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工23秋《高层建筑结构》在线作业1-00001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7 道试题,共 35 分)
1.有效楼板宽度小于该层楼板典型宽度的50%,可定义为( )。
A.扭转不规则
B.楼板局部不连续
C.楼层承载力突变
D.侧向刚度不规则
2.在高层建筑结构中,剪力墙的变形以( )变形为主。
A.弯曲
B.剪切
C.弯剪
D.扭转
3.高层建筑控制倾覆的措施:当H/B≤4时,在地震作用下,零应力区面积不应超过基底面积的( )。
A.10%
B.15%
C.20%
D.25%
4.罕遇地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弹塑性层间位移限制值为( )。
A.1/50
B.1/70
C.1/100
D.1/120
5.如果框架柱的截面形式是十字形,一字型等非矩形或圆形的形状,则构成( )结构体系。
A.普通框架
B.一般框架
C.异形柱框架
D.畸形框架
6.高层建筑结构的整体共同工作特性主要是()作用的结果。
A.顶层楼板
B.底层楼板
C.各层楼板
D.各层柱子
7.丙类建筑,当建筑场地为Ⅰ类时,除6度外,应允许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 )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A.降低一度
B.相等
C.提高一度
D.提高两度
二、多选题 (共 3 道试题,共 15 分)
8.高层建筑基础设计应满足( )要求。
A.建筑防水
B.经济效益
C.承载力
D.基础沉降
E.对周围建筑物的影响
9.剪力墙结构的优点有( )。
A.抗震性能良好
B.平面布置灵活
C.结构自重小
D.抗侧刚度大
E.结构顶点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较小
10.在进行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时剪力墙应( )。
A.贯穿建筑全高布置
B.布置在长框架的两端
C.布置5片以上
D.尽量对称布置
E.布置在平面形状变化处
三、判断题 (共 10 道试题,共 50 分)
11.高层建筑有侧移时,水平荷载将产生重力二阶效应。
12.高层结构有侧移时,水平荷载会产生重力二阶效应。
13.反弯点法又可称为力矩分配法。
14.由于刚性楼板的作用,框架—剪力墙结构中的框架和剪力墙在同一层中的变形协调一致。
15.世界范围内已有统一的高层建筑分类标准。
16.国家标准《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1995)规定,10层以及10层以上的住宅建筑(包括底层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和建筑高度超过24m的公共建筑为高层建筑。
17.D值法在推导反弯点高度比和侧移刚度时不考虑结点转角的影响。
18.在高层建筑结构中,除需进行强度计算外,还必须控制其侧移的大小。
19.高层建筑结构受水平荷载的影响很小。
20.高层建筑设置的变形缝可以解决结构过大变形和内力的问题,因此在实际工程中,应该尽可能多设置变形缝。
大工23秋《高层建筑结构》在线作业2-00001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7 道试题,共 35 分)
1.进行舒适度计算时,取重现期为( )年的风压值计算风荷载。
A.10
B.25
C.50
D.100
2.整体小开口墙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墙肢截面的正应力可以看作是由( )部分弯曲应力组成的。
A.1
B.2
C.3
D.4
3.B级高度高层建筑的高宽比( )A级高度高层建筑。
A.略小于
B.略大于
C.等于
D.不确定
4.结构平面凹进的一侧尺寸大于相应投影方向总尺寸的(),可定义为凸凹不规则。
A.5%
B.10%
C.20%
D.30%
5.基本风压值是按照空旷地面上离地( )高,统计50年重现期的( )平均最大风速计算得到的。
A.10m,10分钟
B.10m,30分钟
C.15m,10分钟
D.15m,30分钟
6.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最大剪力的位置大致处于结构( )。
A.顶部
B.中部
C.底部
D.不确定
7.竖向地震影响系数取水平地震影响系数的( )倍。
A.0.5
B.0.55
C.0.6
D.0.65
二、多选题 (共 3 道试题,共 15 分)
8.柱的反弯点高度取决于( ),因此产生了一种对侧移刚度和反弯点高度进行修正的方法——“改进反弯点法”,即“D值法”。
A.柱子所在的位置
B.荷载的作用形式
C.框架的层数
D.上下层层高与本层层高的比值
E.上下层梁的刚度比值
9.根据剪力墙洞口的有无、大小、形状和位置等,剪力墙主要可划分为( )。
A.联肢墙
B.壁式框架
C.整截面墙
D.普通剪力墙
E.整体小开口墙
10.把结构布置成( ),能较充分发挥全部抗侧力结构的抗扭效果。
A.圆形
B.鱼形
C.长方形
D.正方形
E.三角形
三、判断题 (共 10 道试题,共 50 分)
11.对丁类建筑物,一般情况下,抗震措施应允许比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适当降低,但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不应降低。
12.当风流经建筑物时,对建筑物不同的部位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迎风面及侧风面为压力,背风面为吸力。
13.当地震波的卓越周期与建筑物自振周期相近时,结构的地震反应减弱。
14.风荷载的大小和该建筑物所在地的地貌没有关系。
15.对于高度较大且较柔的高层建筑,不需要考虑风荷载产生的动力效应。
16.我国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和6度以上的地区约占全国总面积的80%。
17.高层建筑不宜设置地下室。
18.通常情况下,纵向框架的抗侧刚度比较大,因此,实际中常常选用纵向框架进行计算。
19.整体小开口墙、联肢墙、壁式框架的分类界限是根据连梁与墙肢刚度比、墙肢惯性矩的比值以及楼层层数确定。
20.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指地面以上有部分框支剪力墙的剪力墙结构。
大工23秋《高层建筑结构》在线作业3-00001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7 道试题,共 35 分)
1.在柱网为正方形或接近正方形或楼面活荷载较大,有抗震设防要求等情况下,采用( )方案。
A.横向承重框架
B.纵向承重框架
C.双向承重框架
D.以上几项都不对
2.剪力墙结构,短肢剪力墙截面厚度不应小于( )。
A.150mm
B.175mm
C.200mm
D.250mm
3.一、二级抗震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中的钢筋每次搭接不超过( )。
A.40%
B.45%
C.50%
D.55%
4.抗震等级为三级的框架梁剪力增大系数为( )。
A.1.3
B.1.2
C.1.1
D.1.0
5.水平荷载引起结构扭转时,( )抗侧力单元参加抗扭。
A.两个方向的
B.沿水平荷载作用方向的
C.垂直水平荷载作用方向的
D.以上几项都不对
6.延性框架设计中要做到( )。
A.强柱强梁
B.强柱弱梁
C.弱柱强梁
D.弱柱弱梁
7.顶层连梁纵向水平钢筋伸入墙肢的长度范围内应配置箍筋,其间距不应大于( )。
A.100mm
B.150mm
C.200mm
D.250mm
二、多选题 (共 3 道试题,共 15 分)
8.框架梁端塑性铰区可能产生( )。
A.波浪形裂缝
B.水平裂缝
C.斜裂缝
D.垂直裂缝
E.以上说法都正确
9.根据强节点弱构件的抗震设计概念,节点设计准则有( )。
A.梁柱纵筋可靠锚固
B.小震时,节点应在弹塑性范围内工作
C.节点的承载力不应低于其连接构件的承载力
D.大震时,节点承载力的降低不得危及竖向荷载的传递
E.节点的承载力不应大于其连接构件的承载力
10.影响框架柱延性的主要因素有( )。
A.剪压比
B.剪跨比
C.轴压比
D.箍筋配筋率
E.纵筋配筋率
三、判断题 (共 10 道试题,共 50 分)
11.框架梁柱节点的承载力不应低于其连接构件的承载力。
12.滞回曲线表明梁的耗能能力大于柱的耗能能力。
13.在进行框架结构抗震设计时,不允许在梁端出现塑性铰。
14.剪力墙设计时应尽可能减小墙肢高宽比。
15.框架结构柱子的位移延性随轴压比增大急剧增大。
16.梁柱节点破坏的主要形式为主拉应力引起的。
17.通常情况下,根据剪力墙高宽比的大小可将剪力墙分为高墙、中高墙和矮墙。
18.抗震设计时,沿连梁全长箍筋的构造应符合框架梁梁端箍筋加密区的箍筋构造要求。
19.在剪力墙结构或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必须首先进行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平移变形计算,算得剪力墙结构的抗侧移刚度后,才能计算扭转修正系数。
20.框架结构梁内的纵向受拉钢筋搭接范围内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10倍,且不应小于200mm。