点是具体形象性,幼儿晚期,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 )
选项:
A. √
B. ×
答案:
序号:31, 题目类型:判断题
题目: 教学归因是指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成败评价和归因。( )
选项:
A. √
B. ×
答案:
序号:32, 题目类型:判断题
题目: 研究表明,母亲为自主型依恋模式特征,则学前儿童通常属于安全型依恋。( )
选项:
A. √
B. ×
答案:
序号:33, 题目类型:判断题
题目: 精细动作的完成需要在感知觉、注意等心理活动配合下用手部小肌肉或小肌肉群完成特定任务。( )
选项:
A. √
B. ×
答案:
序号:34, 题目类型:判断题
题目: 粗大动作是指大肌肉控制的动作,包括四肢及全身的运动。( )
选项:
A. √
B. ×
答案:
序号:35, 题目类型:判断题
题目: 乔姆斯基认为学前儿童语言能力的获得,是源于外部环境给予的强化作用。( )
选项:
A. √
B. ×
答案:
序号:36, 题目类型:判断题
题目: 语言是以语音或字形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则而构成的符号系统。( )
选项:
A. √
B. ×
答案:
序号:37, 题目类型:判断题
题目: 我国教育部2012年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将3-6岁儿童社会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内容确立为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 )
选项:
A. √
B. ×
答案:
序号:38, 题目类型:判断题
题目: 慢热型幼儿主要表现为不活跃,情绪消极,时常安静和退缩,对环境反应温和、低调,适应慢。( )
选项:
A. √
B. ×
答案:
序号:39, 题目类型:判断题
题目: 从出生到2岁是最易引起营养伤害的脆弱期,该时期的营养不良可能产生严重的后果。( )
选项:
A. √
B. ×
答案:
序号:40, 题目类型:判断题
题目: 食育的教育意义是为了让孩子们通过饮食的各个方面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综合发展。( )
选项:
A. √
B. ×
答案:
序号:41, 题目类型:案例分析题
题目: 小明的爸爸妈妈总是担心小明和外面的伙伴一起玩耍会削弱自己家庭教育的作用,因此禁止小明与伙伴们进行交往。渐渐地,爸爸妈妈发现小明越来越沉默,不懂得怎么与人交往,有的时候又非常任性。 问题:请从同伴交往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的角度分析小明父母的做法。
选项: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